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8090不靠譜 第21章 「世博一代」90後
    在世博會現場的青年大學生志願者主要是80後末尾與90後的年輕人,他們的特徵更加接近。有媒體把「鳥巢一代」賦予了80後,而我則把「世博一代」賦予90後。這樣賦予的關鍵是因為中國處於一個全新轉型時代—新全球化勢力迅猛、城市化加速、產業升級壓力加大、社會多元化與社會公益時代到來、新消費主義現實的逼近。

    而這個大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少年開始有了全新的代際意識:當他們明白事情的時候,中國的改革開放就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就,因此在他們的世界裡一開始就比較有國家自豪感,具有自然的民族榮譽心,從而也具有自覺的全球化定位中的新自我意識;他們平均11歲就開始上網,有寬闊的視野和較多見識,在更廣闊的範圍內檢索知識與答案,不簡單迷信既定權威;用行動去驗證自己的質疑,用再三的行動去驗證未得到驗證的問題,大大拓展了自己的行動疆界,有比較強的探索意識;其父母多是教育條件與心態比較好的60後,在較好的生活條件下成長、在較好的溝通條件下調整,讓他們有意圖也有信心試圖重新設計他們的行動邊界—從對消費品的要求、對公益行動的期待,到管理交往中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受太多好東西與大的視野的刺激,好奇心強,一心多用。世博園更像是為90後預備的,世博會的豐富多彩符合90後的興趣範圍與愛折騰的特點。世博會的新異與90後的求新求變最為吻合,在這個意義上,世博會也真的是90後一代開始走上社會生活舞台的轉折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很多人把獨生子女放在一起說,其實80後與90後還是有比較鮮明的區別的,就像江湖上的兩大門派一樣。零點從1999年開始對80後中學生開展的追蹤研究與從2007年對90後中學生開展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80後親子溝通模式與90後親子溝通模式的差異導致了兩代獨生子女很有意思的共性與特性。在共性方面,他們都具有主動快速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對生活品質的趨優選擇、有想像力與在知識上超越前人框架、追求事物的新鮮性與追求革新、強調工作與生活場景的趣味性。但是80後更單純、更受父母制約、更弱於行動、更注重自我感受;相較而言,90後則更強調關係協調、擅長組織化行動,也更敢於行動、更敢於在行動中影響別人、面對多元挑戰與接受多元任務。我們也更能想像,在世博會複雜而要求多樣化的服務中,90後志願者雖然一開始有些失措,但是很快就能調整到梯度改進的頻道上。我欣賞80後比較單純的心靈與超越性的思維,我也欣賞90後行動的熱情與改變的能力。其實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是他們逐漸決定著我們現在的社會色彩的變化,也決定著社會人文模式的基本特徵。獨生子女的時代,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很多方面青少年說了算的力量。

    「世博一代」有多麼善於行動呢?在我們發起中國大學生實習聯盟之後,總體來說我們感受到90後大學生更積極,他們對這類組織性的行動有比較自然的興趣。剛剛參加過我們實習動員的兩位大二同學,居然就在接著的暑假直接找了在美國實習的機會。我在零點大學生公益創業計劃動員中結識的另外一位90後大二同學,她以流動人口的孩子為服務對象,而且還考慮把這些孩子組織起來去為福利院的老人做表演,這種循環公益模式本身就非常創新。在光華教育公司的課程班上,90後的中學生積極要求參與做我的「一日總裁助理」,他們所表達的對接觸社會與確定自己職業未來的渴望讓我非常欣喜。當然,也許他們不能代表90後的全部,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新一代的年輕人正在探索中表現出我們有點不太適應的早熟,並日漸參與到社會中來了。

    這樣的「世博一代」90後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會去嘗試,設計出他們想像中期待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有的人只想不做,有的人不只自己不想也不讓其他人想,他們將成為一代更為完整的內在思想與外在行為同樣豐富的人群;意味著他們更可能去為自己的話語權抗爭,要求他們的主管、領導用更有知識含量與說服力的方式與他們共處,他們更加支持公民社會的建立;意味著他們不簡單地用一元模式去看待一個問題,他們習慣了用不同角度與不同知識面對一個問題,從而為問題的解決提供更為豐富的思路與更高的解決效率。當然,這也意味著我們在家庭治理、學校教育、組織管理上應進行相應的革新,更加信任他們,給他們機會,鼓勵他們嘗試,賦予他們資源,支持他們決策,提供溝通與教練的服務,與他們成為發展的夥伴。

    世博帶來了面子,也帶來了裡子,而「世博一代」的90後愛美、唯美、設計美、表現美,他們是新面子也是全面子主義者。同時他們又不滿足於面子,他們是以實踐改變現狀的行動者,他們學新技術快、學新娛樂快、學新知識快、學新項目快,他們習慣了快速塑造生活。他們對於中國的快速發展與城鄉的快速變化並不驚奇,因為這才是他們的節奏,也才是他們的習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