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進退定律 第75章 政治是一種大智慧·知君與知國
    【引言】

    君主選擇臣下難,臣下選擇君主就更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就說盡了這個意思。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懷才不遇,終生鬱鬱?然而,這也不是沒有解決之道,善於知君,長於知國,便可幫助我們得到更多的機會。

    【事典】

    分辨清楚六種類型的君主,就可以瞭解君主的德行;明白九種類型的國家風氣,就可以判斷國家的情況;探討四種亂國的表現,核定四種危國的徵兆,那麼如何治理國家也就清楚了。

    什麼叫「六主」呢?

    東漢末史學家荀悅說:「天性正直、仁慈,頭腦清醒,意志堅定,一切都是為了人民,而不是為了自己,這就叫『王主』,王主具有秉承天地自然的美德;能克制自己的私慾,性格寬厚,勤學好問,身體力行,辦事遵循仁義的原則,而不感情用事,這就叫『治主』,治主能克制自己的感情,消除自己的慾望;勤於政事,努力地保持先輩開創的基業,不敢懈怠荒廢,做事總是先公後私,這是『存主』,存主就是遵守先主制定的法律;行為狂悖忤逆,公私並行,有得有失,不完全符合道義法度,這就叫『衰主』;情慾壓倒了仁義,謀私多於為公,制度超過了界限,政治教化失去了常規,這就叫『危主』;親近、任用邪惡小人,排斥、打擊忠臣,放縱情慾,不顧禮儀法度,出入遊蕩,不受制度的限制,私人親信的賞賜,超過了公家的開支,一不高興就亂施刑罰,從不依據法律,文過飾非,不知悔改,忠言被阻塞,敢於直諫的大臣遭到殺害,這就叫『亡主』。」

    所以說,「王主」能夠使天下興盛太平;「治主」能夠使政事得到治理;「存主」能夠維持國家政權;「衰主」如果不遭到災難,差不多能保住國家,有災難就危險了;「危主」如果沒有災難,能僥倖免於滅亡,有災難就必定亡國;「亡主」則必然會滅亡。

    什麼叫「四危」呢?

    管仲說:「公卿和丞相得不到大家的擁護,這是國家的危險;大臣們不同心協力,這是國家的危險;軍隊的統帥不讓敵人感到畏懼,這是國家的危險;百姓不關心生產,這是國家的危險。這就是識別天下大亂或天下大治的標準。

    「凡是作君主的,法令嚴明,賞罰必信,雖然不用說什麼,國家自然會得到治理;法令不明確,賞罰不守信用的,即使天天發號施令,也必然會混亂。」

    管仲說:「治國有三種武器,亂國有六種隱患。英明的國王如果能戰勝這六種隱患,掌握這三種武器,國家必然會得到治理。昏君不能戰勝六種隱患,掌握三種武器,所以致使國家動亂。三種武器是什麼呢?一是號令,二是刑罰,三是俸祿和賞賜。六種隱患是什麼呢?一是親信,二是賓師(沒有官職而被國王敬重的人),三是行賄的人,四是女色,五是善於鑽營的小人,六是玩樂。

    「三種武器的作用是什麼呢?沒有號令不能驅使臣民;沒有刑罰不能讓人感到威懾;沒有賞賜俸祿不能激勵人。六種隱患為什麼會導致敗亡呢?因為他們雖然不服從法令也沒有問題,雖然犯了法也可以不受處罰,雖然沒有功勞也可以得到爵祿。一個國家,有了不守法也安全的人,就不能讓下邊的人服從號令;有違法而不受處罰的人,刑罰就失去了威懾力;有無功而可以得到爵祿的人,獎賞和薪水就失去了激勵作用。號令不能指揮臣下,刑罰不能威懾人們,俸祿賞賜不能激勵人們,那麼君主就無法鞏固自己的地位了。」

    因此,總體上治理得不錯的國家,即使委政於人,也不會發生動亂。總體上混亂的國家,即使勤於政事,也不會得到很好的治理。堯舜無為而治,都綽綽有餘,這就是勢理;胡亥、王莽奔馳忙碌,都不能使天下得到治理,這就是勢亂。

    什麼叫「四亂」呢?

    管仲說:「家中有疑忌妻子的小妾,這是家亂;庶子疑忌嫡子,這是宗亂;朝廷裡有疑忌宰相的大臣,這是國亂;任用的官員無能,這是眾亂。」所以說:「確立天子,不能讓諸侯有疑慮;確立諸侯,不能讓大夫有疑慮;立正妻,不能讓妾疑忌;立嫡子,不能讓庶子疑忌。一有疑忌就會有行動,兩人都想爭位就會爭鬥,許多人想爭位就會互相傷害。因此把同一職務任命給兩個大臣,國家必然發生動亂,沒有發生動亂是因為君王還健在,依靠君王不發生動亂,君王死後,必定會發生動亂。讓兩個兒子繼位,家裡一定會出亂子,不亂是因為父母還健在,依靠父母不出亂子,父母不在了,一定會出亂子。大臣疑忌君王,國家沒有不危險的;庶子疑忌嫡子,家庭沒有不危險的。」

    什麼叫「九風」呢?

    君臣之間親近有禮,文武百官雖有不同意見,但能夠和睦相處,互相謙讓而不爭鬥,勤於政事而無怨言,一心做好自己的本職,這是「理國之風」。尹文子說:「上級不壓制下屬,下屬不冒犯上級,上下不相互衝突,所以能做到令行禁止,人人無私。在這種風尚下,雖然經歷了艱難險阻,國家仍然不可侵犯。這才是治理得很好的國家。」

    禮儀風俗不統一,當官的不受尊重,小官吏攻擊國家的弊病,百姓議論紛紛,這是「衰國之風」。尹文子說:「君王雖然年邁,卻有許多嬪妃,而子孫不多,有勢力的宗族被疏遠,這是衰敗的國家。」

    君臣互相爭榮譽,朝中大臣爭功勞,士大夫爭名聲,老百姓爭利益,這是「乖國之風」。上面私慾膨脹,下面作惡多端,法規不穩定,政出多門,這是「亂國之風」。尹文子說:「君王寵幸大臣,大臣暱愛君王,國家的法律廢弛,私慾橫流,這是混亂的國家。」

    把奢侈當做繁榮,把驕縱當做高貴,把自由散漫當做通達,遵守禮義被說成是拘束,奉公守法被說成是固執,這是「荒國之風」。晉代崇尚玄虛、輕浮,所以走向衰敗,就是這類情況。

    把苛刻當做精明,把謀取私利當做是公事,把剝削下屬當做能耐,把攀附上級當做忠誠,這是「叛國之風」。叔向說:「大臣看重俸祿而不盡力提意見,身邊的隨從害怕得罪而不敢說真話,下情不能上達,這是最大的隱患。」

    上下相互疏遠,內外相互猜疑,小臣爭寵,大臣爭權,這是「危國之風」。

    上級不訪問下屬,臣下不向君主提意見,女人干政,徇私枉法,這是「亡國之風」。尹文子說:「國家貧困弱小,私家富有強大;君王的權力削弱,大臣的勢力增強,這就是將要滅亡的國家。宮廷內沒有專寵的妃子,朝廷裡沒有寵幸的弄臣,子孫繁多,長幼有序,這就是昌盛繁榮的國家。按時進行農業生產,倉庫充實,軍隊精銳,邊疆治理得很好,這是強國。」

    文子說:「動亂的國家看上去好像很強盛;治理得好的國家看上好像很空虛;滅亡的國家好像國用不足;圖存的國家好像國用有餘。」

    空虛不是沒有人,而是因為人人都各守其職;強盛不是人多,而是因為都在追逐私利;有餘不是財富太多,而是因為節制慾望,事情不多;不足不是沒有貨物,而是因為人少,但花費卻很多。

    商鞅說:「法令,是人民的生命,治理國家的根本。一隻野兔跑,上百個人追捕,不是因為一隻兔子可以變成一百個,而是由於兔子歸誰所有,還沒有確定。市場上到處都有賣兔子的,但是盜賊不敢隨便拿兔子,因為兔子歸誰所有已經確定。由此可以知道,確定名分(解決所有權),是從根本上治理的方法。名分不確定,勢必要發生混亂。所以,從根本得到治理的,想亂也亂不了。從根本上混亂的,想治也治不了。根本上的混亂,越治越亂;根本上得到了治理,治理起來就很容易了。所以聖人只治理能夠治理的國家,不治理根本上已亂的國家。聖人為人們制定法律,一定要讓法律明白易知,愚蠢的人和聰明的人都能做到。所以在聖人領導的國家裡,沒有因判刑而被處死的。不是該判刑處死而不判刑處死,而是因為人人都知道通過守法來避禍就福,都能自己管理好自己。英明的君主利用人們自己的治理來進行治理,所以才能實現天下大治。」

    所以說,善於治理國家的人,是追求可以治理的形勢,而不是苛求於人。英明的君主認真研究法律制度,然後頒布命令,這樣天下就會得到治理。

    《左傳》中說:「一個國家快要滅亡的時候,制度必然會很多。」杜預說:「這是因為頻繁改變法制。」

    【評議】

    由此得出結論:能夠匡世輔政的大臣,務必要首先分清君王的品行,明白盛衰的道理,通曉成敗的原因,清楚治亂的形勢,知道取捨的權宜,然後面臨複雜的形勢才能不迷惑,遇到疑難問題才能夠進行決斷。只有這樣,才能君臣相得,與世無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