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阿里巴巴已經身處它的成長三維坐標之中,幾乎在這個生長於中國南方普通省會城市的網站出現之時,最頂級的國際商業媒體已注意到了它的動向。關於這個網站,最早的報道來自美國《商業週刊》。「他們說有人在我們這個網站上發佈消息,說可以買到AK-47步槍。這條消息把我們嚇了一跳,可是我們找遍網站所有的消息也沒有找到這條買賣信息。」馬雲這樣回憶道:「按說也不可能。根據以前的經驗,我們知道互聯網最大的問題在於可信度,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立下規矩,對所有在阿里巴巴上發佈的信息都經過人工編輯,這個規矩從免費會員時代一直堅持到現在,因此我相信這樣的信息是不可能存在的。不過像《商業週刊》這樣的雜誌一報道還是把我們嚇了一跳,因為它很少亂講話。」
作者在阿里巴巴的檔案庫裡已經無法找到這篇《商業週刊》的報道,因此我們只能憑借馬雲的回憶來作這樣的描述。不過客觀事實是,當時國外媒體對阿里巴巴的報道確實很多,這造成了阿里巴巴當時在國外的聲望不小,進而給阿里巴巴帶來了很多的投資者。而這其中的原因,將在下一章進行分析。
實際上,這條消息反映的事實是,阿里巴巴的流量已經在商業網站中脫穎而出了。我們已經知道,到1999年年底阿里巴巴的網站流量已經達到了每天8萬。
「就在我們的封閉期裡,國外的記者也來過幾撥,每一次都會帶來流量的增加,同時還會帶來投資者。」
已經快沒錢了的馬雲似乎並沒有把資本看得很重。阿里巴巴的一位副總裁回憶了這樣一個與投資人談判的場景:
1999年7月的一天,馬雲在湖畔花園那個房子的客廳裡接了個電話,眼睛看了看正在公司的人,對她說:「你和我一起出去一趟,好嗎?」
於是他們就一起走了。到了外面她才知道,馬雲和她是要去見投資人。但是她和馬雲一樣沒什麼準備,她帶了一個普通的本子,馬雲乾脆什麼都沒帶就過去了。
這位現任副總裁已經記不得那家公司叫什麼名字了,只記得他們是從上海過來的,其中有一個是那家投資公司上海辦事處的經理。他們一共有3個人過來,住在杭州的世貿大飯店裡。他們已經到過湖畔花園阿里巴巴辦公的地方,瞭解了阿里巴巴在做什麼,也回去作了匯報。這些投資人手裡是有權限的,在得到老闆的原則同意後,他們可以在自己的權限範圍內決定是否投資以及投資多少,因此馬雲與他們的談判是實質性的,如果雙方都確定,那麼資金就可以劃過來。
因為雙方都已經實質性地瞭解了對方,所以雖然是上百萬美元的談判,但看起來並沒有一個談判的架勢。談判場地就在投資經理們住的房間裡,普通的標準間而已。5個人,她和對方的一個人坐在單人沙發上,馬雲坐在一張床上,不過他總是喜歡走來走去,幾乎也沒怎麼好好坐下過,他們中的另兩位一個坐在另一張床上,一個坐在寫字桌前面的凳子上,就這麼進行了整個談判過程。
例行的寒暄過後,談判很快進入了實質性的問題。投資經理們出了一個價,因為投資金額他們是有權限限定的,所以所謂的價錢就是這個金額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他們表示如果馬雲同意的話,他們可以馬上決定。可是馬雲看來不滿意股份比例,他強調阿里巴巴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東西。言下之意很明白,投資經理們出的錢佔不到那個股份比例。談判進行到這裡就有點僵了。於是馬雲提議停一下,對投資經理們說:「我們要出去走走。」
馬雲和她下了世貿大飯店的電梯,走到邊上的曙光路上。一開始馬雲默不作聲,過了很久他突然問了一句話:「你覺得怎麼樣?」
「我知道他的這句問話並不是真正想咨詢我的意見,因為他在這種事情上的主意是非常拿得定的,這時候的問話只不過想緩和一下兩個人默默走路的氣氛罷了。但我在那時候是管錢的,我清楚地知道阿里巴巴已經沒錢了,所以特別想他能讓步把錢拿進來。於是就說:『馬雲,公司賬上沒錢了。』」這位副總裁回憶說。
馬雲不吭聲,又走了一段,說:「好了,我們回去吧。」於是他們就回去了。到了飯店的房間裡,馬雲告訴對方說:「我們認為阿里巴巴的總價值是我們所認為的那個,你們的看法與我們差距太大,所以我們看來無法合作。」就這樣結束了這次談判。「我記得結束後我們下電梯還是和對方的一個人一起下來的,在電梯裡那個人還特別遺憾地說你們錯過了一個機會。」她說。
後來馬雲闡述過他內心對風險投資的要求:除了錢以外,他尤其希望第一筆風險投資能給阿里巴巴帶來更多的東西,比如說進一步的風險投資,比如說其他的海外資源。因此,馬雲說他總共拒絕過38家投資商。
現在我們必須說到蔡崇信了,這個現任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的台灣年輕人加入阿里巴巴可以說是一個令所有人都吃驚的舉動。
蔡崇信的經歷使人很難相信他會在阿里巴巴的最早期加入到這個隊伍裡來。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在紐約做過兩年律師,後來在歐洲一家名叫「INVESTAB」的投資公司亞洲區任投資經理,與馬雲認識是因為阿里巴巴在找風險投資。
一開始蔡崇信是作為投資人來杭州與馬雲談判的,但一談判就把自己給談進去了。他的太太告訴馬雲說:「我如果不讓他來你這裡,他會後悔一輩子。」於是這個在香港年收入達數十萬美元的經理人,在1999年4月成為阿里巴巴月收入500元人民幣的員工。而對於作出如此重大決定的蔡崇信本人來說,這個事情似乎很簡單。「這裡有一些做事情的人,他們在做一件我覺得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就決定來了,如此而已。」
對於蔡崇信這個人在阿里巴巴的地位,馬雲也有過評價:「他是專門負責與投資人對話的。我有一個重大的涉及到股東利益的想法時,只要找蔡崇信把話說到他懂就可以了,他會再去找投資人把話說明白的。」
阿里巴巴真正的第一筆「天使基金」與蔡崇信有點關係。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以後,就和馬雲一直在各地為快要斷糧的阿里巴巴找米下鍋。雖然1999年對互聯網公司的風險投資很多,但能令馬雲和蔡崇信中意的似乎不多。
到了8月,一次在香港,蔡正在為一筆可能的投資奔走的時候,在一家酒店的走廊裡碰到了老相識,是在高盛公司香港區任職的投資經理林小姐。她是蔡在唸書時從美國回台灣的飛機上認識的,因為是投資銀行的同行,所以一直保持著往來。此刻遇見寒暄之下蔡就問林最近在忙什麼,林說忙著跑硅谷,因為高盛當時看中了互聯網,有相當大的投資。
這次的偶遇造就了阿里巴巴的天使基金。
「這裡有一個變化,因為高盛在此之前是不投資高科技產業的,他們感興趣的是傳統產業,比如說大的製造業。在中國他們投過台灣地區一家很大的制鞋廠,在晉江地區也有過很大的製造業投資,但還沒有投資過高科技的東西。」蔡崇信說。於是蔡就問林,有沒有可能對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進行投資,因為是老相識,林很爽快地答應派人考察。
高盛考察下來對阿里巴巴比較滿意,於是就給阿里巴巴開條件。最後決定性的文件是一份傳真。當時馬雲和蔡崇信在深圳找投資,而且已經談得七七八八了。但是他們倆都比較挑,總覺得那個投資人有點不合他們的胃口。就在那天談完回酒店的時候,高盛的傳真到了。
可能是因為契約的限制,我們無法看到這份傳真的內容,不過,蔡崇信的回憶應該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一些。「說實話,當時阿里巴巴對投資人的談判空間餘地比較小。雖然互聯網熱,但我們當時沒錢是個大問題,沒有辦法對高盛這筆投資的條件進行討價還價。到後來第二輪融資的時候,我們手裡有很多錢,談判的餘地就大很多。當時高盛的要求比我們正在談的那個投資人的要求來得苛刻,但馬雲和我商量之後還是決定要高盛的錢。因為一方面它是美國有名的投資公司,可能會對我們未來在美國開拓市場有些幫助;另一方面它的規模大,看事情比較長遠。我們大概商量了十多分鐘,把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下了。」蔡崇信說。
這就是接下來很轟動的以高盛為主的一批投資銀行,向阿里巴巴投資500萬美元,成為阿里巴巴首輪所謂「天使基金」的消息的全部背後故事。
在阿里巴巴的創業傳奇中,如何得到投資是媒體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一個部分。接下來我們還可以看到,馬雲用了6分鐘時間就「搞定了孫正義」,得到了他2000萬美元的投資。而孫正義的第二筆投資是他們兩個人在洗手間裡談定的。拿到了所有這些錢以後,馬雲還可以多少有點自得地說:「投資者在阿里巴巴只是個娘舅。」言下之意阿里巴巴還可以不唯投資者的意志行事。
那麼為什麼?阿里巴巴憑什麼這麼牛?你可以解釋為互聯網熱,也可以解釋為孫正義是個瘋子,事實上他投資的很多公司也確實在互聯網的嚴冬中完蛋了。但究其核心,有一個重大問題是所有創業者必須回答的,同時也是阿里巴巴與許多互聯網公司與傳統公司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一支團隊和資本在一家公司形成過程中的次序和地位的問題。簡單一點說,是先有那麼一夥人來做一個目標,為了這夥人做的這個目標去找錢?還是為了做一個目標拿到一筆錢再去找一支團隊?
這裡再次強調,這是一個對任何創業者來說即使不是生死攸關,也是與成功幾率高度相關的問題。
顯然,阿里巴巴是一家團隊已經成型,並且走過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得到風險投資的公司。在這樣一家公司裡,做事的氛圍已經形成,所有成員都不是因為錢或者是職位來投奔的。有些人來投奔可能是因為人——在阿里巴巴,這個人就是馬雲;而有些人是為事——在阿里巴巴,它表現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目標。但是公司初創時期的艱難排除了為錢和為職位這兩種目的的人進入隊列的可能,而抱有這種目的的人進入隊列是一家公司未來最大的障礙,也是公司文化中「辦公室政治」的根本來源。
當然,你無法排除這種人在事業成型之後的進入,因為事業成型後個人目的被隱藏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你可能用公司文化來對這種人進行改造。而在事業之初,這種改造的可能性幾乎很小。
所以我們說,為做一個目標拿到一筆錢後再去找一支團隊,這種創業方式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因為這種方式中會有很多人是衝著錢和職位來的,而這些人的進入會從根本上把原來的那個目標衝亂到誰都認不清的地步。
這個邏輯可以解釋清楚中國互聯網中的很多成敗案例。由此我們也可以解釋在阿里巴巴的成長歷程中,很多在外人看來無法解釋清楚的事情,比如說在得到投資這個方面為什麼阿里巴巴這麼牛。因為除了一個足夠吸引人的夢想之外,阿里巴巴有一支在當時幾乎可以說是生死相許的團隊來支撐著把這個夢想變成現實,而這,正是馬雲可以在風險投資商面前挺著腰說話的資本。
孫正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