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國傳統官場上,謙讓往往是一條重要的制勝之道。但謙讓不是逃避,而是以退為進,以柔克剛,從本質上來講,它還是一種策略。只是如果運用得高明,運用得不露痕跡,就會使人覺察不到是在使用策略,而只會使人感覺到一種高尚的道德境界。以柔忍克剛強,不僅能使自己得到別人心悅誠服的擁戴,往往還會取得更大的成效。
【事典】
魏文侯五十年(公元前396年),文侯卒,子武侯立。武侯即位不久,欲設置相國。吳起因自文侯起便鎮守西河,聲名甚大,自恃功高,以為能當上相國。不料,魏武侯卻拜田文為相國,吳起很不服氣。有一次,吳起見到田文,想同田文比功評理,便對田文說:「請允許我跟您比一比功勞,可以嗎?」田文知其來意,隨口答道:「可以。」吳起理直氣壯地說道:「統率三軍,使士卒捨生忘死,勇往直前,敵國不敢謀魏,您和我相比,誰高明一些呢?」田文非常謙遜答道:「我不如您。」吳起接著問道:「管理文武百官,使萬民親附,倉儲錢糧充實,你和我相比誰強?」田文照樣答道:「我不如您。」吳起繼續問道:「鎮守西河,使秦兵不敢東向,韓國和趙國歸附於魏,您和我相比誰高明?」田文依舊答道:「我不如您。」講到這裡,吳起不服氣地質問田文:「這三者您都處下風,但卻為相國,官位凌駕於我之上,是什麼道理呢?」田文不慌不忙地反問道:「武侯年少即位,國內尚不安定,大臣們還未俯首聽命,百姓也未信服崇拜,當此之際,請您考慮,是把軍國大事托付給您好呢?還是托付給我好呢?」吳起見田文態度謙和,不急不惱,心中的不平之氣早已減了一半,又回想起平日田文的功勞及為相後的所作所為,認為田文的確是相才,便服氣地對田文道:「還是把軍國大事托付給您好。」田文此時才正面回答吳起道:「這就是我的職位處在您上面的原因啊!」聽了此話,吳起十分自愧才能不如田文,便公開向田文道歉服輸,兩人言歸於好,同心協力,共同輔佐魏武侯,遂使魏國稱雄於一方。
在春秋戰國時期,鮑叔牙讓賢是著名的一例。鮑叔牙和管仲原是好朋友,二人相互之間十分瞭解和推重。後來兩人分別輔佐齊襄公的兒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齊襄公死後,兄弟倆爭位,進行了火並,管仲曾偷偷地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幸虧衣帶鉤擋住,小白才未喪命。公子小白即位後,鮑叔牙為了齊國能夠得到管仲這樣的人才,勸說齊桓公(即公子小白)攻打魯國,設計從魯人手裡要回管仲。後來,因為鮑叔牙在齊桓公即位及其他方面立有大功,齊桓公要拜他做相國,鮑叔牙真誠地推辭說:「我在五個方面不如管仲。第一,對待百姓寬容柔和,替他們著想打算,我不如管仲;第二,治理國家而又能使大權統一在君王手裡,我不如管仲;第三,講究信義,能夠受到百姓的真誠擁戴,我不如管仲;第四,制定禮儀制度,讓四方百姓都來傚法遵守,我不如管仲;第五,親臨戰場擂鼓進軍,使戰士勇氣倍增,我不如管仲。我和管仲有這麼多的差距,您為什麼要拜我做相國呢?您如果想成就霸業,非重用管仲不可。」桓公聽信了鮑叔牙的話,重用了管仲,終於得以「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的五霸之首。「鮑叔牙讓賢」也成了千古佳話。
晏子也是齊國的名相,就是對當時的各個諸侯國來說,也是拔尖人才,可他並不因此而驕傲。一次,晏子正在吃飯,齊景公的使者來了,晏子就留他吃飯。因為沒有多餘的飯,晏子把自己的飯分了一半給他,使者和晏子吃了之後,都覺得不飽,使者回到齊景公那裡,說明了這一情況,齊景公覺得晏子太貧窮了,就送他千金讓他專門來招待賓客,晏子並不接受而是婉言謝絕了。齊景公很不理解,就問他說:「先君齊桓公賞賜了管仲那麼多東西,他都接受了,我送你僅千金,你為什麼推辭呢?」齊景公在這裡把晏子比做管仲,晏子應當是很榮幸的,可晏子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管仲當年受賜是不對的,管仲當年錯的,我要改回來,所以我不受賜。」管仲雖然在政績上遠比晏子著名,但管仲也有很多的缺點,如貪愛財物,僭越禮節等等,應該說,晏子對管仲的批評是正確的。
漢文帝初年,陳平做丞相。陳平和周勃都是跟隨漢高祖劉邦一起出生入死的將軍,只是陳平的功勞比周勃的大,所以才由陳平當丞相,可後來周勃率兵誅殺諸呂,恢復了劉姓的漢室江山,功勞又比陳平大了。陳平想把相位讓給周勃,就假裝生病不去上朝,漢文帝覺得很奇怪,就前去問訊。陳平說:「隨高帝征戰時,周勃功不如我;現周勃誅殺諸呂,保住漢室,我功不如周勃,所以願意把相位讓給周勃。」結果使得漢朝的內閣班子十分穩固和團結,陳平也自得其所。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的周瑜是一位很年輕的將領,因曹操率軍來犯,東吳孫權才破格提拔,讓他做水陸都督,率軍抵抗曹操。周瑜年紀小,資歷又淺,所以有些老將就不大服氣。特別是程普,屢次給周瑜難堪,但周瑜以國家大局為重,「折節事之」,團結了眾將,與劉備聯合,終於擊敗了曹操。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今屬江蘇省)人。為人忠厚,富有智計,並且能容讓別人,不計恩怨。
會稽太守淳於式大概是覺得陸遜年輕卻又地位很高,自己有點兒妒忌,對陸遜有點兒不滿,就在暗地裡給孫權寫了一封告狀信,說陸遜在打仗時向百姓徵收物資超過了規定的數量,使當地的百姓憂慮不安。
戰事結束後,陸遜回到孫權身邊。孫權將淳於式的信拿給陸遜看,陸遜看了,沉默不語。孫權又問淳於式的為人和表現怎麼樣,陸遜卻極力稱讚淳於式,說他對自己的工作十分盡心,是個盡職盡則的官吏。孫權奇怪地問陸遜:「淳於式在背後告你的狀,你卻在背後讚揚他,這是為什麼啊?」陸遜回答說:「淳於式告我的狀,雖不完全符合事實,事情講得有誇大的地方,但他的動機是好的,是為了維護百姓和國家的利益,他沒有什麼大錯,應該值得肯定;如果他告了我的狀,我就在您面前講他的壞話,那就會形成互相攻擊的局面,不僅不利於官吏之間的和睦和國家的安定,我恐怕也不是一個正派的人了。」孫權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很欽佩陸遜的為人,說:「你真是個忠厚的人,胸懷如此寬闊,一般的人是很難做到的啊!」
吳黃武元年(公元222年),劉備為了替自己的義弟關羽復仇,領兵征討,順江而下,進攻吳國,吳國的形勢十分嚴峻,許多大將都感到害怕。孫權知道陸遜有才能,就命令陸遜為大都督,指揮朱然、潘璋、宋謙、孫恆等人的五萬大軍抵抗劉備。
陸遜很年輕,在他所統率的各部隊的將領中,有的是孫策的老將,有的是皇親貴戚,資歷比陸遜老,地位比陸遜高,而且陸遜當時還沒有什麼突出的業績可以讓眾人心服口服,因此,在前期準備的時候,將領往往不聽陸遜的指揮,各行其是。陸遜知道,如果這樣下去,非遭受損失不可。在一次戰鬥之前,又有幾位老將軍不服從軍令,同陸遜爭論起來,各持己見。陸遜沒有辦法,只好以手握劍,十分嚴厲地說:「你們應該知道,劉備是聞名天下的英雄,連曹操都很怕他。現在劉備的軍隊已侵犯了我們的邊境,大敵當前,我們應該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抵抗劉備。你們各位將軍都是身負重任的人,是國家的棟樑,而現在卻不聽指揮,這樣會危害國家的,實在不應該。我雖是書生出身,勳業、資歷、威望都不如各位老將軍,但我已受命指揮大軍作戰,國家予我重任,是相信我能不負重托,團結大家完成使命。國家委屈各位將軍,也是相信各位能夠接受我的指揮,每個人都應承擔自己的責任,沒有理由推辭。否則如何對得起國家的恩惠呢?」面對這種情況,陸遜沒有採取強行壓制的方法,而是寬懷大度,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做法來使將領聽從指揮,這在當時應該是一種高明的做法。
最後,陸遜嚴肅宣佈,如果有人敢違抗軍令,他必定依法懲處。將領們聽了這番恩威並施的話,才逐漸地聽從指揮。
陸遜在戰爭中能夠韜光養晦,不為一時一地的利益所誘惑,雖然年輕,卻十分穩健,指揮得當。他利用劉備的失誤,用火攻的辦法燒了劉備的營寨。結果連破劉備四十多個軍營,蜀軍將士死傷數萬人,使劉備退到白帝城,最後死在那裡。
戰爭結束後,大家才認識到了陸遜的才能,那些老將們才真正口服心服了。自此以後,陸遜在吳國建立了穩固的威望。
事後,在總結與蜀國作戰的經驗時,孫權問陸遜:「在擊退劉備的戰役中,你遇到了將領不聽指揮的問題,當時你為什麼不把情況報告給我,讓我下命令呢?」
陸遜回答說:「各位將軍都是國家的功臣,要依靠他們創建大業。您對我如此信任,交給我的重任和我的才能很不相稱,但為了對國家有利,我能做到忍辱負重。春秋戰國時期,藺相如能容忍廉頗,我和他們相比,還相差很遠呢!再說,如果由您來下命令,將領們雖然表面上服從,但那只是服從您,但從心裡還是不服從我,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孫權聽了,連連稱讚:「說得好,做得對!」於是聘任他為輔國將軍,封他為江陵侯。
陸遜在面臨老將軍們蔑視小看他、不聽指揮的困難情況下,忠厚待人、忍辱負重,不以統帥自居,以謙讓得人情,以才智服人心,實在是難得的將領。
謙讓往往和虛偽相糾結,有時很難分清哪是謙讓、哪是虛偽,或是真誠的謙讓被人有意無意地看做虛偽,虛偽的推辭也會被看做是真誠的謙讓。儘管這樣,歷史上那些為了大局或是出於個人的品德而真誠謙讓或是真誠讓賢的事例還是為人們所認識、所稱道,一直流傳至今。
【評議】
古人云:「謙受益,滿招損。」這意思是說謙遜退讓往往會得到好處,而驕傲自滿卻往往招致災禍。古人的謙讓之風是值得我們傚法的。我們當然不是提倡回到古代去,身穿長袍馬褂或是頭戴高帽,腳蹬草履,也無意厚古薄今,不過是想「以古為鏡,可以明得失」罷了。
真正有道德、有本領的人是不怕別人不服的,問題是很多「領導」沒有道德和本領,只好用強力來壓制,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的。其實,我們這個民族還是十分善良的,如果「領導」確實在道德本領上比一般的百姓高出一籌,百姓一般都是心悅誠服的,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百姓也會原諒。才德兼備的「領導」並不多見,「才」是與生俱來的,很難改變,但「德」主要靠後天的修養而成,因此,以德補才應該是可以做到的,就像所謂的勤能補拙一樣,以道德的力量來團結大家,凝聚大家,發揮大家的作用,把事情辦好,應該是很多「領導」都可以做到的。然而,歷史和現實中的情況往往與此相反,德才皆無的人遍地都是。不過,應該看到的是,也正是歷史和現實如此,我們才來說上述的這番話,這正表現出了現實與理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