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管理日誌 第50章 十一月:戶外運動與企業之道 (1)
    11月1日

    董事長「不務正業」?

    如何做好董事長呢?我想,董事長最大的責任在企業戰略層面引領萬科發展方向。

    如何讓一個團隊全力以赴、甘心工作,不僅有激動人心的口號、公司美妙前景,還需要制度保障和對市場變化的洞察力。這幾點,董事長能把握住,至於是遊山還是玩水,就不要太在乎了吧。

    ——2008年3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董事長如何分配時間?(答網友十九)》中如是說說

    背景分析

    就算是超級富豪也會有自己熱衷的愛好,且不僅僅是收集天價現代藝術品、郵票或名車等與財富直接畫上等號的消遣娛樂。

    沃倫·巴菲特和比爾·蓋茨都是橋牌的狂熱愛好者。

    保羅·艾倫(微軟聯合創始人之一)收藏了約20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飛機,並在華盛頓州阿靈頓建立了一座老式飛機收藏館。

    詹姆士·古德奈特(SAS的聯合創始人)收藏了超過100塊的岩石、礦石、化石和隕石。

    洛克菲勒家族的繼承人大衛·洛克菲勒在10歲時開始收藏甲蟲,現在他已經92歲,收藏甲蟲有9000種共157000個標本。雖然他不是專門到處去收集,但熟悉他的人稱,無論走到哪他都會去找甲蟲,用瓶子裝起來並帶回家。

    行動指南

    人無癖好不可交。企業家更是如此,只知道賺錢、埋頭生意的企業家,其實是不健康、不完整的。

    11月2日

    我不是英雄

    我不是英雄,這是我的真心話。所以我反覆對大家說,不要太看重這次登山。

    我不是英雄,這不是謙虛。

    以我們中國10多億人口以及鄰近珠峰的程度來說,我們登頂的比例實在是太少了。去年就有一個和尚,以很簡陋的裝備,一個人獨自登頂珠峰,美國也有一個盲人到達了頂峰。所以大家不要把登珠峰看做很神聖的事情。我相信今年夏天這次登山,就有幾十個人登上去了,但只有中國隊員得到了這樣的殊榮。

    ——2003年5月,王石登頂珠峰後回到深圳對本書作者如是說

    背景分析

    50年來,共有1000多人登頂珠峰,但是其中漢族人士只有12名,6名是內地的,5名是台灣的,1名是香港的。

    2003年5月,王石參加的這批珠峰登山隊由一批普通登山愛好者組成,只是由於中央電視台的現場轉播,又由於處於「非典」時期,於是獲得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同,攀登成功後更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得到極高榮譽。在王石看來,這雖然是值得高興慶賀的事,但他們所參與的畢竟只是一項自願參加的極限運動。

    行動指南

    登上珠峰當然是壯舉,但是沒有必要過分誇張其意義。辦企業也一樣,做得好自然值得讚賞,但是切莫太過分。

    11月3日

    讓更多的人享受戶外運動

    在登雪山的過程中,面臨更多的是缺氧以及惡劣氣候、艱苦環境。這是對人承受力的訓練,對意志力的考驗,是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方興未艾的現代運動。

    飛傘的意外幾率比汽車還低,我們連汽車都敢坐,為什麼要害怕飛傘呢?

    珠峰大本營駐紮著各個國家的登山隊,就像一個國際村。印象中,我們國家的登山運動,參與的都是專業運動員,更強調的是精神和政治。20世紀60年代不惜一切代價登頂珠峰,為國爭光,留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但是在珠峰大本營所見到的外國登山者,多是業餘的,他們有自己的職業,像金融家、醫生、律師、教師等,對他們來說,登山只是一種業餘愛好和樂趣。令人稱奇的是,一些登山隊還把登珠峰和滑雪、飛行傘運動結合起來。我親眼見到身著飛行服的英格蘭登山隊隊員在大本營上空操縱彩色飛行傘翱翔……從西藏回來後,我的興趣點又發展到飛傘滑雪。

    ——1997年,王石第一次由珠峰大本營歸來後對本書作者如是說

    背景分析

    由於內地媒體及大眾的關注,登山、探險活動一直成為戶外運動的一個亮點和焦點呈現在大眾面前。因此,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戶外運動就是登雪山、到極地探險等。「戶外運動」也成了一個高不可攀的名詞,成了一個少數人喜歡的個別行為。其實,戶外運動是個廣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各種形式、各種層次的項目。走出戶外,融入自然,鍛煉身體,淨化心靈,每一個人,只要願意都可以選擇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

    不僅僅是自己飛傘,王石還帶動自己十幾歲的獨生女兒也參與飛傘。真正身體力行將戶外運動進行到底。

    行動指南

    企業家可以盡量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外運動,強身健體,同時開闊視野,拓展思維。

    11月4日

    成年人做事,不一定硬要家庭很理解很支持

    成年人做事情,還是有分寸的。自己想去,衡量過安全係數就去了,不一定硬要家庭很理解很支持才行吧。

    國內的很多人認為登山只是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的活動,但國外許多登山隊的人員構成是銀行家、律師這樣一個社會階層。在他們看來極限運動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只不過這些運動碰巧我都喜歡而已。這樣的生活方式讓我覺得生活更有意義,更應珍惜它。況且它並不影響我的工作。

    ——2003年,王石在接受本書作者採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有關王石為何喜歡極限運動,有多沉迷,都是媒體和公眾經常關心的問題。

    王石登珠峰的念頭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實際上,當他第一次去西藏,見到珠峰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登頂珠峰。王石登山的緣由,也許和很多人想像的很不一樣。首先他沒有所謂征服自然的目的,更多是發自內心、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

    為什麼要去登山呢?新西蘭的著名登山家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有時候,對於企業家而言,家庭和事業會構成矛盾。而有時候,連戶外運動和家庭也會構成矛盾。這就需要企業家用成年人的思路來把握和平衡了。

    大衛·羅伯特的感觸是:攀登的魅力有多大取決於它對人際關係的簡化、對友誼的減弱和對合作的增強,以及人與第三者(山脈、挑戰)之間的關係對人際關係本身的取代。在具有神秘魅力的探險後面呈現出的堅韌不拔和無拘無束的流浪生活是對我們天生的舒適和安逸的解藥。

    這一切正是王石以及不少企業家管理者喜愛戶外運動的具體理由吧。

    行動指南

    各種戶外運動,都能幫助人養成堅韌不拔的個性和挑戰難度的創新精神,對於企業家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鍛煉。

    11月5日

    做一些我不後悔的事情

    西藏號稱世界第三極,空氣稀薄,自然條件殘酷。但是藏人生於斯、長於斯,他們照樣生活,生兒育女,可見人的潛能有多大。我們生活在低海拔地帶,跟藏人相比,條件不知優越多少,應該可以做成相當多的事情,沒有什麼是不能克服的。

    當時的願望非常簡單,我想如果命運決定我的後半生坐輪椅度過的話,我不要到時候後悔:在我還很健康的時候,我可能應該做的事,我沒去做。現在趁我還沒有癱瘓,我得做一些我不後悔的事情。

    ——1999年,王石在接受本書作者採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自西藏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回來之後,王石就盯上了中國登山基地,開始進行高山訓練,然後開始登雪山。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沒有癱瘓,但是當初癱瘓的可能造就了一個登山的王石。

    實際上,不要說是攀登七八千米的雪山,即使平時攀登深圳附近海拔幾百米的小山,王石都一定要拄登山杖,因為直到現在他的左腿還是隱隱作痛,隨時可能突然沒力而倒下去。

    因此,在這樣的身體條件下王石還能夠堅持一系列極限運動,少一點毅力和意志都不行,說王石是鐵漢,名副其實。

    法國諺語有云:不要等到日子過去了才找出它們的可愛之處。

    樂聖貝多芬更是說:人擁有的東西沒有比光陰更貴重、更有價值的了,所以千萬不要把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行動指南

    企業家儘管時間緊張,也需要留出一部分時間來做一些讓自己不會後悔的事情。

    11月6日

    選擇登山運動,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登山作為一種運動,包含著征服。其他競技運動的失敗者只是拿不到獎牌,而登山失敗者的代價往往是死亡。

    ——1999年,王石在接受本書作者採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以生命為代價的挑戰,其魅力是無與倫比的,這大概正是登山吸引王石之處吧。

    登山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是一項昂貴的運動,沒有錢染指不得。但是,立志推動登山運動發展的王石經常語重心長地勸告大家說:「一般的登山活動,並不需要太多的花費,比如登北京的香山。」他說,有一次在中央電視台做有關登山的節目,結識了一位八旬長者,他天天登香山,風雨無阻。選擇登山運動,等於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

    每年,至少有20多個外國登山隊員進駐珠峰大本營攀登珠峰,這些登山愛好者中,不乏有錢人,也有一般的打工者,比如鋼鐵工人、郵遞員。這些「登山癡」攢錢十幾年或打雙份工,就是為實現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夢想。「只要你喜歡,山就在那裡,同錢多少沒關係」。

    行動指南

    登山和辦企業一樣,都有一定的風險。做好兩者的關鍵都是要控制好風險。

    11月7日

    登山的美妙體驗不在登山的那一刻

    登山是一種讓人後悔的活動。登上去的感受就是趕快下山,下次絕對不來了。登山的美妙體驗不在登山的那一刻,而是現在。因為我去登山了,很多人沒去,所以我很得意。

    由山上再返回城市,一切對你都是新鮮、可愛、可親的。你會重新審視、珍惜曾被你長期忽略的許多東西,你會更熱愛現代文明生活,你會對週遭的人更寬容。

    ——1999年,王石在接受本書作者採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很多次有人問王石,登山的感覺是不是特別美妙。

    王石也很認真地談過登山對他的積極意義:「登山可以使人更珍惜平時忽略的東西。我住在賓館裡時,服務生會給我送來水果,但我總是想不起來吃。可一旦進山兩天之後,人家給你一個蘋果,你咬一口,感覺太美好了。登山既是生命的濃縮,也是生命的延長。登山時非常痛苦,你總想放棄,你以為你上不去了,可成功就在於你能否再堅持一下。這種體驗在生活中一般需要十幾年時間才能體會到,可通過登山,一個禮拜就能體會到。現在,在談判時,從心理上我就有一種壓倒對方的氣勢。我想,我能登上去,你行嗎?你根本耗不過我。」

    他又說:「在登山的過程中回想人生的道路,你要堅持做你認定正確的事情。但是,登山還不完全等同於生活,登山的目標很單純,不是上,就是下。可生活就不一樣了,它有許多的選擇,也有很多的誘惑。」

    行動指南

    登山是一種非常態的生活,所以其中的很多體驗也是常態生活所不能提供的。

    對企業家而言,從非常態中換角度看待事物,往往有另一番豁然開朗,同時有助於保持觸覺敏銳。

    11月8日

    山友之間的特別關係

    山友之間的關係是很特別的,和普通城市生活很不一樣。

    一進山,一些不確定卻關係到生死的因素,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得很近。在山裡相處一個星期所建立起來的深厚友情,可能是你在都市生活10年也不可能建立的。比如說,一個帳篷至少要睡兩個人,朝夕相處,從情感和精神上就拉近了兩人的距離。大多數情況下,登山時大家都要三四個人結組牽在一起,這需要絕對的相互信任。有時,連續10天、8天大家都要綁在一根繩上,只要一個人腳下一滑,就有可能扯帶幾個人滑墜。

    ——1999年,王石在接受本書作者採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對企業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管理無處不在。

    王石遠離萬科去登山,但並沒有放棄工作。登山時王石和其他隊友一樣,20天不洗臉、不刷牙、不洗澡,吃同樣的飯菜,同樣有高山反應,閒聊時會一起講葷段子。這時王石只是一個普通的登山愛好者。只有在他面色嚴肅,利用衛星電話和網絡通訊操縱著萬科公司的運轉時,你才會感覺到他是一個上市公司的大老闆。

    王石告訴我們,登山者的圈子很特別,它建立在生死與共的基礎之上。

    無論平時擁有什麼社會關係,成為了山友,大家都是為了在現實生活之外尋找更簡單一點的樂趣,

    大多的山友只是過客而已,

    這種友情很獨特,是不輕易說出口,但卻非常現實的一種情意。

    山友之間需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不合適過於接近,人要學會保護自我;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