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進退定律 第9章 開國與固權·做大事要有大決斷
    【引言】

    「當斷不斷,自取其亂」是許多有志之士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後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條經驗決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而是用無數的鮮血和頭顱換來的。如果對此還不理解,請看看下面的事例。

    【事典】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李世民看到隋朝將要滅亡,就暗中積極準備起義。他散施財物,接濟貧窮,供養門客,許多賢能的人和俠義之士都聚集到他的門下,李世民不僅聲名鵲起,也為自己日後謀事建立了廣泛的社會關係,積聚了大量的人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淵時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與早就有意造反的晉陽令劉文靜密謀,勸說李淵興舉義兵。李淵在考慮了利害之後,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議,將自己家族的興亡交給了李世民。當年五月,李世民設計殺掉反對自己的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李淵正式宣佈起義。

    當時正逢陰雨連綿,李淵的軍糧即將用盡,李淵與大將軍府長史裴寂商議,決定暫時撤軍返回太原,等準備好了再圖進取。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立即向李淵建議說:「我們本是興大義以拯救天下百姓的,應該盡快進入京城,向天下發號施令;如果遇到了一小股敵人就撤軍,恐怕跟隨我們起義的人就會不相信我們,人心就會渙散,義軍就會解體。我們如果撤回太原,那僅僅保守一城之地,和賊寇又有什麼兩樣呢?又如何保全自己?」李淵仍然採取保守的態度,不採納李世民的意見,催促軍隊準備撤退。

    李世民見一般的勸諫沒有作用,就橫下一條心,在中軍帳外放聲痛哭,哭聲傳到帳中,李淵忙把李世民召入帳中,詢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哭泣。李世民說:「如今,我們是為伸張大義而起兵,若前進則必能取勝,若撤退則必然導致軍隊離散。如果我們的軍隊離散在前,敵人就會乘勢襲擊,死亡頃刻就到眼前,因此,我萬分悲痛。」聽了這番話,李淵頓時省悟過來,立即取消了撤軍的命令,準備進攻。

    八月己卯日,連續下了半個月的大雨停了。李淵立即率軍進逼霍邑。為了引誘宋老生出城交戰,李世民帶領數員將領騎馬來到城下,裝作察看地形部署的樣子,藉以激怒宋老生,誘使他出城交戰。宋老生果然中計,領兵出城,背城列陣。李淵與李建成在城東列陳,與宋老生周旋交戰,李世民與柴紹率軍從城南衝擊宋老生的軍隊,宋老生的軍隊禁不住兩面受敵,陣腳大亂,四散奔逃。李淵的義軍終於殺掉宋老生,攻佔了霍邑。

    從此以後,李淵的義軍聲威大震,所到之處幾乎沒有什麼抵抗。到了河東,關中的豪傑就爭相前來投奔義軍。此時,李世民又請求進兵入關,奪取永豐倉,以救濟窮困的百姓,並收編各路義軍,藉以壯大自己的力量,準備攻取京城。

    這次李淵十分贊同李世民的意見,派李世民率領前軍渡過黃河,先平定了渭北(渭河以北地區),三輔(指京城長安周圍的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三個郡)的官吏、百姓、豪俠之士紛紛前來投奔義軍,每天有一千多人。軍隊在涇陽(今陝西涇陽縣)駐紮時,數量已擴充到了九萬多人,再加上擊敗劉鷂子後收編的軍隊,義軍的力量就更加壯大了。

    此後,李世民留下殷開山、劉弘基等將領駐守長安故城,自己率軍前往司竹,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義軍的首領都率軍前來投奔,這樣,李世民的軍隊又增加了十三萬。不久,義軍就平定京城。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李淵立代王楊侑為天子,改元義寧。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淵受禪登皇帝位,改元武德,唐朝建立。

    宋朝的宰相呂端被宋太宗稱為「呂端大事不糊塗」,說的就是大事有大決斷。宋太宗病危,內侍王繼恩等人嫉恨太子英明過人,就私下裡同參知政事李昌齡等打算立楚王元佐為皇位繼承人。宰相呂端到宮禁中去探問皇帝的病情,發現太子不在皇帝身邊,就覺察到其中有變化,馬上在笏上寫了「病危」兩個字,命令自己身邊可靠的官員請太子立即入宮侍候。

    太宗死後,李皇后叫王繼恩召呂端進宮。呂端預料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有變化,馬上哄騙王繼恩,讓他領著進書閣查檢太宗先前親筆書寫的冊立太子的詔書,然後趁勢把王繼恩鎖在書閣內,使他一時不能出來,這才入宮。皇后說:「皇帝已經去世了,立太子應當立長子,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呂端說:「先帝立太子,才剛剛一年。現在天子剛剛離去,難道可以馬上就違抗天子的命令嗎?」於是,擁戴太子繼承王位。

    宋真宗登上王位,在舉行登基儀式,天子座位前垂著簾幃,接受群臣的拜賀。呂端平靜地站在殿下,先不拜天子,而是請求天子捲起簾幃,他上殿仔細看過,認清了確是原太子,這才下台階,帶領群臣拜見天子,高呼萬歲。

    南宋宋高宗建炎初年(公元1127年),因金兵南侵,皇帝跑到錢塘,而留下張浚在平江鎮守後方。當時,湯東野聽說有皇帝的赦令將到,心裡對這件事感到十分懷疑,便跑去向張浚稟告。張浚聽到這一消息,因為當時朝廷中很亂,立即警覺起來,說:「馬上派遣懂得公務的官員前去看看,讓驛站的坐騎走得慢些,讓前去的官員先把詔書拿回來給我們看。」

    湯東野派去的官員打開詔書一看,果然不出所料,由於杭州發生兵變,逼宋高宗退位,改由太后聽政,宋高宗是迫於無奈才寫下的詔書。湯東野考慮到情況複雜,不能宣讀這樣的詔書。但有詔書要來這兒的消息已經宣揚出去了,將士們渴望得到朝廷的賞賜。湯東野擔心軍隊得知杭州發生兵變、高宗退位,可能會發生變亂,所以同張浚商量這件事。張浚說:「馬上打開府庫拿出錢來,作出要犒賞眾軍的姿態,先使軍心安定。」

    於是,他們就把這封假詔書藏了起來,私下裡把州府中過去收藏的高宗皇帝登基時大赦天下的詔書放在車中。等到迎來詔書後,他們把那張大赦天下的詔書張貼在城樓,但那城樓的台階立即禁止通行,沒有人敢上去,因此誰也看不清詔書,也就看不出詔書上的破綻。同時,他們就按照皇帝祭天地時賞賜的慣例,把錢銀、布帛賞給將士,於是軍心大悅。隨後,張浚就決定興兵勤王,保衛宋高宗。

    相反的例子則是明代的建文帝。朱元璋為了為兒孫的權力鋪好道路,幾乎殺盡了所有的功臣。功臣是不能謀反了,自己的兄弟子孫呢?那就難說得很。

    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掌政不久,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就前來朝見,戶部侍郎官卓敬秘密上書說:「燕王才智過人,酷似先帝朱元璋皇帝的頭腦,而他所在的北平也強手如林,才子輩出,金、元就在北平建立都城。依我看,應該將燕都遷到南昌,以斷絕禍根。剛萌生而沒變化的事稱為苗頭,有了時機就發展的稱為勢力。如果不趁早而為,恐怕將來無法收拾。」建文帝看了奏文,大為吃驚,第二天對卓敬說:「燕王是我親叔叔,同我是骨肉至親,足下怎麼說出這種話?」卓敬回答說:「楊廣和隋文帝難道不是父子關係嗎?後來還不是子篡父位。」建文帝沒有採納卓敬的意見。不久,燕王以「靖難」為名起兵北平,攻破南京,建文死於宮中。燕王在北京即位,是為明成祖。

    【評議】

    可以說,如果沒有李世民的決斷,就沒有唐朝的誕生。如果真的是按照李淵的部署撤兵了,那義軍只有滅亡一條路。何以見得呢?道理很簡單,正如李世民所說,在當時,義軍憑的是一股氣,而不是憑借糧草和實力,義軍其聚也快,其散也快,如果與對方打持久戰,必然會挫折銳氣,很快就會成土崩瓦解、煙消雲散之勢。只有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正確的選擇。而建文帝無論是政治才能還是軍事才能,都遠不是朱棣的對手,又沒有適時地採取正確的策略,僅靠婦人之仁,沒有大決斷,所以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結果。因此,做大事者必須要有大決斷,事事優柔寡斷,是自取敗亡之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