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第六章吾家有女在國外
    女兒留學,得到成長的不止她一個人。有許多思考和收穫,是她反哺給我們的。

    1.女兒教會我「批判性思維」

    看著把「批判性思維」講得頭頭是道的女兒,我既欣慰,又有些慚愧。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從沒有接受過這樣的教育,自己本身就比較缺乏這樣的思維模式,所以,幾乎從沒有給過她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反倒是她出國後,給我們反哺了這一課。

    女兒考進了耶魯大學之後,發生在她和寫作課教授之間的一件事情,給了我和她非常大的觸動。尤其是對我的觸動更大。

    事情起源於女兒想寫的一個題材:她剛剛進入著名的Deerfield私立高中時,周圍的同學基本都來自美國的上流社會,家境非常好。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骨子裡一般都會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有時會對身邊人自覺不自覺地表現出居高臨下的態度。那會兒月月剛去美國,語言、生活環境、學習環境都正處在一個艱難的適應期,也沒有朋友,再加上十六七歲的年紀正好比較敏感,所以,在那些優越的同學面前,她經常感到失落,就經常在電話裡跟我說她這種不太平衡的感覺。之前在國內的時候,這種情緒是從來不會出現在她身上的。

    面對這種情況,說實話,我心裡有些擔心,也有些著急。因為自己和先生在國內,什麼忙都給孩子幫不上,所以只能乾著急。但著急歸著急,理性讓我告訴自己:我不能在女兒面前流露出一丁點兒擔心和焦慮,我要多安慰她,鼓勵她,給她打氣,讓她的適應期盡量短些再短些。事實上,我和先生也是這麼做的,我們大部分時間在電話中充當女兒的情緒垃圾桶和「治癒系」、「激勵系」朋友,但有時候忍不住也會說她,「你有點太不知足了。國內的很多同學想去這樣的學校讀書還去不了呢。多想想這些人,你就應該特平衡、特知足才對……」

    也許是那段時期的這種情緒低潮在女兒那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一次寫作課上,她把自己的這種感受告訴了輔導她寫作的教授。

    耶魯大學的寫作課有一個很好的特點:每次題材寫作之前,輔導教授會先拿出一定時間跟每個學生交流,然後才指導他們進入具體下筆的階段。女兒說完了自己初到美國的這種感受後,教授問她:「這種感受是怎麼引起的?」女兒形容了自己當時的境遇,她說是那種境遇讓她感覺比較受傷,但不知道應不應該寫。「因為我的父母說比我境遇差的人多著呢,我身處在這麼好的條件中還有情緒,是不知足。這樣不對。」

    結果,教授告訴她:「感受就是感受,無所謂對或不對。你是怎麼感受的,就怎麼寫。比如一個人在戰爭中失去了手,還有一個人雙手和雙腿都失去了。你總不能說失去手的這個人不能抱怨,因為還有人同時失去了手和腳。只失去手的人也有權抱怨……」

    聽完教授的話之後,女兒告訴我她覺得「很吃驚」。因為之前從來沒有人這樣對她講過。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位寫作課教授教給女兒的就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女兒從美國回來向我感慨:「到了美國我才知道了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我問她:「那你認為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她回答:「對一個問題,大家可以自由發表不同見解,你可以贊同,也可以反對,只要能講出自己的理由。但不能輕易批判別人是錯的,不應該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討論的,可以辯論的。慢慢養成這個習慣後,即便沒有人跟我辯論,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我也會給自己設立一個反方,自己與自己辯論……」

    她的這番話,讓我想起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那句著名的名言:「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扞衛你說話的權利。」

    有了批判性思維,人才會懂得任何事情並不只有一個定論。不會盲目地接受別人灌輸的a+b=c的概念,而是會舉一反三地思考:為什麼a+b不是等於d或者e或者f呢?任何事情,都容許別人提出不同意見,容許辯駁。並且懂得這只是意見不同,而並非針對某個人的人身攻擊。

    坦白說,看到女兒身上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我既欣慰,又有些慚愧。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從沒有接受過這樣的教育,自己本身就比較缺乏這樣的思維模式,所以,幾乎從沒有給過她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和培養。而現在,我們跟她談論一件事情,她都會從自己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往往會提出意見和質疑。剛開始我和先生還覺得有點不適應,但慢慢就覺得她這種「習慣於多種結論、把有不同意見看成特別正常的事情」的思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這有利於拓展她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所以,在這樣一種思維環境中,月月沒有那麼容易不平和。因為當她感到不平、沮喪、憤怒時,她都可以自由地表達出來。每逢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她不會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不會容易走極端,因此,她成為一個快樂的人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有時候,我和同學、朋友聊起天來,他們也會感歎:「我也很想給孩子這樣的批判性思維。但是限於國內的大環境和我們自身的水平,我們根本就做

    不到。」

    我也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才贊同我的朋友們把孩子送出去留學。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接受過「遇事要有批判性思維」這樣的教育,所以即使想給孩子這樣的培養和熏陶,也不知道從何做起,會不得要領。每一代父母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

    所以,如果從這一點上來說,送孩子出去留學還是相對早一點比較好,比如初、高中階段。因為初、高中階段正是孩子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逐漸成型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他們能到一個這樣的環境去生活和學習,那形成這樣的思維習慣會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如果到了大學本科或者研究生階段,孩子的價值觀、思維方式都已經基本定型,這時候出去留學,雖然可以得到一些修正,但畢竟跟一開始形成時就打下的基礎不一樣。

    2.「以學生為本」

    究竟什麼是真正的「以學生為本」?女兒在國外學校的經歷給了我更多的啟示和思考……

    月月在國內讀高中的兩年時光,是在全北京市甚至全國都非常有名的人大附中度過的。這所學校有非常好的素質教育傳統,尤其是在學生會活動方面,它甚至超過了國內的許多大學。就是在人大附中學習和生活的兩年中,女兒受到了非常好的社會活動能力的鍛煉,為她後來能順利申請到美國的高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只是,到了美國之後,女兒所經歷的一切,才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以學生為本」。這當然跟各國的教育體制有關,也和不同的文化及社會環境有關,但如果剝離掉這些因素,仍然有一些其他的東西,值得我們借鑒。

    在美國的中學裡,學校的所有教職員工都非常重視學生的感受,學校的幾乎所有價值都體現在學生身上。在Deerfield時,月月曾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在校園裡遇到騎自行車的校長。那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一見到她就熱情地打招呼,還用非常蹩腳的中文說了句「好冷」。實際上,校長會跟學校的每一個學生親切地交流,這是他們學校的常態。每年的畢業典禮上,每個人的名字,包括全名有好幾十個字的同學的名字,老師一個都不會弄錯,念得非常準確。據說畢業典禮前,老師都要事先操練好多遍。

    月月上大學時,耶魯共有十幾個學院。每個學院都是一個小的社區,大家住在一起,幾百人在一個食堂吃飯。入學開學典禮結束時,她所在的學院院長與學生見面,開口就叫出了女兒的英文名字「Helen」。月月當時非常吃驚,院長也很幽默:「不要吃驚,我是努力記住的。」「那您知道我的中國名字嗎?」女兒調皮了一把。「雨莘,對嗎?」校長笑著回答。

    ……

    後來,在經歷了最初的驚訝之後,女兒慢慢習慣了,也漸漸理解了學校的這種做法。他們認為能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對你的尊重,這個非常重要。而且,他們也非常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況。女兒大學時曾有同學自殺,全校同學會在晚上點蠟燭哀悼,在課堂上也會討論這樣的話題,大家一起回憶這個同學生前很多美好的畫面。也有專門負責心理輔導的老師,在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隨時歡迎有需要的同學去接受輔導。討論這樣的話題時,大部分的同學都不會指責自殺者的自殺行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我還是想跟大家一起保留對他的美好回憶。」

    這種人文關懷,我覺得恰恰是目前我們的很多學校所欠缺的。是值得家長和學校都好好思考的問題。

    3.國外文科教育給我的啟迪

    語文教育實際上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的—喜歡閱讀的也好,不喜歡閱讀的也罷。人文教育本質上是教孩子怎麼去做人,而不僅僅是怎麼讀書。

    實事求是地說,在女兒經歷過國外的高中教育之後,我的直接感受是:國內的理科教育還是很不錯的,老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很清楚,訓練很到位,讓學生的基本功都很扎實。而美國好學校的理科老師,有些基本的東西還有可能講錯。

    但是,在語文教育方面,國內外的差異就比較大。這也是女兒對國內外課程模式差別印象最深的地方之一。她總是跟我說:美國高中的語文課和我們原來上的特別不一樣。他們不太會摳詞、句、閱讀理解,而是老師指導學生大量閱讀。先讀作品,然後大家一起討論。不懂可以提問題,大家討論,老師給出指導和啟發。在Deerfield兩年的時間裡,她在語文課上讀了十幾部名著。讀過之後不停地向我感歎:為什麼這麼好的書我原來不知道?!

    看了她在美國的讀書單後,我發現,其實這些高中的孩子讀得非常深。有好多在成人看來都有些晦澀難懂的作品,老師也叫他們去讀。不懂可以提出來,討論,但是要讀。這讓女兒大開眼界,通過書裡的那個世界,她瞭解了許多她應該瞭解而之前沒能瞭解的東西,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知道了每本書對文明史、對文學史、對社會學的貢獻,對後代的影響,以及它們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意義。

    最重要的,是她在語文課上學會了一種閱讀的方式、閱讀後思考的方式、通過閱讀獲得信息的方式。另外,老師還會針對某些具體的文章,和學生一起分析作者寫作的方式與思路:他為什麼寫得好,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寫得這樣好……在這樣有針對性的輔導和強化中,月月的英語寫作能力迅速提高。

    語文教育實際上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的—喜歡閱讀的也好,不喜歡閱讀的也罷。人文教育本質上是教孩子怎麼去做人,而不僅僅是怎麼讀書。讀書,只是一種途徑和方法:讓孩子在作品中瞭解社會,瞭解人生百態,瞭解價值觀,這些都是通過語文課傳授的。美國的孩子從小學階段讀得就比我們的孩子深,這給我很大震撼。女兒說,有些東西沒有老師指導,確實讀不懂,但是在老師指導後有時就會茅塞頓開,進而加深對作品的興趣。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有那麼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我們能不能嘗試讓孩子閱讀更多的東西,打破所謂「閱讀年齡」的限制,給孩子另一種語文教育和啟發呢?

    4.是「鍛煉身體」還是「熱愛運動」?

    「熱愛運動」,是那個從陌生到熟悉的國度給女兒的一份大禮,並讓我也受益匪淺。

    美國人跟中國人對待體育運動的概念不一樣。對我們來說,跑跑跳跳更多是為了「鍛煉身體」,而在美國,運動是他們全民的熱愛。關於「運動」這件事,我們是有目的性的利用,而人家,則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Deerfield每年的畢業禮在5月份。女兒畢業的那年,我和先生去美國觀禮。初夏的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是有許多人在校園裡跑步,大汗淋漓。而且他們的臉上一點忍耐和痛苦的表情都沒有,反而看上去還都很享受呢。

    月月原來在國內時經常被熱愛運動的爸爸拉著去游泳,而且還經常被人誇獎游得不錯,她自己也挺自得的。但到了美國之後,她突然發現五六十歲的老太太都游得比自己好……而她的同學們,從小就被父母帶著參加各種體育運動—棒球,籃球,高爾夫,騎馬……他們的父母也是,不管到了多大年齡,都很熱愛運動。剛開始這樣的現實讓女兒很受「刺激」,我記得她在博客裡寫過:數學好又怎麼樣?全A又怎麼樣?體育這麼差!我看了笑了,知道她身體裡那股倔強又被激發出來了。對此我沒作任何評價,說心裡話,我也希望這種刺激能讓她成為一個運動健將。

    漸漸地,每次放假從美國回來,月月都會非常主動地自己定期去游泳館了。對她來說,游泳已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幾天不游,可能身上就不舒服。她說有一個同學,每天必須萬米長跑,一天不跑就很難受。她高中時的某個暑假曾把一個好朋友帶到中國來做客,我們一家陪那個美國女孩去登長城。爬到一半的時候,女孩笑笑說:「我先上去,你們慢慢走。」結果,她爬了一圈回來,再陪我們爬一圈!她充沛的體力,讓我們讚歎不已!

    這是熱愛運動給孩子們的禮物,不管來自哪個國家。我欣賞,且羨慕。

    5.小心!子女依賴症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獨立的,自信的,有自己豐富的世界和空間的。只是,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成為這樣的人,又如何能夠要求在你的熏陶、浸染和潛移默化地影響下的孩子具備這些人格特質呢?

    我去全國各地做留學講座的時候,來到演講現場的父母,除了是帶著孩子或者自己來咨詢關於留學的各種注意事項和「竅門」的之外,經常還會有相當一部分竟然是來找我「訴苦」的。

    這些父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孩子已經出去留學幾年,或者是已經畢業留在國外工作。來找我的他們,尤其是母親,往往一見我就看起來馬上要哭的樣子:「你現在有沒有後悔讓孩子出去?他要是真不回來了怎麼辦?我身邊沒有了他,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說著說著,眼淚也就下來了。

    一到這時候,我往往先什麼都不說,只是輕輕握握那些媽媽的手,我知道這時候她們需要的根本不是什麼勸導,她們只是需要找個有相同境遇的人說說心裡的話,找點「同病相憐」的共鳴感。她們把心裡的難受向能懂的人說出來,就會好受多了。

    其實我相信,如果再給她們一次機會,這些媽媽也肯定還是會選擇把孩子送出去。只要是對孩子最好的,她們就會做出毫不猶豫的選擇,這是全天下母親的共同本能。

    一般除了握握手,我還會在適當的時候告訴這些媽媽們:「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世界,媽媽爸爸也該有自己的世界呀。孩子都大了,出去尋找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世界了,我們也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其實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全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們在國外,我們在國內,我們應該和孩子們比比誰活得更好,那才帶勁呢……」

    在這個方面,我自己一直都是比較注意向西方父母學習的,沒有過於把自己精力的重心百分百全都投入在孩子身上,非常警惕「子女依賴症」。

    我女兒一個朋友的媽媽,從孩子一出生就把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女兒身上,用她自己的話說,從那一刻開始,「就沒有了獨立的自己」。孩子的世界就是她的世界,她的一切行為都以孩子的需要為基準線。女兒從小到大所經歷的所有事情,但凡是對學習或者課外興趣有幫助的,這位媽媽都竭盡全力地去做到100%。高中時有個暑假,她女兒和我女兒一起去參加野外夏令營,兩個星期的時間,我和先生一次都沒去看過,但這對父母不放心女兒,三天兩頭去看。看到營地有蚊子,緊張得不行,蚊帳、花露水、風油精買一大堆送過來,最後想想還是不放心,乾脆提前把女兒接走了。這個女孩高中畢業的時候,為了報考大學的事,他們差點發生家庭戰爭。女孩想考外地的大學,但是父母堅決不同意,甚至都討論起如果女兒非要去外地,那他們就考慮把家搬去那所大學所在的城市。結果,在女孩的堅持下,她還是去了外地讀大學。這個女孩兒在去外地之前苦惱地向月月抱怨:「有時候我覺得不是我依賴我爸媽,而是他們太依賴我!」

    這是子女依賴症的典型表現。

    我有一個中學同學,結婚後與丈夫性格不合,30多歲時離婚,沒有孩子,一直一個人過。其實,我們都覺得她一個人的生活挺好的,自己安排得有滋有味,豐富多彩。只是有一次,我接到了她的一個求助電話讓我覺得挺無奈:她讓我打電話給她70多歲的媽媽,向她媽媽撒一個謊,說她是跟我一起去旅行,而不是跟她媽媽不相信的人去,否則她媽媽死活不放心。那一年,我這個同學都40歲了。

    這個忙我當然得幫。一個40歲的女人,還因為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理由不能去旅行,也太可憐了。知道是跟我一起去,電話那頭的老母親很滿意也很放心,還不停地囑咐我要照顧好她女兒。我禮貌地向她—「承諾」,心裡卻有些哭笑不得:這可憐又可笑的母親啊……

    相信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獨立的,自信的,有自己豐富的世界和空間的。只是,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成為這樣的人,又如何能夠要求在你的熏陶、浸染和潛移默化地影響下的孩子具備這些個性呢?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作品,藝術家本身不具備的素質和情感,又如何能夠反映在作品身上?

    父母是孩子的旗幟和標桿。讓我們一起思考該如何去做,才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6.空巢不寂寞

    父母和成年的子女都有非常自我的空間,他們相互獨立,相互尊重,互相不會過多干涉彼此,但這又不是淡漠—相對來說,女兒更認可和接受這種模式。我也是。

    因為孩子在國外已經大學畢業並開始工作了,所以我的交往圈子裡出現了很多跟自己類似的父母,有時候大家碰面,聊得最多的不是孩子在國外的適應問題、學習問題了。而是開始聊那些與孩子留學畢業在海外工作相關的更加現實的問題。比如現在有許多像月月一樣留在國外工作的孩子的父母就開始抱怨:早知道不讓他出去的,現在倒好,就這麼一個孩子,還不能陪在父母身邊,白養了……

    這種幽怨的心態,我基本上沒有。沒有的原因是基於一種理性的心態:孩子出國學習發展對她自身來說是非常正確明智的選擇,父母不能單單因為自己的情感需要就把他們再拽回身邊,束縛孩子去追求自己的職業夢想。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我覺得父母和子女都是獨立的個體,尤其在子女成年之後,不應該相互依賴,大家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生活,是最理想的狀態。

    在這方面,我覺得那些美國父母的狀態就特別好。他們的生活都過得非常獨立、豐富多彩。女兒好朋友的奶奶、姥姥,七八十歲的人,兩個老太太全都離婚了,都是一個人住。只在過節的時候跟孩子約好團聚,她們生病了孩子也回去照顧,但平時都是大家各自獨立生活。老人的精神狀態也都非常好,不會覺得孩子非得在自己跟前,不在就覺得了無生趣。這種心態和狀態,都值得中國的「空巢」父母學習。

    現在,月月大部分的時間不在國內。我和先生對這種「空巢」生活適應得非常不錯。或者這麼說,我們從來就沒覺得自己「空巢」過。我是個工作狂,自己的工作很多很忙,忙得我異常充實,沒覺得孩子不在身邊就怎麼著。至於先生,他的性格就是一個能夠享受孤獨的人,他喜歡跟朋友聊天,喜歡打籃球,喜歡戶外運動,也喜歡一個人在家裡待著,做飯。我們自己的獨立世界很豐富,我們不失落,不空虛,不需要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女兒身上。

    女兒到了美國之後,因為跟幾個美國的同學關係不錯,經常到他們家裡做客。回來跟我交流時,她說她覺得美國的家庭模式和中國特別不一樣—父母和成年的子女都有非常自我的空間。他們相互獨立,互相尊重,互相不會過多干涉彼此,但這又不是淡漠—相對來說,她更認可和接受這種模式。

    我也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