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對的,「劉姥姥進大觀園」已成為我國盡人皆知的口頭禪,「劉姥姥」已經成為嘲笑鄉里人進城,沒見過世面,孤陋寡聞的代名詞了,這樣一個「丑角」想來沒有什麼風韻,但是《紅樓夢》缺了劉姥姥就好比一鍋靚湯少了一劑重要的調味料,差的豈是一點半點?從前藝術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來藝術家才知道融自然丑於藝術美,可以使美者更見其美,自然丑也可以化為藝術美。
這兩件事共同證明,藝術的美醜和自然的美醜是兩件事;藝術的美不是從模仿自然美得來的。
對此,朱光潛先生的看法是,我們說「藝術美」時,「美」字只有一個意義,就是事物現形象於直覺的一個特點。事物如果要能現形象於直覺,它的外形和實質必須融化成一氣,它的姿態必可以和人的情趣交感共鳴。這種「美」都是創造出來的,不是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它都是「抒情的表現」。一般人的錯誤在只知道第一種意義的自然美,以為藝術美和第二種意義的自然美原來也不過如此。
浪漫現實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作為流派與作為創作方法雖有聯繫,卻仍應區別開來。
——《談美》
浪漫主義作為歐洲文學中的一種文藝思潮,產生於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專制,在藝術上與古典主義相對立,屬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一種意識形態。
它是由「浪漫的」(romantic,羅曼蒂克)這個形容詞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這個形容詞又是從法國的「羅曼司」(romantic,即「傳奇」或「小說」)轉化過來的。據現有資料證明,直到1654年英國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這一詞語意思,大致是「傳奇般的」、「幻想的」、「不真實的」,其中明顯地包含著貶義的否定性的內涵。到了18世紀,這個詞語才逐漸轉變為肯定性的褒義詞,它被用來評價作品,並獲得「宜人的憂鬱」這樣一種附加的含義。
浪漫主義宗旨與「理」相對立,主要特徵是注重個人感情的表達,形式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義手法通過幻想或復古等手段超越現實。
雖然浪漫主義精神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浪漫主義的興起,卻發生在法國大革命、歐洲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它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對個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對封建領主和基督教會聯合統治的反抗,也是文藝上對法國新古典主義的反抗。
啟蒙運動在政治上為法國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在文藝上也為歐洲各國浪漫主義運動作了思想準備。但是,法國革命勝利後所確立的資產階級專政和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卻宣告了啟蒙運動理想的破滅。席捲歐洲的浪漫主義運動,正是當時社會各階層對法國革命的後果以及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國」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種反映。
帶著對資產階級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的幻滅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不滿,歐洲的浪漫主義思潮產生了。當時的現實,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啟蒙學者的華美約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當時的作家都對現實不滿,企圖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途徑。但由於作家所持的階級立場和政治態度不同,因而浪漫主義思潮中就形成兩種對立的流派,即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前者是進步的潮流,它引導人們向前看;後者屬反動的逆流,它引導人們往後看。這種區別,實質上是對當時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反響。
積極浪漫主義作家,敢於正視現實,批判社會的黑暗,矛頭指向封建貴族,反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殘存的封建因素,同時對資產階級本身所造成的種種罪惡現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滿反抗、戰鬥的激情,寄理想於未來,嚮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贊成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作家有英國的拜倫、雪萊,法國的雨果、喬治·桑,德國的海涅,俄國的普希金,波蘭的密茨凱維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們的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都是同當時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與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聯繫在一起的,大多數作家是這些民族解放運動的積極參加者。
消極浪漫主義者則不然。他們不能正視社會現實的尖銳矛盾,採取消極逃避的態度,他們的思想是同那個被推翻了的封建貴族階級的思想意識相聯繫的。他們從對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出發,反對現狀,留戀過去,美化中世紀的宗法制,幻想從古老的封建社會中去尋找精神上的安慰與寄托。消極浪漫主義的出現,實際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貴族階級沒落的思想情緒在文學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國的史雷格爾兄弟,即奧·史雷格爾和弗·史雷格爾,還有諾瓦裡斯,法國的夏多布里昂、拉馬丁·維尼,俄國的茹科夫斯基,英國的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等等。
浪漫主義思潮的興盛衰落,是由各國歷史條件的特點所決定的。作為一種成型的文藝思潮它首先產生在德國。由於當時德國容克貴族勢力日益顯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面對這種冷酷的社會現實,「人們終於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係」。
此外,19世紀自然科學發展和唯物主義在反對宗教與唯心主義鬥爭中的勝利,以及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廣泛傳播,也都促使人們打破傳統的觀念和幻想,轉而用比較客觀的眼光來觀察世界,研究社會現實問題。在這樣的歷史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作家不滿於浪漫主義文學沉溺於主觀幻想和個人叛逆精神而忽視客觀社會現實的主觀主義創作方法。他們繼承和發展文藝復興、特別是啟蒙運動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主張冷靜地觀察和評價資產階級統治帶來的種種弊病和矛盾,如實地客觀地描寫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日常生活,從剖析人物性格和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中揭示造成種種社會罪惡和弊病的根源。這樣,以如實描寫現實生活,揭露批判社會黑暗為其特徵的現實主義文學,就逐步代替了浪漫主義文學,成為在歐洲占主導地位的文學思潮。
現實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國的文學藝術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現實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並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發展而變化。在文學藝術領域,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大主要傾向源遠流長。但作為一種比較自覺的文藝流派,現實主義通常是指19世紀30年代以後在歐洲文學藝術中取代浪漫主義而占主導地位的一種主要文藝思潮和運動。也有一種意見,認為現實主義作為文藝流派,形成於文藝復興時代,或始於古希臘時代,並經歷了一系列發展階段,即所謂「古代現實主義」、「文藝復興現實主義」、「啟蒙主義的現實主義」、19世紀現實主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