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次的危機預警,但無奈的是,王熙鳳根本想不到那麼長遠,故把它當成了耳旁風,反而只對那一件「非常喜事」感興趣,忙著追問:「有何喜事?」可見賈府的管理層是多麼執迷不悟。
不過秦可卿的托夢也不是一點作用沒有,在紅樓夢第九十二回《評女傳巧姐慕賢良·搖玩母珠賈政參聚散》中,馮紫英拿了紫檀圍屏、母珠、自鳴鐘、鮫綃帳這四件寶貝要推銷給賈府,賈政看了,不想買又礙於面子不好直接拒絕,就讓拿到裡面給老太太她們瞧瞧。這邊鳳姐兒看了後說道:
「東西自然是好的,但是那裡有這些閒錢?咱們又不比外任督撫要辦貢。我已經想了好些年了,像咱們這種人家,必得置些不動搖的根基才好,或是祭地,或是義莊,再置些墳屋。往後子孫遇見不得意的事,還是有點兒底子,不到一敗塗地。」(《紅樓夢》第九十二回)
賈母與眾人都說:「這話說得倒也是。」
但是賈璉卻不以為然,他埋怨王熙鳳說:
「還了他罷,原是老爺叫我送給老太太瞧,為的是宮裡好進。誰說買來擱在家裡?老太太還沒開口,你便說了一大堆喪氣話!」(《紅樓夢》第九十二回)
秦可卿是賈府唯一懂得「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的道理的。這套經濟謀略是很有洞見的,符合中國傳統主流的理財觀。司馬遷早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就指出:「以末致財,用本守之。」「本」為農業;「末」是指工商業和服務業。也就是說通過工商業、服務業賺到的錢,要投資買地買房才是當時最穩當的理財方法。
探春改革,杯水車薪
探春要改革是因為看到了賈府經濟危機的苗頭,她對賈府面臨大廈將傾的危局早有預感,所以想趁著代理CEO這個機會,用改革來挽回這個封建大家庭的頹勢。
初生牛犢不怕虎。探春確實有所作為。她開源節流,興利除弊。例如將大觀園的竹林、花草承包給僕人,以園養園,果斷砍掉了幾項不合理的開支,這樣每年就可以節約幾百兩銀子。但賈府此時積弊已深,她的「新政」和「改革」並不能解決賈府固有的矛盾,小範圍的改革試驗更是無法化解賈府深層次的危機,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又聽信王保善家的讒言,同意抄檢大觀園。這在探春看來,「引出這等醜態」是非常嚴重的,這就是窩裡反,是敗家的前兆。
探春說:「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可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這句話很有哲理。即便是現在,我們檢視一些曾經紅極一時的企業敗落的原因,都是先從內部自亂陣腳,外部競爭對手再看準時機一擊中的,最後敗落的。於是探春挺身而出對抗這次醜陋的抄檢行動:「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明擺著,作為僕人的王保善老婆哪能搜小姐的箱子,反倒因為不知趣挨了探春一個響亮的耳光。
賈政有危機意識,但缺乏必要的應對策略
賈政有危機意識,但缺乏必要的應對策略。
賈政的為人,在開篇第三回林如海給了很高的評價:
「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
在賈政這一輩,他是唯一努力振興賈家的,是賈府的頂樑柱。作為中央級的官員,賈政的政治嗅覺是比較敏感的。所以他千方百計要送女兒元妃進宮、逼賈寶玉考科舉、為探春政治聯姻等等,賈政的未雨綢繆有一定的效果。後來遇到皇上下令抄家,要不是賈家平日裡跟王爺們有些關係,恐怕永無翻身之日了。
賈政希望子孫後代能保住祖宗留下的產業,他認為,男人就應該「留意於孔孟之道,委身與經濟之間」,只有這樣將來才能考取功名,繼而傳承祖業。所以儘管公務繁忙,他也不忘抽出時間督促檢查寶玉的功課。但寶玉一向不愛讀書,而喜歡在脂粉堆裡廝混;後來因為忠順王府派人來說寶玉拐跑了他們王府的戲子,又因為賈環告密說金釧的死是因為寶玉強姦她!這兩件事點燃了賈政心頭的怒火,怒不可遏。
他預感到了家族的危機,所謂「萬惡淫為首」,這混世魔王也太不成器了,這種兒子將來怎麼能承接祖業。死了倒乾淨,一了百了,否則不知還會闖多大的禍呢!
賈環告狀的話未說完,就把個賈政氣得面如金紙,大喝「快拿寶玉來!」一面說一面便往裡邊書房裡去,喝命「今日再有人勸我,我把這冠帶傢俬一應交與他和寶玉過去!我免不得做個罪人,把這幾根煩惱鬢毛剃去,尋個乾淨去處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那賈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滿面淚痕,一疊連聲「拿寶玉!拿大棍拿繩來!把門都關上!有人傳信往裡頭去,立刻打死!」
按說這是一次很好的遏制歪風、警示闔府的教育機會。如果不是賈母出現,或許這次執行家法能收到一定效果。結果賈母不但出現,還責罵賈政,揚言要即刻帶了被打得皮開肉綻的寶玉回金陵老家。賈政是個孝子,嚇得「直挺挺跪著,苦苦叩求認罪」。
簡單粗暴的危機處理手段顯然失敗了,不僅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得罪了賈母,致使他以後更不敢管教兒子。寶玉也得以在賈母的保護傘下心安理得地繼續自娛自樂。
賈政平時對自己家裡的情況很少過問,而由著賈璉、王熙鳳胡作非為。直到被抄家後才想到要查點府裡的賬本,結果發現所入不敷所出,又加連年宮裡花用,賬上有在外浮借的也不少。再查東省地租,近年所交不及祖上一半,如今用度比祖上更加超過十倍。賈政不看則已,看了急得直跺腳:
「這了不得!我打諒璉兒管事,在家自有把持,豈知好幾年頭裡,已就寅年用了卯年的,還是這樣裝好看!竟把世職俸祿當作不打緊的事,有什麼不敗的呢?我如今要就省儉起來,已是遲了。」(《紅樓夢》第一百零六回)
賈政素來不理家政,危機來臨時,也沒有主意,唯有仰天長歎:
「我祖父勤勞王事,立下功勳,得了兩個世職,如今兩房犯事都革去了。我瞧這些子侄沒一個長進的。老天哪,老天哪!我賈家何至一敗如此!」(《紅樓夢》第一百零六回)
賈母是危機處理的高手
賈母是賈府的董事長,也是個絕對的精神領袖。她出身於名門望族,原是個大家閨秀。嫁到賈府又正當榮寧二公功名鼎盛之時,因此她從少女時代起就見多識廣,精通人情世故,但一則年紀大了操不了那麼多心,二則正如她自己所說的「我是極愛尋快樂的」。她老人家平時不過享享福,請請客,佈施一下僧尼道士,搞搞慈善活動而已。但在危難關頭,賈母還是展示了這個精神領袖的大家風範。
在一百零六回中,賈家因賈赦、賈珍被治罪,家財被抄,祖宗世職也被革去。在賈府上下人心惶惶的情況下,唯有賈母臨危不亂。她和大家同甘共苦,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快在內部平息了這個亂紛紛的局面。
承認錯誤並誠懇道歉
賈母是怎麼做的呢?第一,她承認錯誤並誠懇道歉。賈母並沒有埋怨賈赦、賈珍等人,因為她知道,這個時候埋怨誰都無濟於事。而是焚香含淚禱告天地道:
「皇天菩薩在上:我賈門史氏,虔誠禱告,求菩薩慈悲。我賈門數世以來,不敢行兇霸道。我幫夫助子,雖不能為善,亦不敢作惡。必是後輩兒孫驕奢淫佚,暴殄天物,以致閤府抄檢。現在兒孫監禁,自然凶多吉少,皆由我一人罪孽,不教兒孫,所以至此。我今即求皇天保佑:在監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縱有閤家罪孽,情願一人承當,只求饒恕兒孫。若皇天見憐,念我虔誠,早早賜我一死,寬免兒孫之罪。」(《紅樓夢》第一百零六回)
這相當於公開承認錯誤並誠懇道歉。承認錯誤、真誠道歉就是危機應對中一個重要且有效的手段。
緊急注資以渡難關
賈母的第二個方法是緊急注資以渡難關。接著,賈母又開箱倒籠,將自己做媳婦到如今積攢的東西全都拿出來,又叫賈赦、賈政、賈珍等一一分派。這一分派,足足分出去了一萬多兩銀子,她還不忘叫賈政拿些金子變賣償還以前的欠債。賈母的紓難資金就像央行緊急注資,大大地緩解了賈府的財政危機。
更難能可貴的是,賈母還想到江南甄家被抄家前偷偷寄放在賈府的東西和銀兩。賈母怕再一次被抄,拖累甄家蒙受更大的損失,因此吩咐叫人趕緊把錢物送還甄家。看到賈政他們誠惶誠恐,賈母道出了她的真實想法:
「你們別打諒我是享得富貴受不得貧窮的人哪。不過這幾年看著你們轟轟烈烈,我落得都不管,說說笑笑養身子罷了,那知道家運一敗直到這樣!若說外頭好看裡頭空虛,是我早知道的了。只是『居移氣,養移體』,一時下不了台。如今借此正好收斂,守住這個門頭兒,不然叫人笑話。你還不知,只打諒我知道窮了便著急的要死,我心裡是想著祖宗莫大的功勳,無一日不指望你們比祖宗還強,能夠守住也就罷了。誰知他們爺兒兩個做些什麼勾當!」(《紅樓夢》第一百零七回)
裁員
賈母的第三個措施是裁員。危機來臨,開源不如節流,賈母果斷裁員,
「只是現在家人過多,只有二老爺是當差的,留幾個人就夠了……我們裡頭的,也要叫人分派,該配人的配人,賞去的賞去……那些田畝還交璉兒清理,該賣的賣,留的留,斷不要支架子做空頭。」(《紅樓夢》第一百零七回)
賈政曾有這樣一段心理對白:
「老太太實在真真是理家的人,都是我們這些不長進的鬧壞了。」
賈母這幾招立刻讓人仰馬翻、亂成一團的賈府內部安靜了下來。
賈家屬於開國的八大公之一,家底甚厚,以後又幹過監造海船、修理海塘的肥差,家裡房產地產數不勝數。不過表面的繁華背後是財政危機的陰影。賈府到了賈政這一代,雖世襲為官卻不曾有肥差,收入除了做官微不足道的俸祿外只有祖上遺留的田產、房產;農田地租、放高利貸成為賈府經濟的主要來源。賈府這個小社會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危機:首先的原因是一幫不肖的子孫,只知吃喝玩樂,不干正經事;其次是來自皇室的敲詐勒索、王公貴族的落井下石、內部派系的傾軋爭鬥。經濟鼎盛時,賈府人都只知道享受,沒人去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賈府的「CEO」王熙鳳只知欺上瞞下、假公濟私,賈府最終趨於沒落,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如此這般,主人腐敗,經營無方;收入減少,不開財源;支出龐大,不知節流;化公為私,無人監督。這樣下去賈府的繁榮能維持幾天,賈家又焉能不敗?隨著元妃去世,賈府被抄家,這個已經處於經濟危機之中的大家族徹底崩塌,賈府人死的死,逃的逃,出家的出家。
在危機管理方面,《紅樓夢》給了我們重要的警示,防微杜漸,是每一個企業管理者要樹立的危機意識。什麼叫有危機意識?比爾·蓋茨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以此口號激發微軟全體員工的危機意識,所以才有了今天不可戰勝的微軟帝國。這就是一種很強的危機意識,有的企業提出末日管理,正是因為它這種危機管理的意識強,所以才能使它的企業能夠一步一步地渡過危機。古訓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