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作留學這個決定最好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和思考的基礎之上,同時要以孩子充分瞭解出國留學是怎麼回事兒為前提。
1.理性留學—要「適合」,不要「趕時髦」
孩子出國留學,並不是為了逃避國內的教育體制,也不是盲目跟風趕時髦,而是父母基於對孩子自身性格的瞭解和父母對教育模式選擇的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這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
這幾年,出國留學在國內越來越熱。而且,出現了留學低齡化的趨勢。只要家庭條件允許,送孩子出國留學,這是我一直贊成並且推崇的做法。只是要提醒一點:無論父母還是孩子,做出國留學的決定最好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和思考的基礎之上,同時,要以孩子充分瞭解出國留學是怎麼回事兒為前提,而不是盲目跟風趕時髦。
我聽過不少留學的故事,有不少家長都是因為家庭條件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經過慎重考慮就把孩子送出去上小學、上中學,結果因為孩子太小,自制力不夠強,他們在國外又面臨很多諸如語言、生活習慣等難題,其中有的孩子忍受不了生活的不適應帶來的痛苦,跑回來;還有的孩子貪玩又自制力不夠,跟著大孩子學壞了。盲目選擇出國留學的結果是不僅浪費了父母錢財,還浪費了孩子最好的學習和成長的時間。
所以,如果家長確實希望孩子出國讀書,從我的體會和經驗來說,除了這個決定是建立在全面的理性思考基礎上之外,在出國前,家長還應該給孩子以下幾方面的教育和指導:
首先,應該在一些公民素質方面給孩子提醒、教育和強化。比如誠信、平等、包容、公益心、責任感等。月月進了耶魯大學之後,有時她在國內讀大學的同學會讓她幫忙做一個某某方面的英文論文,這種要求在女兒看來是超越她的底線的,所以遇到這種請求她一概都婉轉地拒絕了。她這樣有時還是會引起同學的不滿,覺得她也太小題大做了!但如果我們的孩子帶著這種習慣去國外留學,是要吃大虧的。
如今網絡發達,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在國外學校如何「慘烈」懲罰作弊學生的事件。2012年8月,美國哈佛大學爆出超過125名學生涉嫌在期末考試中存在「抄襲答案與不正當合作行為」的消息。哈佛大學校規對作弊行為有一系列的懲罰措施,其中最嚴重的是勒令停學一年。去年8月,在英國巴斯(Bath)大學舉行的一次雅思考試中,3名中國留學生因涉嫌考場舞弊而被帶到當地警察局,其中2人被確認為代替他人參加考試,而被正式起訴。
在國外,幾乎每所學校對作弊行為都是「零容忍」的。比如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就制定了「榮譽行為準則」,該準則明確規定學生「在考試中不得給予或獲取幫助,不得在作業中、呈交的報告中或者任何教師打分的工作中接受任何的未經允許的幫助」。初次違反準則的學生,將面臨停學四分之一學年和40個小時社區服務的處罰;對於無可挽救的行為,學校給予開除的處分。賓夕法尼亞大學則規定了「作弊記錄僱主可見」措施,學生違反學術公正將會永久記錄在案,以後的僱主也會看到你的記錄。這就意味著,一次在學術上的作弊行為,將影響終身的發展。據統計,在美國,已經有100所以上的學校制定了類似的「榮譽行為準則」。
其次,讓孩子獨立自主,家長能放手就放手,不要過分包辦。如果想讓孩子出國留學,那就要比較早讓他有獨立的意識和習慣,比較早地習慣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困難。否則到了國外,一切都要自己來,沒有接受提前鍛煉的孩子怎麼受得了?所以,家長們與其到時候在國內看著孩子著急,倒不如提前就培養孩子處理問題、面對困難的能力。
我們就是這樣訓練月月的。我們有意識地比較早地讓月月自己處理一些問題。申請美國學校的時候,因為我和先生英語都不好,所以除了請國外的朋友、同學給她寫推薦信外,也給她幫不上其他的忙。所有關於申請的細節準備工作幾乎都是她一個人完成的。
最後的結果和事實也證明,月月之所以能夠順利申請成功,推薦信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最關鍵的,是她自身的個性和能力贏得了學校的認可。
父母最好比較早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臨陣磨槍的做法不太可取。我在各地做留學演講時,看見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但到了一對一咨詢或者交流的時候,卻很少看見孩子自己來跟我交流,基本都是爸爸媽媽上前來問,孩子在旁邊聽。有時候我問孩子:「你有什麼問題嗎?可以自己提出來。」這時家長往往會馬上就把話頭接過去:「孩子太靦腆,不愛說話。」一到這時候我的感受就特別深刻:為什麼說出國是理性的選擇?如果是特別聽話乖巧溫順的孩子,其實我認為是不太適合出國的。我的一個同事的孩子,在國內溫順乖巧,學習很努力,是典型的乖乖女。因為母親是英語專業畢業,孩子英語也很好,很順利地就去了美國留學。但這個女孩到了美國之後她的適應能力很差,有段時間她天天給她媽媽打電話,還在電話裡哭。可是,父母遠在大洋彼岸,鞭長莫及,真是乾著急沒辦法。她父母只能天天在電話裡安慰她。光電話費就是一筆非常昂貴的支出不說,關鍵是那段時間國內國外都不安生,父母孩子都不舒服。
再次,讓留學這一方向成為孩子的自主選擇。家長最好要比較透徹地瞭解國內外教育的不同,它們各自的特點及差異。只有家長首先做好功課,對留學這件事瞭解清楚了,才有可能不盲目跟風。然後才是如果選擇國外教育,它為什麼好?好在哪裡?讓孩子瞭解。孩子瞭解之後,如果他還願意去,那才算是形成了他真正的自主性,他也才會有自發的原動力朝這個方面努力,而不是在父母的一廂情願和強迫下出去,為了父母而留學。
在留學講座上,很多父母告訴我孩子不願意出去。我就建議他們,如果有機會有條件,最好安排孩子出去短期交流一下,現在國內這種短期的遊學項目也挺多的。有了親身的感受和體驗,孩子才能產生情感上的意願。有些父母聽了我的建議之後果然送孩子做了短期遊學。後來有不少父母給我反饋說孩子遊學回來以後,堅決要求出去留學。在這種情況下,出國留學就變成了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意願,孩子的自覺性和能動性會大大增強,「留學任務」執行起來也容易知己知彼,父母和孩子都會得益。
總而言之,讓孩子出國留學並不是為了逃避國內的教育體制,而是父母基於對孩子性格的瞭解和父母對教育選擇的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我覺得這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自己也要具備國際化的視野,有普世價值的觀念和開放的心態,而且要始終以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潛移默化地影響他,那麼出國對孩子來說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他也會知道在國外如何能夠生存。
家長課堂
有條件出國,適合出國,就一定要出嗎?
我身邊幾乎所有朋友的孩子都到國外讀高中了。只有我的女兒還在國內。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女兒的性格很適合出國發展。作為父母,我們確實也非常希望她能出去體驗另一種教育環境和思維。但是,每次我們談起出國的話題,孩子都委婉迴避了,我們該如何說服她呢?
還是那句話:留學應該是孩子和父母共同而理性的自主選擇。這個選擇是「共同的」,既不能是父母一廂情願的意願和想法,也不能是孩子一意孤行的決定,而應該是父母和孩子在充分溝通、交流基礎上做出的一致決定;這個選擇是「理性的」,既不是因為你身邊所有朋友的孩子都出了國只剩下你的孩子,而感到面子上不好看,也不是因為出國鍍鍍金回來就可以好找工作,而應該是父母和孩子基於一個共同的發展目標、經過嚴謹分析後做出的決定。這個選擇是「自主的」,是發自理智和現實的,而不是被某些人和事「迫使」做出的。
凡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我瞭解你想讓女兒走出去,看更加廣闊的世界,接受更加多元化思維的熏陶和訓練的強烈意願,但這樣一個美好的意願,必須得放在一個對此同樣有強烈主觀能動性的孩子身上,才能取得美好的效果。
孩子真的想出國嗎?從你的敘述中,我得到的簡單訊息是:她好像不是那麼著急出去。至於原因,我不知道。你和孩子的爸爸可以找個合適的時間,正面和孩子談談,坦白說出你們的想法,也讓孩子坦白說出她的想法,想出國或者不想出國,孩子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先聽聽她的理由再說。
另外,你還可以問問她,在她願意的基礎上,給她安排一次去國外的短期遊學,回來後視她的感受而定。雖然你覺得孩子的性格比較適合出國,但也許她不想在高中時期出去。其實所謂「早一點出去好」也只是一個相對的說法,只要孩子的適應性好,主觀意願強,本科時期出去,甚至研究生時期出去,一樣可以得到好的學習和發展。如果孩子就是一直不想出國,那也沒什麼,出國留學並不是孩子獲得健康、快樂、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
2.見識比能力更重要—幫助孩子學會甄選信息
很多成功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在天賦、學識、能力方面比別人出眾。有時候,可能僅僅就是因為他們知道的信息比別人早。在某種程度上,見識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讓我有如此感觸的是女兒的親身經歷。她在高中時就比較順利地申請到了美國著名的私立高中Deerfield。後來有很多人都在問我們是如何申請到這樣一所好學校的,而且還是全額獎學金。因為在2005年,國內學生能直接申請美國高中對很多國內的家長和孩子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包括我們很多在美國生活的朋友,他們的孩子在美國上學,竟然也不知道國內學生可以直接申請美國高中,而且可能得到獎學金。而我們,就恰恰有了一個機會得到了這樣一個信息,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因為知道了這個信息,我們才幫女兒抓住了
這個機會。
我在前面也提過,其實那個時候我們的信息也不太靈通。只是比較早地決定了要送女兒出國留學,但具體什麼時間出去,本科還是研究生,還處在一個觀望的階段。我自己也是在看過了《哈佛女孩劉亦婷》那本書之後,才知道在國內可以直接申請美國的大學本科,接著就比較注意讓女兒去上新東方的課,同時也在網上瞭解一些申請本科的相關信息,知道了最好要考SA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接著我們又看到考學術能力評估測試要參加怎樣的培訓,看到上海有學術能力評估測試班,我就送月月去上海上課。結果就是在那個班上,女兒聽同學說可以直接申請美國的高中。上海有一個女孩子就申請成功了。於是,月月就問人家如何申請……
這件事後,我先生非常感觸地說:「見識比能力更重要。」很多事情有時候不是我們沒有能力和條件去辦到,而是缺乏那個見識和主動意識。信息知道得早,我們便行動得早,而有時就是因為早行動了一步,我們便得到了成功之神的垂青。
女兒有一個高中的學姐,1994年就申請去了耶魯大學。那也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她瞭解到有GRE成績和托福成績就能直接申請國外的大學。因為她學英語比較早,在英語方面知道得比別人多比別人全,所以就去嘗試著考了GRE,然後就憑GRE和托福順利地申請到了耶魯。所以,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瞭解信息的問題,不是能力的問題。很多成功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在天賦、學識、能力方面比別人出眾。有時候,可能僅僅就是因為他們知道的信息比別人早。
家長課堂
如何快速搜集孩子需要的信息?
對於正在準備留學的孩子和家長來說,面對網上浩如煙海、眾說紛紜的有關留學的各種說法、各種判斷、各種評價,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出甄別和判斷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時刻想著自己的目標和方向。無論什麼信息,都得讓它為我們的目標服務,而不能被紛亂蕪雜的各種說法弄得暈頭轉向,忘記了初衷。
我在留學講座中曾遇到過這樣一位媽媽:她的兒子都已經出國留學好幾年了,她還一直堅持聽各種留學講座。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我的目標很明確,兒子雖然出國了,但他依然需要我的幫助。關於留學以後的知識,我不懂,通過聽留學講座我可以積累有用的經驗和信息供兒子參考,這樣他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這位媽媽讓我特別敬佩的地方,不是她的堅持,而是她甄別信息的能力。面對每一場主題各異的留學講座,在紛繁蕪雜的信息中,她總能根據自己兒子的具體情況去蕪存真,挑出那些真的對兒子有用的信息提供給他,幫助他更好地在國外發展。
而她的故事,或許可以給面對巨量信息的你和孩子一點啟示:只要確定了自己的目標—要去哪個國家,就讀什麼類型的學校,傾向什麼專業……這些一旦確定了,分辨何種信息對孩子有用或許就不是那麼難的事了。如果還是對網上查詢的信息存有不確定性,現在通訊手段如此快捷,直接打電話、發Email給學校也不是什麼難事。如果條件允許,找個時間,或者孩子自己,或者家長陪著,去目標之地遊學,實地考察感受一番,相信去了以後得到的信息會更確鑿了。
無論如何,關鍵是確定好目標。
3.究竟為什麼留學?
留學兒女當勵志。這個「勵志」,不是指留學孩子的父母、包括孩子自己對自我奮鬥的要求多高,非得力求未來達到如何如何的高度。而是從做出出國決定的那一刻起,就應該非常清醒理智地想明白:究竟為什麼送孩子出去?
出國留學,應該有一個理想和目標。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大環境,大家的跟風心理都特別強。在出國留學這件事上跟風尤其嚴重。我接觸過好多出去留學的孩子,包括已經從國外大學畢業回國工作的孩子。他們當中有很多人當時出去的時候家長都是抱著「我們經濟條件也不錯,別人家孩子都出去留學,我們也得送」的想法,這些家長其實對孩子留學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是憑著一股攀比的盲目「勇氣」,就把孩子送出去了。孩子在留學前和留學後,都沒有得到父母相應的教育鋪墊和觀念樹立,懵懵懂懂就出去了,懵懵懂懂地上了學,再懵懵懂懂地畢業,留在國外工作或是回來。我覺得如果家長和孩子沒有完全想好留學這件事情的意義何在,沒有確定去國外是為了吸取更多的價值觀的東西,或者沒有想到要吃一些苦,得到一些鍛煉,將來要做一番事情;如果就像很多家庭那樣就希望孩子過得開心點,將來比較輕鬆、穩定,日子平平淡淡,不需要那麼去奮鬥,出國留學只是一種觀念和生活態度的話,其實沒必要送孩子出去。因為孩子在國外待幾年能夠得到的生活,在國內他們一樣可以得到。又何必勞神傷財呢?
我始終認為,送孩子出國,是應該有一個目標,有一個理想,讓孩子去追求的。這絕不是一個居家小日子的理想。在送女兒出國之前,我們就跟她交流過這樣的想法。我們其實一直不太希望她將來過小日子,找個好工作嫁個好老公就可以了。我們希望她能夠心懷家國天下,能有一種追求—不管個人能力是大是小,將來要為中國、為社會做一點事情,要成為一個大器的人。
女兒非常認同並願意接受我們這種價值觀。所以她一直在向這方面努力。她大學畢業找工作,之所以選擇記者這行,除了她自己熱愛寫作之外,她自己也一直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從事一些能對中國、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
作為一名美國媒體的記者,她現在大概80%的報道都是關注美國如何認識中國,探討美國為什麼這麼看中國,希望在這方面有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對此,我們很認可,也覺得她這種想法很好。她著意觀察、採訪、探討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遭受的文化衝突,描繪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社會的真實心態,並會結合一些當下中國的現狀進行分析。讀了她的稿子之後,許多人給她發信、跟帖,其中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中國留學生向她傾訴自己在美國看到關於中國的負面報道的那種既不好受又不能不承認這是現實的糾結心情,外國人則表示也許之前自己對中國留學生的判斷和看法是非常片面的,覺得內疚等等。總之,這樣的反響讓她覺得很振奮,她開始覺得自己做的這件事情非常有價值,能讓很多人開始理解和反思融入和接受的障礙,開始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成為中美彼此溝通的中介和橋樑,這是她願意做的事情,也會讓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女兒跟我說過好幾次,她非常喜歡編輯部的環境,在工作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也很有職業的自豪感。因為她現在還是實習記者,每天下午5點多一點兒就可以走,但是其他編輯記者一般都會忙到7點才走。其實他們收入普遍不高,但女兒說他們的那種狀態很讓人感動,就是以能在那裡工作為榮的感覺,和這樣的同事一起工作,真的有追逐夢想的飛翔之感。
在2012的新年寄語裡她說:2011年沒有虛度,希望2012也是一樣。
看到這些我很欣慰,因為女兒正在朝著我們希望她去的那個方向越走越遠。
當然,她在國外也會遇到一些難處,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一些困難,但是這些事情都很有意義。既然決定把孩子送出去,其實就應該是作好準備要吃苦的。不是去鍍鍍金就回來,而是有一個志存高遠的理想,不管最後能達成多少,但是應該努力朝著這個目標去奮鬥。吃苦、付出、承受困難挫折,這都是實現目標的必經過程。這些也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該接受的鍛煉,父母完全不必捨不得。
月月現在在美國租房子住,室友是個外國女孩,性格和她有點不太一樣,什麼話不喜歡說出來。月月性格上有大大咧咧的成分,所以許多生活細節上有點大而化之,而室友就不同,有時候她有些意見,臉色就不好。月月給我打電話說這事,我就勸她與人相處,就得互相包容、磨合,尤其是同處一個屋簷下,兩個人要密切相處,就更應當學會如何跟人家溝通並處理問題,這也是一種
鍛煉。
好在女兒不是那麼情緒化的人,她很理性,也很願意面對問題,會反思,也能調整自己。過一陣她再給我打電話的時候,她告訴我已經和室友磨合得很好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如何處理意見,在自己需要的基礎上為別人考慮……這都是她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東西,如果沒有經歷這個過程,那就學習不到
這些。
出國就是為了讓孩子經歷各種,吃一些苦,受一些磨難,經歷一些挫折,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所以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給孩子一些勵志。讓他能夠一路走來不斷自我激勵,自我寬慰,自我平衡,同時還要堅持不懈地向目標進發,那我們也就達到了培養的目的。
家長課堂
要捨得讓孩子吃苦
我女兒高中畢業就去了美國讀書。在我和她爸爸給她的生活費充足的情況下,她還自己不停地去學校餐廳和社區的停車場打工。每次和她視頻或者電話,看到她吃飯、上課、打工、寫論文,忙得不亦樂乎。我看她都累瘦了,很心疼,感情上一衝動就想多給她點錢,讓她不必去受這種苦;可是冷靜下來,又不想讓孩子有隨便花錢的毛病,所以真是糾結……
打工就是辛苦嗎?媽媽這邊看不得女兒天天忙得腳不沾地,女兒那廂沒準還樂在其中呢。幾乎對每個出國留學的孩子來說,打工都是留學生涯一種別樣的人生體驗。能夠憑借自己的勞動,獲得酬勞,同時還能提早接觸職場江湖,鍛煉待人接物的處事能力,同時還能練習語言,一箭多雕,對孩子來說這是多好的事情!我們替她驕傲還來不及呢!如果你非得認為這是「苦」,那對孩子來說,這種「苦」多吃點也無妨。
當然,孩子在國外也會遇到一些難處,有些甚至是我們想像不到的困難,但是這些困難對他們而言意義非凡。既然我們決定把孩子送出去,其實就應該是做好準備要讓他們吃苦的,而不是去鍍鍍金就回來。孩子應該有一個志存高遠的理想,不管最後能達成多少,都需要努力朝著這個目標去奮鬥。吃苦、付出、承受困難挫折,這都是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必經過程。這些也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應該承受的鍛煉,父母完全不必捨不得。
4.父母要做狠心的老鷹—父母胸懷開闊,孩子才會輕鬆
該狠心就狠心,該放手就放手。孩子總歸得斷奶,不能什麼事情你都替他擔著。想要讓孩子獨立,「推」是必須要走的一步。尤其是對於要出國留學的孩子來說,這點尤為重要。
很多中國留學生的家長現在很容易將「小事化大」。比如,他們看到美國校園槍擊案的新聞,就會馬上開始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其實這個稍微理性分析一下,就知道這是很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完全沒有必要放大。還有就是對西方文化的不理解和不放心:孩子到那裡會不會染上壞習氣?會不會吸毒?會不會未婚先孕?……或者乾脆就是捨不得,孩子多大都覺得還小。問他們究竟不放心什麼方面,他們也說不出來。
在這個方面我的心得是:該狠心就狠心,該放手就放手。孩子總歸得斷奶,不能什麼事情你都替他擔著。動物都知道把長成後的小崽往外推,更何況我們人類?想要讓孩子獨立,「推」是必須要走的一步。
每年我過生日,女兒都要給我寫一張賀卡。要去美國讀高中的那年,她給我寫了一封信,信的左上角還印上了Deerfield的校徽:
「看看左上角的校徽,去年我連它的名字都不知道,現在卻已成為它的學生。年輕的腳步就是這麼匆忙。嗨,真感慨。既然走上了不歸路,就要走出個樣子來,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雙手作握拳狀,雙眼冒火)但是無論如何也會有一段艱難的時光吧?到時候想媽咪怎麼辦?嗚嗚嗚。打個很俗的比方,老鷹總會把小雛鷹推出巢讓他們學會飛翔,媽咪是不是狠心的老鷹呢?……」
看著這段話,我含淚微笑了。雖然言語間她的調皮和豁達歷歷在目,但能看得出來,面對全然陌生的大洋彼岸的另一個國度,她也有忐忑,有迷茫,有恐懼。作為媽媽,讓只有十幾歲的女兒獨自走那麼遠去闖蕩,我多少會有一點擔心,但理智告訴我,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情緒,不能把負面的東西傳遞給孩子,那樣做會讓孩子覺得未知和挑戰帶來的不安全感加重。於是,我就笑著告訴她:「對,我就是狠心的老鷹。沒事兒的,你到那裡肯定有一段適應期,但我相信你會適應得很好。我一點都不擔心。」
還是那句話,我覺得母愛是要比較理性的,婆婆媽媽的東西不能太氾濫。必要的時候,理性要壓過感性。母愛太氾濫,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尤其是對於出國留學的孩子。牽腸掛肚的東西根本沒有必要,除了給自己徒增憂慮和煩惱,給孩子平添很多顧慮和煩惱之外,基本起不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所以我乾脆不婆婆媽媽。微笑著送女兒出國,微笑著跟她說每一個電話,聊每一件事情。讓她感覺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大不了的,不可以解決的。天塌下來當被蓋。父母的胸懷開闊,孩子才會輕鬆、自信、舒展。他才能比較容易地離開你,分離的過程才不至於那麼艱難。
家長課堂
有技巧地「嘮叨」
兒子今年高中畢業後去了美國。入學時他堅持不讓我們送,一個人倒了兩次飛機去了俄亥俄州。到現在幾個月過去了,他跟我們聯繫也很少。每次我們給他打電話,他總是簡單說下近況就掛了,想跟他視頻,提出5次他能坐下來跟我們聊上一次就不錯了。其實我和老公都很希望多知道點他那裡的詳細情況:學習累不累?住宿環境怎麼樣?吃的好不好?出入安不安全?……但每次只要多問幾個問題,兒子那邊就簡單一句「一切都好,放心」就把我們打發了。您說遇到這種情況,是不是我只能壓抑自己的擔心和牽掛,努力做一個大而化之的媽媽才是比較理智的做法呢?
我覺得你應該感到慶幸:你的兒子其實很獨立。通過你的描述,能夠感覺到他在美國適應得也比較快,比較順利。否則如果遇到什麼不順利或者挫折需要傾訴和幫助的話,他一定會向父母求援的。
孩子大了,翅膀硬了,他飛向了更加遼闊的天空。這片天空裡的雲彩、霧靄、氣流,都是和他之前的生活環境大相逕庭的。除了要努力適應新環境之外,我想他的胸腔裡一定還有更多的好奇和探索心在驅使著他每天忙不迭地看這看那,體會這體會那,尤其對於荷爾蒙旺盛的男孩子來說,初次逃離了父母的束縛,而且是在異國他鄉,他應該會有像打遊戲身探秘境般的興奮感吧?!有太多新鮮的人和事佔據了他的精力,所以可能在這個階段,他有點無暇顧及父母的感受了。不著急,慢慢來,等他的適應期過了,你可以在電話裡,或者給他發一封郵件,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希望他能在照顧好自己的學習、生活之餘,體諒、照顧一下父母擔心牽掛的情緒。他如果是個懂事的孩子,一定會有所改善的。
不過,在與出國留學後的孩子交流這個問題上,我認為,該問的才問,該說的才說,有些事適合電話裡說,有些話則必須當面才能講。和孩子溝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父母不要總是抱著「反正是一家人,什麼事不能說」的態度,尤其是孩子越大,還在國外,父母反倒需要很多思考和籌謀,跟孩子交流得講技巧—在什麼場合說合適,怎麼說他才能聽進去……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工作、情感的大事兒上。
比如前一陣子,我和先生臨時決定春節飛去美國看女兒。本來沒打算去,就是因為臨時有一點關於她情感的事兒,我覺得電話裡沒法說,郵件說也不合適,交流形不成互動,又覺得情感這件事情對女孩來說特別重要,所以才決定去美國,當面跟她談。當然我也沒有一見面就直接說這件事情,那肯定適得其反。父母總嘮叨,或者在不合適的時間地點直愣愣地「教育」孩子,孩子肯定會有「我都這麼大了還教訓我」的逆反感。所以直到我們快離開美國了,一家人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時候,閒聊中我裝作「不經意」地提了提自己擔心的事情,女兒也很坦誠地跟我說了她自己的想法,在十分自然的狀態下,我們完成了交流。在這件事情上,她有自己的主見和立場,知道了她的立場後,我放心了。
所以,關心不是一味的追問和嘮叨。任何教育,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基礎才能達到效果。而溝通,需要技巧,更需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