365天讀歷史 第13章 中國歷史·隋唐宋時期 (1)
    楊堅建隋

    自西晉滅亡後,中國北方一直處於「五胡十六國」割據的混亂局面,直至公元386年鮮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建立起魏國後,北方才脫離了東晉名義上的統治,使局勢逐漸安定起來。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統一北方。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即位,開始了北魏的重大改革,中國的北方已經開始進入了其民族融合的階段。孝文帝死後,北魏開始逐步走向衰落。公元534年,北魏的孝武帝因不滿當時掌控實權人物高歡的脅迫,出走於長安宇文氏家族,而高歡則另立元善見為帝,於是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不久之後,宇文泰將孝武帝殺害,改立南陽王寶炬為帝,與高歡所建的東魏對立,建都長安。公元557年,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護得將領支持,逼迫西魏恭帝禪讓,由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即位,建立北周,建都長安,西魏政權滅亡。在整個西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權臣宇文泰控制著政權,在他的努力下,北方經濟逐漸恢復,人民安居樂業。

    東魏由高歡擁立北魏孝文帝—年僅11歲的曾孫元善見為孝靜帝,為自己登上帝位而鋪路,並與宇文泰所建的西魏對立,建都鄴城。在整個東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權臣高歡控制著政權,他只是玩弄權術,籌備篡位,因此國內土地兼併問題嚴重,民族矛盾尖銳,而且屢敗於西魏。公元550年,高歡的兒子高洋取代東魏,建立新政權,國號齊,此後東魏全境進入北齊的統治。公元577年,北齊政權被北周代替。

    北周宣帝時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給楊堅為首的漢人將領奪取政權提供了良機。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即位的周靜帝只有8歲,以大丞相身份輔政的楊堅,控制了北周的軍政大權。公元581年,楊堅在消滅北周殘餘勢力後,以「受禪」為名,廢周靜帝自立為帝,是為隋文帝,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定都大興(今陝西西安)。隋朝的歷史就從這一年開始。公元588年,隋文帝以次子楊廣和大臣楊素為統帥,率兵五十餘萬,大舉伐陳。次年,隋兵攻入建康,陳(南朝的最後一個政權)滅亡。從東晉十六國以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至此結束。

    開皇之治

    隋文帝完成統一大業後,一面躬行儉樸,一面採取了許多有利於鞏固政權的措施。鑒於東漢至隋南北分裂達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國庫空虛的局面,楊堅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的同時,穩定民生。

    隋文帝時期在政治經濟制度上進行了大量改革,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他將地方州、郡、縣三級減為州、縣兩級,藉以節省開支、精兵簡政。在中央則首創了三省六部制度。此外,隋文帝還廢止了自曹魏以來中國實行了三百多年的九品中正制,而創立了科舉制度。

    經濟方面,隋朝仿北魏的均田制,實行均田法,又減免賦役,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此外文帝下令重新編訂戶籍,並在全國修建倉庫,以便災年救濟難民。文帝又致力建設,在原長安城東南營建新都大興城;開鑿廣通渠,自大興引渭水至潼關,以利關東漕運。

    學術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廣求圖書,為保留中華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正由於上述措施的推行,隋在文帝統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間,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庫充實,外患不生,社會呈現出了一片繁榮,歷史稱為「開皇之治」。隋文帝實現了自秦、漢以來的又一次長時間的統一,使北方民族進一步融合、南方經濟發展,使隋代獲得了「國計之富者莫如隋」的讚譽,為我國封建社會大唐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科舉制度的創立

    科舉制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科舉制由隋代創立,完備興盛於唐朝,衰落於明、清。1905年,開始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徹底被廢除。

    漢代選拔人才的制度稱為「察舉制」。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下求賢詔,令從郡國推舉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開漢代察舉制度的先河。把察舉作為選官的一項制度是從文帝開始的。公元前178年,漢文帝下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後又下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漢武帝進一步把察舉發展為一種比較完備的選官制度。察孝廉的對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曉儒家經書的儒生,由郡國每年向中央推舉。察舉制在西漢到東漢初曾起過重要作用,為封建國家選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後隨著政治日益腐敗,察舉不實的現象漸趨嚴重。到東漢晚期,已成為豪強或官吏安插親信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網羅人才的作用。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府選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公元220年,曹丕採用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內容是,在各州、郡選擇有識見、有名望、善識別人才的官員任「中正」,查訪評定州、郡人士,將他們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為吏部授官的依據。曹芳時,司馬懿當國,在各州加置大中正,因此有大小中正的分別。但是這種制度執行到後來就演變成只從名門望族中選拔官吏,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狀況。

    隋代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打擊門閥世襲,因此開始實行科舉制,規定六品以下官吏須由尚書省吏部提名,廢除了傳統的州郡辟舉制(地方一級的徵聘制度)和九品中正制。隋代的考試制度,除有秀才、明經科外,煬帝時又加了進士科;進士只試策,明經除試策外還試經。這兩種科目都適應了一般士紳的要求,通過考試,即可入仕。由此,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門,只要有才就有機會躋身掌權的統治階層。

    二世而亡

    隋文帝死後,他的兒子楊廣即位,年號大業,是為隋煬帝,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間,政績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運河、長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三征高句麗,開創科舉。但是,他對人民奴役征斂十分苛重,濫用民力,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巨大的工程和連年的戰爭使民生不堪重負,引發大規模的叛亂。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隋朝統治搖搖欲墜,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部將縊殺,隋朝滅亡。

    隋是承前啟後的一個朝代,在這一時期,我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均有所鞏固和發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調整了中央與地方的統治機構,確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強了中央集權統治。通過制定《隋律》穩定了社會秩序。另外,開設了科舉制度,為以後封建社會人才選拔方式提供了一個藍本。在經濟方面,文帝下令整頓戶籍,清查人口,繼而推行均田制,調整賦役。與此同時,為了恢復農業生產和加強漕運力量,開通了「廣通渠」引渭水直達潼關。後煬帝又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自輝縣至涿郡,長達兩千餘里,這就是現在的京杭大運河。另外,隋朝統一發行合乎規格的「五銖錢」,嚴懲私鑄錢幣。同時,還規定了標準的銅斗鐵尺,頒行全國。這樣,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社會的穩定也帶來了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長足進步,如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興城(大興城的設計和佈局思想,對後世都市建設及日本、朝鮮都市建設都有深刻的影響)和東京洛陽城、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設計的趙州橋等,這都為我們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和文化遺產。

    隋朝和秦朝都是二世而亡的朝代,因此人們經常對兩者進行比較。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結束了分裂多年的局面,而緊接著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於使政權毀於一旦。然而,也正是憑借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後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秦、隋之後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漢唐文化。

    隋末農民起義

    隋煬帝驕奢荒淫,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公元611年首先爆發了王薄起義,此後起義軍日益增多,鬥爭地區也日趨廣闊,形成了全國範圍的起義高潮。公元616年以後,逐漸形成了三大起義軍,即翟讓領導的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和江淮的杜伏威軍。

    公元611年,翟讓領導農民在瓦崗寨(今河南)起義反隋,山東、河南的貧苦農民紛紛參加,單雄信、徐世勣、李密、王伯當等人都率眾投奔瓦崗起義軍,使起義隊伍迅速壯大。後來,翟讓認為李密有領導才能,把瓦崗軍的領導權交給了李密,李密任統軍元帥,翟讓為上柱國、司徒、東郡公,設三司六衛,建立了瓦崗軍農民政權—「魏」。在隋朝即將被農民起義軍推翻的關鍵時刻,瓦崗軍內部予盾激化,李密設計殺害了翟讓等重要農民軍將領,導致瓦崗軍將卒離心,戰鬥力遭到極大削弱。公元618年6月,李密率軍投降了唐軍之後又起兵反唐,從而葬送了這支農民軍。

    翟讓起兵的同一年,竇建德領導農民在高雞泊(今河北)起義反隋,起義軍迅速發展到萬餘人。公元621年,竇建德起義軍與李世民率領的唐軍在虎牢關交戰,被李世民打敗,竇建德被俘,後被殺害。兩年後,唐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擊敗了竇建德部將劉黑闥,河北起義失敗。

    公元613年,杜伏威、輔公祏在齊郡(今山東)組織起義,隨後南下到江淮南部廣大地區發展,力量不斷壯大。隨後,起義軍攻下高郵、歷陽,建立農民政權,杜伏威任總管,輔公祏任長史。隋煬帝在江都被殺後,起義軍內部發生了分化。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杜伏威投降了李淵。次年,輔公祏起兵反唐,建立政權,控制了蘇、皖部分地區,後被唐軍擊潰。

    隋末農民起義規模巨大,起義軍作戰勇猛,指揮靈活,採取攻其不備、誘敵輕進等謀略和戰法,節節獲勝,擊敗了隋軍主力,摧毀了隋王朝的統治,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起義有力地打擊了地主階級,特別是士族大地主,削弱了他們對農民的人身束縛,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經濟比較繁榮的時期。

    李淵建唐

    隋代末年,農民起義遍及各地,使隋朝的統治力量大為削弱,一些貴族和地方官吏也乘機起兵割據。駐守在軍事重鎮太原的李淵家族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胸懷大志的李淵深知自己無力鎮壓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又恐遭到隋煬帝的猜忌,在兒子李世民的建議下,於公元617年起兵反隋。他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戰、賢能多才的將領,加之部隊紀律嚴明,因此很快壯大起來。

    李淵起兵後,一面遣劉文靜出使突厥,請求始畢可汗派兵馬相助,一面召募軍隊,並於7月率師南下。此時瓦崗軍在李密領導下與困守洛陽的王世充激戰方酣,李淵乘隙進取關中。半年之後,李淵起義軍佔領了當時的都城長安,在關中站穩了腳跟。李淵入長安後,立煬帝孫代王侑為天子(恭帝),改元義寧,遙尊煬帝為太上皇;又以楊侑名義自加假黃鉞(黃鉞:以黃金為飾,古代帝王所用,後世用為儀仗,以黃鉞借給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權的意思)、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綜理朝政。次年(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唐統一了全國。

    李淵在位時期,依據隋文帝舊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訂律令格式,頒布均田制及租庸調製,重建府兵制,為唐代的職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課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礎。「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

    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統治階級內部一場爭權奪利的鬥爭。唐朝建立後,李淵封長子建成為太子,協助處理軍國大事,實力雄厚的次子世民文武雙全,武功卓著,由此形成兩大勢力。太子建成聯合四弟元吉,準備除掉世民。

    在唐高祖統一全國的過程中,世民先參與策劃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後,在討平群雄的戰爭中,他又立功最大。李世民能征慣戰,智勇兼備,已成為唐軍事實上的最重要的領導人,被高祖李淵封為「天策上將」,位在諸王之上,並兼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還詔令在秦王府中設置官屬。世民自恃才能和顯功,在府中開置文學館,延攬四方文學之士,這些人都成了世民的謀臣策士。此外,世民南征北討,逐漸在天策府中網羅了不少勇將猛士。擁有了如此眾多的謀士與勇將,秦王世民的周圍自然形成了當時政壇上一個強有力的政治集團,直接威脅到太子建成。建成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就聯合同樣對世民不滿的齊王元吉,採取曲意聯絡唐高祖的妃嬪以為內助、加強自己的軍力、收買世民的部下等策略來強化自己並削弱世民的勢力,甚至發展到在世民酒中下毒的地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