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期盼中國 第15章 :中國調查報告 (4)
    迫於無奈,許多走投無路的中小民營企業,不得不向那些潛伏在地下的「非正規」資本伸出求助之手。而正是在這場民間資本自我救贖的運動中,一個閃亮的因素才得以凸顯出來。

    這個因素就是民間資本的運作效率。

    早在這場危機之前,我們就曾經見識過,橫掃全國的「炒房團」、「炒煤團」,而這些商業擴張的背後,無不有著高效率的金融機制在支持。許多細小的資本,正是通過種種民間金融組織的運作,最終彙集到一起,形成了有效的應用,而在這個過程中,其速度與最終作為貸款發放出去的質量,都是國有金融機構所絕難匹敵的。

    於是,就在我們的國有資本自身難顧之時,民營資本卻悄然地起到了救市托市的作用,可以想像的是,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假如能夠給予這種民間的金融體系以恰當的身份,那麼對於中國資本界或許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7)10大調查之五:資源在中國

    所謂的資源大國,便不僅僅在於掌握資源的多少,更在於如何運用這些資源的能力,無論是為了贏取一場戰爭的勝利,還是在和平時期謀求國家平穩發展,都需要妥善調動全社會的資源來進行配置,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才必須千謹萬慎,從資源角度強化國家的國際競爭力。

    主題介紹:有關財富的重新定義——資源的戰略經濟學——資源在中國

    7.1:有關財富的重新定義

    在過去的10年裡,我們談論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財富。

    當我們的精神與物質生活變得日漸豐饒時,當我們的媒體報刊屢屢提及這個話題時,我們彷彿已經步入了一個財富時代。

    然而,我們可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才是財富?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沿著歷史追溯行進,讓我們一睹財富的終極定義。

    對於人類而言,最準確的財富形態指的是能夠滿足人們物質、精神兩方面需求的物品,從這個意義上說,物質上能滿足你各種生產生活需要的物品就是財富;精神上能讓我們感到愉悅舒暢的也同樣是財富。

    在人類最早的經濟活動中,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為了生存而服務,因此所出現的交易,也無非是以兩條魚換一隻陶罐,兩頭羊換一隻狗,交換行為帶來的是人類生活上的便利,並不存在其他的情況。

    然而,當貨幣出現之後,這一切就發生了改變。

    貨幣的出現,本身是為交易提供一種交易媒介,讓想要換狗的人不需要隨身牽著兩頭羊,換魚的人不必隨時捧著一個陶罐,就這樣,貨幣作為一種財富的符號,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

    作為財富的符號,就需要具備一定的價值,因此用來充當貨幣的物品,無論在今天看來價值幾何,在當時就一定是具有稀缺性的貴重物品,這也正是為什麼金銀這樣的貴金屬,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一直扮演貨幣角色的原因。

    在現代社會中,出於便利的需要,我們選擇與黃金或白銀掛鉤的方案,用紙質貨幣來執行流通功能,這樣的方案本無不可,然而,當這個方案被廢止之後,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

    從貨幣的屬性上來說,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金銀天生是貨幣,但貨幣卻只是代表財富的符號,只是社會財富的計量方法而已,於是,當紙質貨幣脫離黃金、白銀和一切實物之後,這種貨幣和一張普通白紙之間,就不存在什麼區別了。

    在去年的金融危機中,非洲的津巴布韋無疑是受害最為嚴重的國家,其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00500%,在那裡,一隻雞的價格是1300萬津巴布韋幣,單張的小額貨幣,其紙面價值實際已經低於紙的價值,為了緩解這一壓力,其政府甚至發行了單張面額1000億津元的鈔票。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當一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達到如此驚人的地步時,其經濟狀況也就如同鈔票上石塊壘出的的圖案一樣,變得岌岌可危,隨時可能轟然倒塌。

    我們知道,貨幣是社會財富的計量方法,那麼當實物財富不斷變得珍貴而稀缺時,也就意味著貨幣信譽的逐漸滑坡。

    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資源的逐漸減少,實物財富也就變得越來越昂貴,這就意味著紙質貨幣必然逐漸貶值,即使是目前看起來相當強勢的貨幣,只要我們地球上的資源總量不斷減少,那麼其貶值趨勢就是注定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津巴布韋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也預示著我們的明天,在經濟規律的面前,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

    當我們有感於這樣的驚人現實時,所必須要做頭等大事就是重新審視財富的定義,而歸根結底來說,在人類的文明史中,物物交換佔據了最長的歷史,這也就意味著,只有那些能夠滿足我們生活需求的資源,才是最值得寶貴的財富。

    正如我們在第二章中所說的那樣,以資源為代表的實物財富,才是人類社會中永恆的財富,其中越是稀缺的部分,就越是值得我們珍藏。

    7.2:資源的戰略經濟學

    歷史告訴我們,資源性財富的價值,是人為規定的貨幣絕難比擬的。

    對於一個國家的貨幣體系來說,資源性財富的價值彌足珍貴,由於貨幣是社會財富的計量方法,也就說明了哪一個國家擁有的有色金屬、煤炭、森林、石油等珍貴自然資源越多,哪個國家與資源掛鉤的貨幣也就具有更大的信用保障。

    除此之外,資源還是國家建設重要的原料,無論我們從事何種建設,開發任何一項工程,最終都需要直接依靠資源。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掌握了越來越稀缺的資源後,就意味著在手中握有可以不斷升值的財富,這種財富不分國家、民族、也不分時間、空間,只要我們願意,便可以隨時將其兌換成任何形式的貨幣。

    事實上,資源對於一個國家的意義遠不止於此,特別是當國家處於與其他國家的對抗中時,這種意義就變得更加深遠了。

    從宏觀的角度講,國與國之間的對抗,決不局限在部落時代簡單的軍事手段,而是更深層的經濟實力上的對抗,假如在這場對抗中,有一方的經濟實力不濟,那麼便很難維持這種長時期的消耗,對抗的週期越長,獲得勝利的希望也就越渺茫。

    在普通人看來,在一場戰爭中,決定勝負的因素是軍隊的軍事素養,然而實際上,真正起到作用的,往往是交戰雙方可動用戰爭資源的比較。

    事實上,我們的歷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國家在它獨特的發展歷程中,就把基於資源的這種競爭方式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我們的戰國時代,當秦始皇決意滅亡楚國時,特別向他的將領們詢問需要動用多少軍隊,年輕的李信回答要二十萬,而另一位老將王翦則給出了六十萬人的答案。

    在王翦看來,作為南方大國的楚國,其疆域廣達五千里,其人口密度和資源廣度都極其驚人,僅楚國的糧食儲備,就足以支撐十年的戰爭需求。像這樣的資源大國,其潛力是相當雄厚的,足可以集中源源不斷的戰爭資源,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規模戰爭。

    正因為如此,王翦才堅持認為,秦國若要擊敗楚國,必須集中所有的戰爭資源,在短期內形成壓倒性優勢,才有望獲得最終的勝利。

    出於盲目的自信,秦始皇沒有採納這條戰略,然而事實證明了王翦判斷的正確性,當秦國的二十萬軍隊進入楚國之後,楚國憑藉著源源不斷的供給作為後援,採取堅壁清野的固守戰術,使得秦軍始終無法迅速決戰,而當秦軍的補給線出現問題之後,其失敗也就成為了必然。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說: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從根本上講是資源的競爭。

    透過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在幾個世紀之前的舊工業時代,最寶貴的資源是人力,出於這樣的原因,才出現了百萬黑奴的買賣,才出現了數十萬華工遠走美洲的悲慘場景,然而正是通過這樣的資源掠奪方式,才奠定了歐美國家現代意義的社會化大生產。

    當人類步入了工業時代後,資源的定義擴寬了,在現代戰爭中,戰爭的週期變得越來越長,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戰爭資源消耗的增加,當龐大的軍隊在戰場作戰時,每一天都要消耗天文數字的戰略資源,並且已經從最初的人力、糧食等層面,擴展到包括了石油、煤炭、科學、技術產品、智力等多個方面。

    以1967年中東的六日戰爭為例,以色列在一天時間內就打光了幾年裡的戰爭儲備,假如沒有美國不惜成本的大力支援、或是戰爭再持續一段時間,那麼今日中東地區的政治形勢勢必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這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可供調配的資源越多,這個國家也就具有越強的國際競爭力。

    當這樣的觀念為世界各國廣為接納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一場針對資源的大爭奪拉開了帷幕。

    7.3:資源在中國

    中國從來都不是一個資源貧國,對於這一點,我們有著印象深刻的認識。

    然而,在過去的10年裡,我們的資源卻正在遭受一場空前的掠奪,我們可以在此毫不誇張地斷言,中國正在一步步脫離資源大國的地位,朝著危險的深淵走去。

    這絕非危言聳聽的大話,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資源的消耗量,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人髮指的速度,更令我們揪心的是,在這些所謂的消耗裡,真正被用來投入建設、生產的資源卻寥寥無幾,一句話,中國的資源,絕大多數都在通過出口的形式,流向手握大把強勢貨幣的國際買家。

    舉例來說,單就稀土資源而言,我們便正經歷著一場災難性的浩劫。

    稀土對於現代工業的價值,絲毫不亞於糧食相當於民生,特別是在信息、電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產業中,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物資,而我們對於此項資源的佔有,達到了世界總量的72%,以至於我們曾經自豪地喊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樣的響亮口號。

    然而,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我們對於這樣重要的資源,非但沒有做到掌控,反而出現了完全相反的情形。

    從1990年開始,到2005年為止,在這短短的15年中,我們稀土資源的出口量增長了將近10倍,值得我們警惕的是,當我們大幅度地向外出口時,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4%。

    這樣的現狀令我們痛心,然而更糟糕的遠遠不止於此,在我們最新探明的三大金礦中,外方的控股比例無不超過了80%。

    除此之外,在過去的10年裡,我們的煤礦、鐵礦無一不遭受著相同的命運。根據專家的統計,我國最大的稀土礦白雲鄂博,極有可能在未來的10年中縮減一半,在未來的三十年裡徹底消失,我們的鎢礦資源則只能承受二十年的消耗。

    令人無可容忍的是,當國際買家以近乎壓搾的價格瘋狂聚斂中國的資源時,我們國內的商家偏偏又在相互壓價,當國際投資者開發以資源為依托的低級加工業時,我們國內的礦山、工廠、偏偏又在爭先恐後地搶奪這種」變相賤賣」的機會。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現實,特別是當我們意識到這一問題的緊迫性時,這樣的現實就更令我們坐立難安。

    當世界各國紛紛以實物儲備替代貨幣儲備的時候,我們卻在選擇用資源來換取靠不住的財富符號,可以預見的事實是,在不遠的未來,當我們的資源短缺時,我們將付出何其昂貴的代價,來贖回那些本應屬於我們的財富。

    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的資源大國,便不僅僅在於掌握資源的多少,更在於如何運用這些資源的能力,無論是為了贏取一場戰爭的勝利,還是在和平時期謀求國家平穩發展,都需要妥善調動全社會的資源來進行配置,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才必須千謹萬慎,從資源角度強化國家的國際競爭力。

    當下,正處於金融危機的最後階段,受此影響,全球的礦產資源價格也開始出現下降,國外一些資源類企業也開始出現大幅度的縮水,可以說,這是中國企業最好的機會,唯有趁著全球需求下降導致的礦產價格暴跌的機會,積極儲備最寶貴的資產,才足以保證在未來不至於為資源而憂。

    (8)10大調查之六:模式在中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