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時期的生存法則 第40章 治世與亂世·千秋功罪,任人評說
    【引言】

    對歷史上的將相功臣的功過得失,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兼時代不同、情勢不同,評價不僅大相逕庭,甚至截然相反。下面選取《長短經》中的一些評論,也許可以開闊我們的視界。

    【事典】

    有人問說:「春秋戰國時期,長平一戰,白起活埋了趙國的降兵四十萬,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上的奇將了吧?」

    何晏說:「白起使趙軍投降後,通過欺詐,活埋了四十萬降兵,這難道說只是殘暴嗎?從此以後,白起再也難以得志了!假如趙軍早就知道投降後必定會死,那麼這四十萬人就是赤手空拳抵抗到底,也很可怕,更何況這四十萬大軍都是全副武裝呢!天下的人都看見投降秦國的將領被砍下的頭顱堆成山,歸順秦國的士兵屍骨積成丘,以後如果再與秦國交戰,誰還肯再投降,哪座城還肯再歸順!所以白起雖然消滅了四十萬人的生命,但是卻正好加強了天下人反抗秦國的戰爭。想要求得一時的功勞,卻反而更加堅定了各諸侯國的防守。所以,軍隊雖然前進了,卻削弱了自己的勢力;軍事上雖然勝利了,卻破壞了自己的總體計劃。為什麼這樣說呢?假如趙國的軍隊重新組織起來,那麼下一次的戰爭,就與前一次不一樣了。況且現在是各國都對秦國同仇敵愾了。後來秦國之所以始終不敢再出兵攻打趙國的邯鄲,不只是擔心平原君趙勝出任趙軍統帥而作了軍事調整,而是害怕各國來救趙,秦國知道這個道理,只是因忌諱而不說罷了。並且長平之戰,秦國十五歲以上的人都死傷過半,此戰對秦國的損傷更大。白起又怎麼能稱得上是奇將呢?」

    有人說:「樂毅輔佐弱小的燕國,打敗了強大的齊國,聯合五國的軍隊,為燕昭王洗雪了齊國侵犯的恥辱。在攻取了齊國七十餘城後,包圍了莒城、即墨,卻不急於攻取,想讓他們走投無路之後投降,樂毅所率領的是仁者之師。人們都認為樂毅的謀略超過了諸葛亮,是這樣嗎?」

    張輔說:「聯合五個國家的軍隊攻擊一個齊國,不能算是強大;大戰濟水西岸,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不能說是仁義。而孔明呢,文才武略兼而有之,等待時機大展宏圖。劉備有知人之明,三顧茅廬,咨詢濟世的謀略,孔明奇妙的策略有如泉湧,去東吳說服了孫權,抗擊北方強大的曹魏,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後,輔助劉備奪取了西蜀。到劉備臨終之際,把軍政大權委託給了他。孔明在戰亂不息、天下紛爭的局勢下,扶持幼主劉禪即位,設立官職,任用各種人才,用仁德治理國家,用軍事謀略抵禦敵人,然後對蜀國老百姓廣施恩惠。他軍紀嚴明,部隊行軍的時候,路不拾遺,對百姓秋毫無犯。功業垂成時卻不幸病逝。閱讀他遺留下來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他的謀略是多麼遠大。他總是有功勞就讓給下屬,部下有失誤就引咎自責,看到別人有好的表現就予以提升,聽了別人正確的意見就改正,所以他能名聞遐邇。孟子說:『受到伯夷的影響,貪婪的人會自覺地變得廉潔。』我認為看到孔明的忠誠,奸臣也會變得有氣節。孔明幾乎可以和伊尹、呂望相比,怎麼只能和樂毅相提並論呢?」

    有人問說:「樂毅聯合五國的軍隊攻打齊國,齊國最後只剩下莒城、即墨二城,樂毅卻放棄了進攻,結果喪失了開創大業的機會。這是不是他的過錯?」

    夏侯玄說:「讀了樂毅寫給燕惠王的信,就知道他差不多是一個懂得時機、有禮有節的人。一個希望最大限度地貫徹道德原則、心繫天下的人,他的眼光怎麼會局限於當前的形勢,僅僅滿足於兼併敵國呢?兼併其他國家,是樂毅不屑於做的;為使燕國強大而敗壞道義,也不是樂毅所追求的。不屑於暫時的利益,不追求小的成功,這表明他的志向是要統一天下。攻打齊國,是為了運用他的計謀;圍城而不傷害百姓,使他的仁愛之心遠近聞名。通過廣佈恩德來影響其他國家,這與商湯和周武王的做法差不多。樂毅發揮他的遠大謀略,通過對二城圍而不殲,來獲得百姓的信任,然後等待齊國發生變亂,使即墨、莒城的百姓怨恨他們的統治者,放一條寬大的道路等待齊將田單等人歸順。

    提倡寬容和善的風氣,為齊國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在東海之濱作出榜樣,使他的恩澤有如春風,讓天下的百姓像春草一樣受到滋潤,思念、擁戴、感激燕王,這兩座城池必定會望風而降,這樣帝王之業就大功告成了。這兩個城池遲遲不攻下,是為了迅速取得天下。後來情況不幸發生了意外變化,燕昭王死後,燕惠王中了田單的反間計,奪了樂毅的兵權,這是無法事先預料的,樂毅功敗垂成,完全是形勢突然變化造成的。如果他不是這樣做,而是用大軍進逼,大肆屠殺,把殘忍不仁暴露於天下,這樣,雖然二城可能攻取,但是稱王圖霸的事業就遠不可能實現了。樂毅怎麼會不知道莒城、即墨可以迅速攻克呢?只是那樣城雖可攻下,帝王大業卻被破壞了。他怎麼會不知道不速戰速決可能發生意外變故呢?只是因為速戰速決與時局變化,其結果是一樣的啊!這樣看來,樂毅不屠滅莒城、即墨二城,是不可以用常規去衡量的。」

    有人問說:「商鞅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求得秦孝公的任用,運用帝術、王術、霸術三種謀略,打敗六國的聯合,為秦國成就帝王之業奠定了基礎,他可以說是具有輔佐諸侯稱霸才能的人吧?」

    劉向說:「商鞅對內抓緊發展農業,對外重視獎賞有戰功的人。他不依附權貴,不分親疏遠近。即使《尚書》中所說的『沒有偏心,不結私黨』,《詩經》中所說的『周朝的治國之道像磐石一樣公平,像箭一樣正直』,《司馬法》中的激勵將士,後稷的鼓勵發展農業,也無法代替商鞅變法。這是秦國後來之所以能兼併六國的原因。所以荀子說:『秦國四代都能獲得勝利,不是靠幸運,是治理得法的必然結果。』曾稱霸的諸侯如齊桓公、晉文公,齊桓公不違背柯邑會盟,晉文公不背棄原邑之約,都能信守諾言,各國諸侯因此信任他們。這是桓公的謀臣管仲和文公的謀臣咎犯(即狐偃,文公重耳的舅父)善於謀劃的結果。可是商君背棄與魏國公子的友情,違背與魏國訂立的信約,通過欺詐襲擊了魏軍。各國諸侯因此畏懼秦國的強大而不敢親近、信任秦國。假如秦孝公遇到的對手是齊桓公、晉文公,他們作為諸侯的盟主,聯合各諸侯國的國君,統帥天下的軍隊討伐秦國,那麼秦國就會滅亡。只因為當時天下沒有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國君,所以才使秦國得以兼併諸侯。

    「商鞅開始時自以為懂得王霸的道理,他所做的事卻並不符合王霸之道。從前周朝的周公實施仁政,死了以後,後世的人們思念他的恩德,寫了《蔽芾甘棠》的詩來歌頌他。他曾經在甘棠樹下休息過,人們因懷念他的賢德而不忍心砍伐這棵樹,更何況傷害周公本人呢?齊桓公把伯氏的駢邑三百戶賞給了管仲,伯氏毫無怨言。商鞅對內實行殺人、斷趾等嚴刑,對外東征西伐,最後自己被車裂而死。這樣看來,他離霸王的良相還差得遠呢!但秦惠文王殺他也不對。可以任用商鞅為輔佐,讓商鞅施行寬容平和的法律,再配合使用恩德,申明信義,這樣商鞅才差不多是輔佐君王成就霸業的良相。」

    商君開始通過景監見到秦孝公,向他講述帝王之道,孝公聽不進去,不時打瞌睡。後來,他又與商鞅交談,聽得十分感興趣,兩膝不知不覺移到了坐席外面。景監問商鞅說:「您是用什麼辦法打動我們國君的?國君感到很高興。」商鞅說:「第一次談話時,我對孝公講帝王之道,孝公說:『這太遙遠了,哪能苦苦地等待數十年、上百年,讓子孫去成就事業呢?』我又向他講做諸侯盟主的謀略,他心裡想這麼做,可是做不到。最後我給他講強國的方法,他感到非常高興。但是他很難達到殷商、周武那樣的德行。」

    由此看來,商鞅為人嚴酷苛刻,背信棄義,算不上霸主的良相是很明顯的。但秦孝公急功近利,不聽從商鞅的霸王之術,這是秦孝公的過失。商鞅屈從於當時的形勢,迫於國君的要求,不能實現他的理想。劉向認為商君沒有霸王術,是錯誤的。

    袁盎問漢文帝說:「陛下認為周勃是怎樣的一個人?」文帝說:「是社稷之臣。」袁盎說:「他可以說是功臣,但不能說是社稷之臣。社稷之臣,應當與君主同在,與君主同亡。呂後當權的時候,劉氏政權很危險,周勃身為太尉,手握兵權,卻不能端正朝綱。呂後死了以後,大臣們共同商議誅滅呂氏家族,太尉掌握兵權,正好碰上這種機會,取得了成功。因此說他是功臣,而不是社稷之臣。」

    有人認為周勃的功勞很大,霍光與他相比怎麼樣?答案是周勃本來就是劉邦的功臣,眾望所歸,擔任太尉的職務,統率著百萬大軍,既有陳平、王陵這樣的大臣幫助他,又有朱虛侯劉章等皇室的援助,再加上酈寄遊說呂氏,欺騙他們,大家齊心協力,很容易成功。可是霍光呢,是在漢武帝突然病逝的匆忙之間,接受漢武帝臨終托孤的重任,輔佐年幼的漢昭帝,天下安定。後來發生燕王劉旦的叛亂,他剷除了叛亂分子,安定了漢朝政權。漢昭帝去世後,昌邑哀王劉賀繼位,淫亂不堪。霍光與大臣們商量,廢除劉賀,立漢宣帝。霍光肩負輔佐漢朝政權的重任,使漢朝出現中興的局面,他的名聲可與伊尹、周公相比,成為漢代有名的賢相。考察事跡貢獻,他與周勃相比,優劣高下是很明顯的。

    黃石公說,柔能克剛,弱能勝強。柔,是指有道德的人;剛,是指凶殘的人。有道德的人會得到別人的幫助,而凶殘的人則會遭到大家共同的怨恨。因此,紂王雖然曾百戰百勝,最終還是遭到滅亡;項羽雖然軍隊強大,最後還是失去了天下。所以漢代的學者隨何說:「假如項羽勝利了,所有的諸侯就都會感到危險、恐懼,互相援救。項羽越強大,只會遭到天下軍隊的一致反對。」由此看來,假若天下已平定,通過一戰就能取得勝利,那麼採取欺詐的辦法是可以的;而如果天下混亂,勝負未定,失信於天下,就可能導致失敗和滅亡。

    【評議】

    任何事情、任何人物都有其兩面性,尤其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變化,這種兩面性就更加凸現出來,真所謂勝者未必勝,敗者未必敗,讓人覺得世事無常,難以捉摸。然而,是不是歷史就真的是所謂任人打扮的婢女呢?絕對不是。無論你怎樣喬裝偽飾,歷史也還是會給你公正的評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