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管理日誌 第56章 十二月:閱讀與思考 (3)
    「城鄉二元結構」是什麼?(1)城鄉之間的戶籍壁壘。(2)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制度。(3)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的城鄉壁壘,事實上是將城鄉兩部分居民分成了兩種不同的社會身份。目前國家每年為城鎮居民提供上千億元的各類社會保障(養老、醫療、失業、救濟、補助等),而農民生老病死傷殘幾乎沒有任何保障,農民還要上交鄉村統籌為五保戶、烈軍屬提供補助救濟。

    王石從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角度著眼,既在萬科之中注重農民工的利益,還通過自己的公眾人物身份向社會呼籲正視和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

    行動指南

    「城鄉二元結構」的問題不解決,給社會和城市本身的有機發展帶來的是莫大的隱患。企業家對此要有清醒認識,也需要為改變現狀作出努力。

    12月15日

    好奇心和求知慾是人性積極的表現

    1977年,大學畢業剛到廣州不久,一次到停泊在黃埔港的遠洋貨輪上探望朋友,在萬噸貨輪的船長起居室裡發現一本封面帶有黃框的雜誌,一下被精美圖片所表現的穿透力所打動,愛不釋手。7年之後,1984年,到深圳的第二年,通過香港的朋友YS.Liu訂閱《國家地理》……國家地理頻道開通之後更是每天收看,猶如父輩收看央視《新聞聯播》。

    憑個人英語閱讀能力,閱讀這本黃邊框的雜誌還是蠻吃力的,當時主要興趣在色彩斑斕、視覺衝擊力極強的圖片。閱讀這些充滿激情、精湛的圖片,滿足了自己渴望冒險、追求新鮮與剌激的精神需求。其吸引我的正是拍攝圖片的攝影家的探險精神。好奇心和求知慾是人性積極的表現,《地理雜誌》的優秀攝影師都是勇敢的世界探險者,他們受好奇心驅使,攜帶照相機為求知而接受人生的挑戰,衝向艱險的極限。

    積累一個多世紀的《國家地理》的圖片,猶如一個隨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變化而封藏的豐富影像礦床,是人類歷史上的視覺記錄檔案儲備,對人類認識、瞭解和研究自身存在的環境和歷史,起到無可估量的作用。雖然名為地理雜誌,但其內容卻遠遠超出了地理學的範疇,涉及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歷史學等多種人文學科的知識,雜誌將立足點放在自然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上,給人以一種思辨之美。

    ——2008年8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百年黃邊框》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國際部負責人自己介紹,《國家地理》在美國教師中很流行,因此它被帶進課堂,作為青少年的課外補充教材,美國的父母對這本雜誌也很感興趣,訂閱這本雜誌來幫助小孩增長知識。

    由於《國家地理》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使得雜誌可以花很多的錢去支持攝影師去拍到更好的照片。《國家地理》有100多年的歷史,出了那麼多優秀攝影師和作品,新的雜誌很難做到這個程度。

    該雜誌具有全球影響力,好似一隻穿越時光的巨手,不管歲月如何改變,它對讀者的吸引力仍是經久不衰。比如說,在美國,凡知識界、精英層人士都以自己是《國家地理》雜誌的忠實讀者而自豪。美國前總統卡特就曾說過:「我們都是讀著美國《國家地理》長大的。」那麼,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成功的秘訣究竟在哪裡?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它實施了強大的品牌戰略。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戰略第一條:「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創建統一的品牌形象,其次才是創建一個獨特的組織,加強產品在市場的獨特地位,以及產品的高質量等方面的內容。」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企業戰略第一條也規定:「把《國家地理》雜誌的品牌向所有國家地理學會的產品(例如圖書、電視等)延伸,維持各產品在品牌形象上的統一性。」由此可見,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非常看重品牌的統一性。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所有產品都以《國家地理》雜誌這個核心品牌為基礎進行輻射,品牌統一為其獨有的黃色邊框和「國家地理」文字要素。學會要求所有印刷品的封面必須保留黃色邊框,所在位置可以比較靈活,有的與《國家地理》雜誌同樣尺寸和位置,有的則縮小為不圈住任何內容的單純標誌。正是借助這種統一的品牌形象,國家地理學會旗下的各種產品成功打開市場,並牢牢確立了《國家地理》這一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行動指南

    好奇心是最好的興趣,而求知慾是學習最好的動力。一個企業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能夠為企業增加活力和能量。同時,向《國家地理》學習品牌戰略。

    12月16日

    還沒有看《大國崛起》的雜感

    玄奘之路在巴基斯坦路段,收到央視製片人發的短信:《大國崛起》播放,反響熱烈。

    牽掛這部片子,是因為製片和編導是多年的朋友,費了3年工夫完成的片子,因非市場因素而遲遲未投放市場,總算在年底開了綠燈。

    從印度回到國內收到《大國崛起》VCD,忙於事務、應酬,成為空中飛人,至今還沒看上這套系列片。但拍攝的立意是清楚的。20世紀80年代,央視曾播放了一套《河殤》。經歷「文革」的中國經濟難以為繼。歷史的憂患和現實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中國決策者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慮狀態。對外開放是在經濟不能維持的迫不得已下進行的。沿海一列特區的建設,使中國看到了希望。以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來歌頌海洋文明、鼓吹改革開放的《河殤》應運而生。播放震動朝野。

    20年過去了,中國崛起,已成為經濟大國,雖然距強大還有很大的距離。

    此時製作《大國崛起》又恰逢其時。

    雖然還沒有看過此片子,但有兩點是肯定的:第一,如果說,《河殤》是批判否定傳統文化的話,《大國崛起》應該是以華夏文化為底蘊,少了焦慮,多了自信;其次,看問題的方法論少了激情,卻更多理性。這些話與其說是對片子的預期,不如說是對製片人、編導個人修養的理解。

    ——2006年12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中如是說

    背景資料

    繼2003年3月播放以政治大事為題材的歷史連續劇《走向共和》後,中國中央電視台從2006年11月13日至24日隆重推出12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該片解讀15世紀以來9個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這些「世界性大國」,是指西方環球航海以來有全球性影響的國家,即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

    該片播放後,觀眾反應熱烈。片集之中給出的結論是,重商主義、科技教育、經濟實力、軍事力量、威權和適合本國情況的制度,是大國崛起的秘方。顯然,除了這些結論,公眾還可更深入地分析大國崛起與強盛的關鍵。

    行動指南

    中國初步成為經濟大國,未來的發展軌跡可以預見。而企業家在這個發展過程之中,除了一味激情澎湃之外,還應該務實地找到最合適自己企業成長的步調和節奏。

    12月17日

    劉元生投資獲利160倍

    萬科最大個人股東持股18年,400萬元變為6.32億元股票,增幅超過股神巴菲特!設想一下,從萬科創業起即買入其原始股持有到現在,獲利該有多少倍?答案是160倍!

    18年了,劉元生這個名字每年都出現在萬科公司年報上,像一根不倒的桅桿,伴隨萬科這艘航船闖過了難以計數的波峰浪谷。12月5日是滬深兩市的明星股萬科的有限售條件股份可上市交易日。當這天到來時,劉元生的股票也將隨著萬科公司迎來嶄新黎明,走向全流通時代。

    往事綿綿,令人產生無限的感慨。

    18年的等待終於有了巨額回報:現在劉元生持有的5827.63萬股非流通股,市值為6.32億元。

    而當年,劉元生買這些股票僅僅花了400萬元。這一投資的增幅,超過了全球股神巴菲特。巴菲特最驕人的業績是持有《華盛頓郵報》股票30年,股票價值增長也不過128倍。

    幾天前香港商務,有一個小時空檔。

    順便去了趟尖沙咀,劉先生公司,一棟略顯陳舊的辦公樓。

    同20年前第一次到訪,大樓依舊,電梯還是光鐺光鐺的,但大樓的租戶大都更換了,劉先生的公司仍沒有動窩,只是公司業務主要交給大女兒打理了,自己精力用在慈善活動上。

    聊到萬科股票,下個月10號,劉先生的股票就可以流通了,按市值6個多億,當年限製法人股不能賣,反而成全了一筆最划算的投資。

    ——2006年12月,王石在看到《超過巴菲特的中國股神劉元生》文章有感而寫

    背景分析

    在王石的眼中,老朋友劉元生因為持有萬科,收益率超過巴菲特,他為此深感驕傲。

    巴菲特是美國著名風險投資家、世界富豪,素有「股神」之稱。其驚人之舉是將85%的個人股份捐贈給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慈善基金會,價值達數百億美元。

    1988年,萬科第一次社會募集資金,其中825萬股(占股本總額24.9%)由外資認購,劉元生作為發起股東之一認購了350萬股。

    2006年12月10日,萬科的國家股、法人股將可以流通,恰逢牛市,敏感的媒體給劉元生的350萬原始股算了個賬,其增長已超過了160倍。20世紀90年代初劉元生移民,生意之餘熱心公益活動,現在許多時間都用在公益活動上。

    王石在多個場合都提到劉元生投資萬科的故事,他意在提醒公眾,在商業社會,一些堅持原則的行為不僅是能夠精神上收益,財富上也能夠得到收益。

    行動指南

    看好一個企業,並進行長期穩定的投資獲得巨額回報固然值得肯定;而創辦一個企業並能吸引投資人長期穩定的投資,還能夠讓投資人獲得可觀回報,這也是企業家應該爭取實現的!

    12月18日

    點紙成金

    1985年,張茵闖蕩香港,做廢紙回收再生產生意。按照大陸的傳統觀念,這是廢品收購站的勾當,買賣做不大,行業名聲也不好。張女士之所以選擇這個行當也是適者生存吧。誰會想到20年之後卻因廢紙生意成為中國大陸新一輪的首富。

    想來張女士成功在:

    第一,專業化。1985年到香港開始做廢紙生意,做了20年始終未變,應了「360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

    第二,誠信。紙漿摻水是當時香港的行規,張女士堅持誠信,不摻水,贏得了聲譽,也贏得了生意。

    第三,生意全球化。張女士1990年移民美國做同樣生意,移民的理由是,香港的貨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而美國每年消耗4700萬噸的紙張,其中75%進行回收使用,是世界上最大的廢紙市場。

    第四,上下游資源整合。在中國大陸建立造紙廠,將美國收購的廢紙源源不斷地送至中國的工廠進行再加工,生產優質牛卡紙,其上市公司產生的利潤就源於這些牛卡紙廠。按照玖龍紙業公佈的目標,產量增加的目標由目前的330萬噸增加到535萬噸;到2008年的產能將達到715萬噸,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包裝紙生產企業。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經濟騰飛的今天,什麼沒有可能呢?問題不在敢不敢去想,而在肯不肯認準目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做。

    ——2006年10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廢紙就是森林》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6年10月11日,媒體統計:按照玖龍紙業昨日9.02港元收盤價計算,持股74.7%的張茵夫婦名下資產市值已經超過260億港元……張茵將成為中國2006年度的首富,因其女性身份引得更多關注。2005年中國富豪排行榜上,張茵僅以15億元資產排在107位。

    行動指南

    辦企業不要在乎別人認為你在做什麼,而是要確定你自己在做什麼。有時候別人看不到的商機恰是你成功的秘訣,而如何做成這樣的生意,則是你的水平。

    12月19日

    成為社會企業家

    參加阿拉善協會同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聯合舉辦的「NGO組織建設」論壇。

    發放的會議資料裡有一本書,書名《如何改變世界》,作者(美)戴維·伯恩斯坦、譯:吳士宏。吳士宏?

    譯序是這樣開始的:2003年我從商場退休。休養的同時,思考後半生的計劃,並開始做些公益領域的學習和研究……

    啊,沒有猜錯的話,是3年前從TCL退下來的吳士宏女士。

    ……

    幾年過去,沒有吳總的任何信息。去向成了個謎。

    看到眼前的這本介紹全世界從事公益精華案例和代表人物的書,才明白吳士宏女士從公眾視線消失的原因。

    吳女士在譯序中這樣寫道:奉獻、愛心,是人類公認的美德,也是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的根基所在。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更難的是,將好事做成了可以使人類持續受益的事業,從而使世界因此變得更好。

    明白了,吳士宏女士已經儲備了能量,為崇高的公益事業準備新的起飛。

    ——2006年6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你小瞧了一位女性的能量》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社會企業家是一個新近得到命名的群體。他們多為社會公益組織的發起者和經營者,例如為印度流浪兒童創設24小時救援熱線的傑魯,為南非艾滋病人建立看護網絡的霍薩,為巴西貧苦牧民架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羅薩。

    2006年春,患有嚴重腰疾的吳士宏女士重現公眾視野,帶來她的翻譯作品《如何改變世界——社會企業家與新思想的威力》,其中提出了「社會企業家」,與這個概念相對應的便是商業企業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