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的經營智慧 第29章 不斷自省,持續進步 (2)
    以前在電燈公司認識的做技工的A君,突然找到松下說:「松下君,聽說你辭掉了工作,開始自己做生意,後來又聽說你做得很成功,所以很早就想來看你,今天終於來了。」松下聽了很高興,聊了松下工廠的很多事情,兩個人甚至還籌劃了將來。這個A君3年前從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科畢業之後進入大阪電燈公司,家裡非常富裕,他對松下說:「你幹得很好,可是,松下君,我想,與其你一個人不屈不撓以薄資做生意,不如從外面融資,改成有組織的大公司。一個人干,賺錢有限,又累,還得慢慢擴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我的一些親戚朋友都有相當的資產,5萬或10萬的資金是沒問題的,只要你贊成就可以了,你考慮考慮吧。我雖然進入了電燈公司,但對零零碎碎的小工作不感興趣,很想做一番大事業,如果我們兩個人合作,將小工廠改成公司,共打天下,你看怎麼樣?」A君很熱心地向松下描述美好未來。

    松下聽了之後,被A君描述的藍圖打動了,也覺得十分有道理,與其一個人去做10份工作,不如兩個人去做30份工作,於是跟A君說先回家考慮四五天,到時再去他家做進一步確定。回到家後的松下心思開始有點亂了,到底是一個人打拼好還是兩個人組建大公司好呢?松下在家徘徊了兩三天,還在猶豫中又去了A君家裡,A君倒是很急切地問:「松下君,怎麼樣?決定了嗎?只要你確定,我明天就辭掉工作,回故鄉去,兩三天之內,找10來家親戚,每家籌個5千元、5萬元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還在搖擺當中的松下,當時做生意也才一年多,5萬元不是一個小數目,加上松下本人此時對公司的發展並沒有清晰的構想,只覺得A君的提議還不錯,就稀里糊塗地答應了。

    後來回到家裡之後,松下再仔細地反思,才覺得答應得太草率了,自己很有可能就是被做董事、有錢、有地位一時蒙蔽了,A君的性格自己也不太瞭解,能力也不知道怎麼樣,他說不想做電燈公司零碎的小事,說明這人還不是很可靠,再說,他有把握能募集到5萬元嗎?如果募集不到這些資金,又該怎樣呢?越想越不對,覺得規模雖然小了一點,但還是一個人做比較好,不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分歧。但是自己又這樣草率地答應出去了,大丈夫言既已出,豈能輕易反悔?而且當時答應A君的時候,他太太也在場的,怎麼開口取消呢?

    又過了兩三天,松下一直忐忑不安地想著兩個人合作的事,越想越覺得A君太書生氣,不實在,恐怕不能作合夥人,即使兩個人真的合作了,也不一定真的有構想的那麼美好,而且兩個人合作本來就是充滿了變數。於是他決定再去找A君商量商量,最好能取消這個提議。在去A君家的路上,松下一直想著「A君回故鄉去了吧?工作辭掉了嗎?」在胡思亂想中到了A君家,但沒想到是,A君竟然去世了,昨天剛發完喪,松下覺得像做夢一樣。A君太太說,松下回家後第二天,A君就得了急性肺炎,過了兩天就去世了。本來想去通知松下,苦於不知道他的地址沒辦法通知。A君的突然離世,讓松下茫然不知所措,A君的提議自然而然也就取消了。如果真的當時就成立了公司,恐怕以後就沒鬆下電器,更不會有後來跨國的松下集團了。但這件事給了松下很大的教訓:面對誘惑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事後要不斷地反思,反省事情的經過和發展,如果是錯誤的,務必要馬上糾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誘惑」總是以「機會」的面目出現的,很多企業會面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選擇,有的投資者會鼓吹高回報,但是,高回報意味著高投資、高要求、高風險,大多數企業並沒有這樣的實力去抓住這些所謂的「機會」,甚至容易得不償失。例如國產名牌「美加淨」,該護膚品在國內曾經有高達20%的市場佔有率,1990年,上海家化與莊臣合資,「美加淨」品牌被雪藏,跨國公司對上海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將「美加淨」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近年,上海家化不得不再花巨資將「美加淨」品牌買回,重新打開營銷,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國貨名牌「大寶」在2007年就被美國強生收購,中華牙膏被聯合利華租賃,雙匯在2006年就賣給了美國高盛集團……在各行各業都有,引起過轟動的算是娃哈哈與法國達能的聯姻,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又要求與達能「離婚」,強調娃哈哈是中國民族品牌。可是,就是這些我們眼中的民族品牌,經不住利益的驅使,被企業賣給了國外品牌,到最後還得花大價錢買回來,如果當時經營者有清醒的頭腦,仔細思考問題的所在,並反省自己沒看清楚是機會還是陷阱,恐怕也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了。

    2004年12月1日,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新交所發面公司,公司正在尋求「破產保護」,讓海內外皆震驚,因為就在2004年春天的一個關於企業「走出去」的國際論壇上,中航油集團總經理兼新加坡公司董事長莢長斌曾發表新加坡公司風險管理的經驗,他們公司的風險管理體系,還曾獲得過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創新成果一等獎,那為什麼發展得如此良好的企業居然會申請破產保護呢?是因為中航油公司總裁陳永霖涉足石油期貨市場並旗開得勝,獲得幾千萬美元,認為這是非常值得投資的,於是又購買了石油期權從2003年的200萬桶急劇增加到5200萬桶,導致企業5.5億美元的巨額虧損。這並不是個例,有很多企業家被一時暴利所誘惑,房地產火熱的時候投資房地產,期貨賺錢就投資期貨,最終導致本行沒有做好,反而被行業淘汰。

    五光十色的誘惑在投機者眼中是一個個機會,他們拚命地想抓住,最後卻跌得更慘。作為一名管理者,必須要理智地面對誘惑,不要被一時描繪的美好未來或者一時的利益沖昏了頭腦,作決策之前多推敲反省是否正確是很有必要的。

    案例3·在失敗中革新

    松下有位靈魂之友名叫加籐大觀。加籐先生是真言宗的和尚,但並不是從小出家。可能是與佛有緣,直到9歲,在真言宗的一所寺廟中長大,後來成了一名刺繡工人,30歲時患了一場大病,3年不能站立。由於一心向佛,依對佛的力量才能走路,加深了對佛的信仰,終於入了真言宗的僧籍,被任命為「權中僧都」。松下在京都住家執行業務時,與加籐先生同室而居,那時松下總覺得自己生活中有很多迷惑,常被各種慾望困擾,也常失眠,過著沒精神、沒靈性的生活。

    早上醒來,松下對加籐說:「師父,我昨天又沒睡好,眼睛都是紅紅的。」

    加籐回答他說:「如果常常失眠,事業做得再大也沒有用。我已經70歲了,一躺下去就呼呼大睡,到底誰才是人生的成功者呢?你的公司有5000個員工,你是他們的首領,我雖然寄居在你的家裡,心情卻十分平靜,不知道什麼叫失眠,你真可憐,好好拜佛吧。」

    松下依照加籐的話,點好佛桌上的蠟燭並問:「什麼時候才能好呢?」

    加籐卻告訴他:「按照現在的生活方式,到死也好不了。向我看齊吧,我不大好意思開口,你的慾望太深,又想事業發達,又要錢,又愛名譽,又想服務社會,又希望員工高興,又想遊山玩水,又想身體健康……這樣繼續下去,失眠是不會好的,就是不全部丟掉,也該有所節制才好啊!」

    因為松下先生的身體一直不好,他一直擔心自己活不過30歲,加上父母早逝及經營過程中的一些挫折,經常令他產生一些消極的觀念。但是在與加籐大觀的交談中,他漸漸領悟到人的思想比身體更強大,「現在」只是個瞬間,只有做好了每一個「現在」,才能積累出更長遠的「未來」,而這個長期不斷自我反省,使心情更加安穩,事業才會越來越興旺發達。

    松下後來在回憶中曾提到新瀉地震給他帶來的啟發: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要善於從問題中找出癥結所在,並加以糾正。新瀉大地震當時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橋樑、房屋等建築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毀,給當地居民和經濟發展更是帶來重創。松下公司也不例外,但是松下聽完了銷售部的損失報告後,有點難以理解。因為松下公司並沒有在那裡建造廠房,所以不可能造成廠房、設備被損壞這種巨大的損失,新瀉只有一個銷售部門,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嚴重的損失呢?

    經過松下更為深入的研究發現,原來地震前一些不必要的物品也運到了新瀉,所以那裡倉庫堆積了很多多餘的物品,如果供貨適當,庫存量也適當,就根本不會有如此嚴重的損失。松下感慨:如果不是這次大地震,那麼庫存積壓的問題就不會浮出水面,那公司也不會想到去解決。經過新瀉地震以後,松下想是不是其他的銷售機構也是一樣呢?於是他著手調查分佈在全國的銷售機構,發現大部分地方的情形和新瀉一樣。松下意識到這樣是不行的,經過檢討後,開展各種調研,並在一些方面著手改進,調整和改革了整個經營體制,使經營更合理化。

    天災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現有的科學技術還無法準確地預測到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破壞程度,但我們可以從這些災難中找出一些問題的癥結。近年來,我國也是災難頻發,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乾旱、暴風雨等,這些都是我們要面對的,尤其是在災後重建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問題,這也是需要自省的能力,經營者要善於總結髮現,才能使災難變成一種改革的推動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