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女孩一生的100個關鍵細節 第33章 關注情緒細節——培養沉著冷靜的果斷女孩 (2)
    出現上述情況時,如果家人對她置之不理,或一味的順從均不利於她的情感發展。「置之不理」,孩子會認為大人不愛她或不需要她,從而會傷了她的心;「一味的順從」會讓孩子把這個「愛的武器」時不時的拿出來對付周圍的人,以此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包括有理由的與無理的),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一個不顧周圍人感受的自私自利的人,這樣就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情感發展。比如成年人情感中的壓抑、冷淡、孤僻、自卑等都可能是嬰幼兒期情感沒有正常發展的結果,因此家長重視孩子的情感發展,並對其進行適當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由於感情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每個孩子均是不完全相同的,如何「對待她的要求」才能讓她既體會到家人的愛,又不會濫用,從而培養成一個具有良好的「情商」的人,對孩子的一生很重要。

    首先,家長要對孩子的情感世界有所瞭解,如通過瞭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言談舉止的變化等體會孩子的情感變化。不同的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各不相同,不同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方式各不相同,如有的孩子以吵鬧、闖禍等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需要,有的孩子則以沉默來表達自己的不開心,有的孩子甚至會通過自傷來達到引起家長重視她、愛她的目的,故瞭解孩子的動機很重要。

    其次,在瞭解的基礎上,要分析孩子的情感世界。孩子的是非觀念是一片白紙,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重要,對那些有益的、正確的東西要及時表揚並加以保持,不好的舉動或苗頭要及時糾正,這樣才會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再次,孩子的情感世界豐富多彩,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的情感教育不能千篇一律,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既要適時的幫助孩子克服缺點,又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心,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使家庭成為一個孩子能充分表達自己情感的自由場所,這樣既能使家長及時瞭解孩子的各方面變化,又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有時候,當孩子撒嬌的時候,父母明明知道孩子的需求,卻有意裝糊塗,表示不理解、不明白。並適時地向女孩發問,可以引導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和需求。

    甜甜看到樓下有許多小朋友在玩,她也想去,於是就帶著哭腔含糊不清地跟媽媽說:「媽媽,我想出去玩,我要你帶我出去玩。」媽媽開始沒聽清楚寶寶在說什麼,仔細分辨才聽明白了寶寶的話。媽媽對寶寶這種耍賴撒嬌的說話方式很不喜歡,批評了很多次,收效不大。

    每當遇到寶寶不好好說話的時候,家長都可以採用明知故問的方法應對,這個時候即使是聽懂了孩子的意思,也裝作聽不懂,故意反問寶寶:「你在說什麼呀?我聽不懂,你再說一遍。」如果寶寶還是哭著說話,家長可以繼續發問:「你的話我聽不清楚,有話好好說,哭著說話我怎麼能聽得懂呢?」

    直到孩子用很清晰的語言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了,家長才裝作恍然大悟地說:「喔,原來你是這個意思呀,這樣說話媽媽喜歡,以後不要邊哭邊說話了,好嗎?」

    這樣孩子就明白用哭腔撒嬌耍賴媽媽是不喜歡的,就知道應該去怎麼做了。

    總之,對孩子的撒嬌不能千篇一律處理,應從孩子生理、心理特點出發,正確地理解、把握孩子撒嬌的尺度,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74.安撫受傷的女孩,讓她學會自我治療

    女孩子善良、細膩,淚腺又特別發達,所以容易受到挫折和傷害,也喜歡用眼淚來宣洩。但宣洩之後如何正確調節自己的心理是更為重要的。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由於主觀和客觀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少人常常會遭受某些「挫折」,致使個人動機和目標不能實現,個人需要不能滿足。這種受挫會引起一系列心理失衡,其表現為心理壓抑,情緒浮躁,思維局限,認識片面,行為偏激,甚至失控。這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還會影響其身心健康。長久的心理失衡,會引起各種疾病,更有甚者會想到輕生自殺。因此,當女孩受到挫折時,家長應幫助女孩尋求心理對策進行自我調節。在此,我們給大家提供以下四種自我心理療法:

    1.宣洩療法。

    心理學認為,人遭受挫折就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這種情緒一定要通過種種形式發洩出來,心理才能保持平衡。如果受挫以後,用失望、焦慮等情緒封鎖自己心理,那就會在心裡凝聚成一種失控力,它可能摧毀機體內正常的機能,導致體內毒素滋生。適度宣洩,可以將失控力轉化出去,這種方法作為一種健康的防衛療法無副作用,效果也好。宣洩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如可給親朋好友寫信、打電話,找知心人交談訴說自己的苦衷,聽聽他們的意見。如果找的傾訴對像有較高的學識修養和實踐經驗,這將會對失衡者的心理進行撫慰,使你重新鼓起勇氣。受挫者在一番傾談之後,就會把不良情緒宣洩掉,收到良好的效果。

    2.轉移療法。

    受挫之後,應設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躲避」無益的煩惱。可脫離挫折環境,到新的環境去工作和生活;可多參加一些文體娛樂活動,讓自己在火熱的群體生活中,進行情緒的自我調節,以淡化痛苦的心理體驗,走出情緒的低谷;可到綠樹成蔭的地方,或到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的公園去散步,或到環境幽雅、風景美麗的旅遊勝地去欣賞大自然,放飛自己的心情,調節精神生活,開拓心理容量,當全身心地投入時,原先的挫折和不快就會忘卻;也可有意識地閱讀一些健康向上的書籍,使自己從閱讀中受到教育,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不斷校準人生的航向。

    3.優勢對比療法。

    利用優勢對比療法時,一方面,要求孩子在受挫以後,去想那些受的挫折比自己更大、困難更多、處境更差的人,通過對受挫程度的對比,將自己的失控情緒轉化為平心靜氣。另一方面,要找出沒有受挫的一面,看到自己的優點,強化優越感,從而擴大自己遭遇挫折的承受能力。

    4.確立新目標療法。

    人的挫折與傷害總是與一定的目標相聯繫的,當個人所確立的目標受到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實現時,應考慮轉變一個新目標代替原有的目標,尋找新的奮鬥方向,這實際是一個消極心理轉向理智的思維過程。只要你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新的、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就等於心中重新點亮了一盞燈,人就會生出支配新行動的信念和意志力,從而排除干擾,去努力實現新的目標。目標的確立,是人內部意識向外部動作轉化的中介,主觀認識見之於客觀認識,向實踐飛躍的起始階段。只要確立新的目標,就將會有新的起點,新的追求。

    受傷的女孩,不要哭泣,做個堅強的人吧!堅強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氣餒;堅強的人不用眼淚面對生活;堅強的人,能夠以頑強的精神、百折不饒的毅力,戰勝挫折和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75.抑制女孩的貪念,不要滿足她的所有要求

    社會愈進步,物質生活愈豐富,反而使不少孩子的貪念更熾烈。如何適當地去控制孩子對物質擁有的慾望,而又不過於嚴厲,就成為家長頭痛的問題。

    據心理學家指出,所有孩子天生就有擁有的慾望。所以小孩子「貪心」是正常的,是一種不懂節制的舉動。

    孩子是否貪心,標準不一,應因不同環境而定。例如在一個富有的家庭中,孩子要求一個300元的玩具,父母可能感覺並不過分,相反的則不同。然而在鑒定孩子的貪心時,要認清孩子所需的東西是否是「必需品」。父母不要以自身角度出發去審定孩子的要求,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她的要求。因為孩子所要求可能是一種滿足自己擁有欲的要求,又或是滿足自己求知探討欲的要求。

    對於不合理的要求,家長一定要捨得狠下心來,抑制女孩的貪念,以免日益膨脹。一位父親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

    我的女兒小時候,我帶她來到商店裡,她跟別的孩子一樣,看到玩具非要買,我不買,她就哇哇哭。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受委屈了,就會哄孩子,別哭了別哭了。有的父母嫌孩子哭得煩,也會哄孩子,氣極了會打孩子。我不打她,我讓她哭,我和她媽媽仍舊往前走。她看看大人都走了,四下裡看了看,沒人理她,她立刻爬起來,追上了我們。這種事發生過一兩次她就知道了,哭,躺在地上打滾,費半天勁,白搭,大人不理這個茬,她的哭鬧不起任何作用。下次她肯定就不會再這麼折騰自己了。

    這是對待孩子耍賴的最好的方法,不合理的要求就是不能滿足,哭鬧也沒用,當她明白這個事實後,自然就會變懂事了。

    對於年齡小的女孩,延緩滿足也是抑制貪念,增強自控力的一個好辦法。

    20世紀70年代,在WalterMischel的策劃組織下,美國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基地內進行了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實驗人員給每個4歲的孩子一顆好吃的軟糖,並告訴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馬上吃掉的話,那麼只能吃一顆軟糖;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的話,就能吃到兩顆。然後,實驗人員離開,留下孩子和極具誘惑的軟糖。實驗人員通過單面鏡對實驗室中的幼兒進行觀察,發現:有些孩子只等了一會兒就不耐煩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軟糖,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卻很有耐心,還想出各種辦法拖延時間,比如閉上眼睛不看糖、或頭枕雙臂、或自言自語、或唱歌、講故事……成功地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順利等待了20分鐘後再吃軟糖,是「延遲者」。

    後來,研究人員在參加實驗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對他們的家長及教師進行了調查,發現:「不等者」在個性方面,更多地顯示出孤僻、易固執、易受挫、優柔寡斷的傾向;「延遲者」較多地成為適應性強、具有冒險精神、受人歡迎、自信、獨立的少年。兩者學業能力的測試結果也顯示,「延遲者」比「不等者」在數學和語文成績上平均高出20分。

    實驗說明,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強,他們能夠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因此,延遲滿足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之一。

    如何在生活中用延遲滿足來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我們可以這樣來嘗試。如對於吃來說,孩子要吃,爸爸媽媽不要一概接受或拒絕孩子,可以採用「延遲滿足」的方法。比如,在保證孩子三餐吃飽的前提下,讓孩子完成一個「任務」後,再吃零食。「任務」可以是等待,也可以是學一個小本領,或者是聽媽媽講一個故事,只要是能夠轉移孩子注意力的「延遲」方式都是可取的。

    對於玩來說,和孩子做遊戲的時候,不要讓孩子想玩什麼就玩什麼,也可以運用「延遲滿足」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又比如孩子想買一個新玩具,爸爸媽媽可以建議等到節日或他生日時再買給他;在和孩子一起玩競賽遊戲的時候,不要每次都讓孩子贏,讓他先輸再贏的方法也能讓孩子獲得延遲滿足。這樣,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或正式比賽時,就不會經受不起挫折或因失敗而失去信心了

    當然,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遵循小步遞進的原則。也就是說,不要期望孩子一開始就能等待20分鐘。只要孩子能等上一小段時間,而且在等待的時間裡不哭也不鬧,這樣就是在自我控制了。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等待,時間由短到長,逐步增加。

    總之,不能輕易去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要抑制她的貪念,這樣才能培養出她良好的自控能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