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性的實驗報告 第17章 泛情感 (2)
    現實之中,把資本論耍到極致的無疑是演藝圈裡的人類,這個佔盡風流的群體出沒在我們不甘寂寞的世界裡,隔著多麼遙遠距離也依然讓大家感到咄咄逼人,而且他們也並不想掩飾這一點,從來不忘強調「我可是德藝雙馨」。

    三角不能作為穩定結構

    曾經想,嗯,這世界上若沒有嫉妒這種情感,那會是怎樣一個情形?有一陣子,我非常緊張於週末怎麼分別安排和戴安以及M的見面。

    首先,她們都樂於見到我,甚至有某種一定要見到我的需求,一旦不答應或答應得不痛快,都會導致一通哀怨的電話直撥過來,呵斥個一刻鐘以上;其次,她們彼此並不樂於見到對方,並且在不同程度不同語境下表達了這個意向。

    「我覺得吧,她太show了,level高的人不會這麼show的。」這是戴小姐對M小姐的評價。

    「她好像很喜歡為別人安排這安排那,你受得了嗎?」反過來,M小姐也會不待見戴小姐。

    分析一下,M高談闊論全球經濟和政要會談,而戴安輕言細語只談情感糾結和個人哲學,氣場原本就相當矛盾,讓她倆成為朋友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任務。幾次讓人筋疲力盡也吃力不討好的三方會晤之後,我學乖了,開始小心翼翼故意錯開和她們各自的膩歪時間。當然,由此而來的內耗會逐漸上升,比如說在談話中都要避免觸及敏感稱謂和關鍵字眼。

    累到快要死。

    紕漏依然一個個冒出來。倘若因拒絕了戴安的逛街邀約,卻隨同M參加藝術展開幕,或推了M組的局(一般是飯局酒吧局順延至K歌局),為的是和戴安一起見個有希望發展成知交的客戶,事後(這一點很要命)又十分龜毛地被另一個人得知,我便在接下去幾天惴惴不安,心情惶恐。

    一個叫做「嫉妒」的小魔鬼,暗暗在我們三個人之間竄動。

    照說這是周旋在兩個女人之間的男人才會受到的禮遇,我卻在這一年時間裡遍嘗其間種種、五味俱全。想想,是災難更是幸運。

    「嫉妒」來到世上,原就不是聊勝於無、僅僅作烘托風花雪月的裝飾品。這種存於人類情感系統中已經很多年、偉大而又不失渺小的部件,就其本質來說,乃由繁衍本能所帶來,更多的意義是為種群利益最大化而設置。在遠古,男人的嫉妒可能有利於基因傳遞的「正確性」,敦促他驅逐情敵,確保自己不用為別人撫養後代;而女人的嫉妒則更多用於贏取可靠的保護,不用和別的女人分享來自男人的資源,從而更好更充裕地一起撫養後代。

    日本有個搞腦科學的人叫高橋英彥(HidehikoTakahashi),曾經針對這個話題做過腦電波方面的考量,他在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的論文指出,大腦中嫉妒引起的神經反應會因性別而出現明顯的差異:男人的腦袋伸進去,檢測出的興奮處在扁桃體和丘腦下部,而女人會換到後顳上回間溝。

    那麼,這之間有什麼不同以及能作何解釋呢?

    按照現有神經學體系的一貫看法,扁桃體和丘腦下部等部位的睪丸激素受體非常豐富,涉及性和攻擊等行為;而後顳上回間溝部位涉及察覺意圖、欺騙、信賴和冒犯社會規範。從這些痕跡,不難發現,嫉妒在男人身上引起的可能是用暴力去佔有對像或毆打情敵的衝動,這乃是出於他無法容忍自己的基因遺傳受到了干擾而可怕地淪為為別人家養孩子;而在女人身上,道德評判的意味加重,她將更加努力而糾結地思考能不能共同擔當家庭重責這類長遠問題。

    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承認:女人,是情感的動物。

    而女人對於情感的敏感和對於情感質量的要求,正正說明了為什麼我可愛的兩位女朋友之間會出現因爭奪我這麼一個沒有可能與她們共同承擔後代的人而起的互相不爽——從古到今,她們為爭取各種各樣的聯盟而陷入競爭的傾向或說習慣,都遠遠大於另一個性別,這種認真從未曾改變。

    更為有趣是,這種不相容還可以用一種「隱性攻擊」理論來解釋。根據最新的資料,來自2011年3月《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Science)期刊的一個研究,即在探討女性用結盟方式排斥自己不喜歡的同性這一天性——從她們的兒童時代就存在,而且比男性要強烈得多。以瑪利學院的心理學家喬伊斯.本南森(JoyceF.Benenson)為此設計了一款遊戲,參與的有男有女,三人為一組,獎勵是一些現金。倘若一開始沒有特殊的規則設定,那麼男性完成的情況和女性完成的情況差不多:有的單獨搞定,有的找搭檔來推進。但是後來加進了一個環節,就是告訴玩家說如果ta找人合作而且完成了任務,那麼第三個人就出局,結果發現女性玩家找人結盟的比率遠遠高於男性。

    誰說女人的攻擊性不如男人?她們只不訴諸打打殺殺罷了,但「社交排擠」是她們可以用得更好的一項手段——研究者最後如是感慨。看過《緋聞女孩》的人估計此刻都在點頭了吧!

    語言體系界定

    說一樣的話時,你是我的你,我是你的我。等到說不一樣的話了,

    你是你的你,我是我的我。常見微博上有人貼出××總結分析,說「你轉發某某人較多,你提及某某人較多,你關注某某話題較多」,不假思索的話,只會覺得這些某某一定是你的密友,於是愛和你一起聊某某,互相提攜、幫襯,原也不足為奇。但反之想想,其中似乎另有玄機,會不會這因果關係也有可能倒過來呢?又或者,兩者互為因果?

    果然,唐納薇的密友圈裡不乏所見略同者,一位物理學家有天很鄭重其事貼了條上來,正好契合這個主題。話是這麼說的:研究表明,如果兩個人語言風格類似,浪漫關係會持久,特別是在用那些功能性詞彙上有相似愛好的人,包括代詞、冠詞、連詞、介詞,等等。聽上去很勵志的樣子,撩起我的好奇心,趕緊去翻看有關報道。文章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心理學家詹姆斯.彭尼貝克(JamesPennebaker),與其學生莫裡.愛蘭德(MollyIreland)一起撰寫完成。他倆幾年前開發了一款計算機軟件,專門用來就人們寫作和對話中各種類型詞語的使用程度作分析,這個東西是如此的好玩,以至於被拿著去各個場景下試驗,物盡其用。

    第一個例子是用在快速約會中。共考察了40對被試,結論是,語言風格相似的異性繼續約會的幾率果然大大高於那些風格迥異的,達到了四倍以上。

    第二個例子是用於檢驗那些年輕情侶。86對被試中,使用短信時言語合拍的情侶們接下來三個月中保持交往沒分手的比起那些不合拍的更多。如果再把合拍度細分為高和低兩種,三個月後,高合拍情侶中仍能維持關係的占3/4,低合拍度的只佔大約一半。

    另有一項分析端得十分另闢蹊徑,說是通過檔案研究,他們比對了三對著名作家好友/夫婦之間的語言匹配程度,包括弗洛依德和榮格在1906—1913年之間的通信,伊麗莎白.布朗寧與其丈夫羅伯特.布朗寧在1838—1861年之間的詩歌和劇本,西爾維婭.普拉斯和泰德.休斯在1944—1963年間的詩歌。得到結果是:當一對人語言相左時,關係也正處於惡化。沒錯,這種語言上的背離,出現在榮格離開弗洛依德另立門戶的時候,也出現在了伊麗莎白和羅伯特精神疏遠的時候,更出現在了休斯和普拉斯婚姻破裂的時候。

    看到這裡,我已經開始翻看自己的微博和郵件,作起了一個接一個關係剖析。果不其然,清晰而纏綿的往來記錄,從表觀上來說,的確十分能夠印證上述研究的論點:那些和我一樣愛使用三個句號作為省略號、使用經過變形引申的愛因斯坦理論來證明世界虛幻、使用粵語歌詞作為階段性總結、使用哇啊哈嗯哼來掩飾智商、使用論語體來反詰反諷……的人兒,毫無疑問,都是心頭最在意的男人和女人,在生命的某個時期裡為我所珍愛。而隔閡到來之時,兩方也各自開始心存界限,避免觸及許多一起提煉出來的概念或語氣,生生將它們逐出已經習慣的語言體系去。

    還忍不住通過搜索找回了幾封陳年的情書,透過再也不可重現的迷霧和再也無法拉近的距離,依稀想起了驚喜的、美好的、心碎的、麻木的日子,以及說過的很多話,蜜糖一樣的、匕首一樣的,鐫刻著「唐氏納薇製造」的印記和激盪而起的迴響。白天一樣的,黑夜一樣的,在這個深刻的夜晚,全部的全部的,從窗外撲入。

    從守護愛到守護錢包

    你想想看,那些不可理喻的消費日,是不是都對應著一張生理曲

    線表?夏秋轉換時節,五羥色胺五羥色胺,又稱血清素,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人體內缺乏這種物質會出現情緒低落、興趣或樂趣缺乏、持續性疲勞、生活原動力低下等抑鬱症症狀。水平驟然下降,情緒往往容易陷入低落。這時頂頂好的調節措施,就是下班後躺著看勵志日劇《金牌》裡天海祐希蹺著腳敲著桌子教訓人。記得最牢的是第二集,長澤正美被她調教得七葷八素。

    對話大致如下:

    天海:你知道為什麼說女人要守護「愛」這隻小羔羊十分困難.

    長澤:為什麼?

    天海:因為女人的額葉長了一個「購物腦」。(手指前額)

    長澤:購物腦!對滴對滴,買東西會讓人心情很愉快呢,進大商場就不用說了,網上購物也很危險啊,看到這,想買,看到那,也想買。(喃喃自語起來)

    天海:(趕緊要把對方拉回來)有了它,愛就沒戲了。婚前嘛,和父母在一起還好說,可是結婚的時候就一定要找有經濟實力的結婚。你想,房子要佈置吧,要給小孩子準備漂亮的衣服吧。

    長澤:不不不,對我來說,只要有愛就夠了。其他不重要。

    天海:(白了她一眼)兩個人就開始吵,你說他能力不行,他怎能不生氣?可明擺著他就是買不起這個買不起那個嘛。有一天上街,突然遇見前男友,看上去混得很不錯,旁邊穿戴漂亮的應該是他的新歡,手上拎了粉紅可愛亮閃閃的名牌包。

    長澤:(表情痛苦)唉。

    天海:這時候恨不得有個地縫鑽下去,因為自己腳上穿著一雙廉價涼拖。

    長澤:廉價……

    天海:這時候再想想每天吵個不停的可怕生活!

    長澤:啊!

    天海:你說守護愛最重要的是什麼?

    長澤:錢!(很快以手抱頭滿臉懊惱)我的正義感啊……

    好,cut!我們聊回正題。說到「購物腦」一物,對於絕大多數的女人來說,都屬於不可逾越的障礙,它是一個由來已久至本世紀已演變得無比繁雜的人間現象。唐納薇儘管沒有守護愛的困惑,也曾深深羞愧於自己在某些日子裡狂掃貨的行徑有損知性女子的形象,從內衣到打底褲都買全套糖果色的記錄真是難以啟齒,且不說多少會真正上身,其實基本上都是落了個壓箱底或者送人的結局。百思不得其解之餘去看法國人波德裡亞的書。誠然,消費主義哲學大師從戀物角度解決了幾點社會文化疑惑,但終究發現他無法從更深層作解,最近聽來信服的解釋卻是出自一份名為《消費者研究》(ConsumerResearch)的社會學期刊。

    相關文章由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松學院的管理學博士後克裡斯汀娜.杜蘭特(KristinaDurante)所撰,她在實驗中通過向一組調查參與者出示各種照片發現,那些看上去soso的同性照片或那些非本城的同性照片,都不會對一個女人的消費行為產生太大的影響。簡單來說,紐約女人不大會去把洛杉磯女人當一回事,注意她衣著款式設計如何。但,一旦注意到近在咫尺的女人們穿起了新款露背裝或迷你裙,被試的神經緊張度立刻飆升,接下去非採取措施不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