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進退定律 第37章 大才與小才·量才授官
    【引言】

    俗話說,殺雞焉用牛刀,這是說大材小用。其實,在現實中,大材小用的倒不是可怕的,最多無非是造成人才浪費,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大的損失。但如果是殺牛卻用雞刀,小材大用,那可就危險了,輕則身敗名裂,重則危及國家,施害人民。因此,為政之道,量才授官是重中之重。

    【事典】

    《人物誌》中說:嚴厲正直、剛強堅毅的人,才能適合於做糾正失誤、整頓治理的工作,可是又很容易犯偏激過火、攻擊別人短處的錯誤;堅強剛毅的人,其性格特點是凶狠強硬,很難與人和睦相處,不克服自己由於太剛強而行為魯莽的不足,反而認為柔順就是屈從,因而變得更加偏激。所以,這種性格的人,可以讓他參與制定法律,不能讓他處理具體事務。

    性情柔和、安靜、寬恕的人,優點是寬容大度,缺點是優柔寡斷;柔和的人,心情寬緩,不急於決斷,不擔心事情得不到很好的處理,反而認為態度強硬會傷人,對自己的寬緩感到心安理得。所以,這種性格的人,可以讓他做循規蹈矩的日常工作,很難讓他處理疑難問題。

    雄健強悍的人,優點在於膽識過人,性情剛烈,缺點在於做事缺少顧忌;雄健強悍的人總是意氣風發,敢作敢當,不警惕自己勇敢的行為會使自己遭到失敗,反而把恭順有禮當做膽小怕事,做事總要竭盡全力。所以,這種性格的人,可以讓他去做充滿艱難險阻的事,卻很難讓他做忍辱負重的事。

    精明能幹、小心謹慎的人,優點在於為人處事恭敬謹慎,缺點是疑心太重,顧慮重重精明謹慎的人,怕出問題,顧忌太多,不克服自己不敢見義勇為的弱點,反而把勇敢當做是不謹慎,結果更增加了他的疑慮。所以,這種性格的人,可以讓他去做保全事物的工作,而很難做見義勇為、樹立名節的事。

    堅強剛直的人,優點是能起骨幹作用,缺點是專橫、固執;凌厲剛直的人百折不撓,意志堅強,但如果不克服自己固執己見的缺點,反而認為明辨是非沒有用,結果就會使他變得更加獨斷專行。所以,這種性格的人,可以讓他做堅持正義的事,卻不能讓他去團結群眾。

    善於辯論分析的人,他的長處是能夠解釋問題、化解矛盾,缺點是誇誇其談,他博學善辯,說話條理清楚,但如果不克服自己言語浮華不實的弊病,反而認為遵守一定的法式是對人的束縛,結果就會使自己放任自流。所以,這種人可以讓他去做規定不太嚴密的工作,而不宜於讓他去制定法規條約。

    樂善好施、普濟眾生的人,可貴之處在於廣泛地造福於人,缺點是不分好壞,濫施恩惠,他能廣施恩惠,具有博愛之心,但如果不戒備自己結交的人魚龍混雜,反而認為性情孤傲是氣量狹窄,那麼他就會濫交狐朋狗友。所以,這種人可以讓他去安撫群眾,卻不能讓他去整頓社會風氣。

    清高廉潔的人,具有生活節儉、堅貞不屈的品質,不足之處是過分拘泥於小節,他能潔身自好,不願同流合污,但如果不克服自己的狹隘偏激,反而認為廣交朋友有辱清名,結果就會變得更加拘謹。所以,這樣的人可以讓他去做保持節操的事,而不能讓他去做靈活變通的事。

    注重行動、才能卓越的人,優點是進取心強,缺點是好高騖遠,他立志超越別人,但如果不警惕自己目標太多,反而認為平靜就是停滯不前,那麼他就會更加輕舉妄動。所以,這種人可以讓他去開拓進取,而不適於從事後續性的工作;沉著冷靜、機敏周密的人,善於做玄奧細微的事情,缺點在於行動遲緩、怯懦,他做事總是要反覆推敲,深思熟慮,但如果不警惕自己的冷靜可能導致遲緩,反而認為積極行動是粗心大意,就會把自己的膽怯當做優點。所以,這種人可以讓他去做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而不適合做需要快速完成的事。

    質樸坦率的人,具有忠誠老實的品質,缺點是不夠深沉,心中雖有疑惑,做事也很實在,但如果不克服自己由於性格樸實而形成的粗獷直露的缺點,反而認為講究謀略是一種荒誕的做法,就會更加暴露自己。所以,這種人可以讓他去做樹立信用的事,而不適合做情報工作。

    足智多謀的人,做事老謀深算,缺點是立場不鮮明,模稜兩可,他富有韜略,凡事都要審時度勢,但如果不警惕自己所使用的計謀是否正當,反而認為坦誠是愚蠢的表現,那麼就會更加看重虛假不實。所以,這種人可以讓他去做揚善積德的事情,而不適合做糾正違法亂紀的工作。

    當然,上面列舉的都是有缺點而才能突出的人才,而不是一般平庸的人。但如果應用到實際上中,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且看古人對一些著名將相的評論。

    有人問:「東晉時的謝安作為宰相,可以和誰相比?」

    虞世南說:「從前東吳的宰相顧雍被封為侯的那一天,家屬都不知道,前代的人稱讚他沉穩持重,無人能及。當時東晉衰弱,軍事形勢危急。更何況前秦皇帝苻堅(字永固)是少數民族中少有的英明君主,親自統帥百萬大軍,又有苻融這樣優秀的丞相率領精銳部隊為前鋒,秦軍有如張牙舞爪的虎狼和窮凶極惡的長蛇,還未開戰,就在淝水西岸修建了一處賓館,準備安頓被俘的晉朝皇帝。就當時秦、晉兩國力量的強弱而論,用泰山與鴻毛來比喻還不夠。但謝安卻拒絕五州都督桓沖的支援,對侄子謝玄擬定的作戰方案不置可否,這說明他對於如何戰勝敵人早已成竹在胸了。像這樣的人,怎麼會因為封一個小小的萬戶侯而亂了方寸呢?如果要說他的肚量,近古已來,還沒有誰能與他相比。」

    隋煬帝在東宮做太子時,曾對將軍賀若弼說:「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都被稱為良將,他們之間各有什麼優劣?」賀若弼回答:「楊素是猛將,不是謀將。因為,膽量過人、果斷勇敢的是猛將;見識深遠、富有謀略的是謀將。韓擒虎是鬥將,不是領將。因為,鬥志昂揚、身手敏捷、矯健剽悍的是鬥將;統帥軍隊,紀律嚴明、軍容整齊嚴肅的是領將。史萬歲是騎將,不是大將。因為,率領一支部隊,所向無敵的是騎將;能聚集英雄豪傑,並使他們人盡其用的是大將。」隋煬帝說:「說得好!」

    從六種「正臣」研究到隋煬帝的「問將」,說的都是人臣得失的表現。古語說:「大禹建立了夏朝,桀王卻使夏朝滅亡;成湯建立了商朝,紂王卻使商朝滅亡。」吳王闔閭使吳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天下無敵;而夫差卻被越王勾踐擒殺。秦穆公使秦國顯赫於諸侯,得到了周王的封疆,秦二世卻遭到亡國的下場。他們之所以同為君王,而功績卻各不相同,原因在於所任用的人不同。所以,周成王雖然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孩子,卻能得到各國諸侯的朝拜,是因為有周公的輔佐;趙武靈王年齡五十歲卻餓死在沙丘,是因為任用了李兌。所以,魏國有了公子魏無忌,失去的土地得以收復;趙國任用藺相如,秦國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楚國有了申包胥,楚昭王才得以恢復王位;齊國有了田單,才使齊襄王重新得到齊國。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國家的君王,如果不能移風易俗,形成好的社會風氣,選拔、使用人才,辨別是非得失,汲取歷史上霸王的經驗教訓,那麼,他就永遠不可能取得成功。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根據一個人的才能授以合適的官職,是治理國家的最重要的原則。【評議】

    我們讀歷史經常看到這樣一句成語:野無遺賢。封建皇帝經常拿這句話來自我炫耀,證明自己善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但要真正做到「野無遺賢」,談何容易。且不說封建察舉制或科舉制的選官制度有無問題,就是選拔上來的官員能否合理使用就存在著大問題。往往是「世胄攝高位,英俊沉下潦」,「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量才授官,不過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已。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