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進退定律 第81章 政治是一種大智慧·諸葛亮·劉備·曾國藩 (1)
    【引言】

    將這三個相隔一千幾百年的人放在一起,似乎有點滑稽的意味,彷彿關公大戰秦瓊一樣好笑。實際上,他們三人正可作為對照,來看看用人的不同。諸葛亮自己有才能,但在用人上問題極大,所以才造就了蜀國缺乏人才的局面。而曾國藩則不同,他自己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本領,關鍵是他善於招納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才挽救了清朝的滅亡,成為所謂的「中興之臣」。

    也許,對於諸葛亮,我們總是接受他的正面形象的一面,這樣來評價他,一時不易令人接受。我們正是要透過世俗的觀點來看到更為深刻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變得深刻起來。

    【事典】

    劉備是明君,諸葛亮是賢相,這一對明君賢相的典型形象,體現了我們民族的文化理想,具有永恆的價值和魅力,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問題是,這樣的明君賢相為什麼最後不能統一全國,重續漢祚呢?為什麼只能讓後人空自嗟歎呢?杜甫詩云:「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在惋惜和悲哀的背後,我們是否應該多一些理性思考?

    毫無疑問,諸葛亮是人材,而且是傑出的人材。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以前,戎馬半生,沒有掙得落腳之地;而遇到諸葛亮之後,就能破曹操、駐荊州、取西川、建國號,其作用自然非同小可。然而,諸葛亮似乎總是一人在支撐大局,其手下也就是關、張、趙幾員大將。講老實話,就是這幾員大將給人的感覺,也是勇氣大於才能,這與曹操手下的謀士成群、猛將如雲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難道真的是諸葛亮時運不濟,不能像曹操那樣「巧遇」人材嗎?看來並不是這種情況。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實諸葛亮有過許多人材,只是他不善於使用而已。因此,諸葛亮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善於發現和使用人材。我們謹舉魏延和馬謖的例子來說明。魏延,字文長,義陽(今河南)人,他之所以在三國歷史上留名,與其說是因為他作戰勇敢,倒不如說是因為他落了個冤死的下場。魏延是長沙的降將,諸葛亮當初就說他有反骨,在劉備的勸說下才沒有殺他。但這只是小說家的杜撰,歷史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魏延在跟隨劉備的南征北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顯露了自己作為一名大將的才華。在劉備定蜀以前,魏延在蜀軍中並無多大名聲。到定蜀後,他的官職僅僅是個「牙門將軍」。但善於識材的劉備看中了他,在劉備稱漢中王時,魏延被破格提拔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按照當時的情況,漢中是重鎮,應當以名將鎮之,大家以為此職非張飛莫屬,張飛也自以為如此。結果劉備卻委任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下級軍官擔此重任,令「一軍盡驚」,議論紛紛。

    劉備也完全明白這種情況,他為了樹立魏延的威望,特意召開群臣大會,讓魏延在會上陳述自己鎮守漢中的方法。

    劉備問魏延說:「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魏延回答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魏延的答語令「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他的氣魄亦使三軍折服,並樹立了一定的威望。

    魏延是否言過其實呢?否!事實證明魏延能堪重任。他有勇有謀,在抗曹北伐的歷次戰鬥中,曹操的著名大將張郜、王雙、郭淮等,均為魏延所殺。要知道,這些人是連諸葛亮都畏懼三分的。

    到了建興八年(公元230年),魏延升為征西大將軍,封南鄭侯。此時,魏延在各個方面都已經成熟,完全具備了獨當一面一面的能力。那麼,為什麼他最終沒能發揮才能,結果卻以反叛罪名被殺而告終呢?

    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魏延與諸葛亮的性格不合。據說魏延「性矜高」,意思是說魏延有點驕傲,看不上別人;而諸葛亮為人卻是「一生唯謹慎」,對那些富有開拓精神、敢冒大險的建議難於採納,對這樣的人也一貫實行壓制政策。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都提一些出奇兵冒險的建議,如「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意思是說,魏延總是請求諸葛亮給他一萬人,他要像韓信那樣,從褒中出擊,沿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十天之內可奇襲長安,與諸葛亮在潼關會師。魏延的這個建議當時看來應該是十分正確的,遠比諸葛亮步步為營的進攻方法要好,而這一建議也是建立在對敵情、路途、後勤供應諸方面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的,完全有可能實現。況且,即使失敗,也不會動搖北伐的根本,傷亡也不會太大。但如果成功,其意義可想而知。對於這種設想,諸葛亮「制而不許」,他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當初在《隆中對》中所說的兩路夾擊進攻中原的設想。每次都是這樣,魏延的積極性不免受到了極大的壓抑。因此魏延發些牢騷也是極其正常的。魏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等等。時間一長,諸葛亮對魏延產生了偏見。這可就犯了大忌。

    其次是魏延遭受了小人的讒言。在諸葛亮已經對他有成見、不信任他的情況下,最容易被人讒毀。而讒毀他的人與他又有極大的矛盾,更為重要的是,這個人與諸葛亮關係密切,最後又手握大權。此人便是楊儀。《費諱傳》上稱魏延、楊儀二人「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魏延傳》上更形容二人「有如水火」。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中一病不起,自知命不長久,便背著魏延秘密地與長史楊儀、司馬費諱、護軍姜維等商量退軍節度問題,作出了「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魏延不從命,軍便自發」的決定。諸葛亮這樣安排退軍,魏延不明真相,不服楊儀,不接受其指揮是完全可以想像的。果然,諸葛亮死後,楊儀採取了「秘不發喪」的措施,當費諱去探聽魏延的意見時,魏延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親府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如果向魏延解釋諸葛亮的意思,魏延未必就不聽指揮。結果是魏延與楊儀開戰,使蜀軍亂作一團。

    在戰略上誰是誰非另當別論,但由於楊儀護送著諸葛亮的遺體,又拿著尚方寶劍,自然成了「正義」的化身。於是魏延便成了反賊。如果看看楊儀對魏延的態度和日後的作為,也許就不難明白楊儀假公濟私、實現個人野心的企圖了。

    當馬岱將魏延的人頭送給楊儀時,楊儀用腳踏著魏延的頭說:「庸奴,復能作惡不。」直到「夷延三族」,才解了個人心頭之恨。如果是「公仇」,何來這樣的意氣。楊儀殺了魏延之後,到了成都,「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誰知只得了一個「中軍師」的不大不小的官。於是怒於聲,竟然十分悔恨地說:「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三國誌·蜀書?楊儀傳》)這哪裡有一點忠於國家的影子!

    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因一時衝動而忘了大局,是不應該的。但我們在這裡不是考慮論功行賞或是按律處罰的問題,而是說魏延完全可以不「反」,不聽楊儀的話是不是「反」,還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如果魏延不是被殺,而是打了勝仗再回成都,向劉禪交差,情形會怎樣呢?問題在於諸葛亮沒有安排好。豈止是沒有安排好這一件事,整個魏延就沒有用好。魏延認為自己在諸葛亮的手下是「不能盡才」,可謂切中要害。如果和曹操的用人比較起來,諸葛亮差得何其遠也!

    從馬謖的被斬更可以看出諸葛亮用人的問題。我們在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一節的時候,往往只看到諸葛亮執法如山而又極重情義的一面,更為他自貶三級的自責精神所感動,卻很少想到他是不是可以不殺馬謖?馬謖初犯是不是本來就不應該斬?是不是可以讓馬謖戴罪立功?是不是有可能將馬謖培養成具有實際戰鬥經驗的大將?

    揚長避短是用人的要訣,從史書的記載來看,馬謖的長處在於參謀,而不是獨當一面一面地指揮實際作戰。對於馬謖的謀略,諸葛亮也十分欣賞,有時兩人一談就是一通宵。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率大兵南征,就是因採用了馬謖的建議而七擒孟獲、安定西南的。對於馬謖的缺點,劉備看得最為清楚,劉備臨死時,就曾諄諄告誡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劉備當時駐兵永安,他把諸葛亮召到身邊安排後事,並專門提出了馬謖的問題,可見劉備在用人上的眼光要比諸葛亮強得多。但諸葛亮偏偏忘記了這一點,專門用其所短。如果諸葛亮不忘劉備的囑咐,以馬謖為「參軍」,不把馬謖推到主將的位置上,馬謖的確可以才盡其長,發揮好自己的參謀作用。真是天才知道,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放著魏延、吳懿等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將不用,卻偏偏"違眾拔謖",讓馬謖當了北伐的先鋒官。這真是棄馬謖之長而用其短,結果是「失街亭」。

    彷彿諸葛亮是沒有錯的,三國時期只有「空營計」而無「空城記」,後人為了替諸葛亮遮醜,生生編出一個「空城計」來,盛讚諸葛亮的智謀。其實,即使真的有「空城記」,那諸葛亮也是「事後諸葛亮」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