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女孩當如是 第12章 代號
    有個笑話:間諜詹姆斯退休隱居在一個英國小鎮,鎮子上還住著麵包師詹姆斯、屠夫詹姆斯和花匠詹姆斯。間諜上司被害,有一人去請他出山,接頭暗號是:"前方劃過一道閃電","天空立刻佈滿烏雲"。這人到了鎮上一酒館,抓住酒保問:"哪個是詹姆斯?"酒保反問:"你是找麵包師詹姆斯呢,還是屠夫詹姆斯?"這人沒回答,反而對著酒館大聲說:"前方劃過一道閃電!"全酒館的人哄堂大笑,指著一個喝酒的傢伙說:"原來你是找間諜詹姆斯呀。"

    我懷疑1967年的《皇家賭場》班子聽說過這個笑話。電影就是從退休的間諜詹姆斯被邀請出山開始,之後遭遇諸多昔日邦女郎的閨女、兒子、親戚……還創辦了詹姆斯·邦德學校,人人都叫詹姆斯·邦德,一個鬧劇接著又一個鬧劇。伍迪·艾倫在裡面還扮演了一個邦德,可想而知那是部什麼電影。電影由哥倫比亞公司投拍,是唯一一部沒有被米高梅公司"霸佔"的邦德片。《皇家賭場》是老間諜伊恩·弗萊明寫的第一部邦德小說,他名不見經傳,還經歷著讓人煩心的婚姻。

    他在1954年把小說改編版權賣給美國CBS電視台,拍了個同名的一小時電視劇,換回一輛價值3000美元的雷鳥轎車。1960年,版權又輾轉賣給了哥倫比亞公司,身價已經漲到了75萬美元。1967年哥倫比亞就召集一群名角拍了這個惡搞邦德片。007電影的製作方EconProductions始終由米高梅掌控,20部邦德片都由米高梅出品。《皇家賭場》像個失散在外的親兒子,米高梅總想把它給尋回來。但到了1999年,《皇家賭場》的身價已經達到1000萬美元。2005年,索尼收購米高梅,邦德片總算一家團聚(哥倫比亞也屬索尼旗下)。昔日對頭一朝成親家,雖然各懷心思,但都卯上勁要把《皇家賭場》好好拍一拍,於是有了顛覆以往的2006版《皇家賭場》。

    選定丹尼爾·克雷格時意見一邊倒:他太不帥了,怎麼能有這麼醜的邦德。電影上映後卻分成兩派:有人懷念布魯斯南的紳士派頭,有人完全被新邦德的冷峻眼神、剛強做派和壯碩的胸大肌所吸引。從1964年的《金手指》起,肖恩·康納利通過各種身外之物,把詹姆斯·邦德塑造成一個溫文爾雅的成功紳士。"香檳太溫了,誰都知道喝1953年的DomPerignon不能超過8℃。"穿黑色晚禮服、打領結的詹姆斯·邦德說。這句話如同一道界限,區分了肌肉男邦德與紳士邦德,此後一干後繼者都延續這個路數,喬治·拉扎貝是男模花瓶紳士,羅傑·摩爾是風流紳士,提摩西·達頓是滄桑紳士,布魯斯南是上述集大成者。

    邦德還是個危險人物,但不是會把你打殘的那種,而是用智商和壞笑把你的心傷透的那種。長期的紳士邦德形象總有點審美疲勞,有時候都希望出現個勢均力敵的傢伙把邦德揍得笑不出來,但突然一換風格,還真叫人有點不習慣。丹尼爾·克雷格沒有臉蛋,不靠智商,殺手鑭是叫人喘不過氣的肌肉感。他長相酷似普京,重新奔跑、扒車、按住敵人的腦袋往死裡撞,你可以感慨他真夠粗魯,又沒腦子,但原著的感覺就是這樣兒。伊恩·弗萊明的小說《皇家賭場》是這麼寫的:"他有張冷酷、野獸般的臉,右臉頰被一道刀疤分成兩半,煙整天叼在嘴上,一天要抽70根。"後來的小說《俄羅斯之戀》也有補充,描寫邦德那棕色的眼睛、登徒子一般微翹的嘴唇、隆起的肌肉、比一般人大兩倍的手……整整寫了4頁。這樣的傢伙重視男子漢氣度多過重視風度,最受小青年的喜愛,老男人大部分都接受不了。

    這兩年一有個什麼電影人們就喜歡說,人人心中有個《斷背山》,人人心中有個《傷城》,人人心中也有個邦德呀。這位銀幕英雄可以這樣數字化勾勒:代號007,出道45年,6次易容,使用過13種甜言蜜語,至少泡過20多個不同膚色的絕色美眉,倚仗30多種小到鋼筆、大到汽車等暗器裝備,19次拯救地球和人類,先進事跡報告會截至目前全球推廣21次,至少有20億人次目睹過其風采,有34部長篇和8個短篇的小說以其為主人公。但這麼多數字依然沒法破譯邦德的性格密碼,他不過是個銀幕玩偶,看完聊做談資。三五年後觀眾說不定又厭倦了丹尼爾·克雷格的心狠手辣,強烈呼喚新銳紳士的出現。

    不過不論風格怎麼變,名牌代言人的身份不會變。小說《皇家賭場》說邦德最喜歡賓利車,喝馬提尼是3份琴酒、1份伏特加、半份KinaLillet法國開胃酒,加冰,要搖不要攪,再擱一長條檸檬皮。電影拍下來,車子由賓利換成了阿斯頓·馬丁,又換成寶馬,再換回阿斯頓·馬丁;那個著名的馬提尼配方也變來變去,伏特加原來是Finlandia牌的,現在又換成了斯米諾。倒有幾個財大氣粗的品牌始終如一,歐米茄的手錶,Brioni禮服,從布魯斯南穿戴到丹尼爾·克雷格。索尼首次染指邦德片,情不自禁地打上了"索尼製造"的烙印:索愛手機,VAIO筆記本電腦,BRAVIA液晶大電視。索尼說借此良機要把007打造成個平民間諜偶像,開著一輛沒有GPRS定位系統的福特車出場,用有定位功能的索愛手機指路再好不過啦。

    《皇家賭場》第一次在國內院線上映,主角導演都來了,首映現場卻怎麼看都不像個電影發佈會。左邊看BRAVIA的紅,右邊看喜力的綠,對面是斯米諾伏特加的黑。與眾多IT記者、美食美酒記者、鐘錶記者一同走出電影院,有人說:威尼斯那麼漂亮的地方拿個VAIO筆記本實在太殺風景;還有人宣佈最喜歡那段台詞:"你戴勞力士?""不,我戴歐米茄。"我腦子裡還在放小電影,同樣是被拷打,1967年的伍迪·艾倫接受的是腦電波刺激的頭腦拷打;1999年的布魯斯南接受的是蘇菲·瑪索的香艷拷打;丹尼爾·克雷格乾脆脫掉衣服,承受貨真價實的肉體折磨。這幾個邦德我都喜歡。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