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溫州人一樣思考 第19章 從模仿走向創新——模仿是捷徑,創新是根本 (2)
    百濟林和王老吉同為一個性質的飲料,如果與王老吉正面交鋒則不會佔有太大的優勢。於是,百濟林反其道而行之,刻意去模仿競爭對手,挑了離對手最近的地方,光明正大的擺在「王老吉」的旁邊,,居然贏的了大片的市場。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優秀的東西都可以用來模仿——不是所有優秀的都可以拿來用,在模仿別人的產品之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作出選擇。

    怎麼做燒雞要模仿,怎麼賣燒雞也要模仿

    【財富語錄】

    要想成功模仿必須全面深刻地瞭解模仿對象的實質,簡單而粗淺的仿製品只會成為市場上的垃圾。

    【溫州人傳奇】

    目前,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能夠與肯德基展開競爭的只有麥當勞,而在溫州則又有了一個與之相抗品牌,那就是多美麗。多美麗是溫商百盈企業董事長宣傑創立的,它滿足了溫州以及周邊地區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

    多美麗原是新加坡一個著名的美食品牌,以童子雞聞名。1993年8月宣傑以200萬元的競價拿到這個品牌在溫州及周邊地區代理權。第一家多美麗快餐店在廣州開業,並將傳統的中國菜色與西洋快餐相結合。令人驚歎的是在試營業期間,前來品嚐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兒童。三四個月後,多美麗已直營店的形式進入湖州、杭州等地,同樣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然後,宣傑把市場定位對準了富裕的縣級市及城鎮,在瑞安、龍港、溫嶺、玉環,等地開了多家直營店。

    目前,多美麗餐廳在中國已超過100家,分佈於13個省份,而宣傑的多美麗店則占中國市場的三分之一。是全國惟一能叫板麥當勞、肯德基的。

    宣傑認為,溫州及周邊地區的多美麗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是保留了童子雞的原汁原味,並且模仿了原來商家的營銷方式,以直營店的形式迅速佔領了主要市場。

    有人認為模仿是最簡單的事情,只要拿來別人東西仿製就可以了。但是一次成功的模仿並不是一種簡單的「拿來」,也不可能一兩下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時間和功夫,並且需要充分融入自己思想進去。

    根據對模仿者對模仿產品的認識程度,「模仿」也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層次:機械地模仿,這是一種低層次的粗淺的模仿,直白一點說就是直接拿來。這類模仿的特點是:模仿的對象什麼樣,仿製品還是什麼樣,這種模仿比較簡單簡單、省事,但是企業的發展並不會長久。

    第二層次:技術性地模仿,這種模仿屬於一種間接地模仿,通過對模仿對象的研究,從中找出規律,用自己的技術、方法加以改造。這種產品,表面上與原來的截然不同,但本質上還是人家的東西。第三個層次:創造性的模仿。這種模仿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思想,模仿出來的東西不屬於原來的產品,但也不是完全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就像蘋果樹嫁接在梨樹上,就會結出一種新的果實「蘋果梨」,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創新。

    模仿方法很多,有的是取其形,有的是取其意,但最終目的是要走出自己的路。溫州人是最擅長與模仿的商人,但他們絕不是低層次的模仿,他們不但模仿別人的形,還巧妙地加入了自己的思想。

    【向溫州人一樣思考】

    學會全方位的模仿

    ※在模仿的過程中,不能只模仿優秀產品的一方面,而是一定要面面俱到。如果你想練好書法,或者模王羲之的穩重、雄渾,或者模柳宗元的飄逸、細膩,如果各取一半,寫出來的便什麼都不是。所以,模仿需要全方位的,從整體上去模仿,因為模仿不只是最終目標,而是為了更好的學習。

    ※模仿不再多,而在精

    在模仿前,一定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就是說,要有選擇,要有目的,不可盲目。根據自己企業的發展情況和實際能力,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發展的模仿對象。一旦選定,就不要輕易更改,因為每一個模仿對象都其本質是不一樣的,如果朝三暮四,那麼哪個也學不透徹,到頭來可能是一場空。模仿就像是探一座山,需要一個面一個面的探索、攀登,一處處去發現,這樣才能有新的發現,並從中收益。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模仿是取其之長,補其所短——模仿不是拿別人的補丁來填自己窟窿,而是一個整體的學習過程。模仿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從而將別人的優勢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創新——從「跟隨」到「引領」的轉變

    【財富語錄】

    從跟隨到引領是一種超越,更是一種競爭優勢,在市場中,能夠讓企業可持續競爭的惟一優勢就是創新能力超過競爭對手。

    【溫州人創奇】

    「眼鏡大王」葉子健,溫州遠洋公司的創始人,他走的完全是一條由「跟隨」到「引領」的道路。

    1982年,他還是某蜜餞廠的一個工人,一天他從市場上看到一副金絲眼鏡,立刻對它產生了興趣,當時在溫州地區戴眼鏡是一種剛剛興起的時髦之風,有很多年輕人為了趕潮流都要買一副。葉子健拿出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下這副金絲眼鏡,不過他不是帶著玩,而是從中看到了商機。

    回去後他將眼鏡拆掉,由於對金工技術有一定的瞭解,很快搞懂了他的構造,並利用自己的工作優勢尋找各配件廠進行重新裝配,就這樣,他仿製的第一架眼鏡出爐了。他連續做幾十個,拿到市場去賣,儘管做工比較粗糙,但在市場上尚屬稀缺貨,很快就被客戶一搶而光。雖然每幅只有3元錢,但還是有可觀的利潤,於是他乾脆辭掉了工作,成立了溫州遠洋眼鏡公司。

    公司成立後,他並沒有一味地依靠模仿,而是在此基礎上,把創新擺在重要戰略地位,因為他明白,一個企業不創新就是死路一條。在他的帶領下,現在,溫州遠洋眼鏡公司集太陽鏡技術研究、開發、經營為一體,在我國眼鏡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正向科技含量更高的領域進軍。

    有人說,溫州企業的發展是跟隨別人發展起來的,人家製造出來的商品,他們馬上進行仿製。然而,任何企業靠簡單的模仿是無法長期發展的。溫州人在模仿的同時也充分發揮了自己聰明才智,傾注大量的心血。回顧溫商的發展歷程,我們就可以發現這正是一個從「跟隨」到「引領」的過程。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溫州只是個偏寄一隅的普通小城,隨便走在一條小巷裡,總能見到各種手工作坊。三十年後的今天,手工作坊早已經脫離了他們,取而代之的是「正泰」、「德力西」、「康奈」、「紅蜻蜓」等優秀的民族品牌。這個總人口不過700萬的地級城市中,湧現出了25個中國名牌、12個中國馳名商標、65個國家免檢產品、272個浙江名牌和著名商標,27張「國字號金名片」……這些名牌創造了享譽中外的「溫州模式」、「新溫州模式」,他們的發展讓中國以至世界刮目相看。

    正是這樣一個善於步人後塵的群體,在沒有資源、沒有市場、沒有技術和資金的艱難困境中,於短短20年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從「跟隨」到「引領」,是什麼魔力贏得了滾滾而來的財富,使得他們實現了超越?據一位溫商所說:「就是在模仿中求創新,一開始模仿別人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在模仿的基礎上要敢於突破,敢於求新」。溫州經濟的起步階段,溫州人幾乎沒有自己的任何東西,幾大支柱行業幾乎全是別處「偷學」過來的,意大利的皮鞋,法國的服裝,日本的打火機等等。溫州人通過這些模仿不但培養了經驗,也為自主創立品牌積累了最初的資本。

    溫州人的「模仿」戰略是獨一無二的,他不是單一地拿來模仿,更是善於動腦,利用自己的智慧加以改造,真正轉化為自己的產品。

    1994年,一個溫商從台灣進口了一批鞋機配件,看到這些零件之後他想,如果自己能把這些零件加以組裝,則可以創造出一台全新的制鞋機器。於是他花費了整整3個月時間來研究這些零件構造,3個月後,他便仿製出了自己的前後幫機,各項技術指標甚至超過了台灣的同類產品。此舉引起了台灣廠家的高度重視,並主動要求與他合作。在長達兩年的合作期內,他不但獲得了豐厚的利潤,還學到了鞋機的生產的技術、生產工藝以及市場需求規律等。

    正是憑著這種具有創新精神的「跟隨」,溫州人創造出了一個個自己的品牌,這些品牌在全國多個行業中遙遙領先,有的已經打進國際市場。2002年,溫州的奧康、康奈、紅蜻蜓和康泉4家企業的首次榮獲了「中國名牌產品」稱號。從此也拉開了溫州品牌踏上國際征程之路,此後的幾年裡,溫州不斷湧現出「中國名牌」、「世界名牌」。2003年,溫州的7家企業拿下了11個「中國名牌」;2004年,高邦襯衫入圍「中國名牌」,法派捧回「中國馳名商標」。今年,溫州迎來了品牌「豐收年」,市政府對品牌的扶持力度再度強化——力爭通過3年努力,使「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達到40個以上。

    ※「跟隨」是為了有個好的起步,不要迷失了自己

    溫州人的善於「模仿」能力是十分驚人的,他們能把打火機、眼鏡、低壓電器等小商品拆開重裝,然後,就能製造出一模一樣的產品了。

    當然,在跟隨別人之前,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市場條件,客戶需需求,否則,模仿出來的產品再好也是去了意義。在模仿的過程中,對任何問題都要有自己的主張,決不能被動地順從,讓別人牽著自己的鼻子走。溫商之所以創造如此多自己的品牌,都是根據自己的能力來模仿,在市場需要的時候,要適時地有所創新,使產品更加符合市場的需求。

    ※從「追隨」到「引領」,需要不斷地求新、求變

    「追隨」式的發展在企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比較有效,目前,溫州的大部分企業已經完成了這一階段,正在走上「創新、引領」之路。正如一位溫商所說「溫州走這條路,這是一個歷史過程,有很多機遇。這些機遇並不是會重複出現的。」在模仿的基礎上,溫商不斷地學習、求新、求變,進而鞏固自己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所以,必須以開闊的心態和眼界去對待模仿,並且在模仿中重新建立適合企業本地化生存的新規則。

    【一定要摒棄的思維誤區】

    ◎從追隨到引領只是個過程——追隨是模仿,引領是超越,這個過程中如果不花費心思,是很難實現超越的。

    用模仿打「基礎」,用創新蓋「高樓」

    【財富語錄】

    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一個企業發展和前進的不竭動力,溫州人正在不斷的創新中發展起來的。

    【溫州人傳奇】

    葉梁,溫州樂清人,1984年,年僅18歲的他攜著幾件服裝滿懷期待地來到安徽合肥這塊陌生的土地。時至今日,他已經成為安徽省服裝商會秘書長,每天都在為推動安徽的服裝產業發展而努力。20多年來,他從一位服裝推銷員上升到服裝業的行業靈魂人物,從行業的跟隨者到行業的領導者,經歷了一個人生蝶變的過程。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安徽的服裝市場比較開放,商業氣氛十分濃厚,是全國最大的輕工、產棉大省,全市大小服裝工廠多達2000多家,服裝產量居全國前十名。其中「紅方」、「富爵」等服裝品牌最為出名,已經在全國市場內聲名顯赫。

    頭腦靈活的葉梁積極吸納著安徽服裝業的資源和營養,他不斷跑市場、跑工廠,聯繫廠家,積累了一定人際資源和資金後,他開了第一家店面。2000年,已是葉梁在安徽服裝業摸爬滾打的第15個年頭了,這一年對葉梁來說是事業實現轉折的一年。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安徽服裝傳統優勢開始全面「衰退」,著名品牌「紅方」被賣,「富爵」也日益衰敗,此時,沿海地區特別是溫州服裝產業迅速崛起。他看到市場上這個輪轉機會後,開始謀新求變,利用多年積累的經驗,創立了新時代服飾的品牌。2000年,他成立了合肥綠賓服飾有限公司,三年後,成立了安徽浙商商貿有限公司,8年後打造了安徽第一條服裝商貿街,從此他也真正地成了安徽服裝業的引領者。

    溫州人是一個熱衷於模仿,善於創新的群體。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溫州人先是靠模仿贏得先發優勢,後靠著大膽創新引領爭先。

    可能有人會說,溫州人哪裡有創新,皮鞋、服裝、打火機,縱觀他們現在的幾大產業,幾乎都是模仿出來的。的確,溫州人曾經被認為是最會模仿的群體,因此一度曾被假貨橫行,而顏面掃地。溫州人的在模仿別人的時候,曾經走過一段彎路,但是溫州人知恥而後勇,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後,立刻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模仿別人的基礎上,勇於革新,終於樹立自己的品牌,重新贏得了信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