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時期的生存法則 第23章 英雄與時勢·謀國與謀家 (2)
    太醫監充國無故入殿,按照律條,當處以死刑。充國是上官安的外祖父最為寵愛的人,上官桀便去找霍光求情,霍光仍不允許。上官桀無法,只好去求蓋長公主,蓋長公主交出了二十匹馬替充國贖罪,充國才減罪免死。自此以後,上官桀父子就更加痛恨霍光,感激蓋長公主。

    上官桀認為,從前自己和霍光一樣,都是顧命大臣,現在反而每件事都要受霍光管轄制約,實在太不公平。於是,上官桀父子就廣結宮廷內外的宦官大臣,想乘機除掉霍光。尤其是燕王劉旦,因未得帝位,總覺心懷不滿,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子弟多有失職,也對霍光懷有怨望,再加蓋長公主作為內援,在上官桀看來,確是萬無一失。

    正在這個時候,霍光到廣明去校閱羽林軍,上官桀就想發難,但想來想去還是無法準備力量,不能保證事變成功。於是上官桀就和桑弘羊秘密商量,詐以劉旦的名義,上書彈劾霍光。奏疏寫道:

    我聽說大臣霍光在外出校閱羽林軍時竟令先行官預先準備食物,模擬天子的出遊儀式。把沒有功的大將軍楊敞任命為搜栗都尉,又擅自調益幕府校尉,專權自恣。我懷疑他有不正常的舉措,所以願意把我的符璽歸還朝廷,回到宮裡保衛皇上,以免奸臣忽起事端,皇上遭遇不測。事關緊急,特此派快馬傳給皇上。

    昭帝看後,竟無動靜,霍光聽說有人彈劾,十分恐慌,第二天上朝,不敢進去,只在殿西畫著《周公負扆圖》的那間房子裡坐著。昭帝未見霍光,就派人宣他進殿,霍光跪地免冠謝罪,昭帝說:「我知道你沒有罪,請戴上帽子起來吧!你到廣明校閱羽林軍往返才十多天,燕王劉旦怎能得知,又怎能寫信送來。況且你如果有不臣之心,又何必用校尉。這明明是有人謀害將軍,假造此書。我雖然年少,也不至於如此愚昧。」群臣聽了,無不驚服。

    昭帝催促捉拿上書人,上書人就是桑弘羊,聞訊後逃到上官桀的家裡躲避,當然無法被捉到,偏偏昭帝又連日催辦,上官桀使內臣在昭帝跟前說霍光的壞話,昭帝發怒說:「大將軍是當今的忠臣,先帝囑托他輔佐我,如有人再敢妄說是非,便即處斬。」昭帝從此只親近霍光,不理上官桀。上官桀憂憤交加,計無可出,竟與兒子上官安商議了幾次,想聯絡蓋長公主及燕王劉旦,假意應許劉旦做皇帝,刺死霍光廢了昭帝,自己身登皇位。

    蓋長公主同意了上官桀的計劃,劉旦得書後也十分高興,準備事成後與上官桀共享富貴。劉旦的相國勸諫說:「前次結謀,事洩未成。現在將軍上官桀秉性輕浮,車騎將軍上官安又少年驕恣,恐怕不能成事。即便僥倖成功,上官桀也反覆無常,不能相信。」劉旦不聽,堅持起兵。就在這時,燕國都城裡妖異之象紛至沓來。天忽大雨,有一長虹倒垂井中,井水竟被吸乾。天上又有鳥鵲爭鬥,紛紛墜死池中。又有群鼠噪囂殿門,跳舞而死。什麼城門無故自開,城上無故起火,大風吹折城樓,等等,不一而足。劉旦有一善於占卜的門客,他報告劉旦說:「今年恐怕有大臣被誅。」劉旦正在恐慌之間,忽有急報傳來,說是上官桀謀洩,已被逮捕。就是燕國派去的使臣,也被抓獲了。

    原來,蓋長公主答應上官桀請霍光喝酒,在席間刺死他,上官桀父子以為計出萬全,萬無一失,都得意忘形了。群黨在議論這件事的時候問上官安說:「一旦廢了昭帝,您的女兒上官皇后怎麼辦?」上官安發怒道:「迫逐鹿犬還顧得上兔子嗎?」這消息從蓋長公主處和上官安家裡露出來,輾轉傳達,竟讓霍光得知。於是,先把上官桀父子誘入宮中,立即斬殺,又拿住桑弘羊,亦即殺死,其餘黨徒也一併逮捕。至於燕王劉旦,兩次謀反,決無再生之理,受詔自縊而死,從死的妃子有二十多人。蓋長公主聞變自殺。

    昭帝十八歲舉行冠禮,朝政由霍光秉公主持,還算平靜,但昭帝於二十一歲病死,且無後嗣,立君又成了大問題,廣陵王是昭帝的哥哥,霍光不願立他為君,大面上的理由是因為武帝沒有看中他,且不是昭帝的下一輩,實際上恐怕考慮到廣陵王年紀已大,立為皇帝後無法駕馭,決定立武帝的李夫人之孫昌邑王劉賀為皇帝。

    劉賀是個縱情聲色、荒淫無度的人,專好遊獵,半日能騎馬奔馳三百里。一日,劉賀看見面前有一隻白犬,項下似人,股中無尾,而左右的人卻偏偏並未看見。龔遂勸諫說:「這是暗示左右的人如犬戴冠,如不悔悟,恐要亡國了。」不久,劉賀又獨見一大白熊入宮,龔遂又說:「野獸入宮如入無人之境,是說宮室要空了,這是凶兆。」未幾又見血染席中,龔遂哭道:「血為陰象,陰象上升,宮室要空了。」等長安使臣到來,劉賀半夜得書,才看到數行,就高興得手舞足蹈,一幫狐朋狗友都來趨奉。第二天,劉賀起程,獨自一人策馬跑在前面,沿途搜掠婦女,勸阻無效。

    劉賀即位以後,十分荒唐,毫無人君的樣子,朝野上下深以為憂。霍光受群臣委託又聯絡楊敞等人,在朝會上忽然發難,借上官皇后的名義,歷數劉賀罪狀,把劉賀削去王號,另給食邑兩千戶,仍使居昌邑。只是劉賀的那幫幫閒小丑二百多人,全被綁赴市曹斬首,有人大喊:「當斷不斷,自取其亂!」意思是後悔當初沒有殺霍光。

    立君又成了大問題,有人提出,唯有武帝曾孫劉病已,流落民間,據說其美豐儀,通經術,有才具,年已十八,可立為君。據說在這一年,泰山大石自立,上林苑中大柳樹葉蟲食成文,也辨認出「公孫病已立」字樣。這皆是皇帝起於民間之兆。霍光主持迎立了劉病已,是為宣帝。當時,霍光坐在宣帝的身邊替他趕馬車去祭拜祖廟,宣帝后來回憶說當時的感覺是「如芒在背」,等換了張安世駕車後,他才安心。其實,這一方面反映了霍光的權威之大,另一方面也為霍家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宣帝尚未立後,當時許多人都打算讓霍光的小女兒做皇后,可宣帝卻下令訪求故劍,大家明白,這是宣帝不忘貧賤之交,只好立宣帝在民間時的結髮夫人許氏為皇后。照例應該封許氏的父親為侯,但霍光認為他已受過宮刑,是微賤之人,不能違例封侯。宣帝爭執不過,只好作罷。

    宣帝即位後兩年,霍光見宣帝躬謹謙讓,也還放心,就自請歸政退休,皇帝偏不允許,並且還讓凡事先奏請霍光,然後再通報自己。這時,霍光的兒子霍禹,以及霍光的哥哥的孫子霍雲、霍山及外孫等,陸續獲取了官職,在朝廷上漸成盤踞之勢。宣帝雖是十分猜忌,但只好暫且隱忍。

    霍光的繼室霍顯是個心狠手辣的女人。霍顯原是霍光的女兒的婢女,因長相姣好,為人機敏,博得了霍光的喜歡,後生了幾個子女,霍光就把她升為繼室。為了讓自己的女兒當皇后,霍顯處心積慮地想謀害許皇后。恰巧許皇后將要分娩,忽感身體不適,宣帝遍召女醫官日夕服侍,霍顯就乘機把自己的相識淳於衍推薦進宮。

    許後安然生產,在服用調理藥丸時,淳於衍乘機將符子摻入。符子性熱,不宜產後服用,許後產後身體極虛,服用符子後虛熱上升,竟致殞命。宣帝十分氣憤,命令將所有醫官逮捕,淳於衍也在其內。霍顯極怕淳於衍吐露真情,連忙求霍光設法營救,霍光知道了也很害怕,但事已至此,只好去到宣帝那裡遊說,讓他放了全部醫官。此後,霍顯花巨資多次安排淳於衍,才使她不露口風。

    從此開始,民間竟傳聞霍家毒死了許皇后。

    不久,宣帝迎霍顯之女入宮,一年後立為皇后。宣帝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壽終正寢。

    霍後尚未生子,宣帝欲立許後所生的劉爽為太子,霍顯對女兒說:「他是皇帝微賤時所生,怎能當太子,倘若你將來生了男孩,不是要為他所制嗎?」霍顯就交給她毒藥,讓她尋機毒死太子。無奈宣帝十分小心,派人周密保護,凡太子食物都要先嘗後進,霍後始終不得下手,她經常惱恨地咒罵,逐漸露出了不悅太子的神情。宣帝敏銳地覺察到了這一點,又風聞是霍家毒死了許後,就加倍注意起來。

    霍家一門三侯,霍顯尚不滿足。霍顯做了太夫人之後,無視禮法,竟擅自擴大霍光的故制,自己的生活更是紙醉金迷,尤其是與俊僕馮殷私通,鬧得沸沸揚揚,無人不知。她的這些做法,引起了公憤,許多人上書彈劾。只是宣帝念著霍光的功勞,才隱忍未發。

    宣帝怕霍家勢力太大,將來生變,就逐步撤去霍禹等人的兵權。霍家已感覺到勢頭不好,尤其是彈劾之人越來越多,關於毒死許皇后的議論也越來越凶,霍雲、霍山等就找霍顯想辦法。霍顯把下毒之事告訴了他們,他們非常震驚,認為唯一的一條路就是聯絡霍氏及諸女婿一同起事,並借上官太后的名義廢了宣帝,方可無虞。誰知隔牆有耳,馬伕聽到了他們的議論,夜裡又與別人私議此事,他的朋友偷聽到後,希圖富貴,就跑到皇帝那裡告了密。霍家的謀劃至此事洩。

    宣帝立刻傳令捉人,但又馬上傳命止捕,就是這樣,霍家也知謀洩,急忙聯絡諸親戚準備起事,諸親戚知道謀反必致連坐,為求一線生路,也都紛紛同意。好在又無聲息,大家就又安定了一段。

    其實宣帝是在一步步地實行。他怕霍家謀反之事尚未足以傳信眾人,貿然下令逮捕,恐會遭人議論,要等到霍家充分暴露出來,才好服眾。果然,霍家的問題越來越多,名聲也越來越臭。霍家便又密謀殺了魏相,廢去宣帝,立霍禹為天子。又有人探得了這一消息,報知了宣帝。

    宣帝見時機已成熟,立即派兵,凡霍氏宗族親戚,一概拿辦。霍山、霍雲服毒自殺,霍顯、霍禹被腰斬,霍氏女婿外孫,盡數處死,誅滅不下千家。

    【評議】

    縱觀霍光的一生,雖不能說真像周公輔佐成王那樣盡善盡美,倒也確實能盡心盡力,秉公治朝治國,至於許多處理不當的涉及個人的事,細細地推敲起來,倒也未必是霍光原意,實在是情勢所迫,無力回挽。應當說,周公輔政只是一個傳說、一種理想,而到了霍光,是實實在在的具體操作,問題十分複雜,雖想以身作則而不得,能做到霍光這個樣子,平心而論,已很不容易了。

    但霍光是只知謀國,不知謀家的。他完全有理由考慮到身後家族的敗亡。其一,毒死許皇后留下了禍根;其二,二十多年的執政結怨太多,且有許多越權之事;其三,妻子霍顯起自微賤,慾壑難填,狂悖殘忍;其四,諸子孫多是輕狂之人;其五,子婿盤踞朝廷,勢力太大,極易遭忌;其六,不知收斂。這六條中的任何一條,均足以使家族敗滅,霍光卻未對任何一條做出具體的安排,更無任何善後措施,其敗亡是無可避免的。不滅在宣帝的手裡,也會滅在別人的手裡。別說還要謀反,就是謹慎處世,也決計逃脫不了,只是謀反使敗亡來得快一點兒、徹底一點兒罷了。霍光只知謀國,不知謀家,按中國傳統觀點來看,霍光不是一個上檔次的人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