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郭子興病死,朱元璋逐漸成為主帥,馬氏成為朱元璋的重要參謀之一。朱元璋每次出兵打仗,軍中的文書多交給馬氏辦理。史書記載,馬氏仁德慈善,有智計鑒斷之能,愛好文史,朱元璋每次出征,文書之類均交馬氏管理,即使在緊張倉促之中,馬氏也未曾丟棄過。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率兵從和陽渡江攻太平,和陽空虛,馬氏料定元兵必來劫掠義軍的家屬,便未經請示,就率領義軍家屬渡過長江。果不出所料,馬氏的隊伍剛到達長江對岸,元軍就向和陽進攻。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朱元璋同陳友諒會戰於南京。當時,陳友諒的勢力比朱元璋強大得多,很多人都認為很難取勝,城中人心惶惶,竟有人挖地窯埋藏金銀。馬氏卻把自己的金帛拿出來鼓勵將士,激勵士氣,結果,朱元璋大勝,消滅了陳友諒建立的「大漢」政權。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又攻克了蘇州,俘虜了張士誠,於是,在掃平群雄之後,朱元璋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做了大明的開國皇帝,冊封馬氏為皇后。
馬皇后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歷盡艱險,不僅常常參與軍事,在空閒時間,還帶領婦女趕製軍衣,可謂竭心盡智,勞苦功高,應算得上「開國皇后」。作為一個女人,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但最為難得的,是她在建國以後的表現。在她被立為皇后以後,朱元璋曾深情地對她說:「朕起自布衣,登得帝位,外靠功臣,內恃賢後,為朕司書,為朕隨軍,為朕親緝甲士衣鞋,種種勞苦,不勝枚舉。古稱家有良婦,猶國有良相,今得賢惠如後,朕益信古語不虛。」馬氏卻說:「妾聞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陛下不忘妾同貧賤,願無忘君臣同艱難。」馬皇后的話,可謂語重心長而又適得其時。
朱元璋把她比作唐代的長孫皇后,馬皇后謙辭不敢當,待到朱元璋要把馬皇后的宗族故舊請入朝廷,授以爵祿,馬皇后叩謝道:「爵祿所以待賢,不應私給外家,妾願陛下慎惜名器,勿徇私恩。」但朱元璋為了表示對馬皇后的感佩之情,還是追封了她的父母,並設廟四時祭拜。馬皇后的這番話,不僅令朱元璋倍加感動,就是放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上,也不多見,今人聽來,尚猶自敬佩。
馬皇后起自寒微,一直不忘本色,雖貴為皇后,卻過著較為儉樸的生活。平時,她衣不重彩,多穿絲麻織成的練布,過去的破爛衣服什物也總是修補再用。但她並非吝嗇,在許多地方,她十分大方。一次,朱元璋視察太學,馬皇后聽說太學生有幾千人之多,便問他們的生活是怎樣安排的。當她得知太學生是由國家供應飯食時,便說:「太學生雖免去了饑寒之虞,但他們的家屬卻不一定有生活保障,希望能給那些家境貧寒的太學生以補助,讓他們的妻子老小不至挨餓受凍。」還特別建議設立了紅板倉,積聚財物贈送生員的家屬,以保證太學生無後顧之憂,安心讀書。
朱元璋剛開始製造紙幣時,屢次試制都不成功。一天,他夢見有人告訴他說,如果想製成紙幣,必須取秀才的心肝來才行。夢醒之後他想道:「這難道是讓我去殺讀書人嗎?」馬皇后聽他說了這個夢,就對皇帝說:「照我看來,秀才們所做的文章,就是他們心肝了。」皇帝聽了很高興,立刻命主管的官署找來秀才們進呈有關文章,加工來用,紙幣果然就製造成功了。
在明朝建國初年,宰相胡惟庸謀反案應是最大的謀反案之一,其株連之廣,在中國古代史上也是少見的。中國著名文學家、洪武朝大學士、太子朱標的老師宋濂因年紀已大,早已退隱林泉,離京師千里而居,但他的孫子宋慎知道胡惟庸謀反而未舉報,就被株連逮捕到了京城。馬皇后聽了,連忙跑去對朱元璋說:「聽說皇上要處死宋學士,不知是何緣故?」朱元璋說:「宋濂的長孫宋慎知情不報,形同謀反,屬大逆不道之罪,按律當誅,且應禍滅九族!」馬皇后求情說:「宋學士閒居浦江,早已不問政事,且離京城有千里之遙,根本不知其孫謀反的事,怎麼能處他以死刑呢?」朱元璋對謀反之事恨之入骨,所以不聽馬皇后的勸告,拂袖而去。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只見馬皇后直落眼淚,朱元璋很奇怪,就問她是什麼原因。馬皇后說:「宋學士跟隨皇上四十多年,德高望重,四海敬仰,又兼滿腔赤誠,肝膽照人,出生入死,明昭目功。如今年逾古稀,卻要受刀斧之刑,我哪裡能吃得下這珍饈美味?」朱元璋聽了這番話,被深深地打動了,就免了宋濂的死刑,改為發配茂州。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這一點,在朱元璋一朝表現得尤為突出,馬皇后在諫阻殺戮、保護功臣方面,其做法也可謂前無古人。建國之初,明朝定都南京,但南京城牆不夠堅固完整,朱元璋準備修建,因國庫中資金缺乏,朱元璋就向民間募集資金。吳興人沈秀是一位深藏於江南小鎮的富商,用「富可敵國」四字形容,毫不為過。他一生精明蓋世,老來卻犯了兩個大錯誤:一是他自動捐款要求修半邊城牆,二是他修的這半邊比朱元璋修的那半邊提前三天完工。本來,朱元璋對沈秀主動要求修半邊城牆就大為不滿和嫉妒,覺得一個商人竟敢同皇帝平起平坐,且是用錢來修城牆,豈不是為沈秀自己立紀念碑,滅了他皇帝的威風?再加上比皇上提前三天完成,那就更是壓倒了皇上,有「欺君之罪」!朱元璋性情忌刻,哪裡能容,就找了個借口沈秀亂掘山脈,把沈秀捕入獄中,準備處死。馬皇后知道了此事,急忙前去問詢,朱元璋說:「民富敵國,是為不祥。」馬皇后抗言道:「國家立法,所以誅不法,非以誅不祥。沈秀雖富可敵國,卻並未犯法,為什麼要處他死刑呢?」朱元璋理屈詞窮,只得把沈秀改謫戍雲南,沈秀終於死在貶所。從此,江南富人吸取教訓,更加深藏不露。
馬皇后做了十五年的皇后,於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病重,醫治無效,群臣紛紛訪求名醫,督責醫官,馬皇后卻很平靜地對朱元璋說:「生死有命,禱祀何益?世有良醫,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藥不效,罪及醫生,轉增妾過。」這種寧靜安詳而又慈悲的情懷使朱元璋及群臣大為感動。朱元璋問她有何遺言,馬皇后說:「妾與陛下起自布衣,賴陛下神聖得為國母,志願已足,尚有何言!妾歿之後,只願陛下親賢納諫,如是而已。」言訖而逝,年五十一歲。馬皇后的這番不是遺言的遺言,至為樸實而又至為深刻。自朱元璋及群臣百姓,聞馬皇后死訊,無不慟哭。
是年九月,葬馬皇后於孝陵,臨葬風雨雷雹大作,朱元璋以為不吉之兆,愀然不樂。送葬僧人宗泐口宣一謁道:
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
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朱元璋聽了,才轉憂為喜。馬皇后死後,宮中有很多追憶馬皇后的歌謠,其一曰:「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評議】
這裡倒不是要為一位封建皇后樹碑立傳,而是因為馬皇后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是一個特例。她的特別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品德端正,處事得當。馬皇后身為郭子興的義女,朱元璋的妻子,其地位與作用都十分微妙。如果她存有私心或是處事不當,極有可能導致郭子興和朱元璋關係的破裂。如果真的出現了那種情況,不僅朱元璋當時死無葬身之地,就是對於郭子興和農民起義軍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損失。馬皇后能夠以大局為重,不計較義父和丈夫一時的曲直得失,維護了他們的團結,發揮了朱元璋在農民起義軍中的作用,為義軍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二、馬皇后既能輔佐朱元璋打天下,又能輔佐朱元璋治天下,如此善始善終,實屬難能可貴。貧賤而不餒,富貴而不驕,這是中國傳統的做人標準之一,在馬皇后身上確實體現出來了。至於大和尚頌她為救苦救難的「馬如來」,雖有過譽之嫌,也實在是不無道理。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多殘暴,後宮多穢亂,而馬皇后卻像一道耀眼光芒,劃破了黑沉沉的夜空,顯示出了人性之美,女性之美。實可謂斯人雖已逝,千載有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