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格林童話 第21章 《格林童話全集》漢譯研究 (1)
    第一節(1)

    魏以新與《格林童話全集》

    一、魏以新譯文特色

    說起德文翻譯家魏以新,目前國內提供的資料不是很多。筆者查尋了很久,才從文章《老圖書館人魏以新》A中瞭解到:魏以新,原名魏以恆,曾用墨農、希葛、君暮等字號,辛斤及志方等筆名,1898年出生於湖北省保康縣,1986年病逝,為圖書館界的老工作者以及德文翻譯家。五四運動前後在武昌中華大學附中讀書。1918年春,與惲代英相識,參加其所領導的互助社。1920年3月至上海,入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德文科求學(該校即後來的同濟大學),即創議建立中學部圖書室。畢業後,留校任附中教務員兼圖書室管理員。直到1964年,他先後在同濟大學圖書館工作40餘年。業餘從事德文翻譯工作。譯著有:《中譯德文書籍目錄》《興登堡自傳》《格林童話全集》《德國史綱》《德文入門》《德文成語》《德文史略》和《西門子自傳》等,這些譯作全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1934年,這是格林童話漢譯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代,而魏以新【A陳紹康《老圖書館人魏以新》,載《圖書館雜誌》1990年第1期,第58頁。】則成為格林童話中譯者名單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名字。因為在這一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由魏以新翻譯的長達500多頁的《格林童話全集》中譯本。

    在不足200字「譯者的話」中,魏以新言簡意賅對版本、故事、自己的譯介情況作了既簡單又明確的說明:

    譯者的話

    這部格林童話全集,系根據Leipzig,Hesse&BeckerVerlag德國名著叢書版本譯出。共二百一十篇,內有二十一篇是用德國方言寫的(在目錄上以星號*為記),德人亦有十分之六不能完全瞭解,然譯者因為日夕在業師德國語言學家歐特曼教授(Prof.Dr.Othmer)手下工作,竟得因其口授而完全譯出,頗以為幸!此外,歐教授又為譯者解釋其他各種疑難,謹此表示極誠懇之謝意!

    一九三二年五月魏以新於吳淞

    這是格林童話漢譯史上第一次在故事源語國語言學家的幫助下,由日耳曼語言學者譯出的格林童話;第一次依托源語國的正規版本,將210個故事全部譯出,是真正意義上的格林童話故事全集;另外,它是第一次直接用原搜集及整理者的名字來命名的童話故事集。從此後,這個來自德國,在家庭中的地位僅次於「聖經」,原名為《兒童與家庭童話集》(Kinder-undHausmarchen)的故事集就以《格林童話》的名稱在我國流傳了下來,直至今日。

    魏以新譯本擁有了這麼多不同凡響的「第一」,因此,與以往格林童話中譯本相比較,魏以新譯本呈現出了很多迥然不同的特徵:首先是譯本的「信」。

    所謂「信」,就是忠實於原著。撇開王少明譯本,這是格林童話漢譯史上第一個依托正規原著德文版本的譯本,不僅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些中譯本中存在的版本問題,在魏以新譯本裡是完全徹底地避免了,而且因版本問題發生的轉譯現象也消除掉了。而這個轉譯問題,很多有名的文人及翻譯家,哪怕是近代的,都是極不贊同的,畢竟「任何轉譯,無論是從日文、英文、法文、德文還是俄文的轉譯,都有一種先天性的致命弱點:『重譯隔了一重手,在概念上和文章風格上自難與原作百分之百的吻合。』(許廣平:《魯迅與翻譯》)翻譯本身已經無法避免地使讀者與原作隔了一層,而從他國文字譯本轉譯,則又隔了一層,這就等於給讀者設置起兩重難以逾越的壁障。」A【A王秉欽王頡著《20世紀中國翻譯思想史》,前引書,第140頁。】

    再看譯文的篇章結構,魏以新的譯本也是完全達到了「信」,完全忠實於德文原著。原德文版本序言頁有威廉·格林以此書敬獻給朋友貝梯娜·封·阿爾尼姆(BettinavonArnim)的致辭,A魏以新版本摘譯的是威廉分別於1837、1840、1853年出版時寫的致辭,譯作「致阿爾寧夫人柏提那的獻納詞」。這個致辭,到目前為止,筆者只有在魏以新版本裡面見到過它的中譯。把它翻譯交代出來,這對格林童話中譯有著什麼特別的意義,有待我們的研究,但它的確見證著魏以新的「忠實」與勤勉。

    除了「致辭」譯文以外,有一個比較特殊之處,是魏以新還附上了倭爾加斯特所著的《格林兄弟傳》的譯文,其副標題是「論童話及童話之研究」。這個譯文長達整整37頁,從格林兄弟兩人的生平、生活經歷、學術研究道路、取得的成就,到兄弟兩人對格林童話的搜集、整理工作,童話的意義等,作了極為詳盡的研究與描述,堪稱研究格林童話、格林兄弟的一篇優秀的學術範文。由於魏以新並沒有在「譯者的話」或其他地方提到這個《格林兄弟傳》,德文原版本裡面也不存在這篇文章,筆者估計是魏以新的老師,那位德國教授給予的建議,把這個《格林兄弟傳》放在這裡,不啻於是個引言或導讀吧,這也是非常符合與「忠實」於德國學術習慣的。

    魏以新譯本表現出的「信」,歸功於譯者自身的特殊條件。魏以新是一名日耳曼語言學者,這意味著他不僅中文語言文學功底很好,而且精通格林童話原著語言——德文,這個至關重要的條件給他在翻譯格林童話上拔得語言頭籌,直接避免了以往譯者轉譯格林童話英文版本過程中肯定會出現的誤譯、漏譯、錯譯等問題。再加上得天獨厚的條件,有來自格林童話源語國語言學家歐特曼教授(Othmer)的幫忙,更是對這部中譯本能「忠實」於原著提供了令人艷羨的絕對保障。

    有人曾說過:「德語兒童文學在中國的翻譯,從一開始就與非兒童文學作品角奇爭勝。繼萊辛寓言、格林童話後,1930年,畢爾格著的《閔豪生奇遊記》由上海華通書局出版,譯者魏以新。譯文繼他的《戰爭》一書後,同樣由其老師歐特曼校訂,可見其譯事態度的認真。」B這些很少有的對魏以新翻譯的評介,【A《格林童話全集》分別於1819、1837、1840、1843、1850、1857年多次出版,每版次的序言頁都有威廉·格林獻給朋友貝梯娜·封·阿爾尼姆(BettinavonArnim)的致詞,致辭看似威廉寫給朋友的家信,多為囉唆一些自己近況等的事宜,但實則表達了威廉對朋友支持自己童話搜集、整理工作的謝意。B謝天振查明建主編《中國現代翻譯文學史》,前引書,第468頁。】卻再次證明了魏以新本人採取的認真與務實的翻譯態度,以及他的譯學思想。

    囿於其特殊的翻譯背景,僅在30年代,魏以新對格林童話的翻譯才是真正做到了「按本而傳,不令有損言游字」,「字字忠實,絲毫不苟,無任意增刪之弊」A的直譯,也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信」。

    另外,除了「信」,從譯文的文本層面看,魏以新的譯文還達到了嚴復提倡的另外兩個翻譯標準,即「達」與「雅」。「達」指的是譯文通順暢達,「雅」指譯文體現出的文采。當然,這裡的「雅」應該與嚴復的標準有一定的區別。

    到魏以新譯格林童話的那個年代,也即五四之後,兒童文學在中國已經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雖然這塊地並不顯得多麼廣袤而氣派,但與周桂笙所處的時代,或者是《時諧》版本發行的年代相比,人們對兒童文學的認識,以及它自身的地位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符合童話特徵的語言——白話文也是名正言順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日耳曼語言文學者的魏以新不僅非常清楚格林童話的地位與意義,而且自身的語言與文學功底也是深厚的,對德國文學的翻譯充滿熱情。因此,較之以前的各種格林童話中譯本,魏以新的譯本非常流暢通曉,語言生動、傳神,充滿了童趣,體現了兒童文學或者是童話的特色,同時也保留了民間文學的很多本色,如個性化的對話,簡潔的語言,兒童歌謠式的排列句等等。例如,格林童話中即短小又婦孺皆知的第26個童話故事,魏以新譯作《小紅帽》,就特別能體現魏以新譯文的「信、達、雅」,由於篇幅問題,筆者不在此將原文引錄B。正是因為譯文的「信、達、雅」,魏以新的《格林童話全集》譯本才能成為格林童話漢譯史上的一道豐碑,成為格林童話中譯本的一個經典,至今仍然影響深遠,廣為流傳。

    二、魏以新譯文的別樣風景——註釋

    第一節(2)

    魏以新的「信」實在是其譯本展現出的絕對「特質」。比如,他在「譯者的話」中提到格林童話有21篇故事是用德國方言寫的,即使是德國人「亦有十分之六不能完全瞭解」,而他卻能在歐特曼教授的幫助下,掃清了語言障礙,不,是「方言障礙」,得以讓故事還原本來面目,讓譯本忠實原著,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不僅德國人自己也有的方言障礙在魏以新那裡輕鬆得到了迎刃而解,而且譯介格林童話中常常會遭遇到的異質文化差異、不同的民【A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前引書,第57-58頁。B《小紅帽》譯文請參見人民文學出版社1949年版、2003年重印的魏以新譯《格林童話全集》,第82-84頁。】風習俗、宗教信仰、社會背景等帶來的翻譯難題,魏以新都能通過歐特曼教授的幫助得以解決,堅守住「信」。翻閱魏以新譯的格林童話故事,不只讓我們徜徉在歐洲幽暗神秘的大森林裡,期待與那可愛的小紅帽相遇,警惕巫婆偽裝巧妙的巧克力糖果麵包房,而且實實在在還給我們這些讀者上了一堂有關歐洲風俗禮儀、社會人文知識的課程。

    凡是遇到這些不同的風俗禮儀、社會人文背景,魏以新都非常認真且不辭辛苦地註釋了出來。筆者查看了一下,共210個童話故事、500多頁《格林童話全集》的註釋涉及內容甚為豐富,有宗教習俗、聖經故事、日常生活、地名解釋等,這不啻是魏以新譯本的一道特殊「風景」,也很有學習研究價值。因此,筆者不贅將它們用表格歸納總結彙集如下A:

    魏以新譯文譯文註釋註釋出處

    他們拿了九條死人的腿和兩個死人的頭,玩起九柱戲來。

    九柱戲:用重約六磅的球,沿著二十四至三十米長的球道滾,打倒豎著的九根柱子。依打倒柱子的多少,作為輸贏的標準。

    4.《學習發抖》,第15頁

    老山羊用剪刀剪開狼的肚子,先前被狼吞進肚子的六隻小羊,一個接一個地跳了出來,都沒有受傷。這時候,「它們抱著親愛的母親接吻,喜得手舞腳跳,好像正結婚的裁縫一樣。」

    裁縫:德國俗語說,裁縫身體很輕,容易跳躍。

    5.《狼和七隻小山羊》,第19頁

    賣了七個塔勒:

    聽見青蛙叫:「阿克,阿克,阿克,」他自言自語地說:「是的,它們叫的一點道理都沒有,我賣的錢是七,不是八。」

    叫道:「瓦斯。」

    農民說:「冒色爾,你還可以得到三百……」

    塔勒:錢幣名,一塔勒相當二十四格羅岑。

    阿克:近似德文「八」(acht)的字音。

    瓦斯:近似德文「什麼」(Was)音。冒色爾:是嘲笑猶太人的稱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