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精神叫西部精神,有一種「西部」是精神的西部。
審視這樣一種精神現象,我們立刻就會發現,從時間上劃分,既有歷史的西部精神,也有現代的西部精神;從人群的結構上劃分,既有外來人口的西部精神,更有本土居民的西部精神。
對於歷史的西部精神我們當然不必追溯到古代。古代西部儘管有著莽原一樣平坦的巨山,一樣超拔的精神平台,但那種以開疆拓土、攻城略地為主要內容的戰爭行為,並不能鼓動和啟示我們今天的生存信念,更無法改變和促進我們今天以現代化為追求目標的生存方式。所以有必要說明,我所說的歷史的西部精神中的「歷史」,僅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這三十年。
這三十年裡,我們國家有過多次支援大西北的行動,比如大批幹部的西派西調、內地工廠的整體西遷,底層移民的西進開荒,尤其是知識青年的支邊運動——中國知青運動的發端就是支援大西北,它最早出現在1954年,當時就有許多青年去了新疆、甘肅、寧夏、青海。那時候的特點是:國家需要、政府號召、集體行動、個人服從。個人的浪漫情懷、理想色彩以及自我追求、生活選擇,都要放在國家需要和集體主義的前提之下。所以歷史的西部精神,應該是以建設邊疆、改造自然為目的的生命奉獻,是集體英雄主義前提下的自我實現。
其中不乏浪漫,不乏理想,不乏真誠,不乏感動,不乏篳路藍縷的開拓功績;也不乏傷情,不乏悲劇,不乏失敗,不乏歲月蹉跎、青春虛過,不乏「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的理想破滅。但不管是寸功不展、坐困以待的,還是功成名立、錦旗報捷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國運左右著人的命運,環境支配著人的功敗,正所謂:「大馬死,小馬餓,高山崩,石自破。」或者可以反過來說:「大馬強,小馬壯,高山挺,石自堅。」這些從歷史的塵煙中沿著命運的軌跡走到今天的人,特別地喜歡懷舊,一有機會就會把感情沉浸在已逝的歲月裡一唱三歎。2003年春天,我在青島參加了一個老拓荒人的聚會,整整一個晚上他們都在回憶過去的事,吟唱過去的歌,到最後竟一個個都把自己唱得潸然淚下: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是那天上的星,為我們點亮了明燈;
是那林中的鳥,向我們報告了黎明;
是那條條的河,匯成了波濤大海,
把我們無窮的智慧,獻給祖國人民。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豐富的礦藏。
這是產生於1955年的《勘探隊員之歌》,老拓荒人都會唱。這是社會賦予一代人的情懷,是那個時代要求人們必須具備的激動。這一代人到了西部,就成了永遠的西部人(雖然他們中的一些人晚年常常要落葉歸根,但在感情、事業以及和單位的隸屬關係上都還是西部的一部分)。他們掙錢吃飯在西部,成家立業在西部,生榮死夭在西部,甚至在給兒女起名字時也盡量表現出一種符合時代風尚的傾向:張建青,就是建設青海;李建寧,就是建設寧夏;常愛新,就是熱愛新疆;王蘭生,就是蘭州出生;趙改荒,就是改造荒涼;陳戈花,就是戈壁之花;劉志疆,就是志在邊疆。孩子是人的最愛,自然要用最美好的願望來命名。儘管這種願望裡不免也有無奈和被動浸透其中,但更多的仍然是以社會需要為驅策的主動行為和昂揚精神。這就是歷史,就是曾經給我們帶來了豪邁和充實也帶來了苦難和虛妄的時代精神的一部分。
和歷史的西部精神相比,至少在理念上我們應該相信,現代的西部精神具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是一代人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情不自禁的投入,是對生活目標和存在意義的一次追問和肯定,它讓個性變得重要,讓生活多了一些懸念,讓行動至少在主觀願望上少了一些平庸,多了一些崇高。近些年從內地走向西部的人許多都是多少有一點現代意識的都市知識青年,他們的生命激情一般都建立在溫飽之上、生存的保障之上,這樣的激情獻給誰?獻給家庭,獻給柴米油鹽醋的庸常生活,獻給面積日見龐大、活動空間卻日見狹小的內地城市,好像都容納不了,而且也不甘心,那就獻給西部吧。概念中的西部是博大而寬鬆的,那裡的一切都是初級階段,那裡有太多的空白點,有太多施展拳腳的機會,什麼樣的激情都可以容納。「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毛澤東的這句話至今還在激發著他們的想像,還能成為鼓舞和驅使他們走向西部的理由。他們作為新一代的西部拓荒人,意向中的事業宏大而抽像:拓土地之荒,拓企業之荒,拓品牌之荒,拓生命之荒,拓精神之荒。總之,就是想幹一些別人不敢幹的事情,想過一種別人不敢過的生活。照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人生在世,活就要活出個人樣來。」但實際的狀況跟他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尤其是他們必須立足並企求個人有所發展和創造的城市,早就不是「一窮二白」的面貌了,內地擁有的它全有,包括市場的繁榮、物質的豐富,也包括人群的擁擠、機會的難得和理想工作的難找。不久他們就明白,真正需要他們的仍然是邊遠的農村牧區,只有在那裡,才會有不僅是概念中的也是事實上的博大和寬鬆,才會有太多的工作空白點和太多施展拳腳的機會。
問題是,那裡的工作和生活會讓他們志得意滿嗎?會帶上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成為一代人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和生活目標的情不自禁的投入嗎?會讓生活多一些懸念、多一些崇高,而少一些平庸、少一些碌碌無為嗎?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理念中與期待中的西部精神和實際需要與必須體現的西部精神往往是南轅北轍的,包括西部在內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永遠不可能讓浪漫的都市知識青年一來就是老闆,就是領導,就是叱吒風雲的英傑,就是痛飲黃龍的勝利者。一切都得從零開始,都得從腳下開始,都得從最庸常、最平凡、最底層、最基礎、最瑣碎、最不起眼開始。和意向中事業的宏大抽像、獨領風騷完全相反,你必須要干的恰恰是別人早就幹過的事情,必須要過的也恰恰是別人早就過過的生活,你不可能是個名副其實的拓荒者,你只能在別人開墾過的土地上開犁播種。你的成功也許僅僅在於別人由於天災人禍只收穫了一百斤,而你由於天時地利人和稍一用功就收穫了一百五十斤。能用一生的驚喜和好奇去做別人不想做和做煩了的事情,也許這才是一種精神的體現,才是「人生在世,活就要活出個人樣來」的最好說明。
然而,不管是歷史的西部精神,還是現代的西部精神,我們只談到了外來人口所具備和所應有的精神狀態,而絲毫沒有涉及本土的居民。本土的居民作為西部人群的主流,對這種只要活著就必須體現的精神有著本能的張揚和先天的自覺,他們在不經意中讓西部精神演化成了一種文化景觀和一種文化人格,讓我們在領略這一精神的良辰美景時,不僅能看到作為精神載體的人的種種情狀,還能看到西部的自然和西部的文化在塑造本土人格方面的淬化作用。西部人的精神氣質以及這種精神氣質所擁有的無窮魅力,也就在自然和文化的背景上有了結實而有力的凸現。這種凸現表現為: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都是堅定不移的,都是樂在其中的,都是信仰的實踐者和自然的朝覲者,都不會改變感情的走向,感情始終都是專一深沉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部精神應該是一種人格精神,是一種對西部人的生存狀態、情感表達和信仰方式的概括與描述。
對本土的居民來說,西部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他們對鄉土的感情支配著他們的行動,他們的行動又滋生發育了越來越濃厚沉實的感情。很多情況下,感情就是精神,或者說有感情才會有精神。這種精神主要體現在生命和西部土地的融洽上,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在最嚴酷的條件下相依為命、合而為一的狀態中。比如青藏高原,其地理特點一是高峻,二是寒冷,因為高峻,它缺少氧氣,因為寒冷,它稀有物種。但這並不是說,人與自然的關係處在永恆的對抗當中。恰恰相反,正因為環境艱苦、氣候惡劣,人與自然才有著更為強大的親和力。這種親和力啟示我們,人只有成為自然的一部分,成為水的一浪、山的一石、樹的一枝、地的一壤,才可以綿綿瓜瓞似的繁衍生息,才可以幾百年幾千年地以嚴寒為家、以缺氧為侶。在這裡,依附就是一切,人的全部精神都體現在依附自然並且好好活著的漫長過程中。
我在平均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唐古拉山地區,多次看到過七十多歲的老人,他們在這個年齡上都還能幹活,都還活得很健康、很愉快。我相信,在他們的體內一定有抵抗高寒和缺氧的遺傳基因。而在藏北高原的文部區當穹鄉,次桑老人活到了一百零六歲還在放牧撿牛糞。採訪他的人說,他雖然出生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草原牧場,但生理機能從小就適應了高原的氣候和缺氧的環境,加上他本人有著良好的勞動習慣和愉快的心情,所以就成了生活在雪線之上的老壽星。對雪線上的人生來說,活著就是精神,是第一層的精神;健康地活著更是精神,是第二層的精神;長壽地活著自然就是第三層亦即最高層的精神了。但無論是活著,還是健康著、長壽著,都是精神現象的表面形態,而精神形態的內核則是感情對土地無條件的眷戀和生命對自然絕對的依賴。
依賴既是功利的、世俗的,也是理想的、宗教的。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宗教的依賴往往把「萬物有靈」的信念看成是處理人和自然關係的唯一準則。這個準則把自然作了完全人格化的處理,人的環境不再是簡單的山川湖澤、日月風雲,而是一個靈靈相同、靈靈相親的童話世界,每一棵草、每一棵樹、每一片湖、每一座山、每一塊石頭、每一朵雲彩,都是七情具備,六欲完整的。你委屈了它,它會傷心;你得罪了它,它會憤怒;你損害了它,它會報復;如果你巴結它,和它搞好關係,它就會帶給你無窮的幸福。自然既是人的生存夥伴,也是人崇拜敬畏的對象。正因為這樣,在青藏高原,在那些原始苯教和藏傳佛教盛行的地方,野生動物是保護得最好的,綠色植被是保護得最好的,生態環境多少年以來都處在和人親密無間的狀態中。
我在拙作《敲響人頭鼓》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作為援藏幹部的我的朋友老賀告訴我,有一天他在拉薩街上看到一個河南人在拿著皮鞭「耍猴子」,圍觀的藏族人個個怒目而視,有一男一女拿著大餅不停地給猴子喂。老賀想自己差不多也是一個西藏人了,自己能做點什麼呢?他猶豫了半天,掏錢買下了那只波密紅猴,交給了一男一女兩個拿餅喂猴子的人。他說你們要是願意就養著,要是沒有這個能力,就把它送到寺院裡去,那裡肯定會收留它。或者可以這樣:這隻猴子肯定來自波密,要是你們打聽到有人去那裡,就讓他們把它帶去,波密有森林,森林是它的老家。老賀當然不是為了做一件好事給別人看,就像許多都市人喜歡的那樣「作秀」,而是為了安撫自己的靈魂,安撫一個在西藏的氛圍裡漸漸自然化了的靈魂。——宗教有時候並不是信仰,而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行為。
過了幾天,老賀聽人說,那一男一女既沒有把猴子送給寺院,也沒有交給別人帶去波密,而是自己上路,朝波密步行而去。從拉薩到波密,往返一千多公里,常年跋涉,風餐露宿,一路上討吃要喝,受盡苦難,就為了送一隻猴子回老家,就為了完成他的囑托,而且沒有喧囂,不必讓別人知道,這是一種什麼精神?老賀說,對他來講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他一輩子都想講給別人聽,一講他就想哭,這才叫人哪,這才是真正的西藏人。這裡沒有慾望,沒有功利,沒有為了生存的斤斤計較,只有超越了慾望和生存的對自然無條件的親近。過去他總認為人生在世,生存是最重要的,現在看來,最重要的應該是對生命、對自然懷有一種敬父敬母般的柔情蜜意。一個人,一生所能做的最有價值的,就是虔誠地熱戀,包括熱戀自然,熱戀自己的靈魂。這是西藏教給他的,西藏改造了他世俗的觀念,提升了他做人的境界,使他學會了熱愛生命,熱愛一切生命,學會了無私和善良,使他懂得了虔誠的魅力。
虔誠就是精神,熱戀也是精神,信仰更是精神。
北風呼嘯而來,下雪了,俄博草原上的小伙子索朗在雪地上跳起了鍋莊(一種藏族民間舞蹈),他說他的鄰居姑娘就要回來了。這裡是冬窩子,好幾個月都待在山上夏窩子的鄰居姑娘就要回來了,寒冷的冬天在小伙子的心裡頓時就變得溫暖如春。我問他:「你的鄰居姑娘叫什麼名字?」他說:「她阿爸叫她米瑪,我叫她卓瑪。」我又問:「你為什麼要給她改名字?」小伙子笑而不答。後來我知道,米瑪是星期二的意思,他不喜歡這個沒有太多含義的名字,而卓瑪是救渡母,救渡母是藏傳佛教裡的女神,他刻意把鄰居姑娘和女神合二為一,就是希望姑娘和女神一樣給他帶來溫暖和幸福。小伙子索朗一直在寒風中跳舞,沒有音樂,他的歌聲就是音樂。我聽不懂他唱的是什麼,但能感覺到他其樂也融融的內心世界正是「春風自在揚花」的時節,跳舞的哪裡是他的腳,唱歌的哪裡是他的嘴,是心,是情,是靈魂的歌舞。這樣的日子裡,高海拔也好,寒冷的冬天也罷,統統都不算什麼,要緊的是愛情,是信仰;有了愛情和信仰,就有了內心的歡喜,就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可以萬難不計,笑對一切了。
千里萬里地朝拜,磕著等身長頭一年兩年地向拉薩朝拜,生活的最高目的就是朝拜。朝拜的路上,老人死了,他們從地上爬起來,揩乾淨身上的血跡,掩埋好老人的屍首,又繼續三步一磕頭地前進了,就像歌兒裡唱的:「沒有感傷,沒有詛咒,也沒有眷戀。」因為他們堅信是佛把老人的靈魂收到天上去了;或者說,在佛的關照下,老人的本次輪迴終於結束了,下次輪迴很快就要開始了。這樣一次次地輪迴,積攢到一定程度,靈魂就可以升入天堂了。這是信仰的力量,是生命達到一定層次之後對生與死的超越,是對視死如歸這樣一種義士品格、高人境界的最平凡的演示,而在人的一生裡,在物質世界、親情世界、享樂世界的無窮魅惑中,有什麼比視死如歸更能成為我們因為缺少而又亟待擁有的龍馬精神呢?什麼叫「涅槃常樂條條都是莊嚴路,生死輪迴處處總成解脫場」?這就是。
現在他要出發,出發去幹什麼?去公路邊看汽車。他騎在馬上,整整一天都在走。終於看到公路了,他從馬上下來,脫下禮帽,向路過的汽車致敬,然後坐下來,吃著乾肉,或者奶皮,眼光不時地掃向路面。汽車又來了,他忙不迭地脫下禮帽,再一次向汽車致敬。這樣過了大約一個小時,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他站起來,騎在了馬上,朝著他今天看到的最後一輛汽車搖晃著禮帽,走了,越來越遠了。他是雜多草原的牧人,他一整天的行走當然不是為了見識見識汽車,汽車他早已見識過了,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讓空落落的心平靜下來,照我們的語言就是驅散寂寞。
我曾經多次見過這樣的牧人,他們太寂寞了,好幾個月都待在一片只有自己一家人的草場放牧牛羊,他們驅散寂寞的辦法就是上公路看汽車,或者滿草原亂走,走一兩天的路程找到一戶和自己同樣寂寞的人家,走進去說說話,喝喝茶,吃吃糌粑吃吃肉,然後心滿意足地回去,把自己的見聞繪聲繪色地講給家裡人。能耐得住這樣的寂寞,能用最簡單的辦法驅散這樣的寂寞,然後心情舒暢地活著,該幹什麼幹什麼,這自然也是精神的一種。內地人很難理解這種無所事事的晃悠居然也和所謂的精神沾邊,而我想說的是,戰勝寂寞往往比戰勝任何災難更需要頑強的意志和堅忍的精神,因為災難是暫時的,寂寞是長久的;災難有形有色且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寂寞沒有形跡卻強大無比,且不會有人幫助你解決,要想打敗它只能靠自己。一個人的精神強大到了能夠戰勝任何孤獨、任何寂寞的程度,那才是真正的強大。
總而言之,有歷史的西部精神,有現代的西部精神,有外來拓荒者的西部精神,有本土居民的西部精神。西部精神不是一種固有的不變的精神形態,它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流。好比我們經常提到的雷鋒精神,雷鋒精神的存在具備三個條件:曾經有過,現在還有,必須要有。也就是說它曾經在雷鋒這個人身上發生過;直到現在它還在許多人身上發生著;作為一個社會,不管它具有什麼樣的政治秩序和經濟體制,都必須要有一個健康優良的道德標準來規範人們的日常行為。西部精神也是這樣,它曾經在許多個人和集體中發生過;它現在還在流傳,而且子子孫孫都將流傳下去;在全球都在提高生存質量、注重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在相對落後的西部極力尋求現代文明捷徑、尋求困境出路的時代裡,我們必須要有一種精神。可以這樣說:雷鋒精神是一種關於社會倫理和道德水準的精神,西部精神是一種關於人類和自然共同生存、共同發展的精神。它是一條川流不息的精神長河,來自有知走向未知,來自行動走向願望,來自午夜走向黎明,來自歷史深處走向未來世界。在這樣的長河裡,如同每一朵浪花都可以認為自己是水一樣,每一個人都可以認為自己就是西部精神的體現者。
如果本土的居民認為,他們那種見怪不怪,見奇不奇,吃苦而不覺苦,遇險而不覺險的樂觀向上的生存態度就是西部精神,有何不可?如果一個修鐵路的技術員認為,自己活著,幹著,哭著,笑著,寂寞著,牢騷著,但有時候也會請長纓,酬壯志,想讓鐵路雄飛而起,想讓自己留住身價,這就是西部精神,有何不可?如果一群地道的高原人認為,他們那種在零下四十度的寒冷或零上四十度的高溫中,照樣吃喝拉撒睡的韌性的生存意志就是西部精神,有何不可?如果一個外來的拓荒者認為,自己在這裡開了地種了田,辦了企業掙了錢,這就是西部精神,有何不可?如果一個大阪養路段的養路工認為,自己常年堅守在這裡,遭遇了三十五歲就脫盡頭髮的孤獨,忍受著四十歲就失去性能力的缺氧,這就是西部精神,有何不可?如果一個科學家認為,他終於走進了格拉丹冬冰川,發現了冰川迅速後退的痕跡,悲哀地大喊了幾聲,震得四周冰崖上的積雪紛紛崩潰,這就是西部精神,有何不可?如果一個水文站的測量員認為,他每天都站在雅魯藏布江的源頭,站在盤亙不絕的岡底斯山腳下,沉默,發呆,矚望,用生命感受著山的偉大和水的久遠,這就是西部精神,有何不可?如果一個人,就像他親口告訴我的那樣:「在西部一輩子,好像什麼也沒幹,就寫了幾首歪詩。」我要對他說的是,這也是西部精神。在西部,尤其是在青藏高原,人活著就是詩,要是再幹點什麼,那就是好詩。總之,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驗和經歷給西部精神增添特色壯大內容,因為作為一種大地域中長時間裡形成的精神現象,它必定是開放的、包容的、豐富的、七彩斑斕的,它代表了形形色色的人群,也代表了洋洋眾多的自然背景。人類精神的本質部分就是自然,就是那些蒼茫而永恆的天、山、水、原。也就是說,西部精神既是人的精神,也是自然的精神。
在離天最近的地方,在空氣最少的地方,在陽光最多的地方,在河流最密的地方,在地域最廣的地方,在寂寞最盛的地方,在生活最難的地方,在死亡最易的地方,一種精神正在生長,一種不屈服於苦難和落後的人格精神正在詩意地生長,一種源於愛情、源於自然、源於信仰、源於崇高的悲劇精神正在艱難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