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感升華
美感經驗是直覺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會神之中我們既忘去自我,自然不能覺得我是否歡喜所觀賞的形象,或是反省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我們對於一件藝術作品欣賞的濃度愈大,就愈不覺得自己是在欣賞它,愈不覺得所生的感覺是愉快的。
——《無言之美》
什麼是美感?什麼是快感?
簡單回答,你可能會說:
如果喝一杯飲料時說:“真是太好喝,太解渴了!”這就是快感;如果喝一杯飲料時說:“酸酸甜甜的,仿佛初戀的滋味。”這則是美感。
“葡萄美酒夜光杯”,讓人品嘗到人間“美味”;藝術家羅丹的傑作《老妓女》“丑得如此精美”。不同的事物引起的感覺,人們都用“美”來狀之,可見美感與快感之間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關系。所謂快感,是滿足了本能欲望而得到的快樂感,這種感覺是人與動物所共有轉瞬即逝。人類性的美感則與精神活動相依存,在長時間內維持著美感的愉悅,甚至還歷久彌新。“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美妙的音樂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快感是一種簡單的、動物性的生理反應,是感覺器官的舒適感,如饑餓後的飽餐,大熱天走入陰涼地方。美感則是以生理的快感為基礎,是感官、想象、情感、理智、意志等全身心共同活動的結果,是一種高級的精神、生理活動,如面對蔚藍的天空,能聯想到純潔的事物和廣闊的世界,從而感到心曠神怡。
美感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個人間有著一定的差異。如文身,即在人的身上刺出各種圖案,有的民族、有些人會感到很美,但在另一些民族中,就不一定感到美,甚至會感到可怕。再如原始社會的狩獵民族,喜歡用獸皮、獸角或獸爪打扮自己,甚至不顧疼痛把羽毛插入自己的嘴唇、耳朵或鼻子,認為這是美,而現代人就很難欣賞這種美。不同時代的人對體態和穿著美的看法也很不一致,如我國晉代服裝的特點是寬衣博帶,而唐代則緊衣窄袖;北魏人以身體瘦削、秀骨清相為美,而唐代卻以身材豐滿、肥腴富態為美。
美感是一種獨特的具體的心靈感受,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如人們在心煩意亂時,面對秀麗的湖光山色會無動於衷,而在興高采烈之時,即使單調的聲音也會覺得悅耳動聽。
人類的美感,既有差異性,又有共同性。人體的機能基本相同,人的心靈也基本相通,同時,人的社會生活和實踐也有共同之處,還有審美對象的客觀性,這些決定了美感具有共同性。如唐朝的近體詩、貝多芬的交響樂、梵高的畫,就贏得了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的共同贊賞。自然美更可以產生共同的美感。
動物性快感是有限、消極和短暫易逝的生理感覺,人類性美感是自由、創造和持續常新的精神感覺。一句話,美感是一種自由的感受,這正是動物性快感與人類性美感之間的本質區別。
“美感與生理快感的關系”歷來是美學家們關注的焦點所在。
“隨著人類的社會實踐的發展,隨著自然不斷被人類的勞動所征服,人類的社會意識也日益審美化。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豐富關系逐漸展開,自然對人來說,逐漸擺脫了以前那種狹隘的實用功利關系的束縛,而取得了遠為廣泛同時也遠為曲折的生活意義而成為美的對象了。”“關於審美態度區別於非審美態度的心理特性,以往的西方美學主要是圍繞審美鑒賞中的功利性欲望問題來展開討論的,一種意見認為,審美非關功利性欲望,這是審美態度區別於非審美態度的根本標志。另一種意見則相反,認為審美活動中必然包含一定的功利性。
在西方美學史上,主張審美非功利性的第一位美學家可以上溯到古希臘的柏拉圖。源於古希臘的這種審美非功利性的觀點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英國經驗論美學家那裡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審美非功利的這一美學思想在德國古典哲學中得到了最自覺最系統的表述。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把“無利害關系”視為審美鑒定的“第一個契機”。康德認為,與一個對象的實在結合起來的快感(按:對象的實在指對象的內容,如梨子的實在指它的各種物理、化學性的物質存在,對人來說它構成營養或毒素;對他們產生的快感則是觸覺、味覺、嗅覺三方面的舒服感)謂之利害關系,而與一個對象的表象結合起來的快感謂之純粹的觀照。
從康德的觀點中可以直接引申出這樣的結論,即能否以非功利性的態度去靜觀一個對象,是人與動物的分水嶺之一。人之所以是理性的生物,就在於它能揚棄動物性欲望和占有欲望而成為審美觀照的人。席勒在《美育書簡》中就曾極力地發展這一思想。
在德國古典美學之後出現的其他許多美學理論,如斯賓塞的游戲說、康拉德·朗格的幻覺說、叔本華的靜觀說、閔斯特堡的孤立說、立普斯的移情說、布洛的距離說等都是主張審美非功利的審美態度理論。
認為審美態度能用非功利性來界定,也為一些當代西方美學家所深信不疑,如美國當代美學家斯托爾尼茨。無論是克萊夫·貝爾的理論,克羅奇的理論或是主張“美的藝術”要和“巫術藝術”、“娛樂藝術”相區別的克林伍德的藝術理論,它們都是以“審美非功利性”為其核心的。哈羅德·奧斯本也認為,審美活動是自足的,我們只是為了觀察而觀察,而不在於未來的行動方面的利害關系。
與此相比,主張審美離不開功利的美學思想在西方美學史上也是古已有之,而今仍然很有勢力。早在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就率先指出:“任何一件東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實現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時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則它就同時是惡的又是丑的。”但由於這種思想萌芽是統一在美善相濟,寓教於樂的理論之中的,因而不足以與當時的審美非功利性學說相抗衡。
真正向審美非功利性的靜觀理論提出有力挑戰的還是到了近代以後的事情。尼采第一個站出來批判審美靜觀的理論,他認為,審美絕不是一種景觀的境界,而是生命力激情奔放的狀態。他說:“美在什麼地方?在我必須以全意志去意欲的地方。”尼采對美的要求如同對人生的要求一樣,即必須表現生命和力量。
在尼采之後,弗洛伊德可謂是最明確地闡明審美與生理欲望的關系的美學家之一了。弗洛伊德認為,審美(包括創作和鑒賞)的深層心理動因在於主體的潛意識欲望(性欲),審美是這種欲望的象征性表現或替代性滿足。他說:“美導源於性感的范圍看來是完全確定的。對美的愛也就是一種帶有強烈的抑制性的性感的典型例子,美和吸引力首先是要歸因於性的對象的原因。”
詩人兼哲學家居約也從工藝學和生理學的角度對審美非功利性的命把審美態度視為一種平面的心理態度,或僅僅把審美態度歸為人格心理,或僅僅把審美態度歸為注意心理。
而朱光潛先生曾以血色鮮麗的姑娘為例,看到她,可以生美感也可以不生美感。如果你覺得她是可愛的,給你做妻子你還不討厭她,你所謂“美”就只是指合於滿足性欲需要的條件,如果你見了她不起性欲的沖動,只把她當做線紋勻稱的形象看,那就和欣賞雕像或畫像一樣了。這就說明了審美態度的心理結構是立體的多層面的。其中在淺層的注意心理裡,審美是不關欲望的。否則,欣賞態度就不可能轉換。然而,在深層的人格心理中,審美是包含著一種經過理性過濾的欲望的。否則,審美鑒賞也不可能有動力。
審美態度的心理特性不能籠統地從無欲望或有欲望的角度來界定,而必須在對審美態度的各層心理結構做深入研究之後逐一界定。
當代現象學美學家R.英迦登指出:“審美經驗並不是人們常說的那種作為對某些感覺材料的反映的短暫的經驗而是一種多方面的復合過程,它的發展別具一格,包含了許多異質的要素。”本書認為,審美態度作為一種最基本的審美經驗,它的心理結構也是復合的,它至少應該包括以下三個心理層面:
第一,審美情境注意:審美情境注意是最表層的心理層面,它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最直接的心理中介,是審美主體的心意活動對特定情境中的具體對象的指向與集中。任何一個事物,只有首先進入審美情境注意的心理閾,才構成現實的審美對象;同樣道理,只有進入審美情境注意狀態的主體,才是真正的審美主體。審美情境注意促使現實的審美活動得以發生。
第二,審美心理時空:審美心理時空是第二個層面。審美的心理時空是不同於一般認知心理時空的特殊時空表象,是美感活動的感性直觀形式,它在審美活動中具有整合對象感性材料與主體心理要素的功能。
候,一次因事進宮,看到父王雍正的一個妃子嬌艷無比,正對鏡梳妝,不禁想和她開個玩笑,於是就從後面用雙手捂住了那個妃子的眼睛,妃子不知就裡,遂用梳子往後擊打,正好打到了乾隆的額頭上。乾隆的母後見了,就說那個妃子調戲皇子,將她賜帛自盡。乾隆覺得對不住這個妃子,就用朱砂在妃子的頸上點了一下,悲痛地說:“我害爾矣,魂而有靈,俟二十年後,其復與吾相聚乎?”
後來,乾隆登基,一天午後,到圓明園散步,起初的天氣陰沉,吹過陣陣涼風,誰知不一會兒,雲開見日,白花花的陽光照在身上,司蓋的太監忘了攜御蓋,被乾隆當場大加申斥,忽然隨從中有人說:“典守者不得辭其責。”乾隆便回頭問:“誰在說話?”那人忙跪倒磕頭。乾隆見他唇紅齒白,是一個美貌的少年,不覺心裡一動,心想:這人仿佛在什麼地方見過。朕仿佛和他從前是十分親熱的,怎麼一時想不起來了?這麼一想氣便消了小半,隨即問:“你是——”那人說:“奴才名和珅,現充當鑾儀衛差役,恭奉御輿。”“多大年紀?”和珅說:“二十四歲。”這時乾隆忽然想起來了,原來這和珅的面貌,和已死的妃子一模一樣,絲毫不差。那個冤死的妃子死後到現在,恰恰二十四年。乾隆想起以前與馬佳氏一番柔情蜜意的情形,不覺心中一酸,自己在椅子上跌坐下,喚和珅近身來,又讓他把衣領解開來,見他頸子上果然有一點鮮紅的痣。乾隆帝忍不住把和珅抱在懷裡,掉下眼淚來,說道:“愛妃你怎麼投了一個男身呢?”和珅呆呆地說不出一句話。乾隆忽然覺出自己的失態,連忙定了心神說:“這御輿的差使,未免委屈,充你別的差使,可好麼?”這可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和珅連忙磕了九聲響頭,朗聲說:“奴才謝主隆恩!”乾隆便令他跟在身後,和珅有問必答,句句稱旨,引得龍心大悅,回到宮中,竟命他做了內務大臣。
為償還年輕時的“孽債”,乾隆對和珅關愛有加,處處袒護,致使和珅平步青雲,步步高升,以至權傾朝野,作威作福長達二十余年而不倒。直到後來乾隆死後,嘉慶皇帝才將他扳倒,死時居然也是白綾賜死,與那妃子一般無二,真是歷史的巧合。
野史傳說雖不足信,但是人的感情的這種寄托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存在的。用朱光潛先生美學的觀點來說就是多數人覺得一件事物美時,都是因為它能喚起甜美的聯想。乾隆皇帝之所以對和珅寵愛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心中對過去的那段情愫無法釋懷,看到和珅,便好似又回到從前,不自主便聯想到了青澀時期的那段情事。
因一事物而想起與之有關事物的思想活動;由於某人或某種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以上為聯想的三種解釋。
不管三種意思取其中的哪一種,都可以看出聯想是由甲而引起人對乙的思想活動,這種思想活動帶有很濃的個人意識和主觀色彩。
冰心在《去國·最後的安息》中寫道:“她覺得翠兒是一個最可愛最可憐的人。同時她又聯想到世界上無數的苦,便拿翠兒當作苦人的代表,去撫恤、安慰。”這和巴金在《真話集〈小街〉》中寫的“我不是在這裡評論影片,我只想談談自己看過《小街》後的思想活動以及影片給我引起的一些聯想”一樣,都說明了這個道理。
聯想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相似聯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現象想到與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現象,進而產生某種新設想。如:屎殼郎與耕作機。四川省有個開拖拉機的姚巖松,他意外地發現屎殼郎能滾動一團比它自身重幾十倍的泥土,卻拉不動比那塊輕得多的泥土。由此,他聯想到:能不能學一學屎殼郎滾動土塊的方法,將拖拉機的犁放在耕作機身動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機的動力犁放在後面呢?經過實驗他設計出了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單履帶行走的微型耕作機,以推動力代替牽引力,突破了傳統的結構方式。
接近聯想:是根據事物之間在空間或時間上的彼此接近進行聯想,進而產生某種新設想的思維方式。如:蘇東坡當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時候,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積起來,成了當時所謂的“葑田”。蘇東坡多次巡視西湖,反復考慮如何加以疏浚,再現西湖美景。有一天,他想到,如果把從湖裡挖上來的淤泥堆成一條貫通南北的長堤,既便利來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點和秀美風光,多好啊。蘇公妙計,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