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的主流還是通過商業化形式來進行解決,提高效率。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經驗,比如說以英國的方式,給商家提供一塊地,非常明確地規定你有一定的比例,10%或者15%,你做房子就得做成廉租屋的形式,這種操作是比較簡單的方式。還有像德國在東西合併的時候,很多是要解決住房的問題,他們的地要發展商來蓋,發展商再比較便宜地租給需要有資格居住這種房子的客戶,當然和市場租金的差價這個問題,有德國方式,當然還有新加坡、香港地區,都由政府專門有一個住宅署、公共署來進行批量地蓋,便宜地租給消費者。這方面國內許多城市也有成功探索,深圳也有做,也由住宅局來蓋,用比較便宜的土地,蓋比較便宜的社區賣給居民。
——2005年11月,王石在接受《南京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萬科帶頭發起這個活動的契機是,2005年4月國務院「新八條」推出後,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房地產健康發展本身要解決更多居民的居住問題。「國八條」裡,第一條明確提出關於土地供應體系,應該更多關注中低收入的人,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
萬科從中看到了明確的國家政策指向。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本身是一定要有政府行為參與的,另外也應有商業的行為配合。萬科和上下游產業合作,將相關的產品推到社會上去,讓社會來檢驗,共同參考,這是一個新嘗試,也是一次新契機。
王石覺得,房產商並非為富不仁的代名詞,社會公益方面要走在前面。萬科準備決定把開發方向轉向收益相對比較穩定的經濟適用房,在2006年向市場推出適合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原型,並在下半年開工建設。
但是,王石直到今天也一直承認,在沒有政府特別政策傾斜之下,萬科是無法大規模開發經濟適用房的。
行動指南
中國很多問題不是企業自身能夠解決的。但是即使是這樣,企業也不能放棄這方面的努力和嘗試,而是應該積極做好相應的準備。
9月7日
讓建築讚美生命
萬科此次新標所傳達出的感恩意識,既包含對客戶的感恩之情,也有對社會的感恩之意,其實質在於強調企業與客戶、社會的和諧共生,唯有如此,企業才可能具備持久的生命力,希望新標識伴隨萬科成長為百年老店。
——2007年10月29日,王石在萬科換標儀式上如是說
背景分析
萬科原標識曾經伴隨這家企業走過19個年頭,在原標識的設計階段,萬科還是一家以經營電器貿易起家的多元化公司,且有進入電器製造業發展的思路,因此原標識的設計帶有適合在電器產品上使用的考慮。隨後,萬科在1993年將房地產住宅業務確定為其核心業務,公司開始進行專業化改造,將住宅開發外的其他所有業務轉讓,並逐步成長為目前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住宅企業。原標識的內涵已經不完全吻合萬科當時的定位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有了新標識的誕生。
不過,萬科這次換標誌,因為變化比較大,所以外界接受起來,態度也比較複雜。更有一些品牌專家,對萬科新的宣傳主體語句頗有微詞。
「建築無限生活」與房子、居住的概念非常吻合。而且建築無限生活有一種面朝天空的無限想像意境。與國人追求美好居住空間的心態非常一致。直白、吻合、有效。
「讓建築讚美生命」有一種帶領所有消費者一起朝拜和敬仰生命的感覺。這種肯定句的主題很有高度,同時也限制在了一個狹窄的範圍,這個範圍單一、沒有迴旋的餘地。而且2007~2017年的國情和民情都不太可能去讚美生命。距離感太強,導致普通消費體不可能體會到,所以傳播力和營銷作用都較為有限。
行動指南
企業標誌和廣告語的變遷,有時候未必一定能夠充分反應企業的戰略思路和運營方式的變化。不過,這畢竟意味著中國的企業有意告別草莽階段,走向品牌精細化的新階段。
9月8日
中國人口紅利的現狀
萬科對行業的基本判斷是:至少在2030年人口拐點到來之前,由於人口紅利和中國經濟發展,住宅行業仍有相當大的潛力。但即使一個長期看好的市場,也不意味著沒有短期波動。2007年二季度之後,市場持續高速上漲,萬科認為帶有一定過熱因素,這種趨勢不可能長期持續,理性調整的過程是必然的。
——2008年2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根據國際研究成果,當勞動力撫養比低於55%~60%的區間時,存在人口紅利(也稱「人口機會窗口」開啟);反之,則「人口機會窗口」關閉。當撫養比低於45%時,人口紅利進入「黃金期」。
當總人口中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上升,撫養比下降,會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這時,消費率降低,儲蓄率增高,投資高速增長,進而推動經濟迅猛發展。
中國人口扶養比由20世紀60年代的8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1%。也就是說,從全社會範圍看,每100個中國勞動力所撫養的人數僅為40.1人。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也在持續增長,到2005年,占總人口比例已達到9.07%。按照聯合國標準(7%),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
在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進入人口紅利期,2000~2020年之間,進入人口紅利黃金期。
人口紅利是人口發展史上難得的機遇;人口紅利帶來的高儲蓄率、高投資率以及其他好處有力地推進了宏觀經濟和房地產行業的高增長。萬科應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在今後的3年內加速發展,盡可能多地跑贏大市。2010年左右,應提前做好抵禦風險的準備,例如強化企業現金流管理,降低企業負債率等。2010年以前,公司應當完成戰略變革,提高在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下持續成長的能力。
不過,有專家分析,如果按照人口紅利推算,暴利時代可能要結束了。這幾年房地產的高速發展建立在兩個重要基礎之上,一個是透支,另外一個就是對祖輩儲蓄的利用。根據哈繼銘的分析,中國的主要儲蓄比例將在2015年達到頂峰,之後會大幅下降,因此,房價拐點會在2010~2015年之間出現。
行動指南
中國目前仍然處在人口紅利的黃金時期,所以企業的發展較為得心應手。如何恰當地把握好人口紅利的機會,又要避免過分樂觀盲目擴張。其中的節奏最為考驗企業家。
9月9日
行業之間應重整合
供過於求,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之一。20世紀80年代,我曾參觀過索尼公司在東京的專業級攝像機生產線。在裝配線上,我不僅看到索尼的品牌,還見到JVC、松下、日立等索尼競爭對手的品牌。大的電子製造商利用品牌佔領市場,生產領域卻按規模經濟生產的原則進行分工合作。我感歎品牌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資本主義精神。
反觀中國的主流彩電企業,仍走著互相競爭而不合作的道路。很難設想爭奪彩電市場第一、第二把交椅的長虹、康佳兩家企業能互相委託加工,但為什麼不擅長生產電視機的海爾、TCL進入彩電市場也不採用委託加工的形式呢?我們曾反思過計劃經濟的「小而全」、「大而全」,可惜,家電行業仍在走著大而全的發展模式。
——王石、繆川,《道路與夢想》,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
背景分析
適度的競爭對企業的發展和社會價值的創造都有好處,但是惡性的競爭卻往往導致對某個市場主體的傷害,甚至造成波及整個行業的災難。
但是反觀內地各個行業,不僅僅是家電業惡戰得一地雞毛,連帶網絡遊戲、保暖內衣、網吧、紡織品乃至會計師行業,都存在各種惡性競爭。這樣的後果,是內地多個行業缺乏積累,一旦遇到經濟週期震盪和外資壓力,這樣的行業往往一觸即潰,全軍覆沒。
鑒於彩電行業的經驗,住宅產業應該走什麼樣的路呢?無疑,簡單的規模化是行不通的。要使社會資源合理配置,有競爭力的發展商應該在產權、資產、專業分工的綜合層面上進行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一批具規模、有影響力的產業集團,才能彼此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良性競爭局面。
行動指南
行業之中的競爭難以避免,但是行業之中的合作同樣有價值。整合同行業資源,這是所有企業家不應錯過的一環。
9月10日
住宅行業應該考慮「經濟性」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乃至80年代,中國城市曾大量建造「火柴盒」行列式住宅,新興的發展商認為它是過時、缺乏生活情趣的,因此予以否定,取而代之的是注重綠化居住環境、關注建築立面的美觀、滿足生活舒適方便的現代住宅。但換一個角度看,「火柴盒」行列式住宅卻是用較少的資源解決城市普通居民住房的最佳選擇,在動員國力資源開展工業化時期,有其經濟上合理的一面。
而在90年代流行的住宅小區,無論住宅環境公園化,還是住宅空間的無限擴大化、住宅裝修高級化、衛生間重複化都表現出經濟的不合理。以衛生間重複化為例,從住宅區的公用廁所過渡到單套住宅配備衛生間,是城市居住文明現代化的標誌之一,問題是:單體住宅配置兩套、三套甚至四套衛生間是合理的嗎?萬科曾考察過日本的高尚住宅區,驚訝地發現,很少單體住宅配置兩套以上的衛生間。日本的人均GDP多少?中國內地的人均GDP多少?為什麼我們的住宅衛生間配套這樣「奢侈」呢?
——王石、繆川,《道路與夢想》,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
背景分析
21世紀以來,王石經常提到住宅行業的一個概念是「超前消費」。事實上,長期以來,房地產行業之中,有一種為了牟利,過分迎合乃至誘導超前消費的傾向。爭相蓋大房子,多洗手間以及安裝其他炫耀性不實用的功能。
所以,王石感慨:我們現行的商品住宅存在著經濟上的極大不合理性。在迎合「新富」消費群體時期,這種經濟不合理性卻能滿足消費虛榮的需要,而面對普通消費者,無論從個人的消費能力,還是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來看,都是不可取的。面對普通消費者,應該反省住宅開發中的貴族化傾向,以舒適、實用、經濟為前提,研究、開發滿足普通居民的居住需求。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中國還需要保證18億畝耕地,因此,可供開發的城市土地是有限的。因此,地產行業要有大局觀念,不能為了一時的利益,涸澤而漁。
行動指南
每個企業都是和社會共存的。在推廣發展自己業務的同時,也要考慮到與社會的相容程度,不能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9月11日
濕地是一個生態鏈
萬科開發住宅小區的理念也是非常強調水,但開發的卻是濕地。而房地產開發商通常的做法,就是簡單地挖一個坑,並往裡面注水。但在萬科看來,搞濕地卻能打造一個生態鏈。萬科的理由是,中國缺水,東部城市缺水,西部城市更缺水,而挖一個湖,水就不可避免地蒸發。濕地可以栽種很多水生植物,這樣水的蒸發量僅僅是湖地蒸發量的1/4。萬科看重的另一個就是生態鏈,因為水生植物有生態鏈,而且濕地補充的水更多的是降落在小區的雨水。表面上看不出什麼,實際上仔細看萬科跟其他企業相差特別大。比如我們非常明確地提出節能、環保住宅的要求。這其實就是萬科對社會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2005年2月,王石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一個旨在保護和合理利用全球濕地的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ConventiononWetlandsofInternationalImportanceEspeciallyasWaterfowlHabitat,簡稱《濕地公約》)。該公約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2007年4月,有154個締約方。
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