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管理日誌 第32章 十一月: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2)
    聖人觀察天地之間的物象而設立卦象,並為各卦撰寫文辭以道明吉凶,明確卦中剛柔互相推移而產生的變化。所以,吉與凶,是指得到與失去;悔與吝,是指擔憂、憂慮;各種變化,是指進與退;剛與柔,是指白晝與黑夜。六爻的變動,包含著天、地、人三者之道。

    所以,君子安心靜處的地方,是符合《周易》所顯示的位置的;君子所喜愛玩味的,是爻辭。所以,君子靜居時就觀察卦爻的意象,玩味卦爻之辭,行動時就貫徹卦爻的變化,玩味其中的占卜之意。所以,上天佐佑他,吉祥而沒有任何不利。

    「自天祐之,吉無不利」是每個人都希望達到的境界。在常人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孔子卻告訴我們這是可以實現的。那麼,如何才能實現呢?很簡單,遵循《周易》的指導。

    聖人作《周易》是在對天地運行之道、事物成敗之道有著充分瞭解和把握之後,所以每一卦、每一爻都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規律和應該採取的行動與措施,得失成敗全部都在其中。只要讀懂《周易》,並嚴格按照《周易》的指示採取行動,就可以做到順應天時,符合天地之道,最終獲得「自天祐之,吉無不利」的結局。

    那麼,應該具體從《周易》中學到什麼呢?孔子說:「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應該學習的有三點: 一,順應天時;二,保持誠信;三,任用賢能之人。

    企業的發展也遵循著天地運行之規則,所以管理者應該從《周易》中學習到事物的變化發展之道,並將之運用到企業經營之中。同時,應該時刻保持誠信,任用能力、品德出色的人。

    星期四

    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系辭上》

    彖辭是說明卦象的;爻辭是闡述各爻變化的。吉凶,是表達得到與失去的;

    悔吝,說明有小弊病。無咎,是指知錯能改的,所以,貴賤的排列在於爻位,確定剛大、柔小在於卦體,分辨吉凶在於卦爻之辭,憂慮悔吝在於防微杜漸,震懼無咎在於內心悔悟。所以,卦有大小之分,卦爻之辭表達了艱險與容易的區分。卦爻之辭,指示了變化發展的趨向。

    這段文字講述了彖辭、爻辭的用途,同時分析了吉凶、悔吝、無咎等《周易》中經常出現的詞語,並對它們進行了解釋,使讀《易》者可以更為準確地瞭解卦辭和爻辭。

    何謂吉凶?乃是指得與失。何謂悔吝?指存在小問題。無咎則是指在犯下錯誤之後能夠及時悔悟、改正……總之,只要對卦爻之辭進行深入解讀,人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身的位置,並且知曉下一步應該如何走向。

    認真研讀《周易》的卦爻之辭,人們會發現自身所處的每一個狀況都被提及到,並且《周易》還暗示了我們下一步應該採取的措施及行動方法。

    星期五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系辭上》

    《周易》依天地之道而創作,所以包含了天地運行的普遍之道。抬頭觀察天文

    現象,低首觀察地理現象,就能夠知曉幽暗與光明的緣故。推究事物的起始並反求它的終結,所以能夠知曉生死的規律。精氣凝聚成為萬物,氣魄渙散形成變化,所以,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情況。《周易》的義理與天地運行的規則相似,所以不會違背自然的規律;知識遍及萬物而道德足以廣濟天下,所以不會有過錯。廣泛推行而不濫施。樂天道而知天命,所以沒有擔憂;安於居所之地,培養深厚的仁心,所以能夠愛人。包含天地的化育之功而不產生偏失,曲盡細緻地成就萬物而沒有遺失,通徹了晝夜之道而無所不知。所以,事物的神妙不拘泥於固定的形式,而《周易》也沒有一定的形態。

    這段文字依然講述作《易》者創作的基礎和根源。《周易》是在聖人「上察天文,下觀地理」、「追尋事物起源與終結」、「掌握精氣轉換」之後創作的,最終達到了與天地運行之道完全吻合的地步。「《易》與天地准」,從而可以「知識遍及萬物而道德足以廣濟天下」而建聖人之功。一旦讀通了《周易》,就可以做到「樂天知命」,從而培養自身的品德,以達到「仁愛」。

    當然,這段文字的根本仍在於「與天地相似,故不違」。因為採取的行動與天地運行之道吻合,所以不違天地,正所謂「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身發展的規律,企業經營者應該深刻瞭解自身所在的行業,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行業發展規律,並在此基礎上尋找企業定位。如此一來,必定可以與時俱進,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第三周

    星期一

    一陰一陽之謂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傚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系辭上》

    一陰一陽互相搭配變化稱做「道」。傳承道的是「善」,形成道的是「性」。仁者見到「道」稱之為「仁」,智者見到「道」稱之為「智」。百姓每天都在使用此「道」卻不知曉,所以君子的「道」很少人能夠明白。(天地之「道」)顯現為仁德,潛藏於日用,鼓動化育萬物而不與聖人一起擔憂,這種盛美的道德和偉大的功業稱得上是至高無上了。不斷富有稱做大業,日日更新稱做盛德。生生不息稱做變易,形成形象稱做乾,跟隨法則稱做坤,推究數理而知曉未來稱做占卜,通達變化稱做世事形態,陰陽運動不可測度稱做神妙。

    任何事物都是由陰陽兩部分構成的,就像天與地、日與月、乾與坤。企業內的陰陽指的是管理層與員工,管理層是陽,員工是陰。陰陽必須搭配得當,才可以促進事物發展。同樣,在企業內,如果管理層與員工的搭配不當,必定會造成管理混亂。

    因此,深刻理解「一陰一陽之謂道」,對於管理者來說是必要的,更是必須的。

    企業管理的本質便是處理好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須意識到: 只有在員工的積極充分的配合下,企業才有可能取得持續穩定的發展。因此,處理好與員工的關係是管理者的首要職責。

    星期二

    易簡之善配至德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系辭上》

    《周易》的道理何等廣大!用它解釋遠處的事物則無所界限,用來說明近處的事物則清楚正確,用來說明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則完備無遺。乾,靜止時保持專一,運動時保持正直,所以產生大的氣魄;坤,靜止時閉合,運動時張開,所以生出萬物。廣大配合天地,變化流通配合四季輪迴,陰陽的原理配合日月運行,容易簡單的優點配合至高的德行。

    前面說到「乾以易知,坤以簡能」,由此證實《周易》所包含的道理都是通俗易懂、簡單可行的,只要用心體會都能夠運用到現實之中。這裡對運用者提出了要求,「易簡之善配至德」,缺少德行的人運用《周易》之道,只會誤入歧途。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適合」之道,兩者必須搭配適宜才可能產生美好的結果,兩者不適合只能產生惡劣的後果,而《周易》的「易簡」只能與擁有「至德」的人配合。

    管理者的德行如何強調都不為過。如今隨著社會對企業經營道德要求的不斷提高,管理者的品德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每一位管理者都應該將提升道德和完善自身視為最重要的經營任務之一。

    星期三

    崇德廣業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系辭上》

    孔子說:「《周易》的道理可以稱得上是最高明的了!《周易》,是聖人用來推崇道德擴大功業的。智慧貴在崇高,禮節貴在謙卑,崇高是效仿天,謙卑是傚法地。天地設置了尊卑之位,而《周易》的道理在其中運行。成就善德,反覆涵養蘊升,即找到了通向道義的大門。」

    到這裡,《周易》的當代性終於被提及,「崇德廣業」這是任何一個時代都避不開的話題,因此,就具備了普適性。對於今天這一商業發展旺盛的時代,崇德廣業更是重要。

    孔子在研讀《周易》之後得出了以上結論,可謂對《周易》進行了客觀中肯的評價和定位。事實上,從《周易》看來,乾與坤是一個辯證的整體,所以崇德廣業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崇德是學習天道,廣業是傚法地道,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崇德」是為了促進「廣業」,「廣業」離不開「崇德」。

    促進企業發展可謂「廣業」,管理者作為促進企業發展的主導者,首先應該「崇德」,不斷提升自身的品德,這樣才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廣業」。

    星期四

    擬議以成變化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系辭上》

    聖人見到天下事物的複雜微妙,就把它們比擬成具體的形象,用來表達特定事物適宜的意義,所以稱做「像」。聖人見到天下事物的變化發展,就觀察它們的會合變通,並依此施行典法禮儀,並撰寫文辭來解說吉凶,所以被稱做「爻」。《周易》說明天下事物的複雜微妙而不錯失,說明天下事物的運動變化而不混亂。先比擬然後說明道理,先審議事物規律然後揭示變動,通過比擬和審議成就變化之道。

    這段文字講述了「像」與「爻」的創作由來,進一步描繪了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作《易》過程。強調了《周易》所揭示的是「天下之賾」和「天下之動」,是包含了萬事萬物的變化與微妙之處的,所以不可不讀。

    我覺得聖人作《易》的方法倒是值得很多管理者學習和參考: 通過比擬和審議,細緻觀察和深入研究相結合,主觀與客觀相結合,最終確定《易》理。同樣,管理者在設定企業文化和理念之時,是不是也應該如此呢?是否也應該結合企業現狀,然後發揮主觀思考,最終使兩者結合而確定出適宜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不要盲目套用成功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應該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以及自身的能力和資源,設定企業價值觀和文化。只有在此基礎上確定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才是真正有效的,才可以產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