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優勢(上) 01 新典範時代
    邁克爾·波特

    從國家的層面來考慮時,「競爭力」的唯一意義就是國家生產力。

    國家與產業競爭力的關係,也正是國家如何刺激產業改善和創新的關係。

    在全球各種競爭場合中,為什麼有的國家成功、有的國家失敗?這似乎已經成為當代最熱門的經濟話題。「競爭力」更是每個國家從產業界到政府,人人關心的主要議題。

    比如說,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質疑:為什麼美國的經濟會長期衰退,而其他國家則在國際貿易中日日超前?日本與韓國1雖然被視為產業發展成功的樣板,但在它們國內,各方同樣為了「競爭力」的問題而辯論不休。而前蘇聯與其他東歐、亞洲的社會主義國家,為了調整它們的經濟體系,開口閉口談的還是「如何提升國家競爭力」。

    「競爭力」雖然一再被提起,但是很多時候,大家卻問錯了問題。

    如果問問題的目標是為了找出企業發展或國家繁榮的關鍵因素,那麼我們更應該問:國家為什麼能夠成為產業在國際競爭中成功的基礎?或是換別的說法: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企業能在某些領域裡創造並保持競爭優勢?為什麼某項產業裡的許多領先者,通常都出現在同一個國家?

    德國為什麼是全球印刷機產業、高級轎車、化工產業的集中地?瑞士為什麼是世界重要的製藥公司、巧克力食品與貿易業的基地?美國為什麼能在個人電腦、軟件、信用卡、電影等產業中獨佔鰲頭?意大利的企業為什麼可以在瓷磚、雪靴、包裝機械以及工廠自動化設備方面表現強勢?而日本企業又為什麼主導了家用電器、照相機、傳真機以及工業機器人等產業?

    這一連串的「為什麼」,應該如何解釋呢?

    對於必須在國際市場中競爭的企業而言,這些問題的答案很明顯。企業必須瞭解,它的發展限度與所處國家的優劣勢息息相關。國家也是企業在國際上創造或保持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國家經濟若要繁榮,企業是不可少的關鍵因素,因為它的生產力決定了國家的生活水平,同時也形成企業改善效益與提高效率的能力。然而,對於有意在特定產業領域內追求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說,生產力的優劣似乎又與國家環境有關。

    不過,我們卻缺乏國家會影響企業的有力解釋。多少年來,學術典範對為什麼某些國家的產業能夠擁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原因著墨不多。早期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1723~1790年)與大衛·李嘉圖(1772~1823年)等,雖然早在18世紀已開始討論國家進出口貿易的形態,但是一般都認為,這些理論並不足以解釋現況。今天,跨國企業如雨後春筍,在出口的同時又利用海外子公司角逐國際市場,完全改變傳統的國際競爭形態,也使過去解釋國家出口的傳統理論遭到質疑。對於這些現象的新解釋雖然不斷出現,但沒有一個能夠充分說明:為什麼有的國家能夠發展特定產業出口貿易,同時又以海外投資方式與其他國家競爭?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企業能長時間保持其競爭地位?

    本書的主要任務就是解釋一國的經濟環境、機構與政策在產業競爭優勢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找出一個國家可以維持產業競爭優勢的那些因素。本書的第一篇是根據對10個國家、上百種產業的歷史研究,歸納出「鑽石體系」(Diamond,determinantsofnationaladvantage),以分析國家如何在特定領域建立競爭優勢;第二篇則是以這個理論解釋國家如何在一些產業中發揮它的競爭優勢;第三篇也是應用這個理論,對比產業成功與失敗的形態,分析產業形態的變遷,進而建立起一個能解釋國家整體經濟優勢的完整架構;最後,在第四篇,這個理論將進一步應用到企業戰略與國家政策上。本書的最後一章是討論所研究的國家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會面臨的重要議題。

    在此之前,我必須先解釋為什麼過去有關「整個國家」競爭優勢的理論缺乏說服力,以及探究「國家」競爭力的努力如何走錯了方向。企業創造並維持競爭優勢的能力,不僅關係到它的生存戰略,更是企業促成國家經濟繁榮的關鍵。本書將分析當前論述產業競爭的主流觀點中有哪些地方還不夠完整,而且有關的修正理論也沒有抓住要害。最後,本書將以根據事實所作的研究,為讀者提供思考的新方向。

    相矛盾的解釋觀點

    國家競爭力的盛衰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各家的說法之間卻經常相互矛盾,更缺少放諸四海而皆准的理論。2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現象,問題在於各家對國家競爭力的「定義」模糊不清。這一點,從很多國家不停爭辯本身是否擁有競爭優勢這一點就可以看出。

    有些人把國家競爭優勢看成是由匯率、利率、政府赤字等變量所驅動的總體經濟現象。但是有赤字問題的意大利、日本與韓國,面臨貨幣升值壓力的德國、瑞士,以及實施高利率政策的意大利和韓國,這些國家的生活水平仍然在快速提升。

    有些人則認為國家競爭優勢源自廉價與充沛的勞動力。然而如德國、瑞士或瑞典等國家,不但薪水高,而且勞動力還長期不足,經濟依然繁榮。日本經濟過去由廉價充沛的勞動力起家,現在同樣面臨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它的企業卻能藉著自動化取代人工,延續了國際競爭優勢。高薪下的競爭力似乎代表一個更合理的國家目標。

    還有一派的觀點把競爭力與國家資源豐富與否畫上等號。不過,近來貿易表現突出的國家如德國、日本、瑞士、意大利和韓國,都是資源有限、必須依賴進口原料的國家。更耐人尋味的是,相對於一些資源豐富的國家,資源不足的韓國、英國和德國反而較為繁榮。

    也有很多人將競爭力的源頭指向政府政策。評論者將政府的產業目標、保護政策、獎勵出口以及補貼等手段視為國際競爭力之鑰。這樣的論點主要是根據對日、韓等國家,以及對汽車、鋼鐵、造船與半導體等少數大型產業的研究而來。不過這樣的觀察並沒有紮實的調查資料佐證。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意大利,政府產業政策的影響力相當薄弱,但是意大利的出口增長率一度僅次於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該國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

    政府干預通常只在次級產業中才比較有效,而且即使在有強勢政府的日本和韓國,干預成效也不是很好。在日本,傳真機、複印機、機器人和高新材料等重要產業中,政府的影響力很微弱;通常被認為是政府主導成功的日本縫紉機、鋼鐵、造船等產業則已過時老去;而日本政府從1971年開始積極推動的航空業以及1978年開始的軟件工業,一直未能躍升到國際領導地位。韓國政府野心勃勃地投入化工、機械等產業,但是成績同樣不佳。環視各國,政府強力介入的產業,絕大多數無法在國際競爭中立足。在產業的國際競爭中,政府固然有它的影響力,但絕非主角。

    最後,有關國家競爭力還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即認為它是緣自各國管理模式之間的差異。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式管理受到舉世矚目,正如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管理模式曾經輝煌一時。3但是這類解釋也有它的問題。因為不同的產業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適用於某類產業的管理方式移植到另一種產業上,結果可能是一場災難。在意大利,小型、私人與鬆散的意大利家族企業構成制鞋、紡織與珠寶等產業的骨幹,成為這些產業創新與發展的動力溫床,每年為該國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出口值。這種產業模式如果應用到德國汽車業、化工業或是瑞士製藥業、美國航空業,結果會不堪設想。美國式管理儘管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但美國企業在全球的軟件、醫療器材、消費日用品等產業及服務業中依然稱雄,而在日式管理的徹底執行下,日本的化工、消費品或服務業在國際市場上卻毫不起眼。

    這一種論調也無法解釋勞資關係。工會在德國和瑞典都非常強大;在法律保障下,德國工會代表可以參與管理,瑞典工會甚至參與董事會決策。雖然有人認為工會的強勢抵消了產業競爭力,然而瑞典與德國的企業、產業乃至於國力仍然遙遙領先於許多國家。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關於國家競爭力的討論,並不能提出令人滿意的解釋,更沒有哪一種說法能說清楚產業與國家在國際競爭中的關係。它們表面上似乎各自成理,但其實都經不起進一步的檢驗。競爭優勢顯然來自於更廣泛也更複雜的力量。

    當我們解釋這些相互矛盾的說法時,還有一個前提有待考察:一個國家必須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被稱為「有競爭力的國家」?國家競爭力成為人們的口頭禪,但這個名詞的定義卻很粗糙。一個有競爭力的國家,它的產業與企業是否都必然富有競爭力?這種說法如果成立,似乎沒有一個國家符合標準。接下來我們在本書中可以看到,在日本,絕大多數的產業與企業競爭力事實上遠落後於國際上的領先競爭者。一個有競爭力的國家,是否意味它的匯率必須使該國產品的價格能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我想大多數人會同意,戰後的德國與日本,儘管長期持續地面臨強勢貨幣與升值壓力,但並不妨礙其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產業向高價位的國外市場靠攏,似乎是更合理的國家經濟目標。

    一個有競爭力的國家,是否意味著本國應有大量的貿易順差?我們都知道,瑞士的貿易收支只是勉強持平,意大利則經常出現貿易赤字,但是它們的國民收入卻在持續增加中。另一方面,許多貧窮國家的貿易收支雖然保持平衡,但絕不是其他國家會有興趣倣傚的對象。一個有競爭力的國家,是否意味它在全球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增加?經濟繁榮通常緊隨出口增長而來。然而,許多國家在出口穩定或減緩時,人均國民收入仍在快速增長,顯示了這套說法仍有不足之處。同樣,一個有競爭力的國家,是否意味著它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比較強?國民就業雖是國家經濟的重大課題,但是「就業型態」似乎又比「就業機會」本身更重要,像是低工資高就業對國民所得的幫助顯然就不大。最後,國家競爭力是否意味著一國的單位勞動成本低於其他國家?墨西哥與印度以低工資壓低了勞動成本,但是它們的產業模式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並不大。勞動成本的確與一些產業的特性有關,但是它與國家經濟繁榮間的關係並非絕對。4

    先問正確的問題

    要同時合理地解釋國家為什麼富強而企業為什麼蓬勃,首先就要從「正確的問題」著手。我們必須注意,在談經濟繁榮時,「國家競爭力」這個名詞本身並沒有意義。國家經濟的基本目標是為人民帶來高水平的生活。要實踐這個目標並非依賴模糊不清的「競爭力」一詞,而是借助運用勞動力與資本等國家資源所得到的生產率5;生產率又是每單位勞動力與資金的產出價值,並且由產品的質量、特性(這兩者決定產品價格)以及生產效率6來決定。

    生產率是人均國民收入的源泉,因此也是決定一個國家長期生活水平的關鍵。人力資源的生產率表現在他們的薪水上,資本的生產率則是根據投資人的回報而定。7國民的高生產率不僅帶來高收入、更多休閒時間,它也創造政府稅收,改善公共設施,進而提高生活水平。高生產率同樣也使得企業有能力達到健康保險、社會福利、平等工作權利和環境保護等社會標準。

    因此,在國家層面上,「競爭力」的唯一意義就是國家生產力。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需要企業不斷提升和創造符合時代需求的生產力。本書的任務就在於瞭解高生產力是如何產生的。國家經濟的升級需要生產力的持續提高,而企業生產力的提高則必須借助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特性、改善產品技術和提高生產效率等方式。以德國為例,由於企業不斷創造產品的差異性,引進自動化技術提高單位工人的產出,因此這個國家的生產力持續提升達數十年之久。產業分工有助於提高生產力,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走向更精細的產業環節。同時,經濟升級要求現有產業在生產力提升過程中,吸收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才能應對不斷變化而複雜的產業競爭。8這些現象都說明競爭力與廉價勞動力或匯率優勢之間並無必然關係。9因為生產力所追求的,是能夠支撐高薪與高價位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假如沒有國際競爭,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是可以單獨評估的。但是國際貿易和海外投資一方面帶給國家提升生產力的機會,同時也形成一股力量,使得該國不能稍有懈怠,就算不能持續增加生產力,至少也要維持同樣的水平。國際貿易使得一個國家不必分散力量精通各種產業或各項服務業,只要專注在該國企業生產力較強的產業上,對於生產力不如外國競爭對手的產品與服務改以進口解決,繼而全面提升本身的生產力。因此,在生產力的提升因素中,進口、出口是同樣重要的。

    企業到海外投資同樣可以提高國家生產力。當企業把生產力較弱的項目轉移到其他國家或針對市場需要到當地設廠,進而加速滲透國際市場時,同時也增加了出口、創造海外利潤並增進本國的國民收入。日本在過去10年間,先把裝配層次簡單的電子工業轉移到韓國、中國台灣地區和中國香港,近年來又轉移到馬來西亞和泰國,就是很好的例子。

    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所有產業中所向無敵,或是只出口不進口。每個國家的人力與資源都有一定的限制,理想的狀況是把資源應用在最有生產力的領域。有競爭力的產業在出口上獲益,將帶動國內勞動成本的提高、投入資本的增加,但也使其他產業的競爭力相對降低。這個過程造成德國、瑞士和瑞典等國家的成衣產業員工的薪水待遇,隨所處產業環節的競爭力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部分競爭力強的企業更以高薪出名。10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在出口擴張的同時,也會影響到該國的匯率變動,使得競爭力相對低的產業在出口上更是捉襟見肘。11畢竟,縱然是在發達國家,也並非家家企業都有競爭力。

    就國家經濟繁榮而言,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擴張出口,缺乏競爭力的產業則出走,增加進口該國生產率不佳的產品與服務,基本上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做法。因為如此一來,該國將借由國際競爭帶動國內生產率的提升。12這個做法也意味著,當國家經濟升級時,就必須放棄一些不具競爭力的產業與市場。13如果政府以補貼、保護或其他形態的干預手段來強行維持這類產業的生存,只會減緩經濟升級的速度與國家整體生活水平的提升。14

    當然,國際貿易與海外投資對國家生產率的影響也可能是負面的,因為在國際競爭之下,每個產業唯一的生產率指標就是要勝過外國對手。某項產業的生產率如果高於本國其他產業,將可以吸引它所需要的人力和相關資源。但是,如果這項產業不能和外國對手競爭,它不僅無法出口,而且在進口貨的威脅下,在本國市場的生存都成問題。在美國,汽車工業無論在平均薪水與個人產出方面都高於其他產業,但是因為它的生產率不如日本和德國汽車工業,甚至被韓國汽車工業的低工資所抵消,結果經歷了貿易赤字越來越大(以及大量工作流失)的慘痛教訓,同樣的肉搏戰事實上不斷出現在各種產業與商業活動中。15

    如果生產率較高的產業失去國際競爭力,那麼這個國家維持生產率成長的機能就會受到威脅。同樣,精密製造等需要高生產率的產業活動,如果在比較過本國和其他國家的工資、環境等成本因素利弊後,選擇赴海外投資生產,也會影響到本國生產率,並形成工資下跌的壓力。如果出現這種現象的產業和生產活動在該國占很大比例,那麼該國的貨幣便可能出現貶值壓力。貨幣貶值會使進口貨更貴,降低該國產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海外投資活動也將減少,進而導致整體國民生活水平下跌。16因此,若要瞭解各國經濟繁榮與否的關鍵,首先就要認清為什麼各國之間有些能在先進產業和需要高生產率的產業活動中競爭,有些則不能。

    前述討論也點出了為什麼貿易盈餘或貿易平衡並不代表一個國家有競爭力。一個國家如果以低工資與弱勢貨幣擴張出口規模,但同時又依賴進口精密高層次產品,縱使創造貿易順差或貿易平衡,該國的生活水平也無法提升。理想的發展模式是,一個國家有能力出口高生產率的產品,並進口其國內生產率偏低的產品,因為這種方法可以使國家生產率全面提升。17日本所展現的正是這種模式,進口原材料和簡單的加工零件,出口高生產率產品,以貿易分工提高生產率。同樣,創造就業機會也不等於國家競爭力,因為只有高生產率的工作才能轉換為較高的國民所得。國家生產率對經濟繁榮的重要性即在於此,若不考慮這一點,只是一味追求貿易順差、貨幣貶值或廉價勞動成本等,都會出現副作用。

    當產業的生產率提升帶動國家生產率提升時,該國的出口增長就等於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換言之,如果這類產業因為缺乏國際競爭力,導致出口下挫,就對該國經濟提出了警示。一般而言,國內高生產率產品的出口表現,比全國整體的出口表現重要。國家整體出口縱使趨緩,只要高生產率產品的出口能持續增長,這個國家的生產力成長依然可以持續下去。

    因此,爭辯什麼是國家的「競爭力」,基本上是走向了錯誤的方向。我們應該要先認識生產率的決定因素以及生產率的增長情形;接下來,我們必須從細處著手,針對個別產業與產業環節的表現來瞭解競爭力,而非針對整體經濟的表現。在解釋經濟生產率增長時,我們注意的是,一個國家對勞動力素質的重視和對技術進步的需求;不過檢驗這些廣泛與一般性的因素並不能有效地引導企業規劃策略、左右政府制定政策,而且也不符合我們主要的研究題旨。18我們想問的是:重要的、有商業價值的實用經驗與技術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哪些需要創造了這些技術和經驗?這個問題只有對特定產業進行全面的觀察才能得到解答。例如,具有高度專業能力的人力資源,是產業在現代化國際競爭中最重要的因素,這些人才的培養不只靠著一般的教育體系,更與產業競爭的過程密切關聯;如同一項成功的產業技術,它的發展過程往往是為了勝過特定的競爭對手,因此企業會在特定產品上進行數以千計的生產流程設計與改善。前述國家生產力升級的基石正是高競爭力的產業人才與技術發展。

    產業競爭優勢

    因此我們要解釋的是,為什麼某一個國家的企業能在特定產業中勝過它的國外競爭對手。國際競爭通常包括了出口與經營海外子公司,我們在此特別著重在以高科技與高水平人力資源為主的精密產業中的成功例子,高科技以及高水平的人力,正是提供國家生產力持續增長或激發高生產力潛能的兩大因素。

    企業要在國際競技場中獲勝,它的競爭優勢不外是以較低的生產成本或與眾不同的產品特性來制定最佳價格。企業要想持續這種競爭優勢,就必須日復一日地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或提高生產效率,這些努力都將直接轉換成生產力的提高。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任何國家的經濟就會發現,能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的產業,通常有各不相同的競爭優勢,而且這些優勢都集中在特定產品或產業環節上面。19德國出口的汽車常被視為是高檔車種,而韓國的出口主力則是零部件和零件;全球的維生素市場上,丹麥產品偏重天然維生素而非人工合成維生素;日本在機床市場上以電腦數位控制的綜合加工機見長,而意大利則在個人使用、特殊用途的皮革切削機與煙草製造機等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國際貿易的成長造成產業分工和專業化,如果各國政府不再保護缺乏競爭力的產業,各國之間的市場位置勢必會因競爭力的強弱而有更大的差異。20

    更重要的是,很多產業或特定的產業環節中,真正擁有國際競爭力的競爭者,往往出現在少數幾個國家。國家的影響力通常是針對特定產業或產業環節,而不是個別企業。如前面的例子所顯示的,各國有影響力的產業通常是多家企業組成的群體,而非由兩家公司獨挑大樑。而這些在國際競爭中的領先產業,不但只出現在少數的國家,甚至還集中在這些國家的某個城市或地區。另外,根據我們的案例研究,產業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通常很穩定,一個國家的重要產業發展歷史少則數十年,多則超過一個世紀。這些產業的成功有些是因為它的功能性大於商業意義(如太空行業),有些是受到政府的補貼或保護(如電信業、汽車業),這類的成功模式與在開放式的國際競爭中所獲得的成功並不相同。我們的研究重心偏重在國際貿易中可以自由競爭的產業和產業環節。因為從它們的發展中我們才可以看到,特定產業的國際競爭中,國家如何發揮強而有力的影響力,而這樣的影響力不僅對企業甚至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繁榮,都是值得重視的。

    傳統的產業成功理論

    長期以來,有關產業為何能在國際貿易中成功的解釋很多,「比較優勢」(comparativeadvantage)21是最古典也是經濟學家深信的一種理論。亞當·斯密在經濟學上的地位就在於他提出了比較優勢的概念—在國際上,一個國家的出口要有競爭力,就必須有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到了李嘉圖時代,比較優勢的概念被進一步強化。他認為市場力量會引導國家資源應用在生產率比較高的產業,即使該國能以低成本生產某些產品,但它仍可能決定進口該項產品,而將產能用在生產更高優勢的產品上面。正如我前述的討論,絕對與相對優勢兩者都是貿易的必要條件。

    在李嘉圖的理論中,貿易是因為國家之間的勞動生產率有所差異而產生的。22他把這個「差異」歸因於各國由於無法操控的環境或氣候不同,所以會偏好某些產業的發展。李嘉圖的觀點雖然正確,但是他對貿易理論的專注與本書的主題不符。進一步發揚比較優勢理論的是赫克歇爾(EliF.Heckscher,1879~1952年,瑞典經濟史學者)與俄林(BertilOhlin,1899~1979年,瑞典經濟學家),他們的觀點假設在各國的技術水平相等的情形下,生產方式會決定於土地、勞動力、天然資源與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差異。23每個國家在比較自己與其他國家在生產要素上的差異後,會選擇發展條件最佳的產業,出口比較優勢高的產品,進口比較優勢低的產品。24例如,韓國的勞動力充沛、勞動成本低,出口比重大的是成衣與裝配電器等勞動力密集型產品;而天然材料與礦脈豐富的國家如瑞典,擁有的鐵礦石具有含磷少、冶煉出的鋼鐵質量佳等優點,因此鋼鐵工業成為該國的強勢產業。

    以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決定生產形態確實有它直接的說服力,成本因素也在很多國家考慮產業的貿易形態時扮演一定的角色。俄林等人的觀點承認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工具的干預,全面或局部地改變生產要素的優勢。25此說一出,各國政府不論對錯地提出一連串改善生產要素比較優勢的政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政府降低利率、壓低工資、貶值貨幣、提供補貼、特許某些設備折舊、針對特定出口項目提供融資等。在特定的時空中,這些政策工具各有一定的效果,目標通常鎖定在協助本國企業將生產成本壓低於國際競爭對手上。

    渴求一個新典範

    不過,越來越多的例證顯示,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並不足以解釋豐富多元的貿易形態。26例如,朝鮮戰爭結束時的韓國,資本奇缺,卻建立了出口導向的鋼鐵、造船、汽車等資本密集型產業。相反,美國雖然擁有充沛的資金、傑出的科學家以及技能熟練的工人,但是在理當強勢的機床、半導體、精密電子產品等市場上卻節節敗退。

    如果我們放寬視野來看,可以發現全球大多數的貿易是發生在資源相近的工業發達國家之間的。同時,相關研究也顯示,國際貿易中有相當比例的產品,其生產條件頗為相似。顯然,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法則並不能解釋這些貿易形態。而跨國企業與它海外子公司之間大量的進出口貿易現象,更超出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法則。

    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法則對很多產業來說根本就不實際。27生產要素比較優勢法則的假設不考慮經濟規模,認為技術具有普遍性、生產本身沒有差異性,連國家資源也被設定。這個理論還假設資金與熟練的工人不會在國家之間流動。28然而,絕大多數產業的實際競爭行為卻幾乎與這些假設無關。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法則只能解釋貿易的各種形態(例如它對平均勞動力與密集資金的說法),而無法應用於國家在個別產業的進出口表現。

    更令企業對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法則失望的是,「比較優勢法則」是一個全然靜態的概念。這個理論只強調企業影響政府政策,卻未考慮到在企業活動中,改善技術、發展產品差異性等戰略的角色。因此絕大多數的經理人會認為,這套理論遠離了他們關心的問題、缺乏指導的功能,事實上並不奇怪。

    轉變中的競爭趨勢

    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法則之所以能在18、19世紀風行一時,與當時產業還很粗糙、生產形態是勞動力密集而非技術密集有關,當時的貿易活動更顯示國家資源與資金還處於發展中的狀態。像美國當時扮演造船業的盟主,原因之一是木材供應豐富。這段期間的主要貿易產品如香料、絲綢、煙草和礦產等的生產地區也限制在單一或極少的區域。

    今天,生產要素成為產業重要的考慮因素,除了依賴天然資源的產業外,只剩那些依靠初級勞動成本,或是技術單純、容易取得的產業。例如,挪威與加拿大的鋁業發達,一大原因是擁有充沛水力發電的地理條件;韓國能在國際建築工程市場崛起,則是因為它擁有薪水低、紀律性強的工人。

    然而,有更多的產業現象卻無法用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法則來解釋,特別是需要精密技術或熟練工人的產業或它的相關產業,而這兩種類型的產業又正是國家生產力中最重要的部分。諷刺的是,正當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法則逐漸成形之際,工業革命卻革掉了這個理論的一些前提。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來越多的產業走向知識密集形態時,生產成本的角色反而大不如前。

    技術的變遷?越來越多的產業不照比較優勢理論的模式發展,這背後的因素很多,像規模經濟的擴大、產品的差異、各國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同等,而技術的演進則是最普遍與持續影響的一項因素。傳統高科技與低科技產業的界線,正被微電子、精密材料與信息系統等應用廣泛的科技打破。不同國家的企業在產業技術的應用層次上也很難區別。

    企業往往以技術發展新產品與新流程,彌補資源不足的問題。技術的影響力,如果不是完全淘汰傳統生產要素,至少也可以相當程度地減輕這些因素的陰影。例如,彈性的自動化系統帶來種類繁多和數量不定的生產方式,減少了許多產業生產中的勞動因素;掌握高超的技藝也比當地低廉的工資更加重要,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製造商的生產線通常是往高工資而非低工資的地方移動,此舉同時也達到接近市場的效果。事實上,對材料、能源以及其他資源的需求依賴已大大遞減,許多材料由新的合成物所取代,現代的材料如工程塑膠、陶瓷、碳纖維以及應用在半導體上的硅,都是從成本低廉、容易取得的原材料中製造出來的。

    由於技術扮演的角色日漸凸顯,因此在很多產業中,企業對資源的需求反而比不上對技術、效能、效率的需求。比如說,在煉鋼工業的除磷技術尚未開發前,瑞典低磷的鐵礦曾讓該國一度保持相當的競爭優勢,而除磷的技術問題一解決,瑞典在這方面的競爭優勢即頓時喪失。

    足以比擬的資源條件?全球絕大多數的貿易發生在條件相當的發達國家中,但許多發展中國家現在的經濟發展也不容忽視,這表示它們擁有可與發達國家相抗衡的條件。曾經以勞動力高水平稱霸的美國已好景不再,原因之一就是,發展中國家有很多產業的勞動力同樣受過教育並具備工作技能。絕大多數製造業需要電信、道路、港口等基礎建設的配合,發展中國家同樣具備了這些條件。29傳統上有利於發達國家的資源條件,正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漸趨普及。

    全球化趨勢?很多產業的競爭已經實現全球化。國際化競爭也不只出現在製造業,還包括服務業。企業的全球化競爭戰略涉及全球化的銷售、全球化的資源與材料的考慮,以及從成本角度來考慮在各國進行的生產活動,它們也與當地企業進行跨國聯盟,以提高本身的競爭力。

    產業的全球化解決了企業依賴單一國家資源的問題。全球化之後,原料、元件、機器設備以及許多服務的獲得,也使得比較優勢產生了新的意義,像先進的運輸設備就降低了交易與貨物的成本;又如,本土的鋼鐵工業不一定是採購鋼鐵的有利條件,當政府政策或壓力鼓勵採購成本昂貴的國產鋼材時,它甚至可能對產業競爭有不利的影響。

    另外,資金流向國際上信用好的國家,這也使產業發展不再受限於本國資金的投資環境。例子之一就是前面提過的韓國,它在20世紀50年代資金匱乏的窘境下,依然發展出鋼鐵、汽車、半導體等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韓國產業的資金事實上在更早時也帶動了英國、美國、瑞士和瑞典等國家。30全球化趨勢下,即使國家之間的特殊技術交流仍有障礙,跨國企業還可以通過在當地設立子公司解決。

    儘管傳統生產要素正不斷變化,貿易活動卻依然存在。這個矛盾與接下來要討論的一個重要觀點有關;國際競爭成敗的關鍵在於,競爭者是否能有效應用所在地的生產要素。

    比較優勢的退位

    產業競爭中,生產要素非但不再扮演決定性的角色,其價值也在快速消退中。以生產成本或政府補貼作為比較優勢的弱點在於,更低成本的生產環境會不斷出現。今天以廉價勞動力看好的國家,明天可能就會被新的廉價勞動力國家取代。由於新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往被認為不可能的、不經濟的資源異軍突起,同樣也讓以傳統資源見長的國家,一夕之間失去了競爭力。誰能想像黃沙遍地的以色列竟然能成為高效率的農業生產者?同樣,成衣、電子產品等成本敏感的產業,由於競爭壓力越來越重,領導人也更換頻繁。

    以勞動力成本或天然資源為優勢的產業,往往是資金周轉率低的產業。這類產業的進入門檻不高,所以是許多國家優先考慮的產業發展項目,同時也引來了很多的競爭者以及過多產能的投入。當越來越多的市場新進入者加入進來時,它們隨即會發現,除了優勢不斷消逝之外,還會因資產的投入而被套牢。

    發展中國家很容易掉入這種陷阱。它們幾乎一窩蜂地在生產成本與價格上競爭,其開發計劃更是以成本導向的新產業為基礎,無法逃脫生產成本的限制。因此,這類國家時時處在失去競爭力的威脅中,年復一年面臨薪水與資本周轉的問題。它們有限的利潤完全得仰仗國際經濟的波動。31

    如果比較優勢不足以解釋產業強國的大多數產業現象,那麼運用政策來影響比較優勢只會使得產業發展效率更低。若是勞動力成本不足以左右產業的命運,政府強加管制產業的薪水水平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當產業競爭的是質量、產品開發的時效與特性而不是價格時,就算政府會扶持產業,事實上也起不了多少作用。32

    「規模經濟」行不通

    各界雖然普遍認為比較優勢理論不足以解釋貿易問題,但取代或補充比較優勢理論的觀點卻又有相當多的分歧。規模經濟理論就是其中之一。這種觀點指出,一個國家的企業如果能達到一定產量,成本就可以壓低,出口就有競爭力。規模經濟理論撇開了其他因素,專注於市場佔有率,它也可以應用到需要大力研發的科技或依賴產能降低生產成本的市場漏洞中。規模經濟的支持者認為,能善加利用這些漏洞,一國的產業就能爭取有利的出口地位。33

    對一些強調比較優勢的產業,規模經濟理論確實有它的重要性。然而,這個理論並沒有回答我們所關心的國家競爭優勢問題:哪些國家的企業能發展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可以應用到什麼樣的產業上?

    理論上,全球競爭中,任何一個國家的企業都可以通過向全球銷售來發展規模經濟,但企業似乎無意真的這麼做。產業在實際運作的時候都未必遵循這套理論。34規模經濟理論認為龐大的內需市場是促成規模經濟的重要條件,但是像意大利企業稱霸五金器材市場、德國公司領先化工業、瑞典企業稱雄採礦設備、瑞士企業在紡織機市場表現強勢等,它們當中沒有一個擁有強大的內需市場以支撐這些產業成為世界盟主。即使在大國的內部,規模經濟與產業競爭優勢的關係也是相當薄弱的。日本國內有9家汽車廠相互競爭,國內市場被分割得支離破碎,但是企業借助海外市場找到規模經濟的條件。35類似的道理同樣可以用來解釋任何形態的不完全競爭市場。

    「技術差距論」(technologygaptheory)是另一種試圖超越比較優勢理論來解釋貿易問題的觀點。在李嘉圖的理論中,貿易是基於國家之間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他的理論是從廣義的角度看待技術差異。所謂的技術差距論就是根據這個觀點衍生的。36依照這個理論,各國的產業出口是基於它的企業具有精湛的技術,當技術普及後,差距就會縮小,出口競爭力也就降低。

    比較優勢的核心確實在於技術的差異,不過,不論是李嘉圖的說法還是技術差距論,都沒有回答國家競爭優勢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生產率與技術的差距?哪些國家的企業能獲得技術上的優勢?還有,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企業能保持產業技術優勢達數十年,而不像技術差距論所預言的,隨著技術擴散普及就喪失領導地位?

    另一種有爭議的說法是,國內市場帶動貿易競爭力。弗農(RaymondVernon)的「產品週期理論」最能表達這樣的觀點。37弗農認為美國之所以能成為許多產品的開發者,是因為其國內有市場需求。38美國企業研發了新產品,在產業還在發展階段時就開始出口,進而根據海外市場的需要進行海外生產。最後,隨著技術普及,海外子公司與外國企業的產品又回銷到美國。

    「產品週期」概念是一個動態的理論,認為國內市場會影響產品的創新。不過,對國家競爭力而言,這個說法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弗農本人也承認,美國現在已不再是先進產品的市場支柱,連過去是否稱得上也有疑義。更根本的問題是:為什麼企業能在特定國家發展特定的新產業?假如幾個國家同時出現需求(這種現象在今日很普遍),情況又是如何?為什麼一個技術落後或內需市場不大的國家,反而能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角?為什麼一些國家的產業能持續領先創新,而不是隨著技術標準化就不再風光?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企業能在一個產業上維持競爭優勢,其他則不然?39

    最後,新興的貿易理論則是根據跨國企業的興起而發。跨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只在出口,更在海外投資,它們的崛起顯示貿易不再是國際競爭的唯一形式。跨國企業到許多國家製造產品並銷售,結合各地貿易形勢而分散製造。最近的評估顯示,跨國企業與它海外子公司之間的貿易占國際貿易總量中相當高的比重,發達國家相當多的進口來自它所屬跨國企業的海外子公司。因此,評估一個國家的產業優勢,已不限於它的生產出口,而是跨國企業是否以母國作為發展基地,例如,在歐洲及其他地區廣設分公司的IBM、DEC、惠普以及其他美國公司。

    這種跨國企業狀態反映了企業朝國際化發展的戰略。40它與天然資源的多寡無關,最常出現在重視產品差異與研發密集的產業。在這類產業中,成功企業的技術與經驗通常也可以出口,只要有適當的環境,就可以製造生產,因此常被稱為無國界的企業。

    事實上,跨國企業已經是產業成功之路上不可缺少的踏腳石。然而,過去對跨國企業的研究,偏離了主要的問題。因為能在特定領域或產業上獨領風騷的跨國企業通常由母國的總公司發動,所以我們應該問的是:跨國企業如何在特定國家的特定產業發展獨特的技術與經驗?為什麼有些國家的跨國企業能建立並維持競爭優勢,其他則不行?

    為什麼他們能,我們不能

    為什麼有些企業具備國際競爭優勢?決定條件在於企業所處的國家能否在特定領域中創造或保持比較優勢,這也就是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

    產業的國際化與跨國企業的形成,看起來好像與國家影響力背道而馳。乍看之下,企業似乎超越了國家,國家在企業國際競爭優勢上的角色似乎越來越弱。然而,我們研究的結論卻與這種觀點相反。一些較早的例子顯示,一些特定產業或產業環節有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的趨勢,競爭優勢也可以持續數十年。因此,只要所在國家能提供企業競爭的優勢,來自各個國家的企業再形成策略聯盟,終將成為國際上的盟主。

    產業競爭優勢的創造與持續應該說是一個本土化的過程。競爭的成功更源自各個國家的經濟結構、價值、文化、政治體制以及歷史的差異。事實上,國家在全球化產業競爭中的角色不減反增。儘管在國際競爭下,國家對企業的影響似乎不如過去,但是當保護壁壘排除後,以產業技術與現場經驗為支柱的國家,重要性將大為提高。

    因此,在建立任何新的國家產業競爭優勢理論之前,必須擺脫大多數的傳統論點。第一個原因是,企業擁有不同於以往的各種戰略,而且正充分地應用這些戰略。新的理論必須能解釋:在某些特定產業中,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企業能比競爭對手有更好的戰略。

    其次,成功的國際競爭者通常整合了進出口貿易與海外投資兩種手段,而大多數過去的研究則只偏重其中一項。一個新理論因此必須能解釋:為什麼一個國家能同時成為產業出口國與海外投資的總部?41這個問題關係到很多出口與海外投資的基本條件。

    國家是企業最基本的競爭優勢,原因是它創造並延續企業的競爭條件。國家不但影響企業所制定的戰略,也是創造並維持生產與技術發展的核心。42通常,根據技術發展的複雜程度,企業會在不同狀況的國家進行不同性質的活動。43

    企業通常將絕大多數的生產作業、核心技術以及先進的經驗技巧放在母國。這種特點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使得整體經濟受惠。一個產業競爭力強的國家,通常也是出口順差的國家。

    若與企業在母國的發展相比較會發現,企業的國籍其實是次要的。即使是外資企業,如果它能像本地企業一樣,在當地維持有效戰略、不斷創新並保持技術競爭力,當地經濟也必然會因此而獲益。44因此,一個國家能持續並提高本身生產力的關鍵在於,它是否有資格成為一種先進產業或重要產業環節的基地。

    新的競爭優勢理論必須從比較優勢的觀念提升到「國家」競爭優勢層面。它必須解釋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企業能夠以「國家」為媒介獲得競爭所需的全部條件,而非如比較優勢理論所考慮的有限因素。大多數貿易理論把成本、產品差異等看成貿易條件。45新理論則需要能夠反映市場區分、產品差異、技術差異與規模經濟等更豐富的競爭概念。先進產業與其環節的核心是質量、特色與新產品創新;更重要的是,由於生產流程與生產效率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這方面的技術也壓低了生產成本與經濟規模等條件。我們必須瞭解,為什麼企業在有些國家就是比在其他國家更能創造優勢,並且能提高生產力。

    因此「動態與不斷進化的競爭」是建構新理論的前提。傳統思潮大多把靜態的成本效益和生產要素具象化。技術變遷或被視為外部因素,或被放在研究的範圍之外。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1883~1950年,德裔美國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在幾十年前就注意到競爭是不均衡的。由於新的產品、新的區域市場、新的生產流程出現,因此商業競爭的面貌是會不斷改變的,每個時間點上,快速的進步一直在取代靜態的效能。不過熊彼特和其他學者一樣,沒有進一步追問下去:為什麼有些國家的有些企業,創新能力比競爭對手強?

    所以,新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必須把「技術進步」和「創新」列為思考重點。46我們必須解釋國家在技術創新過程中的角色。技術創新需要有形資產、人力資源和研究發展的持續投資,因此我們也必須解釋為什麼有些國家的研發活力充沛,有些則不然?問題就在於,一個國家如何提供企業比競爭對手更快速的創新和進步的產業環境。從廣義的層面來看,技術的進步會帶動經濟增長,這也是一個國家經濟進步的一大原因。47

    從靜態的觀點看商界競爭,一個國家的生產要素是固定的,企業努力發揮這些固定條件以獲取最大回報。但是,在真實的產業競爭中,創新與變革才是基本因素。與其受限於靜態的資源,呆坐著計算最大回報,企業更應該關心如何開發新產品、如何使新流程獲得最大的回報;與其在固定限制下作規劃,企業更應該改變限制條件成為競爭優勢;與其在固定的生產要素中部署資源,企業和國家更重要的課題是提升生產要素的質量、提高生產率、創造新的生產要素。48由於生產要素是流動的,所以可以利用全球戰略取得優勢。效率與效能則是使用傳統生產要素的中心思考,解答了這些問題之後,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有些國家能成功地發展出一些特定產業了。

    最後,由於企業是競爭優勢創造過程的主角,所以在國家競爭優勢的理論中,絕不能不分析企業行為。要檢驗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就要看這個理論是否同時適用於政策決策者、經濟學者以及企業經理人。按照企業經理人的觀點,絕大多數的貿易理論都過於理論化而不實用,因此新理論必須能為企業提供如何規劃戰略的前瞻觀點,以期成為更有效率的國際競爭者。這也是本書的期望。

    跨國探索競爭優勢

    為了要調查國家如何在產業的競爭中展現優勢,以及競爭優勢對企業戰略與國家經濟的啟示,我主持了一項長達4年、涵蓋10個重要貿易國家的研究,它們分別是:

    ?丹 麥   ?新加坡

    ?德 國   ?瑞 典

    ?意大利   ?瑞 士

    ?日 本   ?英 國

    ?韓 國   ?美 國

    這個名單包括了美國、日本等世界上工業領先的國家,以及從國土面積、政府產業政策、社會文化、地理與區域位置各方面互有差異的其他國家。而亞洲國家的表現越來越受世界矚目,因此日本、韓國和新加坡成為我們研究的對象。列舉的歐洲國家中,小國如瑞士、瑞典,則是因為它們驚人的貿易表現而入選。受到時間與資源的限制,這項研究的範圍只有上列的10個國家。不過,在1985年時,這10個國家的貿易總和佔了全球貿易的一半。表1–1是這10個國家的基本資料。

    這項研究集中在精密產業及其關聯領域的發展與競爭優勢的延續,因為這些產業是國家得以發展並維持高生產率的關鍵。因此本書所選擇的也分別是在某些產業上已有卓越成就或是具有高度發展潛力的國家49,像是代表新興工業國家的韓國和新加坡就是因為具有高度發展潛力,所以被囊括在此次研究中。在發展快速的新興工業國家,其政府政策與產業成就的模式往往不同於傳統工業國家。50韓國在產業升級與競爭力方面更是名列新興工業國家之首。

    絕大多數有關「國家競爭優勢」的研究,往往只針對單一國家的表現或僅就兩個國家相互比較,日本更常被當做比較對象。51不過我的研究發現,一般關於國家競爭優勢的研究往往失真,甚至可能方向上存在偏差。當加入了第三國或第四國資料之後,原本兩國之間比較研究的結果常常缺乏說服力。例如,比較美國與日本時,日本的大型研究計劃通常被視為支撐它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多方比較之後,德國和瑞士雖不發展大型研究計劃,卻不妨礙它們在各種產業中持續競爭優勢。同樣,本文隨後會討論到,日本大型研究計劃的重要性往往與我們過去的想法不同。52由於每個國家的處境不同,這項研究將把特殊情況排除在國家競爭優勢的建構條件之外。

    參與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超過30位,他們當中絕大多數是被研究國家的學者,但是使用的研究方法已經統一。本書前言部分所列的贊助企業與機構盡量涵蓋各種層面,例如政府機構方面包括了日本通產省,民間金融機構如德意志銀行,教育機構如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國際企業研究所,以及媒體方面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這些機構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並協助聯繫當地企業與相關單位,以便進行一些當地的研究工作。

    表1–1?本書所研究的十大優勢國家的經濟和人口特徵

    丹麥德國意大利

    1987年人口數量(百萬人)5.161.257.3

    土地面積(平方英里)1663896030116324

    1987年人口密度(人數/平方英里)307637493

    198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以1980年的價格

    和匯率為準(單位:10億美元)77.2899.1525.9

    1950~198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年複合增長率,

    以1980年的物價為準3.2%4.6%4.5%

    1950~1987年的工業生產年複合增長率2.5%e4.6%5.3%

    1950~1987年的人口複合增長率0.5%0.7%0.5%

    1950~1987年的勞動力年複合增長率(以僱用

    人數計算)1.0%a0.8%0.1%

    1987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1980年的美元

    價格為準15137146919178

    1950~1987年的年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年複合增長

    率,以1980年價格為準2.7%4.0%3.9%

    1950~1987年的生產力年複合增長率(僱員人均

    國內生產總值)2.4%a3.8%4.4%

    國內投資淨值(扣除折舊後的固定資本占國內生產

    總值的百分比),1950~1987年平均值11.6%11.8%10.9%

    出口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1987年)25.2%26.2%14.7%

    進口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1987年)25.1%20.3%16.5%

    1987年失業率8.1%8.9%11.9%

    1951~1987年平均失業率6.4%3.5%5.4%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金融統計年鑒》(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1988年9月。

    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外貿制度和經濟發展:韓國》(ForeignTradeRegimesandEconomicDevelopment:SouthKorea),1975年。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歷年統計》(HistoricalStatistics),1960~1986年。

    聯合國出版的《統計年鑒》(StatisticalYearBook)和《統計月刊》(MonthlyBulletinofStatistics)。美國勞工部,《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比較數字》(ComparativeRealGDPFigures),未發表的資料。

    註:總體經濟指標系根據不同組織、依不同方法所搜集的資料數據而擬定。在此提供的指標盡可能根據標準一致的資料來源和方法,以便進行比較。在此運用1980年的物價和匯率列出相關數字。雖然以不同年份的資料或匯率所作的比較有時會有差異,但各國之間的排名並未有顯著變動,除非要求絕對精確的計算,例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採用購買力平價匯率使美國在絕對年均國內生產總值上領先其他國家,但是它在戰後時期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仍然如同其僱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一樣排在末位。

    a.1955~1987年b.1960~1987年c.1963~1987年d.1961~1987年

    e.1970~1987年f.1966~1986年g.1955~1985年h.1985年

    NA=欠缺資料

    描繪優勢版圖

    在這項研究中,被選中的國家都從兩方面來著手此項研究。第一部分是通過既有的統計數字、出版信息以及深度訪談,找出各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各類產業,瞭解這些競爭優勢的表現。我們對產業的瞭解包括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傳統的研究大多排除服務業,但是有鑒於它在國際競爭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我們特別將它納入研究範圍內。我們也盡量利用訪問、收集到的資料與各種出版物,以克服目前服務業數據不齊全的難題,繼而建構它在國家競爭優勢中的位置。

    我們研究的最小單元是一個定義明確的產業,或是產業的重要環節。這是考慮到所謂的國家優勢正朝一些產業或是產業環節競爭的趨勢。這也反映出各國的競爭優勢實則源自於個別擁有的獨特資源。53

    我們定義「國際性成功」的標準是:一國產業是否擁有可與世界級競爭對手較量的競爭優勢。由於保護政策、政府補貼、不同的會計核算方式以及與鄰近國家進行邊界貿易等情形,一般的競爭優勢的衡量標準有誤導之嫌。同樣,國內市場的利潤、產業或產業龍頭的規模大小、出口量大小等,也都不是可靠的指標。要以統計數字正確衡量競爭優勢,著實是件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因此,我們選擇國際競爭優勢的衡量標準是根據下列兩個觀念而建立的:能對多國持續進行出口貿易;或是在母國發展資產與技術,並藉以進行海外投資。全球戰略既不能缺少海外投資,也不能缺少出口貿易,兩者皆是衡量國際成功的必備條件。54例如,瑞士製藥業與美國日用消費品產業(如清潔劑),它們在國際市場上的力量甚至遠超過貿易數據的表現。實際上,貿易與海外投資也經常是同時進行的。本書附錄I中會詳細介紹我們如何定義產業競爭優勢。55

    另外,企業與國家的關係方面,我們以當地人持有的本土公司或是能獨立運營的外資子公司為準。例如,在研究意大利的雪靴企業時,只問該公司是否在意大利研發、製造,而不問持有者是外國或當地本土企業,因為這項表現最後是歸到意大利的國際競爭優勢,與企業主是哪一國人並無關係。反過來說,假如一國的產業主要依賴海外製造,那麼這個國家並不被視為在該領域上具有競爭優勢。

    我們也選擇1971、1978和1985年這三個時間點進行觀察,並整理出各國有國際競爭實力的產業輪廓。56一個稍具規模的國家,產業可能達數百種以上,而每個國家中有競爭實力的產業,其形態也是不規則的,因而更重要的是去解釋一個國家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屬於何種形態,以及這種形態的發展演變。57事實上,在整個選擇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一個國家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彼此之間往往有關聯性,因此在第7章,我們將提出一個產業關聯表,呈現了一個經濟體系中各個成功產業之間的關係。58

    剖析成功產業的發展史

    本書研究的第二部分,則是藉著回顧一些特定產業的競爭歷史,來瞭解創造競爭優勢的動態過程。根據第一部分有關國家的國力調查,表1–2列出我們選擇的100多種產業或產業體系,並對它們進行詳細研究。此表以外的產業我們其實也有過基本的涉獵。

    被選為各國樣本的產業,有它本身的競爭優勢,也代表這個國家在特定產業經濟上的競爭優勢。以丹麥為例,乳製品代表它強而有力的農業加工產業,食品添加劑和農業機械業則代表它在農業上游的競爭優勢,傢俱業則是代表家居系列產品的產業優勢。美國方面,我們以廣告業、製造/工程業、廢棄物管理業來代表服務業的競爭優勢,民航機、商用空調設備代表製造業的競爭優勢,軟件業代表電腦產業的主導地位,注射器材、醫療設備代表醫療產業,清潔劑產業代表日用消費品產業,電影業代表娛樂產業,農業化學業則代表美國在化工領域的強勢,以及美國大規模農業的主要力量。這些被研究的產業都占該國總出口量相當大的比例。在日本、德國和瑞士,優勢產業佔全國出口的20%;在韓國,優勢產業的出口佔全國出口的四成以上。

    這些產業也是1985年各個被研究國家的國際競爭優勢較強的產業。在此之後,它們當中有些繼續穩健成長,有些則維持原狀或開始走下坡。它們當中不乏當代國際最著名的產業成功故事(例如,德國的高級轎車與化工產品、日本半導體產業與錄像機產業、瑞士的銀行與藥品製造業、意大利的紡織品和制鞋業、美國的民航機與電影業等)。

    由於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這些產業呈現國家整體的經濟特色,並避免重複以往研究只注意傑出產業表現的偏差,因此我們也選擇一些知名度不高但具有高度競爭優勢的產業進行研究(像韓國的鋼琴業、意大利的雪靴業及英國的餅乾業)。一些與傳統理論相矛盾的產業,我們也予以注意,例如,在內需市場不存在的情況下,日本的英文打字機不但出口旺盛,而且還進行大量的海外投資。

    我們在本書中暫且撇開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的產業,因為它們的競爭優勢問題比較適合用傳統理論解釋,而且已不是先進經濟體系的中心。不過,在自然資源產業轉換成技術密集型產業(如新聞出版業或農業化學產業)後,它們就成為我們研究的產業對象。

    為瞭解國家競爭優勢在特定產業發展中的動態過程,我們盡可能回溯該產業發展的歷史(例如,德國餐具業和意大利紡織業的發展時間都長達數世紀之久,美國的電腦軟件與日本的工業機器人產業也有幾十年的歷史),藉以認識一個產業為何以及如何在一個國家生根、成長,它的企業又是在何時、以何種方法發展出國際競爭優勢的,以及這些國家競爭優勢持續或喪失的完整過程。59這些產業史研究或許不是歷史學者鉅細靡遺的大作,但是它為我們提供了瞭解產業發展與國家經濟發展的新視野。

    我們從全球產業生態出發,每個案例都包含對該項產業贏家與輸家的研究。我們檢視不同國家、不同企業的競爭優勢形態,觀察它們的轉變。因此,各個國家最具競爭力的對手之優勢也隨之顯現。例如,為什麼德國與瑞士的印刷機產業能保持競爭優勢,而美國卻每況愈下,日本則漸有收穫?當一個涵蓋層面較廣的產業同時也是數個國家的重要出口產業,或各國企業分別在某項產業的不同環節中獲得國際肯定時,我們則擴大對這項產業的研究範圍,並瞭解各國企業在這個產業中的專長。以包裝機械業為例,我們同時研究它在德國與意大利的發展,但也觀察瑞士、瑞典的相關產業,以及美國與其他國家在這方面缺乏競爭優勢的原因。

    被選擇代表每個國家的產業都是當時或過去強勢的產業,或者被視為該國成功產業的範例。研究一個國家一度輝煌如今卻已褪色的產業,不但使我們能從各國的案例去瞭解這些企業不能轉戰其他產業的理由,也可以從橫切面的角度觀察到,每個國家的經濟體系與該國成功和失敗產業的關聯。同時本書也收錄了企業與國家競爭優勢消長的清晰實例,使得這項研究遠比過去一般性的研究具有更寬廣的研究範圍。

    廣義的競爭優勢

    這本書是介紹為什麼國家能成功地發展某些產業,以及它們對企業和國家經濟體系有什麼意義的。研究所得的觀點與概念,將可以迅速應用到國家以下的政治或地緣性機構。成功的企業通常集中在國家的某些城市或省份。以美國為例,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是房地產企業的大本營;石油業與相關維修設備業則集中在休斯敦;連鎖醫院則圍繞田納西州發展;地毯業則在佐治亞州達爾頓市;慢跑鞋業在俄勒岡州;活動房屋製造商在印第安納州愛卡特市;迷你電腦業在波士頓。這些地方為相關產業提供了一個豐沃的發展環境。而說明這些產業集中在某些地理位置的現象,也對國家競爭優勢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解釋。事實上,從地方政府到州政府,該地的政策本身就扮演了強化國家優勢的角色。

    比起國家(或地方政府)的角色,我們還應該注意到更廣泛的因素。這本書真正要探討的是「環境」對一個企業競爭優勢的長期影響,更廣義地說,是探討「組織之間,為什麼有的能夠蓬勃發展,有的則在競爭之途上敗陣」。企業的環境除了包括它的地理位置,還包括歷史傳統、生產成本和市場需求。然而,要認清企業的環境,我們還應進一步看它如何訓練管理人才與勞動力,以及這個企業的早期或最重要的顧客特性有哪些。

    我們已經相當瞭解所謂的競爭優勢,以及競爭優勢如何被創造,又在何種情況下喪失。但所知仍有限的是,為什麼一個企業能正確選擇某地作為發展基地以強化它的競爭優勢,為什麼某些企業會積極追求最適當的環境。這項研究將為這類有趣的問題提供一些啟示。

    以往對國家經濟成功的解釋,往往過於單純化、簡單化,並在遇到無數的例外情況時,仍對這些過於單純的說法深信不疑。越來越狹隘的理論分工更加強了這樣的觀點。不過,許多研究者逐漸認清,在不同領域中研究國家經濟,都各有它的限制。有關國家經濟的研究必須要跨越不同的社會變遷、觀察更多變量之後,才能瞭解一個複雜且不斷發展中的體系。要做到這一點,數學模型有它變量上的限制,統計學則受制於有限的數據資料,因此需要其他形態的研究來加以補充。

    這也是我在這項研究中所持的態度。我的理論要整合許多變數並使它們容易被瞭解,而不是只專注於幾個重要項目。上百個案例研究的整理非常麻煩,也不是一般的統計分析所能處理。為使國家經濟體系更容易被瞭解,我也列上某些令人感傷的失敗案例。因為筆者堅信,不這樣做不足以瞭解如此複雜而重要的主題。儘管如此,錯誤與不足之處仍在所難免,不過我相信這項研究已經盡可能標明可以強化國家競爭優勢的有關變數,以及它們在形成體系時的一些重要運作方式。

    我的目標是,協助不得不放手一搏的企業與政府選擇更好的戰略、更有效地分配國家的自然資源。我發現如果企業缺少改善與創新的戰略、缺乏競爭的意志、缺乏對所處國家環境的瞭解與改進之道,那麼它就不可能達到最終的成功。「全球化將淘汰國家基地」是個錯誤的命題。一味避免競爭的戰略同樣虛幻不實。

    政府方面則必須設定適當的目標並追求生產率,這是經濟繁榮的兩大柱石。政府必須認真對待像誘因、努力與競爭等可以提高生產力的關鍵要素,而非依賴經常聽到的補貼、集體研發或「短期」保護政策等看似有效、實則降低生產率的做法。政府最適當的角色是,推動並挑戰產業升級,而非提供使產業逃避進步的「扶持」。各國紛紛重新檢討經濟結構時,就是選定適當競爭戰略的良機。國家的經濟繁榮不必藉著剝削壓搾其他國家,因為各國可以在一個開放競爭與創新的世界中共存共榮。

    隨著全球競爭的腳步加速,有些人開始談論國家角色的消逝。事實上,國際化與自由化使國家的重要性不減反增。國家之間的特徵與文化差異,非但不會受到全球競爭的威脅,反而會被證明是企業在全球競爭中成功所不可或缺的部分。認清國際競爭中國家嶄新與不同的角色,將是後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