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門藝術的意象都可以觸類旁通。書畫家可以從劍的飛舞或鵝掌的撥動之中得到一種特殊的筋肉感覺來助筆力,可以得到一種特殊的胸襟來增進書畫的神韻和氣勢。推廣一點說,凡是藝術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範圍之內用工夫,須處處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養。
——《談美》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江郎才盡的故事吧。
南朝梁有個著名的才子叫江淹,字文通,他一生寫了不少精彩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被人們稱為「才子江郎」。
江淹是濟陽考城(今河南省蘭考縣)人,父親早亡,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孩童時代便表現出了非同齡人所能比肩的才華,青年時代江淹的的文章已經很有名氣,熟知他的人都稱他為天才。後來,江淹的才名傳到了南朝宋建平王劉景素那裡並得到建平王的欣賞,於是便修書一封帶給江淹,希望江淹能夠做他的屬僚。及後江淹去拜訪劉景素,二人談得十分投機。於是不久,江淹便被提拔做了南兗州的官。誰料此時有個叫郭彥文的縣令犯了罪,為了開脫罪責,竟誣告江淹接受過他的賄賂,於是江郭二人一起被抓到州府的牢中。
江淹問心無愧,於是便在獄中給劉景素寫了一封情詞懇切的長信,信中慷慨陳詞,抒發內心委屈之情,實在是一篇精美絕倫的好文章。劉景素看了這封信後,十分感動,於是派人將江淹釋放。出獄後,江淹又考中了南兗州的頭名秀才,從此才子江淹的名氣就更大了。
後蕭道成滅宋立齊,請江淹做史官,專責編寫歷史。有一次,襄陽發掘出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一面玉鏡和一些竹簡。竹簡上刻著的古體字無人能懂,人們於是便把竹簡拿給江淹看,江淹一看就知道竹簡上寫的是周宣王時候的事情。從此,江淹的名氣流傳更廣。到蕭衍建立梁朝以後,拜江淹為光祿大夫,即皇帝的高級顧問,後又被封為醴陵侯,並賜封地。
江淹做了高官以後,便不怎麼願意寫文章了,整日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時間一長,自然才思減退,提筆吟哦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有時勉強寫出一點東西,但別人讀了以後感到十分乏味。
據此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據此以後,他的文章便不再精彩了。又有一種說法是,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向他索筆。郭璞走到近前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裡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從此,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因此,別人都很惋惜地說:「江郎才盡了。」
其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位居高位,一方面由於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於仕途得意,凡事無需自己勞心費力,就不願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變得遜色,缺乏才氣。
曾國藩,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以一介書生的身份從湖南雙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入京赴考,中進士後留京師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7歲時即官至二品,出任禮部侍郎。緊接著他因母喪返鄉,恰逢太平天國巨瀾橫掃湘湖大地,便因勢在家鄉拉起了一支特別的民團湘軍,歷盡艱辛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也因此被封為一等勇毅侯,開了清代以文人封武侯的先例,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死後被謚「文正」。縱觀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轉而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盪年代,曾國藩等人的力挽狂瀾,使其一度曾經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曾國藩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核心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令人矚目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作用於當時,而且一直延至今日。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近代中國最顯赫的歷史人物,小時候的天賦卻並不高。據說有一天他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不知重複多少遍了,還是因為不能背下而在不停朗讀。碰巧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就潛伏在他的屋簷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左等右等,曾國藩紋絲不動,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終於忍無可忍,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許多,但是他只能是賊,而曾先生卻成為連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毛主席年青時,曾對曾國藩傾服備至,現藏韶山紀念館的光緒年間版《曾國藩家書》中,數卷扉頁上都有主席手書的「詠之珍藏」。他曾說:曾國藩建立的功業和文章思想都可以為後世取法。認為其所編纂的《經史百家雜鈔》「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國學的入門書。曾國藩治軍最重視精神教育,受其影響,毛主席一生都很注意這點。曾說「愛民為治兵第一要義」並在建立紅軍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偉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勞動總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穫,日積月累,由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朱光潛先生曾經說過:「我承認遺傳和環境的影響非常大,但是我相信它們都不能完全解釋天才。在固定的遺傳和環境之下,個人還有努力的餘地。遺傳和環境對於人只是一個機會,一種本錢,至於能否利用這個機會,能否拿這筆錢去做出生意來,則所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換句話說,成功人士並不一定就是天生的神童,而肯付出努力的人也未必不能成材。哪怕那些天生聰明的人的靈感也是從大量的積累中偶然得知的。
朱光潛先生認為靈感有三個特徵。
首先,它是突如其來的,出於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根據靈感的作品大半來得極快。從表面看,我們尋不出預備的痕跡。作者絲毫不費心血,意象湧上心頭時,他只要信筆疾書。有時作品已經創造成功了,他自己才知道無意中又成了一件作品。
其次,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時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無意之中湧上心頭。希望它來時它偏不來,不希望它來時它卻驀然出現。
再次,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練習作詩文的人大半都知道「敗興」的味道。「興」也就是靈感。詩文和一切藝術一樣都宜於乘興時下手。「興」一來,思質自然滔滔不絕;沒有興會時,寫一句極平常的話倒比寫什麼還難。
我們一起來看看牛頓是怎樣發現萬有引力的吧。
小時後,老師告訴我們,牛頓是因為有一天坐在蘋果樹下打瞌睡,被樹上成熟的蘋果掉下來的聲音驚醒,於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存在。當然,這只是兒童版的「童話故事」。或許蘋果落地對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是一個重要的刺激,可是只憑一個單一的刺激是不可能有這麼大的發現的。
下面言歸正傳,讓我們回到成人版的故事。到底牛頓是怎麼發現萬有引力的存在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要對當時天文學及力學的發展情形做一些說明,才能瞭解當時科學的背景,以及它是怎樣影響刺激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
有關力學:
牛頓早已瞭解伽利略之前所發展出來的慣性觀念,並且明白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形下,動者恆做等速度直線運動。他也知道若一個運動中物體的速率或運動方向有了變化,其中必定有力的作用。但是受到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的「地球繞日的圓形軌道」說的影響,牛頓可能正對月亮的運行軌跡深感困惑。但是從海更士提出「一物體要做圓周運動需要施一個向中心的力量」的理論來看,行星繞太陽運動也應需要一向心的吸引力量,可是,這個力到底是什麼呢?牛頓苦苦思索。
有關天文學:
對人類以自我為中心的宇宙觀作了一個革命性的改變的重大事件就是公元1543年哥白尼提出的,以太陽為諸行星的運轉中心和地球自轉來解釋星象的天體運行論。其後克卜勒分別在公元1609年提出行星運行第一定律——「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太陽位在橢圓的一焦點上」及「等面積定律——行星與太陽連線在相同的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同」的第二定律。此外還有公元1619年提出的第三定律「週期定律——行星週期T的平方正比與軌道平均距離的立方」。這三個定律揭示出幾個問題:
一、軌道可以是圓的,也可以是橢圓的,什麼樣的作用方式,可以形成這樣的軌道運行呢?
二、太陽處於橢圓一焦點上,顯示行星是繞著太陽的,是什麼力量使它們繞著太陽轉呢?
三、由週期與軌道半徑的關係(週期平方正比於軌道半徑三次方),這又意味著是什麼作用的方式所形成的呢?
牛頓帶著這一系列的疑問開始了他漫長的思考。直到有一天他坐在姐姐的果園裡,忽然聽到熟悉的「咚」的一聲,一隻蘋果落到草地上。他急忙轉過頭去觀察第二隻蘋果落地。第二隻蘋果長在外伸的樹枝上,落到地上後反彈了一下,不動了。這只蘋果雖然不是牛頓見到的第一隻落地的蘋果,第二隻和第一隻也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它卻引發了牛頓進一層的思考:蘋果會落地,而月球卻不會掉落到地球上,蘋果和月亮之間存在什麼不同呢?
第二天是個晴朗的早晨,牛頓看見小外甥正在玩小球。孩子手上拴著一條皮筋,皮筋的另一端繫著小球,他先慢慢地搖擺小球,然後越來越快,最後小球就徑直拋出。
剎那間,靈感突然降臨了,牛頓猛地意識到月球和小球的運動極為相像。向外的推動力和皮筋的拉力兩種力量共同作用於小球。同樣,也有兩種力量作用於月球,即月球運行的推動力和重力的拉力。正是在重力作用下,蘋果才會落地。牛頓首次認為,蘋果落地、雨滴降落和行星沿著軌道圍繞太陽運行都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在這之前,人們普遍認為,適用於地球的自然定律與太空中的定律大相逕庭。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卻沉重地打擊了這一觀點,它告訴人們,支配自然和宇宙的法則是很簡單的。
牛頓廣納各家學說進行思考,並善於對生活中各個方面進行觀察進
而得到啟示,最後終於有了重大發現,在科學領域形成了自己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學說的故事告訴我們,天才的靈感也是以平時的努力、廣博的知識為積澱的,就像那句「機會總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所說的,任何人想要憑空獲得成功幾乎都是不可能的,無論天才與否。
按照朱光潛先生所說的「靈感的培養正不必限於讀書。人只要留心,處處都是學問」。科學是這樣,藝術也是。如果每個人都像牛頓那樣細心而又刻苦,那麼,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天才!
經驗綜合
凡是真正的文藝作品都必同時是寫實的與想像的。想像與寫實相需為用,並行不悖,並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絕對相反。理由很簡單,凡是藝術創造都是舊經驗的新綜合。經驗是材料,綜合是藝術的運用。惟其是舊經驗,所以讀者可各憑經驗去瞭解;惟其是新綜合,所以見出藝術的創造,每個作家的特殊心裁。所謂「寫實」就是根據經驗,所謂「想像」就是集舊經驗加以新綜合(想像就是「綜合」或「整理」)。
——《無言之美》
「你等我,如果有下一輩子,我還在這兒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