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說:「抵禦敵人,應當權衡緩急,用兵應當有先後次序,如今應當先對付陳友諒,後收拾張士誠。」朱元璋說:「張士誠弱小而陳友諒強大,諸將多認為應當先除弱者,剪除陳友諒的羽翼,而且先弱後強,是用兵的常法,先生何故捨弱而圖強呢?」
劉基說:「如今之勢,不可拘泥於兵法。張士誠只是一自守漢罷了,他胸無大志,只求自安,不願多事,如果你集中力量攻擊陳友諒,他也不會乘虛攻金陵,不敢輕舉妄動。而陳友諒劫主稱帝,沒有一時一刻忘記金陵,且佔據長江上游,可以順流而下。他野心勃勃,企圖掃蕩群雄,因此他才是目前最主要的敵人。如果你集中兵力對付張士誠,陳友諒乘虛而入,明公還有退路嗎?如果先滅陳友諒,則張士誠的存亡全操於我手,還有何懼呢?先滅陳,後掃張,繼而西攻陝西,北上大都,天下豈不可定了嗎?」
這一番話,實不亞於諸葛亮的「隆中對」,把朱元璋說出了一身汗。此後,朱元璋就按照劉基定下的這一策略,平定了天下,建立了明朝。
在具體的戰役中,劉基也屢立大功。劉基到朱元璋軍中不到兩月,陳友諒就挾持徐壽輝率大兵來攻,並聯合張士誠東西夾擊。當時,敵兵浩大,朱元璋勢小,因此諸將主張不一,有主戰的,但更多的是主逃,甚至主降。在眾人議論紛紛時,劉基旁立不語,朱元璋最後問及劉基的意見,劉基斬釘截鐵地說:「先斬言降者和言逃者,才能取勝。陳友諒挾徐壽輝而來,乃是向我示威,逃無處逃降則死無葬身之地,如今之計,只有決一死戰。陳友諒雖說勢大,但屬不義之兵,士氣不振,且又遠行深入,疲憊不堪。而我們則是守衛疆土,將士齊心合力,以逸待勞,再多設埋伏,一定會成功。況且陳友諒驕悍有餘,智計不足,正應了驕兵必敗、悍兵必敗的古訓。以此看來,戰之必勝。」劉基的這番話,堅定了朱元璋和諸將士的必勝信念,也確實符合當時的形勢,道出了勝敗的根源。陳友諒進軍初期,因其勢太大,打了一些勝仗,在佔領了太平以後,就使人椎殺了徐壽輝,自立為帝,國號為漢。後來深入朱元璋的防地,被劉基困住,弄得縛手縛腳,施展不開,屢吃敗仗,最後退至江州。
江州臨水而建,城牆多建在水中,易守難攻。朱元璋攻了數日,城完如故,陳友諒以為固若金湯,便放心回去睡覺了。誰知劉基暗中測量了城牆高度,造了許多堅梯,載於船尾,趁黑暗緩緩移至水中的城牆邊,軍士順利登上城頭,一舉攻克。陳友諒還以為天降神兵,忙攜帶妻子,乘船逃往南昌。在後來的鄱陽湖大戰中,劉基又多出奇計,幫助朱元璋擊敗了陳友諒,並將其殺死於湖中,徹底消滅了陳友諒的大漢政權。在奉韓林兒為小明王問題上,劉基與朱元璋等人的看法完全不同。朱元璋接受韓林兒的封爵,其目的是為了不招人眼,把元兵的矛頭都指向韓林兒、陳友諒等人。他這樣做,確實為自己贏得了發展的時間,但隨著形勢的推移,再尊奉韓林兒,就有害無利了。
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正月,朱元璋在金陵中書省設座,遙拜小明王,劉基獨傲立不拜。朱元璋問其故,劉基說:「韓林兒雖是韓山童(紅巾軍重要首領)之子,但自身並無建樹,只是一個牧童罷了,且他姓韓不姓趙,卻詭稱宋裔。宋亡已久,人心不歸,何必要假借前代年號?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擺脫別人的牽制。如果繼續尊他的名號,將無以自立。」朱元璋當時未做什麼表示,但他已深受劉基的影響。後來因救韓林兒而差點被陳友諒趁虛打敗,才越加相信劉基的話。最後,朱元璋乾脆殺了韓林兒,自樹一幟。這在當時看來,也是一個正確的策略。
劉基為明朝開國立有三件大功:一是指出正確的政治方向,即擺脫韓林兒而自樹一幟,以收攬人心,威服天下;二是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即先攻陳友諒,後滅張士誠;三是在各個戰役中屢出奇計。難能可貴的是,開國以後,他能堅持自己的一貫主張,要求「以仁治天下」。朱元璋在登基之後面對滿目瘡痍的世界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就向劉基請教,劉基說:「生民之道,在於寬仁。」對於吏治的腐敗,他深惡痛絕,建議朱元璋嚴加治理。他仍然保持著剛正不阿的性格,對於文臣之首的李善長,他也毫不通融,不顧李善長的求情和威脅,毅然以御史中丞的身份殺死了李善長的親信、貪污犯李彬,引起了朝野震動。後來,他敵不住李善長的百計陷害,乾脆回家閒居。
劉基極有知人之明,他深知朱元璋生性多疑。外寬內急,所以不去致身仕途,而是盡量潔身遠引。一次,朱元璋想把李善長換掉,讓他當丞相,劉基說:「李善長是功臣勳舊,能夠調和眾臣。」
朱元璋奇怪地問:「李善長多次說你的短處,你為什麼總說他的長處呢?我想讓您當丞相,不知意下如何?」
劉基說:「國之大事,莫大於置相,易相猶如殿之換柱,如用小柱,非折即僕。我就是這樣的小柱,怎麼可以換上去呢?」
朱元璋又問:「楊憲如何?」劉基說:「楊憲有當丞相的才能,卻無當丞相的器量。丞相必須持心如水,不偏不倚,楊憲做不到。」
朱元璋接著問:「汪廣洋如何?」劉基說:「器量更淺,胸懷更小。」朱元璋最後說:「胡惟庸怎麼樣?」劉基答道:「萬萬不可。當丞相好比駕車,胡惟庸不僅駕不好車,還會弄得轅斷輪摧。」
朱元璋還是讓這幾個人當了丞相,結局如何呢?楊憲因犯律被殺,汪廣洋被賜死,胡惟庸謀反,其案株連之多,被殺三萬人,連李善長也被連累滅族!
劉基可算有知人之明了!
胡惟庸因劉基曾在朱元璋面前貶評過自己,就懷恨在心,當了丞相之後,就誣陷劉基的兒子,也誣陷劉基佔了有王氣的墳地,劉基本來在家過著隱居的生活,下棋品茶,逍遙自樂,卻忽然被傳到京城,令其對證。雖然最後朱元璋還是把他護送回家,但他還是憂憤成疾,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去世,享年六十五歲。
【評議】
中國歷史上的最早的奇人當數武王伐紂時的姜子牙了。姜子牙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本領,但時運不來,他也無可奈何,於是就耐心等待。他可謂事事不順心,即使做點小買賣,老天也與他作對。一次,他借了點錢買了點面到街上去賣,沒想到一陣風把面全吹跑了,弄得他血本無歸。但他沒有灰心,等待時來運轉。他在渭水邊上釣魚,用的是直鉤,所以一條魚也釣不到,他老婆來送飯,見他用直鉤釣魚,不禁大怒,就把魚鉤彎過來,趁他吃飯的功夫就釣了許多。姜太公見了,反把那些魚都放到水裡,並對老婆說:「我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一切都要順其自然,豈可勉強。」後來,連老婆都跟他離婚了,他還是在等待。一直到了八十歲,周公才來到渭水邊,請他出山。周公親帶車馬,在他的身邊一站就是半天,姜子牙終於被周公的態度所打動,出山幫助武王伐紂。
據說姜子牙不僅智謀超人,還道術精深,既能出謀劃策,又能掐會算,甚至可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在武王伐紂的過程中立下了大功,後被封於齊。在當時,齊地是膏腴之地,魚米之鄉,又是經濟最為發達的「開發區」,其享祿之厚,為百官之首。姜子牙也被尊稱為太公,可謂福壽雙全。
秦末漢初的張良也算是一位奇人,他奇有四處:一是散盡家財,誓為韓國報仇,尋訪刺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雖未成功,但其勇烈剛毅,不能不叫人嘖嘖稱奇。其二是他得遇奇緣,學得兵法。據說張良遇到一位老人,那老人讓張良把掉在地上的鞋子給他穿上,張良照辦了,老人就約他黎明在某地相會,授以兵法。張良連去兩次,老人都先他而到,老人給他最後一次機會,於是,張良乾脆從晚上等到黎明,根本就不回去,總算使老人滿意了。老人覺得他品德甚佳,才質不凡,就授他兵法,張良從此就成為一位卓越的軍事家了。這個「張良納履」的故事,直到現在還被常常拿來教育兒童尊敬老人。其三是他屢出奇計,助劉邦脫困危、勝項羽,成為西漢的開國功臣。其四是能功成身退,不貪名利,既躲過了劉邦、呂雉對功臣的誅戮之禍,又免去了像蕭何那樣的屈身之辱,只是潔身遠引,鑽研兵法,恰像清溪湍湍,避世而流。
東漢末年的諸葛亮當然也算得是一位奇人。他躬耕隆中,不輟詩書,用他的話說,就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等到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見他仁德至厚、誠信可嘉,便決定輔他共圖大業。諸葛亮未出隆中就三分天下,既出隆中,更東聯孫吳,北抗曹魏,火燒赤壁,再取成都,終於證實了他三國鼎立的預言。但諸葛亮之奇,還不全在此處,與其他人相比,他是洞察世事偏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明知天下大勢,三足而立,魏、吳皆不可圖,但他卻要實現劉備匡扶漢室、繼承漢統的遺願,不辭辛勞,六出祁山,終於鞠躬盡瘁,積勞成疾,嘔血而亡。
隱居山林不足為奇,奇的是在經世濟時中偏能顯示出其奇人逸士的本色。政壇上的奇人逸士,「兼濟」與「獨善」兼得,現在想來,猶令人嚮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