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我先後換了四個專業,本科是北大的巖礦地化,碩士是工藝岩石學,博士卻是礦床學,畢業留校教的是珠寶設計。前三個專業都沒有離開地質這個圈,而珠寶設計卻跨到了藝術類。一個偶然事件決定了我人生的選擇。
我為什麼選擇珠寶設計(1993—1996)
越老越值錢的行業
1993年《中國寶石》的一位編輯也是我的師弟向我約一篇關於首飾款式發展趨勢的論文,我答應了,但從哪下手呢?正巧,北大舍友從美國留學回來探親,帶來一本美國珠寶店的首飾款式圖集,受其啟發,我將產品進行了分類,並根據款式的題材和材料的特點,對中國珠寶未來市場流行趨向作了分析。這個專業需三方面基本特質——想像力、審美觀和繪畫能力。另一個故事也對我啟發很大,美國著名珠寶設計大師出身於天文專業,畢業後找不著工作,當演員跑龍套,未果,最後在沙灘上撿到塊彩色的石頭,設計製作了一款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個性化首飾,一舉成名。還有一位朋友是著名作曲家,他非常支持我從事珠寶設計事業,他說:「這將是一個越老越值錢的行業。」
靠自己獨立完成的專業
20世紀90年代初,珠寶市場在中國大陸起步,做假與防假成為整個珠寶市場中的重要問題。應運而生的珠寶鑒定專業非常火爆,各種鑒定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鑒定證書滿天飛,就連鑒定室裡栓標籤的師生也能掙些錢。一些老師勸我跟他們一起搞鑒定,我考慮很久,拒絕了。珠寶鑒定看似是一個非常科學嚴謹的專業,但實際上還存在人為因素,還有出證機構的誠信度、權威性問題,靠個人力量無法完成。而此專業又不需太多人才,全國各省百十個鑒定所已足夠,事實也如此。相反,設計很主觀,只要有人喜歡,就足夠了,這種能靠自己獨立完成的專業,非常符合我的個性。
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
許多優秀的專業人員是評比出來的,評比就要有客觀標準。田徑比賽的魅力就在於此,統一起跑槍聲,同等距離,先達目標者勝,少有異議。珠寶鑒定即便有爭議,也由檢測權威機構終審定論,而設計,雖比賽無數,至今也很難給出統一的標準,評委的主觀喜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品獲獎的幾率。但只有兩個方面絕不可獲獎:一是抄襲;二是畫的圖讓人看不懂。究竟哪個是最好,每位評委、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念、審美視角,所以,如果設計師本人喜歡,就一定會有不止一個欣賞者,因為在中國十多億人的泱泱大國,即使萬分之一的人喜歡也會有十多萬人。
培養設計人才(1996—2000)
設計比賽風起雲湧
設計比賽是推動設計發展,發現、培養設計師的最佳方式。細數那些曾動我心的比賽,無論是擔任組織者還是評委,都讓我感受到設計的力量和設計者的熱情。國內比賽如中寶協舉辦的比賽、CCTV時尚中國服裝設計大賽;國際比賽如1998年首屆戴比爾斯中國鑽飾大獎賽,2003—2005年EFD方形鑽石比賽,世界黃金協會歷屆比賽等。我發現中國的設計力量常有潛力,不僅國內賽事湧現出大量好的作品,中國人也在國際比賽中獲得了很多大獎。
教材的編寫
1993年經朋友介紹,我參加了香港紅磡區首飾培訓函授班,必須通過中國銀行交付400元港幣,那是我的全部積蓄。當我收到通知書和教材的時候,那本只有80頁,印刷粗糙、圖面全黑白售價高達280元港幣的手繪教材,讓我有點心灰,每次作業要郵寄到香港,老師批復後再寄回已是20多天過去了。我決心編寫一本更好的專業教材,通過學習、實踐,以及我在北大、武漢地大、北京地大以及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的教學工作中,我逐漸清理出來一套教學內容,編寫了第一本首飾設計教材。回想起這本教材其中圖形幼稚、排版簡單、紙張粗糙,但理論上已比我看到的許多首飾繪畫專業書有了進步,它也為後面高校統編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理工科的藝術大專班
中國地質大學的北京珠寶學院是在1995年正式成立的。最初是因為地質系統的大裁員,地質系的學生就業有困難,而剛起步的珠寶行業又急需大量的專業人才,於是學校便設立了珠寶鑒定專業。但是一個學院如果只有一個專業顯然是很不合理的,最起碼也要有兩個以上,而且最好有一個跨度比較大的專業。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各個高校講授珠寶首飾設計的相關課程,於是在1996年,我受學校委託,主持籌建了珠寶首飾設計專業。
珠寶首飾設計專業成立之時,教委並未給予相應的專業號,這個藝術類專業被迫歸類於岩石礦物地球化學學科下,招收大專班。第一屆1500多考生僅招收25人,考試氣氛非常熱烈,帶畫具的學生、送孩子的家長,數千人聚集地大,形成一道令人矚目的風景,監考老師、出題老師和判卷老師都從外校請來。考試方式延續了工藝美院、北京服裝學院等藝術類考試的基本形式。開學後,老師們和這些新同學一起邊學習美術邊編寫教材。如今,這屆學生中只要是堅持從事這個專業的,大多已成為名牌公司的設計總監或設計主管。
珠寶首飾設計專業,是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創立的。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內地對珠寶首飾的越來越重視,首飾從半寶石、珍珠、晶石,一直發展到了以黃金、鑽石這些貴重材質為主,還引進了香港和日本的很多工藝。但是,這些工藝發展起來卻是畸形的,因為全中國的首飾加起來還不到200款。像Tiffany的六爪皇冠鑲結婚鑽戒的款式,經過大肆宣傳,長期獨佔市場的狀況一直持續了好幾年。
地質院校中的藝術類本科
當初我們成立珠寶學院時,最初想申報藝術類,但是沒被批准,因為教委專業名錄裡沒有這個項目,所以我們只好把珠寶這個藝術類專業歸屬於礦物岩石專業下面。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嫁接——隸屬於理工科的藝術類。當時整個學院只有三四個老師,需要教20多門課程,大家都是身兼數個專業。我也選了幾門,主攻方向是我正在學習、從事的首飾設計,授課的教材也是我自己編撰的。
2000年,我們終於迎來了專升本的新階段,經過當時教委、學校層層審批、考核,在學院和藝術教研室全體老師的努力下,終於在這個以地質為主項的專業類高校中建設起了一個藝術類本科,給沉悶的地大帶來了一抹亮麗的風景。每年度的大學生珠寶節吸引了許多藝術類學校的學生,首飾設計比賽和珠寶模特秀也給每一屆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招生,就有上千考生爭25個大專名額,這讓我們意識到了珠寶設計人才的奇缺。我們學校從2000年開始招本科生,2002年成立碩士點,並且歸屬到設計藝術這個專業。到了2003年之後,發展的勢頭就更加猛烈了,每年都有上千名的畢業生進入到珠寶首飾的設計和加工領域。再往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充實到了這個行業中,不論是大專的,還是從其他院校美術專業轉過來的,這為中國珠寶業的大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
第一個珠寶設計碩士點
為提升設計水平,選拔優秀設計人才,增強學院的藝術水準,在2003年,學校設立珠寶設計專業碩士點。除學校保送一批大學本科的特優生外,還從社會各個專業招收對首飾設計藝術感興趣、有能力的人才進入碩士點。極大地豐富了珠寶設計的內涵和外延。我曾先後招收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林業大學工業設計系、福建華僑大學中文系、北京服裝學院裝飾藝術系等其他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使珠寶設計擴充到文字表達、珠寶展示、市場營銷等更為廣泛的領域。讓我們認識到設計貫穿於首飾的全過程,絕不僅僅是畫圖那麼簡單。
據我瞭解,目前全國已有近50所大專院校開設了珠寶設計這個專業,我們的專業設計隊伍也已經壯大到近三萬人。然而,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教育體系還比較落後。首先,就是我們的設計專業必須要完成很多教育部規定的課程。四年的學制,穿插了很多與專業無關的必修課,等講到珠寶首飾設計的時候已經到三年級的後半學期。只有60到80課時的專業課就算是學了設計了,這樣專業課的筆力太低了。其次,是我們擴招的學生太多。珠寶設計本來就是一對一的教學體系,因為老師要修改每位學生的設計圖稿,需要研究學生為什麼這麼表達……如果變成一對幾十的教學模式,那就只能講課,其他什麼也幹不了。
商業化設計之路(2000—2007)
一張圖多少錢
除教學外,這些年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商用首飾設計研究上。我認為,脫離市場的支持,首飾設計很難長期發展,更不要說引領市場。1995年,一個朋友通過進出口公司的關係給了我第一個設計訂單。這份訂單很特殊,一個美國的服裝公司為了給偏亞洲風格的換季服裝搭配耳飾,選擇了中國的銀藍工藝,希望能找中國的設計師設計。當時我用的電腦軟件是最簡單的Windows3.0畫板,處理完的圖只能夠通過顯示器照相來完成。沒想到,竟然有四款被選中,這大大鼓舞了我對設計的熱情,對於設計費,我一點都沒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