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 Part08 匯率之路
    楊若谷是廣州的一名初中生,今年13歲,與所有學生不同的是,他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外匯交易,而且已經有5年時間了。

    跟楊若谷一樣在外匯市場進行交易的還有美國金融家索羅斯,以及千千萬萬進行外匯交易的人,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匯率在這些力量的作用下,持續波動。

    周忠全:

    在完全自由兌換的匯率機制中,市場經濟和市場機制會更有效。

    匯率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它不僅可以影響個人的生活、公司的生長,甚至還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經濟。

    巴曙松:

    匯率水平相對穩定,交易就更容易進行。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一條通往公平與穩定的匯率之路。今天,人們仍然在探索。

     在意大利北部的山谷中有一座小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9年。一直以來,小鎮裡的人們都承擔著為歐洲皇室設計、製作珠寶飾品的工作,這份榮耀也為小鎮贏得了「珠寶之都」的美譽。

     意大利珠寶貿易商圭多·格拉西·達米阿尼:

     我們的珠寶賣給王子、政客、大人物,我們擁有18項國際珠寶奧斯卡大獎的記錄,這是從未被其他人超越的,這讓我們的珠寶走向世界。

     今天小鎮的珠寶已經擺進了世界各地的櫥窗,它們的光澤都在證明著歐洲南部擁有珠寶製作的悠久歷史。然而,就是在這個最早萌發了商業文明的地方,人們也遇到了最早的貿易困惑。

     古羅馬人開啟了匯率之路

     歐洲南部曾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從公元前8世紀到從公元前2世紀這600多年的時間裡,這塊廣袤的土地被一個帝國統治,它就是「古希臘」。

    古希臘的土地並不肥沃,生產出來的糧食不足以養活迅速增長的人口。於是,幾千年前,古希臘人釀造出可口的葡萄酒和橄欖油,開始了地中海沿岸最早的貿易。

    米凱利斯·裡吉諾斯:

    希臘經濟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經濟體系,直接走向了以服務業為支柱的經濟體系。

    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人成為海上霸主。他們為這片海取名地中海,意思是四周是陸地,中間是海洋。沿岸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羅馬等國也陸續發現了地中海作為海上貿易通道的重要價值。依托這片海洋,一個貿易區發展起來。

    雖然遼闊的海洋無法阻礙商人們從事貿易往來的渴望,但一個現實的問題卻成為嚴重的阻礙—持有不同貨幣的各國商人該如何公平地做生意呢?

    德意志銀行全球利率和匯率總監阿達蘭·加拉戈洛:

    假設現在有兩個國家,一個叫風車國,一個叫啤酒國,它們的貨幣不一樣。兩國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國家裡買東西,但是如果這兩國的人想去對方國家買東西,他們當然就要先獲得對方國家的貨幣。這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就叫作匯率。

    貨幣的匯率在今天看來似乎並不是一個問題,潘提裡斯製作的皮鞋主要銷售給來雅典旅行的國外遊客,即便遊客持有的不是歐元,他依然可以根據當天的匯率牌價,輕易地計算出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但對於當時的古希臘人來說,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即使穿上再舒適耐用的皮革鞋,也不可能在海洋貿易中走得更遠。

    也許是古希臘人開創了人類穿皮革鞋的歷史,但如今人們更願意把皮革鞋的榮耀記錄在整個地中海沿岸商人的腳上。匯率之路的開啟也同樣如此。

    黃銅塞斯特帖姆與古羅馬銅幣是公元前3世紀流通於地中海沿岸市場的貨幣。黃銅塞斯特帖姆與古羅馬銅幣由同一種金屬鑄造,而黃銅塞斯特帖姆的重量是古羅馬銅幣的2倍,所以,1枚黃銅塞斯特帖姆可以兌換2枚古羅馬銅幣。在以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作為貨幣的時代,依據貨幣的重量和成色,很容易就可以計算出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而且這種比率也非常穩定。匯率之路的源頭就是從這兩種貨幣的兌換開始延伸的。

    蒂姆·帕克斯:

    在當時的貿易中,整個歐洲的貨幣交換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

    可以說,匯率是人類在發明了貨幣之後又一次偉大的創造。人類在解決了匯率問題之後,無論是穿皮革鞋的希臘人、羅馬人,還是穿木製鞋的荷蘭人,他們腳下的路都變得更加寬廣。匯率讓地中海的貿易更加繁榮,讓連接東西方的絲綢之路更加通暢,讓人類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統一貨幣「秦半兩」誕生;此時的日本國民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水稻種植技術,「米」成為日本最早的貨幣單位;公元前265年,古羅馬統一了意大利半島,古羅馬金幣成為地中海的通用貨幣。

    金本位制讓匯率之路延伸至世界各地

    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讓整個世界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隨著地球神秘面紗的掀起,全球貿易的序幕也被拉開,與之相伴的便是迅速增長的貨幣使用量。在隨後的100多年裡,貨幣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繁榮到來了。

    當不同的貨幣在同一個市場上相遇,匯率的公平與穩定就成為重中之重,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貨幣給貿易帶來的困惑將無法想像。

    17世紀,當時的貿易大國英國就面臨著這樣的難題。從13世紀起,英國重鑄貨幣16次,但是貨幣依然是影響海外貿易的最大障礙。17世紀,一位科學家投身貨幣鑄造事業,這被認為是匯率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艾薩克·牛頓,因為在1687年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支配宇宙的三大運動定律而聞名歐洲。當牛頓在科學領域的成就達到頂峰時,這位17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決定在金融領域再完成一次超越—他試圖解決英國貨幣面臨的難題。

    羅伯特·艾利夫:

    牛頓說服議會制定了一部法律,規定1吉尼黃金的價值最高為21先令,即今天的1.05英鎊。

    1717年,在牛頓的建議下,英國將英鎊與黃金之間的比價固定下來,在事實上創建了金本位制。英鎊與黃金的匯率一直維持到20世紀,在將近300年的時間裡保持穩定。牛頓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不僅解決了當時英國貨幣體系的混亂問題,也為解決匯率問題提供了答案。

    金本位制的確立為英鎊支起了強勁的風帆,從此世界上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貨幣—英鎊伴隨著英國商船從大西洋起航。

    巴裡·艾肯格林:

    英國的貨幣與黃金掛鉤,而美國又與英國有很多的貿易,或許美國也應該將貨幣與黃金掛鉤,從而穩定美國貨幣與英國貨幣的匯率,這能夠讓貿易變得更容易。

    金本位制和一系列的科學發現,都為一個工業化時代的到來作好了準備,而強勁的貨幣更是為這個時代提供了最大的動力。

    18世紀,工業革命帶來了強大的生產力,英國成為世界貿易中心,各國將原材料源源不斷地運往英國。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英國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英國的林區,澳大利亞是英國的牧場,秘魯是英國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英國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英國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英國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的棉花種植園主同樣只跟英國商人做生意。

    貨幣的力量讓國際貿易的通道變得順暢,英鎊見證了英國的黃金時代。mney貨幣176

    巴裡·艾肯格林:

    到19世紀中葉,英國已經是全球主導的經濟體,它具有最大、最複雜的體系。倫敦也因此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人們都希望與英國開展商品進出口貿易。

    英國將工業革命的種子撒向世界各地。19世紀,國際貿易空前繁榮。

    為了穩定本國貨幣與英鎊的匯率,擴大與英國的貿易,19世紀後期,很多國家效仿英國,實行金本位制。伴隨著大不列顛的商船,匯率之路已經延伸到了貿易可以到達的任何地方。

    兩次貨幣戰爭讓匯率之路陷入危險之地

    從1815年拿破侖戰爭結束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全球經濟與貿易經歷了100年的繁榮。

    然而各國政府發現,在本國經濟陷入困境的時候,放棄金本位制,讓本國貨幣貶值,可以促進本國商品的出口,讓本國經濟走出困境。於是,進入20世紀以後,匯率不僅是連接各國貿易往來的紐帶,它更成為各國政府開展貿易戰的武器。

    傑弗裡·弗蘭克爾:

    如果一國貨幣的匯率太高,那麼其他國家購買該國的產品時價格就會很高,這會破壞出口。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

    對國家來講,匯率越低,越有利於國家的出口。當然,這個國家如果進口多的話,情況可能就相反了。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西方各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國際貿易迅速增長。各國經濟已經高度依賴出口。

    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的爆發導致各國的出口變得困難,到1931年,國際貿易量甚至已經減少到之前的60%。此時,許多國家開始思考如何運用匯率這一武器。

    假如當時一台德國奔馳轎車的售價為3萬馬克,德國馬克對英鎊的匯率為3︰1,那麼,一輛奔馳轎車在英國的售價就是1萬英鎊。如果德國將馬克貶值—馬克兌英鎊匯率下降到6︰1,那麼同樣一輛奔馳轎車在英國的售價就會降低到5000英鎊。價格下降,奔馳轎車的出口就會更加容易,在英國的銷售量就會增加。

    那麼,誰有權決定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在金本位制時代,各國可以根據貨幣的含金量來彼此確定匯率,但是當戰爭來臨的時候,各國為了促進出口,復甦本國經濟,紛紛放棄金本位制,而依靠貨幣貶值來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

    1929年,阿根廷比索貶值。1930年,澳大利亞貨幣貶值。1931年7月,德國馬克貶值;9月,英鎊貶值;10月,日元貶值。1933年,美元貶值。1936年,法郎貶值。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範圍內爆發了第一次貨幣戰爭,被稱為「整個西方文明在資本主義黃金時代最高成就」的金本位制就此結束。匯率之路此時已經陷入危險境地,人們必須找到一個新的方法讓它能夠繼續延伸下去。

    吉姆·鮑頓,30年前以歷史學家的身份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金融機構的歷史與今天,早已深深融入他的生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歷史學家吉姆·鮑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立於佈雷頓森林會議。當時很多國家都處於危險境地,大西洋彼岸戰火連連。然而,他們還是認為參加這次會議非常重要,這次會議在現代經濟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為了防止「大蕭條」中惡性貨幣貶值的競爭再次出現,保證戰後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40多個「二戰」盟國與國際組織的代表來到美國,尋求重新創建一個穩定的國際匯率體系。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盟國,中國國民政府派當時的財政部部長孔祥熙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

    現在,當年佈雷頓森林會議召開的場所完全向公眾開放,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都可以進入那間小屋。就在小屋中,各國同意將美元與黃金的比價固定為35美元兌1盎司黃金,其他國家則確定本國貨幣兌美元的匯率,這就是著名的《佈雷頓森林協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人們終於學會了以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匯率的問題。

    200年前,科學家牛頓創建了金本位制,200年後,世界主要國家重建以黃金為標準的匯率制度。後來,那間小屋也因為召開了與黃金有關的會議而被裝飾成它現在的樣子,並取名「黃金屋」。

    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羅納德·麥金農:

    美元成為默認的貨幣。如果各國都能穩定本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那麼彼此之間就能保持穩定的匯率。

    美元就如同海上的一艘超級巨輪,參加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其他國家的貨幣則是圍繞在它周圍的大大小小的船隻。只要以固定匯率之鉤掛住美元這艘超級巨輪,其他各國的貨幣就如同找到了一條最可靠的繩纜。

    美元之所以能有如此特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美國擁有全球60%的黃金儲備。美國的黃金儲備決定了美元的穩定,美元的穩定又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匯率體系的穩定,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當時沒有形成這樣的疑問:如果美元這艘超級巨輪想加速前進,又或者撞到冰山的話,掛靠它的小船將會面臨怎樣的結果?

    日本東京大學經濟學教授伊籐元重:

    石油危機發生了,石油價格上漲了10倍,世界經濟發生了重大變化,此時固定匯率制度已經無法保持了。

    佈雷頓森林會議召開27年後,問題浮出了水面。1944~1971年,美國手中的黃金儲備減少了將近70%,美國已經沒有能力維持35美元兌1盎司黃金的官方價格。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佈,停止美元與黃金之間的自由兌換,這意味著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從此,各國再也不能按照能夠兌換黃金的多少來確定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的主觀判斷,這就使得匯率陷入自由波動中,而這種波動讓本就複雜的匯率變得更加不可捉摸。人們為之嚮往的穩定匯率再次被打破,必須重新開始尋找解決辦法。

    1968年,在美國芝加哥郊區的麥當勞工廠,世界上第一個巨無霸漢堡包誕生,它由麵包、牛肉、生菜、芝士等7種較為常見的食材組成,製作方式和規格都非常容易統一。不久之後,巨無霸漢堡包就成為世界六大洲百餘個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盤中餐。

     豐富多彩的食物逐漸變得標準、統一,既是一種單純,也是一種單調,但這卻讓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經濟學家們感到興奮。1986年9月,他們通過巨無霸找到了一種判斷各國貨幣匯率的新方法,他們希望借助這種食物,為各國貨幣的匯率再次尋找到公平、穩定的衡量標準。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首席經濟學家羅賓·布:

    這種商品在每個地方都必須是一樣的,如果這種商品又包括了很多不同的成分,那就更理想了。巨無霸中包含肉類、蔬菜等,因此,我們認為這種商品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一樣的。

    《經濟學人》將各國的巨無霸價格與美國的巨無霸售價相比,就可以得出各國貨幣兌美元的匯率,這樣計算得到的匯率被統稱為「巨無霸漢堡包指數」。

    假如一個巨無霸在美國的售價為3美元,在英國的售價為2英鎊,那就意味著,1英鎊在美國能夠買到價值1.5美元的東西,英鎊兌美元的匯率就是1英鎊兌1.5美元。

    這是一個有趣的發明,它已經成為衡量匯率的一把尺子。但是,目前全世界存在的商品超過50萬種,僅僅一個漢堡包的價格無法涵蓋貨幣對其他商品的購買力水平。然而人們還是對《經濟學人》雜誌每年公佈的「巨無霸漢堡包指數」給予期待,因為在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和失去了黃金作為匯率的衡量標準之後,這已經成為一個無可奈何的選擇。

    各主權國家圍繞匯率展開博弈遊戲

    匯率的無章可循,使貨幣在誕生了5000年之後,似乎又重新找回了它的「野性」。各國貨幣開始在一個只有叢林法則的世界中進行對抗與買賣,這個因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而誕生的世界,就是興起於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外匯市場。

    陳志武:

    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終結以後,各個國家的匯率完全由市場供求關係來決定,這當然會導致匯率的上漲和下跌。但是我覺得,匯率的自由浮動最終是一個好事,匯率應該由市場來決定,這包括讓匯率市場的參與者可以用腳投票。

    日本有世界上第三大貨幣交易市場。

    中原證券位於日本東京最著名的金融機構聚集區,主要從事外匯交易業務。在中原證券,交易員的每一個手勢、每一個聲音都被嚴格記錄。因為他們發出的任何訊號、作出的任何決定,都如同一隻蝴蝶的翅膀,只要扇動就可能在外匯市場裡引起軒然大波,因為他們所發出的數字指令將流入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貨幣市場。

    今天,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一個24個小時不間斷交易的市場,匯率成為創造財富和剝奪財富的主導力量。無論國家、企業還是個體都可以成為或者必須成為這個遊戲的參與者,而外匯市場中任何一個數字的變化都將決定參與者們的表情和財富。

    每天,隨著地球的轉動,全球的金融中心依次開始營業:首先是悉尼,然後是東京、中國香港、新加坡、倫敦和紐約。

    全球外匯市場每天的平均交易量大約為4萬億美元,使用面值100美元的紙幣首尾相接,可以繞赤道156圈,這大約是債券市場的10倍,是股票市場的100倍。外匯市場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40年的時間,但它已經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

    在這樣的外匯市場的背景下,每個國家按照各自的需要選擇匯率制度。一些國家利用固定匯率促進本國的產品出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當屬日本。

    20世紀6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日本經濟崛起的過程中,日元兌美元的匯率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了促進產品出口,1953年,日本將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固定在360日元兌1美元。人為壓低的匯率讓日本的產品出口到美國時,變得非常便宜。在此後的7年間,日本的出口額增長了兩倍。

    索尼博物館記載了索尼公司的成長歷程,也直接反映了日本國際貿易的發展歷程。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都東京成為一片廢墟。就在此時,一位名叫井深大的年輕人帶領7名員工,在一間簡陋的倉庫裡開始編織他們的工程師夢想。他們的第一個發明—電飯鍋,今天被擺放在索尼博物館顯眼的位置。

     1968年,這間起家於簡陋倉庫的電子產品生產作坊,已經先後在美洲、歐洲、亞洲開設了分公司,將印有索尼標誌的電子產品輸送到世界很多的家庭。就在這一年,日本憑借繁榮的出口貿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東京灣曾是亞洲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包括索尼電子產品在內的大量「日本製造」的產品從這個港口輸往美國市場,而從美國運到這裡的產品卻越來越少。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已經嚴重失衡。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德地立人:

    很多輪船從日本運貨到美國來,但很多日本商社卻特別苦惱,因為不知道到底可以買到什麼美國製造的商品帶回日本。

    就這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大規模的一次匯率外交開始了。美國希望通過降低美元匯率促進美國產品的出口,恢復國際貿易平衡。如果無法做到,美國很可能將採取強硬的貿易保護措施,限制日本產品進入美國。日本該如何應對?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英國、法國、聯邦德國這5個工業發達國家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秘密會晤。這次會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貨幣外交史的頂點。代表日本參會的是當時的財政部部長竹下登,也就是日本後來的第74屆首相。

    日本放送協會資深財經主播籐田太寅:

    當時,竹下部長穿著十分花哨的衣服走到我們面前,他拿著高爾夫包說「大家辛苦了,我正準備出去玩呢」,說完就走了。電視和報紙記者都以為他今天不會去參加國際會議了,而是去打高爾夫球了,於是放鬆了警惕。但是竹下部長後來去了成田機場,來到成田機場旁邊的海關,因為那是財政部的本地機構,他在那裡換了衣服,然後偷偷地去了紐約。我們都上了竹下部長的當。但是,會議過程的保密工作做得很成功。187Part08匯率之路

    會議的過程至今不得而知,只有最終的結果被公佈於眾,與會五國達成的《廣場協議》使美元貶值,讓日元、英鎊、德國馬克等貨幣升值。

    日本索尼公司前總裁出井伸之:

    日元升值的話,直接的影響是競爭力降低,日本製造的東西在美國變少;間接的影響是日本在美國的營業額降低,也就是賺取的美元變少了。這樣的影響很多,日本作為亞洲國家,當時真是非常困難。

    隨著日元的持續大幅升值,對於日本來說,所有以美元標價的商品幾乎便宜了一半。於是,從1986年開始,日本投資者開始爭先恐後地湧向世界各地購買資產。一個出口型國家在簽訂了一紙協議之後,走上了大規模海外投資的道路。

    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匯率的穩定與公平再次成為各國的困惑,如何選擇匯率制度也讓各國承擔起更大的風險。

    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如何選擇?

    英格蘭銀行是世界上第一家現代中央銀行,它發行的英鎊曾是全球最強大的貨幣。然而在1992年,英格蘭銀行成了一位外匯投資家的提款機,這位投資家被英國媒體稱為「讓英格蘭銀行破產的人」,他就是喬治·索羅斯。在他的財富中,很大一部分是從外匯市場上賺來的。

    阿納托爾·凱勒特斯蓋同時擁有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經濟學的教育經歷,在20世紀80年代投身英國財經媒體。他不僅是索羅斯學術上的合作夥伴,也是索羅斯非常信任的朋友。

    英國經濟學家阿納托爾·凱勒特斯蓋:

    20世紀80年代我在《金融時報》工作的時候,我非常瞭解索羅斯。我們合寫了一本關於1982~1985年拉美債務危機的書,這讓我們走到了一起,成為很好的朋友。

    就在此時,他的這位朋友索羅斯正在尋找一次大的投資機會,而選擇的目標就是英鎊。

    1990年,作為建立歐洲統一貨幣—歐元的一部分,英國政府將英鎊與德國馬克的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2.78馬克的水平。在索羅斯看來,英國政府犯了大錯,因為當時英國的經濟並不強勁,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維持如此高的匯率。

    英國華人金融家協會會長厲彥民:

    這是無法持續的。雖然當時英國經濟快要復甦,但還是很糟糕。鑒於當時的經濟和利率情況,英鎊不應該與德國馬克維繫這種匯率,而應該更低。因此,英國政府維持這樣的匯率水平就是在完成一項不太可能的任務。

    1992年,更多的人知道了「索羅斯」這個名字。

    索羅斯在外匯市場把手中的德國馬克換成英鎊,賺了大約11億美元。而英格蘭銀行則遭受了近34億英鎊的損失,這意味著英國在過去150年中積累起來的外匯儲備絕大部分已經蒸發。

    阿納托爾·凱勒特斯蓋:

    《每日郵報》上面刊登了喬治·索羅斯的一幅巨大的照片,報紙上說這個人獲得了10億英鎊的收益,但英鎊卻倒下了。

    索羅斯在外匯市場上的伺機而動並沒有停止。1997年,包括索羅斯在內的外匯投資家們以類似的方法攻擊了泰國的銖、中國香港的港幣,從而引發了一場席捲整個東南亞地區的金融危機。

    香港聯交所前行政總裁袁天凡:

    1997年的金融風暴的起因我想主要是很多有辦法的人,他們借入大量的外幣,比如美元,那個時候美元的利息比較低;再借出一些泰銖,泰銖的利息比較高,這樣就會有利息差。當市場與政府的政策有很大矛盾的時候,就會爆發金融危機。

    泓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周忠全正是在這場危機之後,從華爾街來到中國香港的,如今他是一名聲名顯赫的投資人。但在危機四伏的外匯叢林中,周忠全和他的團隊必須小心行事,因為有很多像索羅斯這樣的投資家都是外匯叢林中的博弈者。

    周忠全:

    外匯投資交易是一種智力活動,需要理解全球整體走勢、政府政策,同時還需要利用信息經濟,從宏觀資產價格中提取信息,以幫助我們預測貨幣價格的走勢。

    2000~2011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8.27上升到6.46,日元兌美元匯率從107上升到80,瑞士法郎從1.69上升到0.89,英鎊從0.66上升到0.62。匯率的波動不僅受到國家經濟增長狀況的影響,甚至會受到外匯市場上的每一筆交易的影響。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統計,到200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192個國家與地區成員中,有152個國家與地區實行某種形式的固定匯率;其他40個國家實行浮動匯率,這些國家絕大多數都是發達國家。

     世界各國以國家利益的名義,選擇各自的匯率之路。

       羅賓·布:

    很多人一輩子都在探尋真實的匯率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

    行天豐雄:

    對於企業來說,買賣商品、投資或是開展貿易,匯率穩定當然是可喜的事。問題是,經濟的整體狀況,每天甚至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所以,經濟的實際狀態在變化,卻把外匯行情當作另外一回事,讓匯率固定。這是怎麼也辦不到的。

    匯率因渴望公平而被創造,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又將它變成利益博弈的武器。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匯率已經無法找回最初的公平,但是人們也不希望匯率變幻莫測的動盪擾亂日常的生活。於是,匯率的穩定成為大多數人的期盼。

    如何在公平合理與相對穩定之間找到平衡,仍然是匯率之路最大的困惑。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