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的權謀遊戲 第84章 得一士而國興·治國為政的「辯證法」
    【引言】

    在這個地方用「辯證法」三個字,好像很滑稽。其實,古今的道理是一致的。所謂辯證法,無非從這樣幾個方面來理解,一是事物彼此互相聯繫、互相轉化的;二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至於任何事物都是由兩個矛盾的方面組成,我們姑且放下不談。如果僅就前兩個方面而言,我們的古人的確懂得了治國為政「辯證法」的精義。我們看看下面的一些事例和論述,就會知道古人在這方面無可企及的造詣了。

    【事典】

    孔子在漢代就成為聖人,在當時的影響已經很大,因此有很多人假托孔子來說明問題。據說,子路有一次救了一個溺水的人,那人為了答謝他就送他一頭牛。子路事後向孔子講述這件事。孔子說:「您這樣做很好,以後魯國的人就都願意救人於危難之中了。」子貢的家奴想要贖身,子貢放了他但並未收取贖金。根據魯國的法律,家奴贖身是要交納贖金的。孔子批評子貢的做法,他說:「以後魯國人再不敢贖人了。」孔子之所以稱讚子路,批評子貢,就在於子路做了好事而收了人家的謝金,這是鼓勵大家都與人為善,這樣可以幫助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子貢不收別人贖金雖表現得慷慨謙讓,但別人做不到,因此就堵住了行善的道路,使得有家奴的主人不敢釋放奴隸了。所以,這樣做對於社會來講沒有任何好處。由此可見,自己的清廉高潔應在該表現的地方表現,不要在公眾面前故意炫耀賣弄。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

    韓非子不僅是法家的代表,也懂得治國為政的辯證法。他說:「儒者以文亂法,俠者以武犯禁。」這是文化知識及武力的負面影響。曹操也曾說:「恃武者滅,恃文者亡。一個國家如果單純依賴武力立國,或者單獨依賴文臣立國,都會導致滅亡。」吳國夫差、魯國偃王就是很好的例子。吳起也曾說過:「上古時候承桑氏的國君崇尚以德治國,廢除軍隊建設,結果導致亡國之災;夏朝的有扈民,依仗人多勢強,軍事力量強大,窮兵黷武,忽略德治,結果也是國破家亡。賢明的君主以此為教訓,將『內修文德,外治武訓』作為立國之本,對內加強文明道德建設,對外則加強軍事力量建設。這樣則強敵不敢犯,百姓文明尚德,君主從容謙恭,哀傷懷念為國捐軀的烈士。雖鼓勵人民向英雄學習這種勇敢無畏的精神,但絕不損害到仁愛精神。」《玉鈐經》這本書中說:「文中多武,可以輔主;武中多文,可以匡君;文武兼備,可住軍事;文武兼闕,不可征伐。」

    姜太公好像離我們很遙遠了,其實他的話今天聽來也是很有道理的。他曾說過這樣的話:「刑罰太嚴,民則畏懼,長久下去必生變故。這是刑罰嚴厲所產生的流弊。如果把任何事都弄得非常清楚,就會擾亂百姓,他們就要遷移。如果大家都想遷移就不能安心居住,這樣就容易出現變亂。這是明察的流弊。」姜太公還說:「獎賞過勤容易誘發人們不滿足的心理,心裡不滿足就滋生怨恨。賢明的君王治國理民,不管臣的喜好,而更在乎他們憎惡什麼;他不關心民眾為何來歸順,而更關注民眾為何要離他而去。如果讓百姓都安居樂業,這樣天下就真正太平了。」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講,那些被稱為聖人的人,也是在為大盜積蓄和看管財寶。從前,齊國在姜太公的治理下很強盛,城邑一座接一座,人丁興旺,到處都顯出一派繁榮富強的景象。方圓兩千多里都是齊國的天下,而國內的種種典章制度,城鄉規劃,無不是按照太公當年的做法。但後來田成子當道,殺了齊簡公,竊取了齊國的政權。他所竊取的,哪裡只是一個齊國呢?他把齊國先賢所制訂的好的政治制度一同竊取了。因而歷史上田成子雖背上了竊國大盜的罵名,但是他像堯、舜那樣,安安穩穩地統治著齊國,而且周圍的小國不敢對他有所微詞,大國也不敢來討伐他。他的政權竟然還傳了十二代。由此可見,田成子不但竊取了齊國的政權,而且還竊取了姜太公所制訂的聖明政治制度。難道不是這些聖明的制度保護了他這個大盜賊嗎?這說明,聖明的政治制度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然而,田氏(陳氏)是怎樣得到齊國的呢?從前,晉大夫叔向曾問齊相晏嬰說:「齊國將來會怎樣呢?」晏嬰答說:「現在齊國已經處在末世了,將來怎樣我也不清楚。但齊國終將屬於陳氏家族。」齊國遺棄了百姓,百姓都投歸陳氏了。齊國原來有四種計量單位說:豆、區、釜、鐘。四升為一豆,依次按四進制遞升直到釜,十釜為一鐘。陳家則自設三種計量單位,每級只加一倍,進到鍾時,量就比齊國的鍾大得多了。陳家用自製的計量標準大斗向外借貸糧食,而收回的時候則用公家標準小斗收,這樣百姓都樂於向他那裡借貸。齊國的山貨木材堆積如山,海鹽魚蝦,堪與海比。百姓的勞動收入兩成歸公家,僅有一成拿來養家餬口,於是大家都拿偽劣殘次的東西交公,這樣負責公務的人,不得飽暖。貧富分劃極為嚴重,百姓窮得連鞋子都買不起,於是市場上鞋子越來越便宜;而那些富人則爭相購買綾羅綢緞,使得其價格飛漲。窮苦人大都貧病交加。陳家派人到處去慰問百姓疾苦。這樣百姓人心都歸於陳家,大家愛陳氏像愛戴自己的父母一樣,歸附陳氏亦如百川歸大海一樣。這樣陳家想不籠絡人心,也不可能了。

    漢朝的匡衡很愛進諫,他曾經說:「孔子曾感歎道,禮讓可以用來治國嗎?天下有這樣的例子嗎?孔子之所以這樣感歎,是因為,若將國家比喻成一棵大樹,那麼朝廷就是其主幹之軀,其舉動將直接影響天下百姓。朝內的公卿大臣相互間如果都很禮讓謙恭、上行下效,百姓也不會彼此爭鬥不止;朝廷上的人好善樂施,下面的民眾就不會粗暴犯上;朝廷上的人品德高尚、仁義守節,社會上也會出現這樣的良好風氣;朝廷對民寬厚溫和,於民有惠,那麼百姓之間也會很友愛。上面所提到的四種好風氣,並不是靠聖明君主嚴厲的命令而形成的,而是靠其自身的實際行動感化教育萬民而形成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朝臣相互爭吵不休,影響到百姓就有可能產生毆鬥的禍患;朝臣若獨斷專行,民眾中就會出現彼此爭惡,互不相讓的局面;朝臣若趨於爭名奪利,下面的百姓可能為了私利而傷害別人;朝臣若唯利是圖,下面的百姓就會偷盜成風。朝廷是影響社會風氣好壞的根源。所以說,朝有變色之言,則下有爭鬥之患;上有自專之士,則下有不讓之人;上有克勝之佐,則下有傷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則下有盜竊之人。」

    戰國時法家的慎子說:「忠誠雖好,但若是在政治混亂的時候,卻未必能救治這種混亂,相反還正是這種混亂的一種表現。」怎麼理解這種道理呢?舜的父親瞽對舜很壞,曾多次想置他於死地。但他卻生了舜這樣一個孝順的兒子,每次大難不死後都原諒了父親。夏桀暴虐無道,他有很多忠臣進諫都被殘殺了,這更顯示出他罪惡滔天。因此,孝子不會生在慈父之家。

    漢朝的京房與石顯同在朝廷為官,他們因政見不同而產生矛盾。後來京房被貶到魏郡做太守,而石顯仍在中央為官。京房害怕遭石顯陷害,就上書給皇帝說:「我的學生姚平曾對我說,我對您只是小忠而算不得大忠。因為從前秦始皇在位時,趙高掌權,他的狼子野心被正先覺察到。正先就對他進行非難、譏諷,結果被趙高假以罪名殺害了。從此趙高在朝中樹立了自己的威望,一手遮天,飛揚跋扈。後來秦朝出現混亂,可以說正先負有一定的責任。現在我奉命出京為官,希望陛下您不要讓我落得忠臣正先那樣的下場。如果這樣,我的學生姚平就要嘲笑我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正是由於正先的這種所謂的忠誠,才最終導致了秦朝後來奸臣當道乃至亡國的禍亂。正先的這種忠誠有什麼可好的呢?

    晉朝的名臣劉頌曾說:「負責監督稽查的官吏往往只注意大案要案,而對那些細小的違紀違規現象不予過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那些小過失、小缺點,產生於人偶爾的疏忽,這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如果把這類微不足道的瑕疵也都歸於違法亂紀,依法嚴加制裁,那麼朝野上下就沒有一人能免罪。這樣做,目的雖為社會安定,實則造成社會的混亂。」

    春秋時齊國的名相晏嬰曾說:「大臣對國君過於忠心,就會變成專權,反倒不忠;兒女孝順太過頭,只顯出自己的孝心,反倒顯示不出其他兄弟姐妹的孝心,這就成了不孝;作妻子的如果太愛戀自己的丈夫而獨專其房,容不得其他妻妾,這就成了嫉妒。」因此,「臣專其君,謂之不忠,子專其父,謂之不孝,妻專其夫,謂之嫉妒」這是忠孝走上了其反面。《呂氏春秋》中說:「陰陽和合,化育萬物,不遺一草一木。甘露雨水,普澤天下,不棄一溝一隅。一國之君,恩被萬民,對男女老幼,同等對待。」申不害曾說過說:「一婦擅夫,眾婦亂。一臣專君,群臣皆蔽。因此,嫉妒心太重的妻子很容易導致家破人亡,權力慾太強的臣子很容易使國家滅亡。因而,賢明的君主,對待臣下,就像車輪上的輻條一樣,平等對待,從不讓其中的某一根單獨起作用,這樣專權的事就可以杜絕了。」

    【評議】

    實際上,無論是治國為政,還是齊家做人,都要懂得這個辯證法。老子言說:「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就是說只有在家庭出現變故時,孝行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忠臣不會出現在明君時代。只有在國家出現昏亂時,忠臣才能充分表現出來。因而聖明的君王對其臣下,既要求他盡忠,但這種忠心只能限在他的職權範圍之內,而不能超越其職權去管理別的事務,來顯示其忠誠,而他的職權範圍又不能超過其官位。如果超越了這一限度,就走向了忠的反面。這恐怕是十分符合所謂的現代辯證法精神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