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的經營智慧 第27章 思維創新 (3)
    後來,可能伊籐君把這個問題向經理說得很明白,當時的竹田經理打電話找松下,說是要當面談談,於是松下第一次到住友銀行去。見面相談之後,松下發現,竹田經理是一位很有見識的人,他說:「您的意思我全明白了。這是完全沒有前例的事,不能由我一個人決定,我認為您的話有道理,所以,我要跟本行商量,然後再跟你們約定。不過,在這以前,依照您的意見,我們要先做一次調查。」松下聽了,覺得這才像話,立刻回答道:「我樂意接受調查,我會盡量說實話。」這樣才進入了具體的交易。

    松下告辭時,竹田經理說:「松下先生,我很佩服您的一套道理。我在銀行服務了很久,從沒有遇到未交易先貸款的客戶。我會盡力而為。」聽了這句話,松下心裡感到很得意。同時也覺得,住友的作風雖然踏實,卻也有人情味。心裡想:如果這個條件他們不肯答應的話,我也不必跟他們交易了。

    經過調查,加上分行經理奔走,住友終於空前破例地約定松下隨時可以貸2萬元。松下跟住友的業務來往,於1927年2月正式開始。

    交易兩個月後,發生銀行恐慌。雖然有約在先,松下仍沒有向住友借錢。一方面,松下認為住友在這一時期一定也有困難;另一方面,松下形勢還過得去。直到十五銀行關閉之後,金融渠道都斷絕了,但為了慎重起見,松下先打電話問住友,是不是可以按照約定貸款。住友銀行回答說:「目前並沒有發生『非變更約定不可』的情況。因此,依照約定請隨時來貸款。」松下聽了很高興,也感到很羞愧。松下原以為住友在這個困難時期,一定不會履行諾言的。可是人家說到做到,毫不背信。這個約定,可算是松下的好運氣,終於救了松下電器,這也是松下終生難忘的大事之一。

    一行主義,即只跟一家銀行打交道,只做某家銀行的忠誠顧客,這是松下一貫堅守的原則。所幸的是,松下沒有死守這條原則。在別家銀行業務員不辭辛勞的推薦和堅持不懈的勸說下,松下終於嘗試與之交談。松下咬住先借款這一史無先例的要求毫不放鬆,銀行作出讓步,雙方終於達成交易。這一舉措,成為日後挽救松下的活路。由此可見,松下其實是一個很守原則的人,但他更是一個會靈活變通的企業家,而每一次與眾人不同的思維往往使得企業從泥沼中站立,走向更高遠的目標。

    思維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基礎和前提。任何企業或者個人若是封閉思維,只會讓自身深陷囹圄。西方會有召開頭腦風暴會的做法,會上就某個問題讓與會者想出解決的辦法,定出的目標是,一個小時內想出一百個辦法。那些原以為最多能想出五十個辦法的人,結果卻能夠想出一百多個。這說明,創新思維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培養出來的。

    創新思維是盤活企業的法寶,它是如此重要。若想獲得創新思維,就必須掃除阻攔創新性思維的障礙,比如思維定勢。所謂思維定勢,是受先前的活動影響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有這樣一個著名的試驗:把6只蜜蜂和同樣多的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結果發生了什麼情況?

    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力竭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兩分鐘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逃逸一空。由於蜜蜂基於出口就在光亮處的思維方式,想當然地設定了出口的方位,並且不停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可以說,正是由於這種思維定勢,它們才未能走出囚室。而那些蒼蠅則對所謂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沒有對亮光的定勢,而是四下亂飛,終於走出了囚室,頭腦簡單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順利得救,在偶然當中有很深的必然性。

    一個人的思維若是定格了,一切照常規或者存有從眾心理,那麼是很難有創造性行為的。思維最大的敵人,便是習慣性思維。有這樣一個問題:一位公安局長在路邊同一位老人談話,這時跑過來一位小孩,急促地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人問:「這孩子是你什麼人?」公安局長說:「是我兒子。」請你回答: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麼關係?這一問題,在100名被試中只有兩人答對!後來對一個三口之家問這個問題,父母沒答對,孩子卻很快答了出來:「局長是個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局長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個是局長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為什麼那麼多成年人對如此簡單的問題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這就是定勢效應:按照成人的經驗,公安局長應該是男的,從男局長這個心理定勢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就沒有心理定勢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確答案。過去的經驗和態度影響著人們對問題的思考,使其永遠跳不出圈子而止步不前。

    因而在解決問題時,我們盡量要多向思維,除了順向思維,我們還可以用逆向思維。在創造發明的路上,有時候運用逆向思維可以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人間奇跡。洗衣機的脫水缸,它的轉軸是軟的,用手輕輕一推,脫水缸就東倒西歪。可是脫水缸在高速旋轉時,卻非常平穩,脫水效果很好。當初設計時,為了解決脫水缸的顫抖和由此產生的噪聲問題,工程技術人員想了許多辦法,先加粗轉軸,無效,後加硬轉軸,仍然無效。最後,他們來了個逆向思維,棄硬就軟,用軟軸代替了硬軸,成功地解決了顫抖和噪聲兩大問題。這是一個由逆向思維而誕生的創造發明的典型例子。

    松下在面臨一些問題時,總是不按常規出牌。比如前面所述,別人貸款需要不動產抵押,別人借住友銀行的錢需要先存款,松下總有毅力去勸說對方來接受自身認為合理的意見。他沒有從眾心理,不人云亦云,結果為企業贏得了企業發展的寶貴資金。其實,松下的創新思維不僅僅體現在這些方面,他經常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舉措,比如經濟低迷時期別人裁員,他卻一個都不裁減而是讓員工一起去做銷售,比如當電池燈的銷售幾乎走向窮途末路時,他讓車燈免費寄存在店裡的新思路又救活了企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裡不一而述。

    `21世紀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無論我們的企業走到哪一步,擺在我們面前的都是風雲變幻的生存環境。我們的顧客品位在變,我們的競爭對手在變,我們的產品和技術在變。雖然變化之中有很多寶貴的機遇,但更多的是看不見的暗礁、防不勝防的冷箭和深不可測的陷阱,我們很多的企業就是未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從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檣摧楫折,或是煙消雲散。反之,又有很多的企業在自己身陷囹圄的時候,勇敢創新,跳過前面的洞穴,並因此柳暗花明又一村,踏上蒸蒸日上之路。

    作為一名經營者,在帶領企業馳騁商場的時候,遭遇挫折、碰到低潮是常有的事。在這個時候,優秀的企業經常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要一方面以批判的眼光自省,一方面要著眼全局調節。自我反省和自我調節的能力是一個企業必須具備的素質,也只有具備這兩個要素,才能渡過難關。「如果你為了錯過夕陽而哭泣,那麼你將會錯過星星」,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企業遭遇了一點挫折或者失敗就放棄的話,可能就會錯過下一個機會。我們也常說上帝是公平的,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就會打開一扇窗,只要積蓄了足夠的能力,在一個困難面前或許會經歷失敗,但是在認清形勢分析自己優劣勢後才能尋找另外一片精彩。

    經營者也是普通人,我們熟悉的很多企業家,都不是智商多高的天才,都是平凡的人,只是他們善於思考,善於反省和總結。例如波司登的創始人高德康,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一開始是做裁縫,組織了一個縫紉組,靠給上海一家服裝廠加工服裝賺錢,每天要從江蘇常州的農村到上海購買原材料,做好再送回上海,兩地距離大概100多千米,有時候甚至得騎自行車,還有坐公交車的時候常被上海人罵作是鄉下人。但是他認為做生意就是要這樣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每天要思考問題在哪,怎樣將生意做大做強,即使後來波司登做大了,成了中國的馳名商標,他仍然一直不斷地反省自己,為了一些想不明白的問題甚至跑到北大、清華去上學,一定要將不明白的問題搞清楚為止。

    經營者是企業的領導,所有的思路都必須理順了才能使企業有條不紊地發展。這個理清思路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個自我反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必須有廣闊的視野,立足於企業現狀,認清企業有哪些優點,哪些缺點,優點該如何放大,缺點又該如何改正,只有這樣不斷地追問,不斷地謀劃,才能使企業不斷地趨利避害,不斷地前行。

    現實生活的繁華多姿、商業中的浮光掠影,甚至一些不良居心的人巧言令色,常常容易蒙蔽了經營者敏銳的眼睛,盲目跟風和盲目擴張的企業不勝枚舉,最後的結局卻只有關門大吉。甚至有的企業為了打出一時的效應,不惜斥巨資去贏得一個虛幻的名頭,這種暫時的轟動可能會引發消費者的關注,可是在現在日益透明的社會機制下,沒有真正的實力是不行的,消費者也早就練就了火眼金睛,不會為這些所謂的巨資廣告費買單,最後虧損的也只有企業本身。而有的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就容易耐不住寂寞,貪大求全,今天收購,明天到其他的領域去試試,盲目擴張的結果就是企業越做越多,越多越不專業,越不專業品質越次,最後只能被社會淘汰。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是如此,併購和多元化經營成功的企業也很多,只是不能盲目跟風或者頭腦發熱。經營者擔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工作,更是一個企業所有員工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所以在誘惑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盲目,這也正是需要領導者的全局眼光,來判斷一個企業發展到哪一步究竟需要怎樣的決策。

    商場上沒有常勝將軍,即使是松下先生也遭遇過事業的滑鐵盧,但並不意味著失敗了就一蹶不振了,在失敗中奮起非常重要,在企業慘淡的時期更要注意反省哪些地方做得不夠,怎樣優化人才配置,進行技術革新甚至資產重組。企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政治或經濟環境的影響,更多的是企業本身出現的問題,作為優秀的經營者,一定要有面對企業自身缺陷或缺點的勇氣,直面失敗而奮起直追,所謂「哀兵必勝」,在困難時期的奮起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善於自省的人一般都有著不一樣的眼光,因為當其他人在抱怨環境不公平時,他做的是自己哪裡沒有適應環境,應該怎樣為環境做改變和提高,這就是眼光。一個有眼光的人,才能站在比別人高的位置,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才能使企業有更高更遠的發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