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溫州人一樣思考 第27章 挫折不是問題,更不是災難 (1)
    ——失敗在所難免,成功就在眼前

    「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是溫州人的創業理念,是溫州人的致富秘籍。成千上萬的溫州人都是經歷了艱苦奮鬥的過程,才取得今天的輝煌,在溫州有句諺語「既能睡地板,又能當老闆」,這是對溫商創業艱辛的真正寫照。在這些艱難困苦面前,他們用自己的堅強意志書寫著一個個傳奇般的財富人生。

    睡得地板,當得老闆,賺得大錢

    【財富語錄】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成就的取得都需要付出代價。想賺大錢,必須能受常人所不能受的罪,忍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苦。

    【溫州人創奇】

    「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正是吳紹達創業經歷的真正寫照。

    吳紹達是溫州平陽縣的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1982年,他一心想創業,於是獨自跑到安徽,做起了印刷、設計、工藝禮品之類的業務。

    兩年後,在對市場有了一定的瞭解之後,他在安徽阜陽開了一家商店,自己當起了小老闆。創業之初,十分艱苦,白天騎著一輛三輪車到各大商場推銷,晚上睡在出租房裡的地板上。五年的時間從未間斷,無論颳風下雨,從不間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功夫不負有心人,1993年終於賺到了一百多萬元。

    有了一定的資本之後,他並沒有滿足於此,更沒有立刻回老家過起了清靜安詳的日子。而是有了更大的目標,第二年,他再次前往宜昌,由於資金有限,他和別人合作經營廣告公司。1996年,時機成熟,他則自己開了一家設計公司——美特普裝飾設計公司,還從溫州老家引進了一流的設備和技術,加上他吃苦耐勞和誠實守信的經營方式,很快攬下大批業務,不久便在宜昌200多家印刷企業中脫穎而出。

    2000年,他又斥資百萬元引進整套日本先進菲林輸出設備,擴大規模,他的業務量也呈爆發式的增長。2002年,他再次投資了600多萬元,創建了宜昌紹達包裝印業有限公司,徹底做到了設計、出樣、印刷一條龍服務,從而進一步鞏固了他在當地同行業中的龍頭地位。2004年,吳紹達聯合三位同鄉用4000多萬元買下了原三峽市場,創辦了宜昌鑫昌大市場。這是宜昌市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小商品集散地。2009年6月,他又在鑫昌大市場旁邊征地249畝,準備將該市場建設為渝東鄂西最大的物流倉儲中心。

    吳紹達一步步地登上了事業高峰,這都與這股勤勞,能吃苦,能忍受的精神分不開。成千上萬的溫州人出來創業,像吳紹達這樣取得如此大成就的人有很多。溫州人的吃苦精神在全國是非常出名的,尤其是老一輩溫商,幾乎全是憑著一股韌勁在堅持。走在溫州的大街上你都可以看到很多邊攤,通常經營到很晚,甚至是24小時營業。遇到顧客較多的時候,他們都沒有吃頓舒服飯的機會,寧願吃冷饅頭,也要等到顧客走完。生意較忙的時候,都是自己裝車,押運。

    溫州人為什麼能賺大錢,就是因為在對待「吃苦」的態度上的差異。別的地方的人寧願端著飯碗曬曬太陽,也不願意走出去賺辛苦錢。而溫州人只要能夠賺到錢,在天涯海角也寧願去吃苦。在當地流傳著一種「五千五萬」的說法,「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踏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掙得千金萬銀」。這雖然是一則諺語,但形象地說明了溫州人的吃苦耐勞精神。

    溫州人這種精神注定了他們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很多人在異地能夠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有人這樣形容溫州的吃苦精神「鳥不拉屎的地方,溫州人都在做生意」。的確是在這樣,1987年,16歲的羅雲遠身上僅帶著100元錢來到武漢,每天只吃清湯麵,後來連吃清湯麵的錢都沒有了,只能挨餓。當時他心中一片迷惘,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活下來。後來在老鄉的幫助下,借錢租了個簡陋的門面,賣起了服裝、皮鞋,首先解決了溫飽問題。隨著生意一天天地好轉,他有了長遠的打算,不久轉入五金行業。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武漢五金行業的龍頭。

    1984年,年僅21歲的張寧,隻身來到遠在萬里的西藏山南澤當鎮,當時身上的全部家當只有一把剪刀和200元錢。到西藏後,身上僅有的200元錢怎麼也不夠維持生計,她用租來的縫紉機,憑著從小學到的精湛的縫紉技術立足生存下來。1987年,他把結婚不久的丈夫也帶到西藏,開起了「夫妻」服裝店。

    在溫州,像這樣的例子非常多,他們明明知道擺在自己面前的是一條充滿千災萬難的道路,偏要向前進。這種野草般的頑強生命力,無論走到什麼地方,吃多大的苦,都能夠努力生存下來。

    ※老闆都是「苦」出來的

    「睡的地板,當得老闆」就是溫州人創業最真實的寫照,溫州人正是在「兩板」之間,不斷超越走向成功的。

    「有小錢當小老闆,有大錢當大老闆,沒有錢借錢也要當老闆」,在溫州,人人可以當老闆。但是,老闆並不是那麼好當的,創業難,當老闆能不難嗎?尤其是創業之初,面對資金短缺,規模過小,缺乏知名度,難以與大企業競爭的各種困境,老闆需要承擔得很多。

    ※精神之苦比身體之苦更大

    溫州人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成長起來的商人群落,20世紀80年初,就陸續有人外出打工,遠離家鄉,走到哪裡,吃住在哪裡,身體上的苦不算什麼,但是心靈上的苦卻是難以忍受的。

    外出的溫州人大部分都是做小生意,做生意,彈棉花,修鞋,做鑰匙,修理家電等。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也許賺不了幾個錢,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們,為什麼要自找苦吃,對於他們的行為感到不可思議,甚至看不起他們,經常遭受白眼與不屑。十幾年,二十年後,這些外出的人來了個華麗大變身,他們大都事業有成,小地攤變成了大企業,小資本變成了大財富。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對於創業之苦,一定要能忍——苦可以忍一時,那能忍一時?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限度,對苦難的忍受應及時加以改變。否則,達到一定的程度,得不到正確的解決,則可能挫傷人的積極性。

    摔得多了,才能知道哪裡有坑

    【財富語錄】

    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建立在多次失敗的基礎上,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當你每經過一次失敗後,也就意味著離成功更近一步。

    【溫州人創奇】

    陳志遠,溫州市區人,現在擔任阿聯酋溫州商會會長,在他十多年的從商過程中,先後建立了中國商品城、中國輕工城、中國志遠鞋城等幾座大型的商場。這些商城是溫商的聚集地,這裡曾經是一條荒蕪的大街,如今變成阿聯酋的一個商貿中心,這與陳志遠在那裡建立這些商城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商城為在阿聯酋做生意的溫州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他為什麼這樣做?這與他的親身經歷有關。

    陳志遠在去阿聯酋之前,已經在國內開始做些小生意,卻因為市場上一些人為的原因屢次失敗,而且還導致他背負大量外債。他把這次失敗歸功於市場秩序的混亂,不良的競爭。

    為了重新振作,開始新的經商之路,1998年下半年,他隻身來到阿聯酋,白手起家。他像大多數溫州人一樣,到阿聯酋後只能到咖啡館、餐館等場所打工。然後用打工積攢下來的錢慢慢地做些小生意。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後,他就把溫州的小商品運到當地,靠擺地攤向路人兜售。陳志遠賣的小商品物美價廉立刻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他在阿聯酋很快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是,當地沒有一個像樣的中國商品城,大部分溫商都是靠擺地攤做些小生意,有時,為了爭奪一個有利的地盤,相互之間還時常發生一些惡性競爭。這正是陳志遠最不想看到的,都是出來做生意的溫州人,出現這樣的情況有損溫商的形象。於是他就想,是否可以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商場,以出租的形式讓客商入駐,這樣既可以規範商場秩序,而且也可以避免分散化,形成規模經營。

    2002年,他籌資承包了兩座商城,分別命名為「志遠鞋城」、「中國輕工城」。至此,阿聯酋終於擁有了兩家中國商貿城。商城開業之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吸引了上百家中國商戶入駐。

    為了更好地經營,他經常找一些入駐的商戶們談心,希望大家不要盲目殺價,要共同維護好這片區域。在他的倡導下,幾個商城從未出現過惡性競爭,大家都把陳志遠看成是一種把所有溫州人都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因而,在大家的推薦之下,他也成功當選為阿聯酋溫商商會會長。

    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認真對待失敗,善於總結經驗,就會發現成功在向你招手。商人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失敗後不放棄,不氣餒,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重新站起來。溫商陳志遠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先後兩次創業,經歷國內國外雙重市場的考驗,第一次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從中吸取了很好經驗教訓,並在第二次成功避免掉,依靠自己努力終於在當地站穩了腳跟。

    「溫州人做生意從不會半途而廢,相反會越挫越勇。失敗後,他們善於分析,善於總結經驗。只要還要有就機會,就不放棄。做生意也是一個嘗試的過程,只有大膽敢試,嘗試的多了,才能從中發現紕漏或缺點,發現別人所不能發現的商機,不大膽進行嘗試,成功可能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失敗往往是必然的。有的人在做生意過程中,由於缺乏失敗的磨練,總有一種浮躁衝動,對市場的形勢把握不準,對市場的方向感把握不強,再加上缺少先進的管理理念,就很難取得成功。

    如果你認為每一位成功者都只有成功的經驗,那就錯誤了,其實,沒有人比成功者經歷過更多失敗的了。現在,不要看溫州人風光體面,但是在背後不知付出多少艱辛和汗水,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決心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拋棄僅憑一兩次機會迅速暴富的心理,跌倒不可怕,最重要的是站起來繼續趕路。就像陳志遠,十多年間經受的失敗和挫折,讓他在以後的生意場上更加營運自如,如魚得水。

    陳志遠失敗了多次,最後一次終於成功了,但成功後也可能會在此面臨新的失敗,其實失敗和成功就是一個相互轉化的過程。正如一位哲學家說過:一個失敗者不一定能轉變成一個成功者,但是一個成功者,一定曾經是個失敗者。

    ※成功者的背後有更多失敗的經驗

    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不同,前者珍惜失敗的經驗,他們從失敗中吸取寶貴的教訓,百折不撓,鍥而不捨,最終必能反敗為勝;後者一旦遭遇失敗的打擊,即墜落在痛苦的深淵中不能自拔,每天悶悶不樂,自怨自艾,直到自我毀滅為止。不經歷挫折不會堅強,不會堅強就無法抵抗更大的挫折,可見,能成大事的人就是必須經歷失敗的考驗。

    ※做生意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要靠自己去突破

    做生意總會遭遇到困難和挫折,這就得靠自己去突破。成功的道路充滿了荊棘坎坷,不是一次成功就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為了掌握自己的命運,人們總是在不斷地努力,不斷地追求著成功。千萬要記住,未曾失敗過的人,一定也未曾成功過,但成功的人一定經歷了多次失敗。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一旦做起生意來,則不可隨便放棄——半途而廢雖然是每個渴望成功的人不願看到的,但任何事都有個限度。辛苦了好幾年,到頭來業績卻毫無起色,這時候就要冷靜分析一下:為什麼生意無法打開市場?為什麼事業無法擴大?如果得出的結論是「將來發展並不樂觀」,那麼就應該果斷放棄。

    熬過「苦」盡,「甘」必然會來

    【財富語錄】

    苦盡甘來,先苦後甜,這是自然法則,也是生活的真理。

    【溫州人創奇】

    回想起在商場打拼的幾十年,林餘存深有感慨,位於北京大都市商業街核心地段的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就是他一手打造的。2002年5月18日,林餘存的世紀天鼎投資有限公司打敗眾多競爭對手,正式取得了這座廢棄廠房使用權與經營權,從此也開始了長達兩年之久的艱苦卓絕的奮鬥。

    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位於北京大都市商業街的核心地段,距天安門廣場只有800米,它的前身是一處廢棄廠房,不過富有蘇式特色的建築風格,上面56個類似於蒙古包樣的穹頂讓林餘存一見鍾情。他決定不惜投巨資進行裝修改造,決心把它打造成一個高品位的室內品牌服飾廣場,成為全國品牌服飾的信息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

    投巨資改造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是林餘存事業上最大的一次挑戰。2003年2月18日,世紀天鼎公司組織召開了一次知名服裝品牌代理商研討會,有50多家代理商參加。利用這次會議他們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印製了精美的招商宣傳畫冊,並在畫冊上印刷了精美的宣傳圖案和字樣。力爭把世紀天鼎建成一個立足北京,輻射全國服裝批發和零售基地。然而,他的這番努力並沒有贏得客戶的好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