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今天的發展成績來看,溫州人的「模仿」還是利大於弊。因為現在的整個溫州的幾大產業沒有一項是祖祖輩輩傳下來,因此,溫州人選擇了從模仿起步的商業模式。他們看到好的產品,就買下來,反反覆覆研究,領悟到其中的精華,然後製造出類似的產品來,從打火機到眼鏡,再到低壓電器……這些例子不勝枚舉。由於成本低廉,利用價格優勢便很快打開了市場。
溫州人並不是單純地去模範別人,因為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單純依靠模仿而長期生存下去的。溫商既然在激烈的競爭路上走的這麼遠,必然有他們的獨到之處。溫州人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模仿的基礎上,不斷地創新,把企業推上一個新台階。
其實,溫州人的模仿只是在產品的雛形上,從一開始他們就懂得創新。舉一個例子,在創業的早期,溫州做紐扣非常普通,永嘉橋頭鎮的紐扣市場就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的紐扣——「香水紐扣」,這個產品引起了消費者極大興趣,非常暢銷。原來一位紐扣商受時裝雜誌的啟發,設計出了款式新穎的紐扣,從而很巧妙的避免了類似產品的滯銷與積壓。
世間萬物都是不斷變化的,靜止是不存在的,企業的發展也不例外,變則發展,不變則停滯不前。溫商正是時刻跟隨市場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產品,才做到永遠走在市場做前頭。
※時刻關注市場的變化,產品跟隨市場
市場引流潮流,市場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這是溫州人產品暢銷的主要因素。因為市場在變,消費群體的口味也在變,只有每時刻關注市場變化,及時創新,才能適應消費者的要求。
溫州人對市場非常敏銳,他們總是最先聞風而動,一旦發現市場新潮流的動向,他們要麼轉變,要麼乾脆換一個行業。
※不斷的改革,方能適應形勢,順利成長
如今的市場「瞬息萬變」,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必須跟著市場不斷變革,開發產品,才不會在競爭中被淘汰出局。如果競爭對手變強了,商業環境變化了,你仍然堅持不變,那最終只能落個被淘汰的命運。
「唯變上適」,正是創新的精髓,一位在美國發展的溫商認真地琢磨了這句話得出了一整套企業管理和運行的理論,他認為,企業的經營與市場永遠是矛盾的,企業只要發展,就會與市場產生矛盾,創新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變革,只有創新才可化解企業發展和市場的矛盾,使企業獲得長足的進步。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模仿與創新是一對矛盾體——有人認為,一味地模仿會限制創新,創新就不必去模仿。其實,很多創新都是在模仿的基礎上起家的,都是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不斷摸索並加以改進,才創造出新產品的。
跟風、跟風,跟出個億萬富翁
【財富語錄】
能取得成功的往往有兩種人,一種是依靠自我拚搏,白手起家;另一種是緊緊抓住成功者不鬆手。
【溫州人創奇】
西班牙的ZARA服裝在業界有「時裝行業中的戴爾電腦」的美譽,30年前,它還是西班牙一個小鎮的一家小店,如今已經成長為世界服裝業的巨頭,這得益於他們採取了一種快速有效的發展模式——集成零售終端模式,從使這個小店快速成長。
經過了一波「多元化」的浪潮後,溫州的服裝業也紛紛嘗試這種銷售模式。
2007年初,紅蜻蜓集團快速地複製了這種零售終端的銷售模式,董事長錢金波立下計劃,力爭在3年內開出500家品牌集成店。現在,紅蜻蜓已有54家大集成店,500家左右的小集成店,現在這些大小店面已經成為紅蜻蜓在全球市場上銷售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年來,紅蜻蜓集團跟風ZARA的銷售模式非常成功,大幅提高了在單店效益。據相關人員表示:「改成集成店後,紅蜻蜓門店單店效益提高了25%,一些改造後的門店,效益增幅甚至高達300%」。而如果以傳統專賣店的面積通常只能擺放300雙鞋的店,改造成集成店後,店裡除可擺放原有數量的鞋外,還可擺放50個包。100件飾品,大大提升了門店的容積率。
基於此,儘管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影響到門店的效益,但是紅蜻蜓仍沒有停止複製這種集成店零售終端模式,反而在2009年,大規模地開店,大集成店總量逾100家,小集成店總量達1000家。
看到紅蜻蜓跟風模式的成功,溫州多企業紛紛跟風,莊吉、奧康等鞋服企業,在效仿銷售終端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他們與紅蜻蜓又有所不同,即在一個改造後的銷售終端賣多個不同檔次品牌的產品,而且門店的面積也要大得多,比如奧康,在店內除了銷售自己的產品之外,還銷售包括奧康、康龍、紅火鳥等在內的其公司系列品牌。
一家企業有較好的經營模式,其他的企業立刻蜂擁而上,跟風效仿,這正是溫州人群體效應的可怕之處。他們具備強大的跟風能力,就像一股巨大的風暴,瞬間就可以席捲整個市場。正如例子中所表現的,國外企業的成功模式立刻在溫州企業間掀起了「跟風狂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僅在溫州,在國際商場中,「跟風」也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之後,自然會有許多人去模仿,正如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曾經說過:「沒有跟風,就根本不可能創新;不懂得模仿,也肯定不懂得創新!」這句話讓我們注意到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跟風」重要性。
有人說做什麼最需要創新,不能跟風,跟風別人的東西永遠不會成功。然而,在溫州人看來,必須要學會跟風,尤其是那些大企業的管理方式和模式。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一樣,就是追逐潮流。前幾年湖南衛視的超女為什麼那麼紅,就是抓住了因為少男少女愛追星的心理特徵;娛樂網站點擊率為什麼那麼高,也是因為娛樂永遠是最趕潮流的。有人做了文秘站,一星期之後就多出很多一模一樣的秘書網;51成功了,視頻網站便開始氾濫了。而做生意,管理企業,也同樣需要因時而動,追逐潮流。
跟風是一種經營思路,的確,創新無疑是成功的關鍵,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創新,也並不是每個創意點子都能取得成功。而跟風是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有創意的思路的最好途徑。這並是不說跟風就沒有一點壞處,而是要時刻提醒,跟風只是一種最好的學習,有效地跟風才可以加快成功的步伐。
其實跟風誰都會,而有絕大部分不只是跟風,而且是一路跟蹤。筆者曾經做過一個站,當時做那類站的人不多,第二個月便有收入進帳。半年之後,便發現就人仿冒了,甚至連說明、介紹、模式都完整仿製了。後來事實證明,大部分跟蹤的站長都沒能謀到什麼好處,因為,網站策劃在人之後、定位在人之後、推廣在人之後,跟本談不上超越,所以個人站長要跟風,但絕不能跟蹤。那麼,怎麼樣才不算跟蹤呢?
※跟風要時刻關注最前沿
跟風就是要趕潮流,抓住當前最新、最好的東西,而不是盲目跟風,過時的,被別人淘汰的東西再好也沒必要去跟風了。這就要企業經營者一定要趕在最先、最前的位置。溫州人是最關注市場動態的商人之一,他們時刻關注著市場上的發展的趨勢,關注市場最前沿的大勢。
※跟風要不斷求變化。
跟風不是機械的拿來,而是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學習和消化。跟風首先必須要學得像,學得透,只有徹底領悟實質性的東西,才能更好的加以應用。必要的時候,還需要根據自己的世紀進行改進,創造。
※跟風也需要經常出新意
溫商善於跟風,開了溫州一個創新的時代。一個企業的發展就是不斷地跟風學習再創造的過程,依靠借鑒別人的創意,還要根據自己的企業特點,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才能夠給客戶帶來新鮮和價值。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跟風就是不失時機地抓住稍瞬即逝的機會——跟風需審時度勢,什麼時候跟什麼風,而不是盲目地跟從。同樣是跟風,有的企業就能成功,有的企業一敗塗地。造成這些企業「短壽」的原因就是盲目跟風,見人家賺錢自己不加分析就跟上,可市場上「大魚吃小魚」的慘景天天上演。
走出優勢整合的創新之路
【財富語錄】
初期投資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市場並不可怕。只要懂得借助別人的力量,懂得利用別人的優勢,一樣可以完善自己。【溫州人創奇】
在溫州,朋友聚會或者聊天喝茶的時候都愛去拉芳捨。到目前為止,雖然拉芳捨創立時間不長,在全國範圍內,對於一些人來說還比較陌生,可是在溫州早已經成為一種成功的標誌符號。
拉芳捨是一個商界的奇跡,提到拉芳捨,我們需要從它的創始人林小芬說起。2001年,林小芬打算開家咖啡店,於是,與台灣的上島咖啡取得了聯繫。達成協議之後,林小芬計劃在市區半腰橋設店,意外的是開業那天,上島咖啡原先計劃好的技術人員因為某種原因沒有及時趕到。出現這樣的情況,林小芬非常著急,馬上跑到廣州找到一位頗有名氣的廚師,讓他根據溫州人的飲食方式和菜餚結構,配製了集「咖啡牛排、廣東小吃、溫州風味」於一體的新式菜單。
11月份,市區半腰橋的上島咖啡店正式開張營業。事實上,林小芳的「上島咖啡」已經偏離了上島咖啡的軌道,卻出人意料地迎合了溫州人的口味,得到了廣泛認可和喜愛。
意外的成功讓林小芬認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也意識到一個新的品牌才是她的未來發展之路。於是,她申請註冊了一個新的商標——拉芳捨。第二年8月,溫州城東的一個並不繁華的地段,林小芬自創的咖啡美食休閒吧「拉芳捨」正式營業,並打出了一個別具風格的宣傳詞:「我不在家,就在拉芳捨;不在拉芳捨,就在去拉芳捨的路上。」
拉芳捨借助上島咖啡的牌子,結合本地區的消費群體的特徵,求新求異,自立門戶。然而並沒有運用太多上島咖啡原有的資源,更多的是整合自身多種資源,融入了溫州人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拉芳捨最終贏得客戶的認可,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特色,避開了產品雷同帶來的市場競爭,若是將台灣的上島咖啡原汁原味地搬來溫州,則很難打開市場。
任何一個企業要想走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除了模仿之外,必須將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再此基礎上重新整合。那些成功的品牌可以「模仿」,但一定要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權衡利弊,做出改變。
溫商之所以能夠成功地模仿別人的產品,正是因為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優勢。綜觀溫商的發展史,許多商賈巨富,開始時都身無分文,他們大多數都是靠玩「空手道」起家的。空手道是一種商業策略,並不是要去騙、去詐,而是合法經營,誠信勞動的基礎上,去組合資源,借助別人力量來發展自己。俗話有云:「會模仿是另一種創新」,懂得借力發力的人就能夠以小搏大,以弱勝強。
溫商正是這樣的空手道高手,他們靠特色「借」成就了溫州的輝煌,他們借天下大勢,發天下之財。
威力打火機公司作為世界最大的金屬打火機生產企業,它的老闆徐勇水曾提到過「借助」別人的力量來起家的經歷。那時他剛剛創業起步,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資金問題,他出身貧寒,哪有足夠的資金來創業。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缺乏資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有靠著精明的頭腦去走一條「借」的路。在朋友的幫助下,他聽說東北的鋁錠十分暢銷,於是他將鋁錠「倒運」到溫州,然後再賣給需要的客戶,從而賺的了第一桶金。
無獨有偶,康奈的老闆鄭秀康也有極其相似的經歷,1980年前後,鄭秀康製造出來的皮鞋沒有銷路,最終他不得不借助國企的力量,讓當時溫州最大的一家國有企業為其開路,他們把鞋子全權委託給該廠進行代銷。雖然利潤會減半,但是卻為自己提供了一條營銷之路。
其實,很多時候,創業都不可能在各種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才去做,有的缺乏資金,有的缺乏技術,有的缺乏人才,有的缺乏市場。這個時候,就要想辦法借助別人力量,結合自己的事,做到互通有無,共同發展。
※資源整合是優化企業主要手段
資源整合是企業戰略調整的一個主要手段,當一個企業的發展遇到瓶頸時,就需要進行優勢資源的整合。通過整合資源,使有限的資源經過取捨之後達到最大的優化,要獲得整體的最優。
溫商創辦的大部分企業,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的,當時資金匱乏,技術粗糙,靠的是什麼發展起來的呢?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相互扶助,優勢互補,我的優勢你來用,你的優勢我來用,最終達到共贏的局面。
※借助別人的優勢發展自己
企業的展中要看到別人的優勢和長處,以便藉以彌補自己的不足,發掘自身的優勢。結合雙方的優勢,才能達到優化,從而帶動自我發展,實現創新。
溫商的「模仿」就是一種最好的借助,然後轉化為自己的優勢,為己所用,最後實現超越。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優勢整合=雙優——優勢整合一定能實現雙優嗎?這就像1加1一定大於2的問題一樣。各自為戰可能都有明顯優勢,但是結合在一起未必就有更大優勢。優勢整合並不是簡單的優勢相加,而是一種內部的有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