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投資客 第14章 看到小地方的大收益 (2)
    店主是一位40歲左右的溫州女人,店裡面除了賣毛線,還有她親手織的毛衣、床單、吊帶、裙子、帽子、圍巾,等等。凡是人們能想到的東西,她都能織出來。前來小店的女人或者男人們,多是買毛線織自己喜愛的衣物,也有一些不喜歡自己動手的人,直接買了店主織的衣物就走人。

    在這樣一個又小又破的地方,她的小店生意憑什麼這麼紅火?

    店主得意地說:「誰說這年頭沒有人願意做手工毛衣啦?除了夏天,手工毛衣什麼時候都不會落伍的。一般女人懷孕之後都會想著給自己的小孩織個小帽子、小毛衣什麼的,年紀大一些喜歡給自己的小孫子織。那些年輕的學生,純粹就是圖個時尚,很多女孩子都覺得給男友織圍巾是愛的表現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況且我這種生意不需要特別的顧客,誰想織誰都可以來,我還見過男人來買毛線給自己老婆織拖鞋呢!」

    再小再破的地方,溫州人都能發現好的投資項目。只要有項目、有利潤,常年漂泊在外的溫州人,怎麼會在乎身在繁華的都市還是窮鄉僻壤呢?其實他們最清楚,流光溢彩的國際大都市固然機會更多,但卻不及小地方生錢來得快,因為小地方的市場,競爭也小。

    眾所周知,溫州人經常想一些出人意料的投資項目:投棉花、投石油、投飛機、投地皮、投打火機、投紐扣、投皮帶,等等。這些一般人想都沒想過的地方,溫州人果斷地投了一把進去,然後數錢數到手軟。哦!原來這些項目也是能賺大錢的呀,於是一哄而上。結果呢?可能會有人賺,也可能會有人賠,但你卻採訪那些賺錢的人,他們肯定會抱怨利潤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高。

    不是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高,而是這一杯羹已經被很多同行分走了。溫州人賺錢的時候,那個項目還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他只需看準機會,稍微努力一把,就將市場縫隙處那點利潤挖走了。而倒霉的後來者們,他也去挖利潤,但在挖的同時還多了一個「搶」,被同行強!

    相比之下,那種賺錢方式最給力呢?顯然是沒有競爭的市場。小地方,說到底,其實就是市場的空白地,是一塊鮮有競爭的市場。

    一般人會認為,大城市商業發達,人流量多,各種賺錢機會也多。此言不虛。但相應地,機會多了,競爭也就多了。正如大家一哄而上搶某個投資項目那樣,總利潤其實是固定的,參與者越多,每個投資者得到的也就越少。

    小地方就沒有競爭了嗎?有,但要比一線城市和緩得多,看看繁華都市的生活節奏就知道了

    一位姓王的老闆說:「我看這個路口很多寫字樓,開個快餐店,環境應該是很不錯的。剛好附近有一家書店轉讓,我就先交了1萬塊錢的定金,打算盡快將店面盤下來。誰知晚上書店老闆就打電話退我定金,原來有人肯出比我更高的價錢盤下那個店面。書店老闆還挺為難的樣子,說是我先開口的,只要我跟他出一樣高的價錢,就重新轉讓給我。嗨!想想還是算了吧,接受過來生意還不知道怎樣,前期投入倒是一大筆錢,我得多久才能見到收益?」

    大都市、繁華的街道、人流量大的地方,這些我們通常人所看好的地方,別人也同樣瞄上了,大家只有不停地搶、撈,拼時間,拼價錢。最終忙忙碌碌,卻沒見到預想的收穫。

    利潤都流失在哪裡了?

    其實總利潤是沒有流失的,社會總財富是逐漸增長的,只是被越來越多的競爭者給瓜分了去,於是你辛辛苦苦卻沒有一點成就感。

    小地方就不同了,雖然它的機遇不如大地方多,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這個地方有人生活,不是荒無人煙,就有市場——而且很有可能還是大市場呢,因為少了分一杯羹者,你很容易一人獨大,甚至在某個領域形成市場壟斷。

    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大城市、繁華地段等大地方是強者的天下,是老虎的山頭,通常只有那些擁有雄厚資本的人才去試運氣。而看似荒涼的小地方,大投資商們通常是不屑一顧的,你與其帶著自己微薄的資金前去搶山頭被老虎吞掉,還不如乖乖地呆在你的小山頭當你的「美猴王」。

    溫州人最懂得這樣的生錢之道:只要能壟斷市場,不管這個市場在大地方還是犄角旮旯的小地方,都是有利潤的。

    在南曹鄉,提到做大門的生意,沒有人不知道楊樹懷的。這個溫州佬不是沒有錢,他千里迢迢來到這個窮地方,就一個目的:讓南曹人都用上便宜實惠的大門。他這樣說,自然也就這樣做到了。當地並不是沒有做大門生意的人,但都是當地農戶小打小鬧掙外快的小生意,能賣出去一個是一個,誰也沒想著以來這項生意養家餬口,所以規模都不大。

    但溫州人有錢呀!有錢的楊樹懷一出手就很闊綽:同樣的大門,他總會比別人少收二三百塊錢。農村人都實在,一看這個溫州佬為人這麼豪爽,蓋了新房子的人家紛紛前去訂購。很快,原本小打小鬧的那些同行就被比了下去,紛紛關門。這樣方圓百里的人更知道溫州佬的大門了,楊樹懷有壟斷市場之勢。再後來,楊樹懷藉著改良大門更漂亮、厚重、流行為由,為自己的大門加了價。人們雖然有些介意,但「楊樹懷大門」的名聲已經傳播開來,以至於當地人只要一想到買大門,都會跑去他那裡。「楊樹懷大門」,在南曹鄉這個小地方,竟然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品牌!

    說起楊樹懷的成功秘訣,他侃侃而談:「沒有羊群的地方,水草會更美。沒有競爭的市場,對我來說才是最大的市場。」

    道理其實很簡單,小地方更容易形成壟斷之勢。所謂「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這雞頭與鳳尾的說法,就正好解釋大、小兩種投資環境的區別「小地方你稍微努力就是「頭」、就是老大了,在大地方,你壓力再大,搞不好也只是一個小尾巴。

    總而言之,一般人投資,只想著在大地方、人流多的地方投,認為大城市機會更多。雖然這樣想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可否認,大地方的生意,需要更多的投資成本,而且風險和壓力也更大。況且,小地方、窮地方也不見得沒有商機——因為資本都被大家一窩蜂投資到大地方了,小地方有需要卻沒有人去投資。一片空白充滿的市場,難道不比商機無限風險也無限的大地方更有誘惑力嗎?當大家都硬著頭皮一頭扎進大城市搶市場的時候,溫州人優哉游哉地來到窮地方、小地方一枝獨秀,獨自享受沒有競爭但又不乏利潤的市場。

    ——這是一般人投資的盲點,也是溫州人投資的高明之處。

    投資好比跑馬圈地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這句話可謂溫州人的寫照。

    溫州地處東海之濱,除了東臨大海,其餘三面均被山所包圍。自古以來這裡人多地少,資源匱乏,溫州人被迫走出去四處經商,四處闖蕩。改革開放之後,形式雖然有所好轉,但溫州人「走出去」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通常認為青壯年如果死守在家是一種沒出息的表現。

    這種「走出去」戰略,通常是沒有明確目標的,大上海闖過,北京去過,西藏也敢闖,總之哪裡有錢賺,哪裡就是故鄉。但自從2000年以來溫州人這種四處發財的策略似乎有所改變,他們的走向似乎有了明確的目標——跑馬圈地,將溫州資本灑向全國的東西南北中。

    首先說中國的東南地區,如上海、杭州等地,這裡的投資環境比較符合溫商習慣。

    解放初,溫州人響應支寧的需要,前往寧夏,首次在這裡做起低端生意,如彈棉花、修鞋子,等等。雖然很辛苦,但溫州人不怕苦,小生意也被他們做得有滋有味。慢慢的,溫州人的生意也越來越好,規模越來越大,產品也多達紐扣、電器、商標、小玩具等,越來越多的溫州開始湧進寧夏。到改革開放的時候,在寧夏的溫州人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資本,所涉及的領域也更廣,包括商城、步行街商舖、電線電纜等在內的大宗投資,在溫商中比比皆是。溫州資本在寧夏,累計已經超出60多億,為寧夏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就在寧夏投形勢一片大好之下,溫州人卻突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從寧夏撤資,轉向東南沿海地區。

    寧夏溫州商會會長丁望介紹到,從2000年到2006年,約有七八十位溫州老闆陸陸續續離開了寧夏,不僅帶走了產業、資本,連家也搬走了。他們基本上都搬到東南地區,如上海、廣東、江蘇無錫等東南地區。

    溫商為什麼轉投東南地區?最根本原因是這些地方投資環境很好。例如江蘇無錫,當地政府聲明,只要誰在無錫的投資超過500萬,政府就會發放一個證件,上面印有無錫市長和公安局長的聯繫方式,一旦投資商的正當權益受到侵犯,就可以撥打市長電話或局長電話,第一時間使得麻煩得到解決。這些優惠政策,在寧夏打拼多年的溫州商人,是從來沒有從寧夏享受過的。

    且不論溫州商人在上海、廣東等大城市得到了什麼實惠,單說無錫。這是一個地級市,雖然算不上非常繁華,但至少還稱得上「東部經濟重鎮」。這裡交通便利,風景秀麗,歷史文化悠久,僅這些就足以令人神往了。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其商業發達是眾所周知的。當地政府對本地經濟的發展也很重視,各項政策都圍繞經濟的發展而展開,他們為有巨資的溫州商人提供優惠政策也是必然的。

    但同樣的優惠政策,寧夏卻沒想過提供,一線城市也不見得會為溫州人準備者。例如北京這樣的大都市,所看重的是外資投資,更看重外企的先進經驗和先進管理模式,即使有優惠政策,也會優先開放給外商及港澳台等地的商人。

    更何況,一線大城市比較活躍的產業,實業相對比較少,IT、融資或者跨國公司的辦事機構,等等,這些都是溫州人所不擅長。他們更喜歡踏踏實實地將資本投入到某個具體的領域,如建立一個什麼廠,生產某種電器,等等,這些項目投資在一線大城市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方面,有點不切合實際。

    良好的投資環境是成功的一半,溫商選擇將資本移到東南,是比較符合他們獲取「最大收益」這個精神的。

    如果說投資東南是基於投資環境的需要,那麼選擇投資中部,就是為自己找了一塊實現理想的跳板。

    中部地區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口多,消費水平低。將溫州資本投放到廣大的中部地區,意味著不用花太多的錢,就能做起一項實業,輕輕鬆鬆就為溫州商人賺來豐厚回報。

    例如,2008年1月,溫州商會會長林智在河南省商務廳主辦的溫州商會經濟高峰論壇上說到,常年在鄭州投資的溫州商人多達7萬,大家主要經營鞋業、皮革、服裝、電器、印刷、小商品等實業,市場佔有量及銷售量高達60%以上。

    為什麼中部城市如此受青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