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最有名的劇作《推銷員之死》在百老匯持續上演了1年零9個月,此後他的劇作再沒有一部持續上演超過一年的。而同時期的劇作家威廉姆·英奇和田納西·威廉斯都各有超過三部戲在百老匯長演不衰,超出一年大關。但阿瑟·米勒與《推銷員之死》的聲望卻遠在後兩者之上。1949年《推銷員之死》在百老匯首演時,無數人為它潸然淚下。威利·洛曼沉重的步伐,滿嘴虛偽的謊話,癲狂的自言自語,還有那句"威利,你只是個被扔在垃圾堆裡的推銷員,跟其他推銷員一樣",讓許多人又難受又感傷,他們看到了"美國夢"的破滅,有了物傷其類的共鳴。此後《推銷員之死》成為現實主義劇作的經典,被譯成29種文字,1983年還進入中國,成為文革後第一部上演的外國戲劇。甚至在1999年,百老匯還為紀念《推銷員之死》首演50年舉行了盛大慶典,當時《華盛頓郵報》上有則新聞:"《推銷員之死》50年後在尤金·奧尼爾劇場再次上演。這齣劇'必須被關注'!"對這則新聞的註解是:"如果你對這句台詞與劇目感到陌生的話,那就是你太年輕了。"
阿瑟·米勒憑借這齣劇獲得"托尼戲劇獎"、"紐約戲劇批評家獎"和"普利策獎"三重桂冠。他頭上的光環也越來越密集:"不僅是手藝精巧的工匠,還是無情的、強壯的揭發者","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劇作家","良心的代表","美國的脊樑"……他還有幾部名作:《我的兒子們》、《坩堝》、《代價》。他一生寫了17部劇,到晚年還筆耕不輟。但這些並不足以帶給他如此盛譽,甚至有批評說他的晚期作品不過是重複前作。但"輕薄為文哂未休"與"不廢江河萬古流"在他身上並存。他被視若珍寶,除了因為一直活著,與瑪麗蓮·夢露的短暫婚姻、曾經"藐視國會"的罪名以及一直以來的政治立場,都讓他成為劇作家以外美國流行文化的註腳,自由主義的符號。2005年2月10日,阿瑟·米勒因心臟衰竭去世,劇作家自己沒有留下墓誌銘,各種論斷蜂擁而出,要送他一個頭銜。《華盛頓郵報》說他的墓誌銘可以從《推銷員之死》的台詞裡引出:"他是個人,必須被關注!"這也許是最精當的定論,因為圍繞在阿瑟·米勒身邊的紛繁往事,賦予他太多的身份。
密歇根大學畢業生
阿瑟·米勒挑中密歇根大學,據說是因為學費比較便宜。他生在紐約的商人家庭,大蕭條卻讓父親沒錢供他上大學。1932年到1934年間,他做過卡車司機、電台歌手、商店收銀員。1934年他揣著打工掙的500美元到了密歇根大學。多年後阿瑟·米勒回憶:"它的學費一年只有60美元。更重要的是,我聽說他們為學生作家提供獎學金。那時我19歲,不知道自己該寫什麼,但知道一定會寫,獎學金讓我覺得他們真把寫作當回事。"新聞學系學生阿瑟·米勒開始為大學校報《密歇根日報》和幽默雜誌《怪獸》寫文章,他還跟英語老師肯尼斯·羅學會寫劇本。第一年他沒有獲得專門鼓勵戲劇創作的"霍普渥得獎學金",但此後他連續拿了兩年,一共500美元,其中一部《生長的草》還獲得美國戲劇協會的"最佳新作獎",獎金1250美元。掙夠學費的同時,阿瑟·米勒明白了,自己天生是個寫劇本的料。
回憶起大學時光,阿瑟·米勒曾說:"那是我理想中的校園,每天都有演講、集會、傳單,我的無知、偏見與錯覺全都在那裡得到糾正。那是我人生的分界線。"阿瑟·米勒去世後,密歇根大學校長瑪麗·休·科爾曼說:"就像威利·洛曼代表每個人,阿瑟·米勒代表每個學生。我們驕傲於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也鼓勵了每一位密歇根校友。"實際上這所美國中西部大學並不缺名人,7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總統福特……它一直是阿瑟·米勒身後的支持者,1956年阿瑟·米勒被控"顛覆美國",接受國會調查,人人都想與他撇清干係,而密歇根大學卻在這個時候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
劇作家
72歲的阿瑟·米勒在自傳《時間樞紐》中談戲劇創作:"寫書可以印刷成冊永世流傳,戲劇卻耗時數月,在1個半小時中演完。如果非要問我為什麼要在戲劇創作上費時間,我會回答,創作戲劇是我的宿命。"阿瑟·米勒確實被當成渾然天成的戲劇天才,與尤金·奧尼爾相提並論,如後者所說:"這種技巧(戲劇創作)我們與生俱來。"20歲時阿瑟·米勒寫的第一部戲《榮譽的真諦》就在密歇根大學公演,廣受好評。戲劇創作對他來說似乎毫不費力,但大蕭條帶來的家道中落一直與他腦子裡嗡嗡響的創作慾望相抗衡。1936年他為了掙一個月15美元的報酬,在安阿伯的一間倉庫裡餵養1500只實驗用的老鼠,"耗子吱吱亂叫,陰暗潮濕,在那裡我想著一齣戲的結構"。這種境遇下他說了些陰狠的話:"劇作家在這樣的國家,是敵人,是靶子,是艱苦的活兒,我們必須承受重壓,甚至有消化掉自行車的能力。"
1947年,他的成名作《我的兒子們》在百老匯公演,立刻獲得"托尼獎"和"紐約戲劇批評家獎",被評選為1947年十大知名戲劇,連尤金·奧尼爾的參選作品《送冰人來了》也未能出其右。這一年,阿瑟·米勒32歲。34歲時,《推銷員之死》出爐。這齣劇三重冠的榮譽,在百老匯長演不衰的記錄,成為"美國戲劇界的奇跡"。盛讚也紛至沓來,阿瑟·米勒被稱為"戲劇大師"。1983年,《推銷員之死》在北京人藝上演,阿瑟·米勒親自執導,這也是他為中國人所熟知的原因之一。阿瑟·米勒的另一巔峰之作《坩堝》(又譯《薩勒姆的女巫》)也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第二部大戲,根據北美殖民時代荒誕血腥的"逐巫案"改編,譏諷的是"麥卡錫主義"。這出淋漓盡致的悲劇給阿瑟·米勒帶來讚譽的同時,也帶來一場麻煩。
阿瑟·米勒的作品不花哨,不虛張聲勢,文字紮實,敘述有力,如同河水流過,所到之處一片蒼涼。這正與同時期以富於詩意而著稱的田納西·威廉斯相反。《時代週刊》稱他為"魁梧的、充滿肌肉感與責任感的男性寫作",他確實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的男性角色,眾多男演員也因出演他的戲劇而成名。比如第19屆奧斯卡獎獲得者弗雷德裡克·馬奇、"巴頓將軍"喬治·C.斯科特、達斯汀·霍夫曼。在這方面他也與擅長寫女人的田納西·威廉斯相反,阿瑟·米勒劇作中唯一的女主角是《墮落之後》中的瑪吉,原型還是他的前妻瑪麗蓮·夢露。
阿瑟·米勒的作品自上世紀60年代的《代價》之後,沒有一部給百老匯帶來好收成。但晚年他依舊堅持創作,2004年還寫出了戲劇《完成畫面》。他這樣形容老年寫作:"人到了一定歲數,能夠祛除冗余,更全神貫注,為什麼不繼續寫作?"由於他的往日輝煌和長壽,因而並沒有多少有份量的批評,《時代週刊》曾經含蓄地說:"阿瑟·米勒已經是美國戲劇界昔日繁盛的懷舊符號。"但他的去世還是讓評論界話鋒一轉,將這個巴金式的人物形容為:"他的身形乾枯瘦長,他的作品卻充滿濕漉漉的悲傷。"
人道主義戰士
阿瑟·米勒這樣形容過劇作家這一職業:"這是除救死扶傷的醫生以外,最有社會責任感的職業。"他沉甸甸的責任感確實不僅體現在作品中。1956年,由於《坩堝》對麥卡錫主義的譏諷,他遭到美國眾議院"顛覆美國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當時《坩堝》的導演伊利亞·卡贊指證他參與了共產黨集會。阿瑟·米勒在調查中拒絕提供參與集會者的名單,1957年他被判"藐視國會罪"。他的行為得到好萊塢與紐約戲劇協會的讚揚,此時他叫作"美國的脊樑"。1958年美國最高法院撤銷了他"藐視國會罪"的罪名,但他繼續以憤怒的孤獨姿態在戲劇創作之外針砭時弊。他在自傳裡說:"沒人能理解我,即使有,不是奇跡就是誤解。"
1965年他直言反對越南戰爭,1968年以此為嘲諷對像創作了戲劇《代價》,對於這齣劇他曾寫道:"縱然現實這艘古船能夠穿越迷霧,觀眾仍會被擋在美景之外。如果在劇作中不直言'越南'一詞,可以說洞穿現實的精神就從我們的生活中消散了。"同年他還被選為美國民主黨大會代表。
"9·11"事件後,阿瑟·米勒針對美國政府"恐怖主義分子可以在軍事法庭而不是普通法庭受審"的新立法表達擔憂。他在接受BBC《今日世界》節目的採訪中說:"要證明恐怖主義是很難的事。問題的本質是,美國政府不想證明而只想判斷恐怖主義。""有那麼多的人喪生,即使對最遲鈍的人來說,也是非常痛苦的經歷,我認為人們會因為"9·11"事件團結在一起,但是我懷疑這是否能持續下去。"
2002年,阿瑟·米勒在第74屆奧斯卡上被授予"瓊·赫肖爾人道主義獎"。
瑪麗蓮·夢露先生
把夢露介紹給阿瑟·米勒的正是出賣他的導演伊利亞·卡贊。那是1950年,"瑪麗蓮不是個賢妻良母,這誰都看得出來。"卡贊說,但他還是把她介紹給了阿瑟·米勒。1956年6月,阿瑟·米勒與瑪麗蓮·夢露結婚,這被稱為美國"最智慧的頭腦"與"最性感的身體"的結合。但最智慧的頭腦卻取悅不了電影明星,或者說他們互相折磨。阿瑟·米勒在包括婚姻在內的此後15年裡,只寫了3部戲劇,還有一部是改編。而夢露在婚前已憑借《七年之癢》、《熱情似火》樹立起性感女星形象,可阿瑟·米勒卻教導她走藝術路線,她既不適應又缺乏自信,最後還服用鎮靜劑藥物上癮。1960年後,夢露日益消沉。她與別人發生婚外關係,經常與有權勢的男人(總統?)約會。可阿瑟·米勒毫不在乎。夢露的傳記裡寫:"他竟不責備她,這讓她十分煩惱。"1960年,阿瑟·米勒為夢露寫了電影劇本《不合時宜的人》,這是夢露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演一個非性感尤物式的藝術角色。1961年電影上映,他們婚姻也終結了,19個月後,夢露死了。
阿瑟·米勒似乎是最理解夢露的人,他說:"如果現在還活著,她要麼更加玩世不恭,要麼更加遠離自己所處的現實……實際上,她像是一名站在街角的詩人,試圖向爭著想拉下她衣服的人群朗誦詩句。"但他又把這段短暫的婚姻形容為"毀滅"。不管怎樣,阿瑟·米勒總是不自覺地因為這段往事獲得額外的名聲。1980年代百老匯舞台上至少有兩部關於夢露的劇作,裡面"阿瑟·米勒"都是重要角色。上世紀90年代,夢露身邊的阿瑟·米勒還上了電視,到2000年,一部關於夢露的小說出版,"阿瑟·米勒"必不可少,但他已被簡化為"那個劇作家"。但凡阿瑟·米勒的作品中有一丁點與這段婚姻生活的相似之處,就有人說他在借影射夢露增加聲望。1964年以夢露為原型的劇作《墮落之後》自不必說,2004年阿瑟·米勒的最後一部劇作《完成畫面》也被認為是影射夢露。劇種女主角是個情緒極不穩定、沉溺於毒品無法投入表演的女演員。阿瑟·米勒再三強調這是虛構,依然無濟於事。
阿瑟·米勒去世後,《紐約時報》在他的訃告裡寫出擔憂:"說起《推銷員之死》,恐怕人們腦子裡出現的是瑪麗蓮·夢露。"實際上,劇作家去世一周後,許多新聞冠於阿瑟·米勒頭上的頭銜依然是"瑪麗蓮·夢露前夫、劇作家"。這對阿瑟·米勒來說,是無奈的事,就像《紐約時報》作家瑪裡琳·伯傑所說:"如果還有講述他們婚姻秘聞的戲劇,我依然樂於觀看。我更想知道的是,他們相見時是怎樣一見鍾情的,他是怎麼向她求婚的,他們在床上是否和諧……"圖尼埃曾經說:"作家的名聲與作品的名聲常常並肩而行,但也可能互相遮掩。"對阿瑟·米勒來說,遮掩物是瑪麗蓮·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