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中國市場,條條大路通羅馬。在不同的行業,面向不同的客戶,以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那些率先把握「中國購買潛力」的中國公司,迅速積累了與投資者議價的本錢。
衣、食、住、行,健康,教育,旅遊,休閒,投資,個體消費需求率先爆發。這給那些B2C公司的成長提供了機會。那些幫助B2C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上下游公司,同樣受惠於中國消費的增長,不管它們提供的是原材料、研發能力、製造能力、營銷渠道,或者是融資服務。
得到更多認可的,是那些利用互聯網「工具」經營傳統業務的公司。比如,通過互聯網銷售母嬰用品的紅孩子,通過互聯網和呼叫中心銷售襯衫的PPG,以及把跳蚤市場搬到網上的阿里巴巴等。
從「快速」到「卓越」,對中國快公司來說,意味著形成更全面的競爭力,以應對成熟市場的產業競爭。這將是比「長大」更大的挑戰。
行動指南
國際資本不僅僅認可中國的銀行、中國的科技企業,它們更加認可的是中國的改革。作為改革受益者的企業,則要在吸收過往30年經驗的基礎上尋找更有質量的增長。
12月8日
我對江南春的分眾公司看走眼
新千年到來之後的那段時間裡,曾經有兩個年輕人找到我,說要創業,搞電梯間的液晶屏廣告業務。當時我啞然失笑,「怎麼會有人看這樣的東西?反正我不看!」
我覺得這個商業模式不成立,勸他們趕快找其他正經事情去做。結果幾年後,這個名叫江南春的年輕人和他的分眾公司,就是靠這個我看走眼的經營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並成長到了百億元的規模。
——2007年5月,王石在為肖勇新書所作之序《新經濟與傳統行業結合更有活力》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知識的更新,導致制度革新、技術創新,最終推動經濟增長。未知的領域中,潛藏著許多風險,也存在大量的商業機會,這就是新經濟崛起的簡單邏輯。市場上從來不缺少創造奇跡的機會,缺少的只是創新和探索。年青一代是創新和探索的主力,而傳統行業為他們的創新和探索提供了一個寬廣的平台,同時,也能從新經濟的發展中獲得新機會和新工具。
行動指南
作為「老一代」的企業領導人,不要忙於否定新生事物,否則可能與許多好的「新機會」失之交臂;作為「新一代」的創業者和領導人,不必對「老一代」盲從,有時更需要勇於堅持,所謂「創新」就是這樣產生的。
12月9日
誰來關注社會的夾心階層?
在以家庭為「宗教」的中國,中產階層不僅是先進文明的推動者,也是底層社會的救濟者,中產階層不斷救濟以血緣為紐帶的底層社會,同時卻發現自己不得不同富人在一個起跑線上向政府繳納更多的稅賦,放棄其他方面的生活權利,比如高房價帶來的衝擊讓他們買不起房又享受不到廉租房,為解決居住問題,不得不放逐,變成了所謂的「夾心層」。
「被拋棄的中產階層」來自於薩科奇的《見證》一書:1975年以來,法國政府犯了決策失誤:中止了對中產階層的社會政策,其結果,進入21世紀,中產階層的絕望已經趕上了貧困者,遇到了諸如就業安全、購買力、進行高級培訓、職業融入和子女生活安排等一系列問題。其背後的真正危險是,當中產階層停滯不前,整個國家將進入凍結和僵化之中。
中國政府開始認真建立低收入階層的住宅保障體系,值得欣慰!
但是誰來關注承擔社會穩定、文化創造的中產階層呢?
——2007年12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可憐天下「夾心層」》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中國的「中產階級」是經濟快速轉型期湧現出來的一個新興階層,不宜像外國那樣簡單地用年收入概括,它與我國的投資熱、股票市場、房地產、新的消費方式等密不可分,同時又是中國民生問題的隱性癥結所在。
從恩格爾係數來看,國際慣例是,在60%~50%之間屬於溫飽;50%~40%就是小康;40%~30%屬於比較寬裕的小康;30%~20%屬於富裕。
按照這個說法,中產階層的生活是在實現小康以後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的狀態。
2003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公佈的《中國企業家成長與發展十年報告》中關於企業家的生存狀態調查恰好說明了這一點。這個自1993年啟動的龐大調查系統,每年都會對國有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公司、外商以及港澳台投資等企業的法人代表進行一次抽樣調查,平均人數3000名,因而在全國具有代表性。一直在參與調查的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秘書長李蘭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表示,「企業家在10年之間遇到的心理問題與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們應該更加關注他們的生活狀態」。
行動指南
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中產階級」,更加擔負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頂尖階層的輻射,擔負中產階級的發展壯大關係到整個社會的發展壯大。因此,能夠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將是未來最有前途的企業。
12月10日
爭取自由的公共精神
文藝復興這場人文主義運動在歐洲傳播,普及了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權利的思想。
經濟讓人擺脫了人身依附關係,人可以自由遷徙,而成了社會的人。這樣,自立、自主、自助的人格就誕生了。個人的人格、價值、尊嚴、權利就開始成長了。
歐洲文藝復興於14~16世紀的農業商業化、莊園的瓦解和工業的繁榮,以及城市的驚人成長。
——2007年7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學者楊鵬曾感慨過:我們缺少的不是自由,而是爭取自由的公共精神!
王石傾注很多心力的「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目前可能是國內最大規模聚集企業家的公益組織,其非常注重公共精神建設。它的發起人包括劉曉光、田溯寧、陳東昇、王石、馮玉良、馮侖、郭廣昌、李寧、潘石屹、馬蔚華等80位企業家,幾乎是國內活躍企業家的大名單。首屆理事會會長是劉曉光,第二屆會長是王石。曾有深度參與「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人士評論,它是「企業家的民主訓練營」,從它新一屆事理會略微精簡的組織結構看,這群在自己企業中說一不二的企業家的確是在學會民主。
成立於2004年6月5日的SEE協會的章程規定,凡是認同並遵守SEE章程並向SEE繳納會費現金1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即可取得一年的理事會員資格。而一次性或累計繳納會費達100萬元人民幣可成為終身理事會員。這一平等的金額是眾多企業家在SEE中維持平等心態的重要前提。
SEE的項目主要集中在阿拉善地區,分為自然保護與社區發展項目、科學研究項目、環境教育及培訓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不過,由於「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功能實質上是「企業家的民主訓練營」,在完全平等、民主的情況,他們要作出有結果的公益行動還有待時間。
行動指南
讓「人」自由,讓「人」能夠發展,國家和社會才強大。企業發展的目的也要重視實現每個員工的發展,這也是「以人為本」的核心。
12月11日
要「爭吵」的決策過程
感想:環境信息公開需要對公眾公開,「要『爭吵』的決策過程,而不要『一致』的決策過程」,出於國家環保的高官難得!體現了環保信息和決策過程的透明和民主。環保的信息和決策如此,公共決策部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將從2008年5月1日施行。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表示:「信息越不公開,特殊利益勾結的機會就越大,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就越大,不穩定的因素就越大。因此,我們寧可要『爭吵』的決策過程、和諧的結果,也不要『一致』的決策過程、混亂的結果。」
——2007年5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7年5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公佈才幾天,國家環保總局就公佈了《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
這是國家部委中,第一個針對信息公開工作的綜合性部門規章。
對於「不公開」的危害,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一連用了4個「越」:「信息越不公開,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就越大,謠言的市場就越大,不穩定的因素就越大。」
這個《辦法》針對環保領域的「信息公開」,作了具體的規定。最重要的是它不僅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公開環保法律法規、政策、標準、行政許可與審批等17類政府環境信息,也把污染企業列為了信息公開的主體,要求強制超標、超總量排污的企業公開4大類環境信息,不得以保守商業秘密為由拒絕公開,鼓勵一般污染企業自願公開環境信息。
環保局的目標就是,在各種環保事務進行的過程中,公眾能夠及時得到環境信息並表達意見,各方達成妥協與共識,而不是在既成事實後產生衝突。
行動指南
「爭吵」是民主的標誌,可能帶來積極的結果;沒有「爭吵」的一言堂,往往是不科學不經濟的。國家政策法規的出台如此,對企業的決策和發展來說也是如此。
12月12日
巴帝電信屹立不倒的法寶
……
翻到一頁專題,介紹印度電信移動鉅子蘇迪·米塔爾創建巴帝電信的故事。引人入勝!之所以感興趣不是蘇迪·米塔爾靠2000美元起家的傳奇創業故事,而是其創造的「業務外包」商業模型。
——王石在《還不到60嘛,怎麼變成老一代了?》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3年,印度使用移動電話的人數迅速躥升,米塔爾的巴帝電信僅僅處於微弱領先地位。如何鞏固領先地位?3年後,巴帝電信的無線用戶數已經過了3000萬,利潤持續增長,而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卻虧損嚴重。
米塔爾是如何應對飛速增長帶來的管理挑戰的呢?他採用了一種典型的印度式解決方法——外包,但進行逆向運作,脫手網絡事務。
2004年,米塔爾將電話網絡運營業務移交給瑞典愛立信、德國西門子以及芬蘭的諾基亞。這筆交易意味著巴帝公司再也不用操心購買和維護設備的問題。同年,米塔爾還與IBM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10年、價值7.5億美元的合同,將公司信息技術服務業務外包,其中包括賬單管理業務、客戶賬戶管理,甚至於公司內部網的運作。
解放巴帝公司,使其能夠專心去做自己最擅長的業務——營銷,為客戶設計新型服務,以及尋找新的商機。
行動指南
一個企業想獲得長足的發展未必將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攬。根據自身優勢合理分工,吸取社會資源合作,是企業發展的「捷徑」。
12月13日
老王沒有讓人代寫博客的習慣
圖片還在我的電腦裡,秘書還不知道我要發什麼樣的圖就把文字寫出來了?老王沒有讓人代寫博客的習慣。真有人代寫,能寫出老王的風格?
每天網上1000字,這是對自己的約定,博客不僅是交流的平台,也是一種文字整理的訓練。
——2007年,王石在其博客文章《出差不帶秘書,更不會帶個槍手》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有網友留言說:王總,您的「粉絲」真多,簡單的幾個詞彙的套迭,也能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可是,我有種感覺,這些並不像出自您手,您不會有專職的秘書來幫您更新博客吧?(照片應該是您拍的)我更喜歡和欣賞言語犀利、思想深邃的您,那樣的您才是真實的——拜讀您在「日誌分類」裡發的很多文章,通過收看您在電視裡接受專訪時的言辭可以看出。您可別生氣,您可是俺的偶像,從知道萬科、知道王石開始,雖然我已經身為人母了。我只想在這裡見到一個真實的您,哪怕您很忙,不能天天都更新內容。
王石對此當然不認同,於是立即澄清,表示博客都是自己親歷親為,絕不假手他人。
行動指南
博客是個交流和互動的平台,要想獲得公眾的真正交流和互動,還是自己親自動手,對自己、對公眾都更有利。
12月14日
該給農民國民待遇的時候了
二元結構是指我國在社會結構上實行城市/鄉村二元分割的概括表達,又可稱為城鄉差別/二元社會結構。二元社會結構包括戶籍、住宅、糧食供給、副食品供應、教育、醫療、就業、保險、勞動保障、婚姻、徵兵等10餘種制度,成為判斷農民與市民階層的依據。
改革開放後有的差距縮小了,如糧食、副食品供應納入市場調節,其城鄉鴻溝並不大。但以戶籍屬地為先決條件的城鄉二元結構不但沒有消失,局部的差距甚至制度化了。如徵兵,城市兵可以安排就業,農村兵幾乎很少安排;如社會保障,城市階層大多數可以享有,但農村大多數人不享有,形成了市民天生的一等公民和農民天生的二等公民。戶口不僅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資源享有權的確認。
——2007年,王石在旅途中閱讀到「二元結構」有感而寫了這篇博客
背景分析
作為一名關注社會事務的商人,王石對於中國社會的變遷走勢非常敏感。
就像清華大學的孫立平教授曾經指出,「城鄉二元結構」已經成為目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嚴重障礙,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因為「城鄉二元結構」的問題不解決,不但會造成一個城鄉斷裂的社會,甚至連城市本身的發展也會失去支撐和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