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時期的生存法則 第39章 治世與亂世·曲線救人與曲線救國
    【引言】

    從某種意義上講,世界上無非就是義、利二字,不要小看了這兩個字,如果將這兩個字揣摩透了,那可真的就是無往而不勝了。以春秋戰國時期的幾大學派為例,儒家學派重義輕利;法家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是唯利是圖;至於縱橫家,就更為露骨,時時以「動以利害」相標榜。然而,在現實中,儒家的「君子不言利」很難行得通,往往只能作為文化理想發揮潛在的作用,而「小人喻於利」,卻容易成功。

    【事典】

    梁孝王(即劉武,文帝的次子,深受竇太后的寵愛)因為刺殺了漢景帝的得力大臣袁盎而觸怒了漢景帝,漢景帝十分惱火,將要對他「採取措施」。他也感到很恐慌,於是想起了鄒陽先前對他的忠告,就找他深入討論,並且表達自己的歉意和謝意,又贈送了千金,請他謀求可以消解皇上怨怒的策略。

    鄒陽是當時的一位才子,是西漢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富有謀略的人。他曾經勸諫梁王不要謀反,被梁王下獄。他一向與王先生認識,王先生已經八十多歲了,仍然奇計百出。於是,鄒陽就拿這件事去求見他。

    王先生說:「這種事情很難辦啊!人主有很深的仇恨和憤怒,一定想殺了對方,來消解自己的憤恨。縱使以太后那樣的尊崇,以及親生骨肉、同胞兄弟的深厚情意,都難以制止,何況為人臣下的呢?你應該去求見王長君,以情感動他,他一定會為你想辦法,替你出力的。」

    鄒陽領悟了王先生的意思,說:「非常感謝你,我遵照您的教誨。」於是辭別而去,直接到長安進見王長君。

    王長君是王美人的兄長。鄒陽在長安留了幾天,趁著空閒的適當時機,就拜請說:「臣下並不是因為長君沒有可供役使的人而來服侍您的。臣下愚憨粗魯,有些自不量力,希望能告訴長君一些事情。」

    王長君並沒有拒絕,鄒陽就繼續說:「臣下聽說長君的妹妹受皇上寵幸,沒有人能比得上;而長君的行動作為,有些不依常理,這是人所共知的。如今袁盎被刺殺的事並沒有了結,正要繼續追查下去,梁王很可能因此被殺。這樣的話,太后也只能將愛子被殺的悲痛,強壓在心頭,不能對皇上發洩她的怨怒,可是太后卻可以遷怒皇上所親近貴幸的妃子和臣子。臣下擔心您的處境也是很不妙的。」

    王長君聽了他的這一番話,一時有些驚慌失措,說:「那要怎麼辦才好呢?還是要先生為我想辦法。」

    鄒陽說:「長君若能勸皇上,不要再追查梁王涉嫌刺殺袁盎的事,必可以增強你和太后的關係。太后得到你的幫忙,內心必然深深地感激你,那麼你的妹妹,就同時受到太后、皇上的寵幸,她的地位也就會越來越鞏固了。但願長君好好地為自己想一想。」

    鄒陽又對王長君說:「以前,舜的弟弟象,一天到晚所想的、所做的,就是要怎麼把舜殺了;等到舜當上了天子,卻將有卑之地封給他。一個仁者,對自己的兄弟是不會長久地懷恨在心的,不會長久記仇,只是更加親善厚愛罷了,所以後世的人特別讚揚他們,舜也才能成為為後世所稱頌的聖人。希望你用這些事例來說服天子,也許天子就不會查辦梁王涉案的事情了。」

    王長君依照他所教的方法,找了個合適的機會,向皇上進言,整個事件果然不了了之,而王美人也從此更加受到了太后的青睞。

    我們常用「一言九鼎」這個成語,卻對「一言十城」的故事不夠熟悉,「曉以利害」的原則在縱橫家那裡往往是屢試不爽的,只是看你是不是善於運用。

    秦惠王將女兒嫁給了燕國的太子,這一年(公元前329年),恰好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成為燕易王。燕易王剛即位,國家尚未穩定,齊宣王便趁燕國國喪之際,出兵進攻燕國,攻下了燕國的十座城池。

    燕易王對蘇秦說:「當初你首先來到了燕國,是我父親幫你,才使你見到了趙王,完成六國合縱的大業,成就了您的名聲。如今,齊國卻先攻打趙國,然後又打我們燕國。你主持了六國的合縱之事,現在卻弄成了這個局面,天下都在笑你了。你能為燕國奪回被齊國侵略的土地嗎?」

    蘇秦感到非常慚愧,說:「請讓我為大王效勞。」

    蘇秦見到齊王以後,一拜再拜,先是低頭慶賀,然後又仰頭哀悼。齊王見蘇秦這樣一副怪樣子,便對蘇秦說:「您怎麼一下子慶賀,一下子又哀悼呢?」

    蘇秦說:「我聽說,飢餓的人之所以不吃鳥兒一口就能吃掉的那一點兒食物,是因為吃了也無濟於事,那與餓死沒有什麼兩樣。現在,燕國雖然弱小,卻是秦國的女婿。大王貪圖燕國的十座城,卻沒有想到與強大的秦國結下了怨仇,就好像燕國是雁陣,卻沒想到秦國躲在背後。您襲擊了燕國,卻會招來天下攻擊;您這不等於是飢餓的人吃下了鳥食一般嗎?燕國的那點兒土地對於齊國來說實在是無濟於事,但卻會給您帶來滅頂之災。」

    齊王聽了他的話,十分吃驚,連臉色都變了,說:「那該如何是好呢?」

    蘇秦說:「我聽說,古時候善於處理事情的人,能轉禍為福、反敗為勝。大王如果真能聽我的話,就請您立刻歸還燕國的十座城池。燕國無緣無故地收回了十座城,一定十分高興;您再派使者告訴秦國,秦王如果知道是為與秦國的關係您才歸還燕國的十座城,也一定十分高興。這種做法的結果是,使齊國少了仇人卻得到了兩個國家的知交,而一旦燕國和秦國一同臣服於齊國,那麼大王如果再號令天下,有誰敢不從?」

    蘇秦接著說:「大王讓秦國得到了虛名,而大王卻用十座城池取得了天下,這就能夠完成稱霸的大業了,您何樂而不為呢?」

    齊王說:「好,您說得很有道理,就照您說的辦。」

    於是,齊國歸還了燕國十座城池。

    【評議】

    對於這樣的事情,直接進言是不行的,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只有採取迂迴的策略。而問題的關鍵還在於選擇誰作為進言之人,利害攸關,王長君既是漢景帝的寵幸之人,又是將來要遭殃的人,形勢所迫,不得不為,他可謂是最佳人選了。而說服漢景帝的說辭也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沒有哪一個皇帝不想被別人說自己是聖人的,所以,以聖人相標榜,漢景帝就容易接受了。

    如果細細品味王先生和鄒陽的這一謀略,也無非是利用了「曉以利害」的原則,至於蘇秦「一言十城」,更是自不待言。「曉以利害」的威力如此巨大,也真是令人感歎不已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