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期盼中國 第6章 :過半的大時代(下) (1)
    在過去的10年中,一個偉大的「中國夢」正在變為現實,從衝破舊規則、舊體制開始,到創立新世界,創立新規則為止,這其中的變化就是我們對規律的洞察,對控制權的掌握,當我們嘗試著用他人還不瞭解的概念與技術進入市場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對新市場的創造。

    手握規律,我們可能在一夜之間超越平凡而成功,也可能因為狂熱與誘惑而一敗塗地,然而無論怎樣,我們注定會越來越熟練。

    (1)大時代規律:觀念整合,商業文明攀升全新高度

    有關德隆帝國的覆滅,我們可以找出無數的理由與原因,更可以輕易地將敗局歸結為企業家的野心與不擇手段,對於其他有相似境遇的企業,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結論給它們的故事添上註腳,但最根本的理由只有一條:

    按照市場經濟法則運行的企業,和按照計劃經濟法則組織的經濟秩序,存在著絕對的衝突。

    主題介紹:畸形的新觀念——沒有節制的大遊戲——大一統文化——崇尚征服的商業文明

    1.1:畸形的新觀念

    在今天的世界經濟中,無視中國的人幾乎已經消失了。

    在未來的十年中,對於全世界來說,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與一個強大的中國相處。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並不需要諱莫如深,事實上,以中國國土之廣,人口基數之大,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本來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已,比起這一點來,我們所需要解讀的,是一個更加迫切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在過去十年的發展,中國企業有沒有到自己尋找方向的時刻?

    毫無疑問的是,在未來的競爭中,國家也好、企業也罷,其財富增長的方式都不再源於自然資源,而是來自人的智力能量,來自於新觀念促發的新模式。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在過去的工業時代、大生產時代中,我們可以以能源、人力、物耗等方面的投入,來換取經濟利益的回報,在這一點上,中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我們知道,可用的資源是有限的,即使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勞動力資源,也會面臨著過度使用的極限,這樣一來,以投入為推動力的經濟增長模式,在經歷了一個原始的資本積累過程後,就會自然而然地遭遇到狹長的瓶頸,於是,收益的邊際效應開始靜悄悄地發揮作用。

    這樣的設想並非捕風捉影,我們身邊的日本就是如此,在資源型工業方面,國土狹小的它無論如何,都無法和中國、印度、以及東南亞地區相抗衡的,而這就要求日本必須從成功的傳統模式中轉型。

    同樣的,我們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過度依賴投入的經濟增長模式,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平面化,縱觀中國的規模企業,很難找到哪一家真正形成了精細的財富創造模式,而這就在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盡早擺脫舊觀念的桎梏,尋找出一條財富創造的新道路來。

    另一方面,一部分富有前瞻性的企業家,也早已發現了這一問題。

    在這些企業家們看來,中國企業必須找到未來的獲利來源,他們甚至意識到了利潤不僅僅來自於一個成本更低的好產品,更要來自於企業自身的實力。

    這是一個幾乎不需要論證的邏輯,更是一條連大學生都能理解的經濟學法則,觀念需要整合,產業需要重組,似乎是我們長久以來所共知的常識。

    然而,由於一條或幾條隱性規律的作用,使得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被扭曲成了極近複雜的面目,由此而生的新觀念也呈現出畸形的形態。

    在過去十年的中國商業界,眾多苦心經營的企業家,似乎在一瞬間迷失了方向,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開始沉迷於資本運作所帶來的成長快感之中,卻忘記了什麼才是真正靠得住的盈利途徑。

    於是,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見證了許多神話般的崛起,同時也聽聞了更多商業帝國轟然坍塌的巨響。

    1.2:沒有節制的大遊戲

    2000年,這一時間點對於我們有著怎樣的意義,完全取決於我們對它的理解。

    我們可以認定,它是一個舊時代的結束,我們也可以認定,它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然而無論如何,它都不應當是一場大遊戲的起點。

    在2000年溫暖的春日裡,唐萬新這個名字,似乎已經成為了當日中國經濟的一個顯著標誌,可以說,無論由誰來撰寫中國經濟史,唐萬新以及他麾下的德隆集團,都是注定要被記入其中的。

    從1996年起,地處西北邊陲的德隆集團,先後控股數家上市公司,從而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財團型企業,和德隆合作過的上市公司,一度多達40多家。

    憑藉著超過1000%的巨額漲幅,德隆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就已經躍升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一莊家,這樣的增長速度,即使在全世界的經濟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

    出離我們所有人想像的是,德隆的掌舵人唐萬新,並不完全是一個缺乏戰略眼光的賭徒,與此相反,在唐萬新看來,全球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一次巨大演變,而中國不可避免地成為其中最重要的角色,傳統產業的問題在於體制落後、觀念落後,投資分散,因此,如果能將其優化整合,將會帶來一次全新的經濟騰飛。

    假如拋開德隆後來的悲劇命運,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在10年前的中國,擁有如此眼光的企業家可謂鳳毛麟角,更與我們今日的分析不謀而合。

    就中國而言,經濟最大的發展空間始終在傳統行業,不僅10年前如此,今日如此,即使10年後也同樣如此。

    即使是最苛刻、最標新立異的經濟學家也必須承認一點:只有傳統產業,才能將中國勞動力與資源方面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只有傳統產業,才擁有最大成熟市場,一個不需要開發與探尋的市場,只有傳統產業,才會盡可能弟規避開發展道路上的風險。

    這是一條一流的策略,卻在執行的過程中,一步步變成了末流的豪賭,變成了一場缺乏節制的資本大遊戲。

    截止2002年,德隆集團伸出了它的手,將寶貴的資金先後投入重型汽車業、連鎖超市、旅遊業、畜牧業、種植業,鼎盛之時的德隆,已經控制了1200億元的資產,在20多個領域裡擁有500多家企業和30萬名員工,假如要在中國尋找一個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那麼捨德隆再無別家。

    大概除了唐萬新與他的幕僚之外,再也沒人知道,在這一片繁華盛景的背後,德隆如同一個吹得太鼓的氣球,只需輕輕地一戳,一切便會砰然而無。

    歷史總是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來展示它的神奇,德隆的鼎盛時刻,正是唐萬新意得志滿的時刻,這樣的時刻,也正是這個商業帝國瀕臨坍塌的時刻。

    德隆集團忘記了重要的一點:利潤才是基礎,一場沒有利潤的資本運作,無異於投機式的賭博行為,正因為德隆集團的擴張過於迅速而瘋狂,才注定了後來這場無節制遊戲的快速崩盤。

    幾乎在一夜之間,隨著國家的宏觀調控、銀行的緊縮貸款,德隆集團的資本瞬間蒸發,對於唐萬新與德隆集團來說,意味著產融整合戰略付之東流,而對於中國經濟來說,則意味著一個未來商業帝國的灰飛煙滅。

    1.3:大一統文化

    德隆帝國的崩潰,絕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

    事實上,在過去的10年中,幾乎所有的中國企業,都在進行著或大或小的無節制遊戲。

    關於這一點,你甚至可以暫時放下本書,打開電視機中的經濟頻道,你一定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國內企業家,都在以相同的口吻講述著一個或準備實施,或正在實施的計劃;無論這些計劃聽上去有多麼的花樣迭出,其核心卻只有一個——多元化發展。

    在未來的十年中,我們幾乎可以毫不費力地預測,中國絕大多數完成了原始積累的企業,將會相繼把他們的手伸向這些領域:汽車、房產、地產、金融、教育、保險、醫藥,毫無疑問,這些領域的利潤是最可觀的,然而究竟能有多少企業能夠在這些領域裡存活下來,實在還是一個不樂觀的未知數。

    德隆帝國的覆滅,我們可以找出無數的理由與原因,更可以輕易地將敗局歸結為企業家的野心與不擇手段,對於其他有相似境遇的企業,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結論給它們的故事添上註腳,但最根本的理由只有一條:

    按照市場經濟法則運行的企業,和按照計劃經濟法則組織的經濟秩序,存在著絕對的衝突。

    就這一點來說,既是造成那些「德隆現象」的原因,也是新時代中觀念整合的動力。

    當長期的計劃經濟將企業的創造力捆綁到最低程度時,資本市場這種極具誘惑力的成長機會,自然不可能逃過企業家的法眼,為了讓企業獲得盡可能快的發展,在小範圍內做出經營業績的眾多企業,立即開始了上市增值的過程,絲毫不去考慮市場風險,也不再甘於腳踏實地地追求企業利潤,僅僅將希望寄托在資本市場的操作上,想要藉此創造新一輪的神話。

    從這個意義上說,德隆的悲哀,乃至眾多企業的集體悲哀,都在於它們過早地介入了一場遊戲,遊戲本身無害,問題是在一場規則尚不完善的遊戲中,隨時可能被重新洗牌、重新清盤,在這樣的遊戲裡,它們玩的過於忘我,絲毫不知節制,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一敗塗地。

    這是中國企業的集體宿命,即使再過十年,只要還存在著上面提到的雙軌衝突現象,多元化的道路便注定佈滿荊棘。

    放棄你所不能,將你能的做到極致,這樣一句在勵志教材中常常出現的話語,實際上卻是中國企業成長的最好選擇。

    以十年的時間來做這些事,並不困難,難的地方也不在於十年太久,而是它與中國的大一統文化嚴重不符。

    那麼,大一統的文化是什麼,它的表徵又是什麼樣的,對於企業家和企業來說,這樣的傳統文化有何影響,都需要我們將目光聚集,在耐心的探尋中尋找答案。

    1.4:崇尚征服的商業文明

    在中國的歷史中,有著嚴重的「大一統」情結。

    假如你對主流的歷史讀本和影視作品加以觀察,就會發現此種味道極其濃厚,我們沉迷於秦始皇的「六王齊畢,四海一同」,我們讚歎著唐玄宗時代虛假的「盛世幻象」,為了滿足這樣的情結,我們甚至對成吉思汗與八旗部落的」跑馬圈地」大加稱頌。

    這樣的現象不難理解,在帝國歷史的長河中,假如一個王朝能夠使要服甚至荒服的少數民族主動歸順,能夠保持高度的中央集權政治,保持遼闊疆土與強大國力,那麼統治者一定是有道明主,是聖賢一樣的君王,更是政治昌明的象徵。

    為了表徵出」大一統」的景象,歷代統治者在登基即位、或是進行各種國家慶典活動時,都要大肆表演少數民族歌舞,陳列遠方少數民族進獻的奇珍異寶、怪鳥怪獸,以禮招待和重賞少數民族的頭領,甚至不惜代價地裝點出太平氣象。

    這樣的價值觀念在中國的政治思想中一脈相承,並逐漸輻射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正因為如此,儘管我們已經步入了新的文明階段,卻始終無法擺脫這種存在於骨子中的「大一統」情結。

    歷史的得與失,我們暫且不去討論,然而僅就商業領域而言,」大一統」的情結,以及企業為此而進行的多元化擴張,表面上看似乎是功勳彪炳,暗下裡卻難以逃避危機四伏。

    首先,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做大」未必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好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