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第三章亦師亦友—我們這樣做父母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作品。這部作品最後的質量如何,考驗的是父母的功力與水平。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如何講究「度」的藝術的過程。

    1.幫孩子寫作業—理性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最可怕的是沒有自信。如果他們的自信被挫傷,恢復起來要很長時間。幫孩子寫作業的目的,是希望讓孩子受到的壓力適度,保持他的自信,並且不要讓他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記得有一年我看電視新聞,一年級孩子的書包竟然都是帶滾輪的,像個行李箱似的拖著走,就是因為書本太多太重,背著太累,所以市場應運而生了滾輪書包。

    孩子的課業負擔,不管學校的教學模式怎麼改,減負還是不減負,似乎永遠都是家長很熱衷討論的一個話題。無論是面對同事朋友,還是留學交流會上那些陌生的家長,我都會直言不諱地承認:我確實幫女兒寫過作業,而且不止一次。

    關於孩子的學習問題,我的宗旨是:盡量讓她受到的課業壓力適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持孩子的自信,而且不要讓孩子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孩子,內心的自我沒有那麼強大,因為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學校,所以他們的自信和自尊很大程度上都來自於學校和老師的肯定。如果在學校能經常受到表揚,孩子的自信會得到滿足,他們還會覺得學習本身是能夠帶來快樂的事,不會反感。

    雖然月月上小學時,國內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還不像近幾年這麼重,但她當時作業也很多,每天都要佔用晚上的很多時間完成。如果孩子因為完不成或者太累精力不集中作業中出錯的話,他們就會受老師批評,孩子的自信會被打擊,而這樣的結果和我的初衷就背道而馳了。所以我決定,只要能達到我「保護孩子的自信和對學習的熱情」的目的,哪怕採取點「手段」也是值得的。如果孩子因為作業的壓力而失去自信,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那才是最大的失敗。

    月月讀三年級時,她的數學老師特別嚴厲。學生作業做錯了,第二天必須改正。如果忘了改或者改錯了,老師就扣分,5分、10分、15分……一一記下來,達到30分就記錄在案,算在期中期末的考試成績裡面。老師這種做法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壓力,女兒多次跟我說過:「我們本來對數學都挺感興趣的,但現在都不喜歡數學了。」我也坦白告訴她我的看法:「老師的做法確實有問題,我幫你想辦法吧。」

    有的朋友問過我:「這個數學老師的做法明明不合理,你為什麼不乾脆去找老師談,把問題提出來呢?」我在孩子上學階段有一個原則:只要她沒有在學校受到人格上的侮辱,我就不找老師。應試教育給孩子帶來的一些相對負面的影響,或者學業上的壓力,我們父母自己想辦法解決。之所以這樣做,原因有兩個:第一,將心比心,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老師其實也很不容易,他們也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有些做法也並非他們本意,而是不得已。我自己曾經做過老師,所以能夠理解。第二,既然國內目前的學校教育大環境就是如此,從理性的角度考慮,我不願意讓自己和孩子與這種體制對抗,撞得頭破血流,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如果選擇在國內上學,我覺得父母最理智的心態就是和孩子一起適應,盡自己的全部所能保護孩子在這種體制裡能夠不受到打擊、挫折,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是我的目標。

    在這樣一個大原則的前提下,針對那位苛刻的數學老師的教學手段,我的對策是這樣的:月月每天寫完作業之後,不管多晚,我都會100%地給她仔仔細細檢查一遍,發現錯誤我們馬上就改。保證她幾乎從來沒有因為家庭作業的錯題而受到這位老師的責罰,從而保護了她對數學課的興趣和信心。

    其實,對於已經走入了校門的孩子來說,父母的神經實在沒有必要繃得太緊,更沒有必要對孩子過分庇護。盡量不要孩子在學校一有點什麼風吹草動,父母表現得比孩子還緊張,動不動就找老師討說法。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大人這樣做反倒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學校大環境的不安全感,他會覺得這個環境給自己帶來了許多問題與傷害,會漸漸對這個環境產生牴觸、排斥的心理,這不利於孩子順利完成學校階段的學習。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他們總有一天要出去面對世界。對孩子所要面對的每一個環境,父母首先要尊重,這樣孩子心理上會產生被承認的價值感。因為他是這個環境中的一分子。你承認了環境,就等於承認了他。

    學校是孩子走出家庭所要面對的第一個大環境,所以我們應當尊重學校對孩子的做法和教育。不要動不動就找老師。試想一下:如果將來孩子工作了在單位遇到什麼事情,家長還要去找單位領導理論嗎?

    所以,在這種大前提之下,偶爾幫孩子寫作業是我想出的比較好的對策。既不會和學校老師產生正面「交鋒」,又比較成功地守護住了女兒對學習和學校的熱情。

    我還幫女兒寫過作文。當遇到老師規定寫類似《你幹過的一件家務活》的題目時,我就會對女兒「拔刀相助」。因為,像月月那麼小的孩子,她根本就沒做過什麼家務,所以她不知道怎麼寫。於是,我就幫她分析、想辦法。我記得我幫她想過縫扣子、洗衣服這樣的主題,實際上這兩樣她都不會,我就給她示範,告訴她扣子應該怎麼縫,衣服應該怎麼洗,但她不感興趣,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就不那麼生動。於是她寫完後我就幫她潤色,加一些生動的、有童趣的表達。這樣她的作文就好看了很多,並且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月月本來就在語言方面有比較好的天賦,受到表揚等於給了她正向的激發,對於寫作文這件事她就會越來越感興趣,越來越有自信。

    自信對孩子非常重要,沒有了自信的孩子,很多東西都無從談起。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我的辦法就是盡量不讓孩子受挫。

    我記得她上小學的時候,班裡的座位都是按成績排的,過一段時間調一次。成績好的坐前面,成績越不好座位越靠後,尤其是某個階段成績有所下降的孩子,會從前往後調。這樣做對孩子的自信心是很大的打擊。我們該如何緩

    解呢?

    幫助女兒在這個環境裡相對優秀,那她就會相對快樂。因為月月很在乎老師同學對她的評價,所以我時刻關注她在班裡、在學校是不是始終在第一梯隊的行列中,不一定非得是前三名,只要保持相對優秀,就夠了。我也從不和孩子糾纏於「上次考了100分這次怎麼是95」、「期中考試是第二名怎麼期末就成第四名了」這樣的問題,不給孩子過度施壓。只要在前幾名就可以,她會感覺到適度的壓力,但是她至少不會感到緊張。

    「必須次次考第一名,成績不能下滑,一點偷懶的想法都不能有」,這些要求,連家長自己都做不到,我們也沒有理由去苛求孩子。用脫離社會現實很遠的標準要求孩子,對孩子而言反而是有害的。因為如果孩子實在達不到要求,就會作假。

    家長課堂

    幫孩子寫作業不是家長幫助孩子舞弊作假

    家長幫孩子寫作業,會不會給孩子留下撒謊、作假的影響呢?

    當然,如果只單純從對孩子的道德教育角度來說,這種做法確實不太合適。可是從保護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的角度,又有許多父母無奈地作了這個選擇。這或者也是中國的父母在面對當下教育難題時都會遭遇的兩難選擇。等孩子長大了可以理解父母對應試教育的態度了,父母應該向孩子解釋自己的為難,讓孩子自己承擔自己的功課,同時要讓他們明白誠實遠遠要比課堂上的成績重要。

    孩子小的時候,他們一般不會想那麼多。對於他們來說,只要得了「優」他們就會很高興。因為應試教育的學業壓力太重了,所以我不會對孩子過分苛求。她有時候回來告訴我考試有個錯誤,但老師沒看出來,反而因此得了100分。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應該誠實,找老師承認錯誤,該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但我不想讓孩子承受太多,一般就會淡化處理,說一句「算了吧」,這事就過去了。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自己都是一個有人格追求的人。我也認為父母應該是孩子最好的人格榜樣。但我從來不拿連自己都達不到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也從來不會什麼醜惡面都不讓她瞭解。因為孩子未來不會活在真空裡,她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如果對她過分保護,將來她只會不斷地受到挫折和打擊,卻沒有能力面對社會。

    月月在耶魯的一位女同學,媽媽是自然學科的教授,因為工作關係,女孩11歲就被媽媽帶到新加坡生活。這個女孩智商非常高,她以A-level考試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進耶魯大學,能學習三四種外語,而且過目不忘。但是有時候她回國,她媽媽會非常無奈地跟我說女兒出門坐地鐵、公交車,要麼始終上不去車,要麼上了車下不來,因為她不敢擠,也認為不應該擠;過馬路,她從來不會闖紅燈,結果就會被人群干擾得在一個路口停留好久;和媽媽出去買東西,媽媽一還價,她就說「媽媽,這麼便宜你還還價」,諸如此類的表現讓她媽媽哭笑不得。

    這個女孩,在新加坡、美國生活,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將來要回國工作生活,恐怕要先吃點苦頭才行。其實,從成人的理智來說,她所有的做法都是正確的且是「應當」的,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拿這些標準一是一二是二的要求孩子,那他將來恐怕很難在社會中立足。

    理性的父母,首先應該幫助孩子在學校這個環境裡站住腳,等孩子有了是非辨別能力的時候,父母可以讓他堅持他認為正確的事情,能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

    2.愛孩子所愛—和諧親子關係的法寶

    喜歡孩子所喜歡的,關注孩子所關注的,投入孩子所投入的,是建立和諧親子關係的基礎。

    從月月2歲到20歲,從幼兒園到大學再到她步入職場,我始終和女兒保持著良好的互動關係。她從小到大習慣了什麼話都跟媽媽講。即使在青春期相對叛逆的時候,她也沒有對我關閉交流的渠道,沒有把自己封閉起來,遇到什麼事情她都會及時跟我說,她有什麼困惑或者煩惱第一時間總是想到找媽媽商量對策。直到現在,她在美國,我在中國,我們還是保持著密切而頻繁的聯繫。當然,因為有了網絡,她更多的是在MSN上向我描述她在工作和學習中經歷的各種事情,各種感想和見聞。抒發感想的同時,她也會和我撒嬌。

    很多朋友都很羨慕我和女兒之間這種親密和諧的親子關係。紛紛問我其中的訣竅。我靜下心來好好總結了一下,感覺有一條很重要—父母要「愛孩子所愛」。

    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到大,他們有一個始終如一的願望:希望自己喜歡的東西爸爸媽媽也能夠喜歡。但可能就是這樣一個說起來無比簡單的願望,卻有相當大一部分的孩子在父母那裡得不到滿足。

    在和很多同學、朋友聊天的過程中我瞭解到,在中國父母那裡,孩子的興趣愛好並不是他們會去刻意重視的部分。尤其是孩子小時候,我們傳統的家長權威觀念總會跳出來佔據很多人的思路,「小孩子喜歡的東西都比較幼稚,大人怎麼可能喜歡」?或者覺得「孩子喜歡的東西根本就沒意思,沒必要,只會影響學習成績」。所以,中國的家長對待孩子愛好興趣的態度就非常容易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任其自然,孩子喜歡就喜歡,跟父母沒什麼關係;二是對孩子的興趣喜好嗤之以鼻,不以為然,「這有意思嗎?花這個錢幹什麼」?三是絕對「打壓」,生怕「閒情逸致」分散了孩子的學習精力,對將來進好學校、找好工作造成不好的影響。

    其實,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一個極好的與孩子交流相處的機會。月月小的時候,幾乎她看的所有書我都看:新概念作文、秦文君的小說、《十七歲不哭》……這樣做使我不但會對孩子在關注什麼有所瞭解,而且還能跟她有無限多的話題可聊。每當我們聊天的時候,她會感覺這個和她看同樣的書的媽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家長」,而是和她一起沉迷在某個世界中的「夥伴」,從而對我產生一種有點與眾不同的親密感。

    女兒從小性格就很外向,特別希望有人跟她說說話、聊聊天。有時在家裡,我和先生正在說件什麼事兒,她讓我們看什麼東西,我們眼睛忙不過來的時候就先用嘴巴應著「好好好,知道了」。一到這時候月月總是很不滿意,跑過來使勁扳著我的脖子說:「媽媽怎麼不看我?!」這樣的小事在她小的時候發生過無數次,漸漸地讓我感覺:孩子特別希望有人關注他,而且他們會很在意他們跟大人說話時,大人對他們的反應態度。

    我還記得她上小學的時候,我騎自行車接送她上下學。每天放學後,她坐在自行車的後座上總是滔滔不絕地跟我說著學校的各種事情,還時不時地向我提問。我有時會因為單位的事情或者想著回家做飯有些心不在焉,就會經常隨口反問她:雨妞說呢?「雨妞」是她小時候我對她的暱稱。這樣回應的次數多了之後,我的敷衍被她發現了:「不能老是雨妞說!媽媽沒有好好聽我說話!媽媽說媽媽說!」月月上中學後,她有時候在家跟我說話,我偶爾走神她也會不滿:「媽媽又眼神迷離了,媽媽又在想出版社的事情了。」我說:「沒有,我聽著呢。」她馬上就會說:「那你重複一下,我剛才說的什麼?」……

    通過這些事情,我充分明白了:孩子不單單是希望父母聽他說話,和他一起喜歡他喜歡的東西,而且,他們還希望我們能夠「共情」,能沉浸於他們的那個世界,和他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所以,我在這些方面一直都比較注意。不管是她喜歡的東西,還是她喜歡的人,我都會去關注,去瞭解,包括她的同學和朋友。

    從小學到中學,月月從學校回來什麼都說:同學、老師、上課、課外活動……我每次都很注意聽,而且很注意記住她有所強調的人和事。記得她剛到人大附中讀高中一個多月的時候,有天回來她眉飛色舞地跟我說班上一個男生的事。就在我要跟她討論時,她突然問:「你知道這個男生是誰嗎?」我說:「當然了。你們班叫這個名字的男生有兩個,一個姓劉一個姓衛。」她一聽我這樣說來了興致:「那你說劉怎麼樣,衛怎麼樣?」「衛不就是不愛說話、體育特好的帥哥嗎?劉不就是化學特別好的那個嗎?」她這下沒話說了,但能看出來她很高興、很得意,因為,給我飄了一個滿意的小眼神。她從不當面誇我,但會對同學說:「我媽媽挺好的,很開明,也很關心我。」

    除了我和女兒,我還見過不少父母在與孩子互動這方面做得比較不錯的家庭,他們的親子關係都特別好,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像朋友般平等,讓人看了羨慕,也覺得舒服。

    其實,只要父母對孩子有足夠的愛,關注他所關注的,並且,只要你在這方面付出了,孩子絕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他們也會感謝並感激父母。他會覺得既然他希望父母做的父母做到了,那他一定也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去努力。

    現在,很多父母都已經意識到從小給孩子提供一個優質環境的重要性。但究竟什麼是對孩子最好的優質環境?是有求必應的高水平的物質生活—吃穿用都要最好的,整天陪他學習,送他上各種特長班?還是精神世界的關心與守護—和他一起喜歡、欣賞、沉浸於他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興趣愛好中,抑或是關注他的朋友?對此,其實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弄明白。

    家長課堂

    上班族父母陪伴孩子的質重於量

    身處我們這個年齡,三十五六歲,正是事業的上升期,所以經常會沒時間陪女兒,女兒經常挺不開心的,為此,我們自己也很苦惱,一邊是孩子,一邊是事業,都很重要。我們該怎麼辦呢?

    你所面臨的問題,相信現在很多職業女性都會遇到。面對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和工作壓力,大家生孩子的年齡普遍比較晚,所以,對於多數女性而言,孩子到了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可能也正是事業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是要事業,還是要家庭?這樣的問題,我當年也遇到過。只不過可能相對來說,那個時候壓力沒有現在的這麼明顯而已。

    當年我在出版社工作,是個著名的「工作狂」。單位同事對我的普遍評價是,「幹工作是個拚命三郎,但對家庭、對孩子很不上心」。以至於後來在月月順利申請到了美國的私立高中,又順利考上了耶魯大學後,幾乎我所有的同事都很羨慕,羨慕工作狂郭力怎麼會這麼好運氣,有一個這麼讓人省心的孩子。動不動就說「看人家郭力家月月,基本不用父母費心,自己發展得特別好。郭力就是命好」。

    聽到他們這樣說,我還是一貫地笑笑,不作聲。其實,哪有什麼天上掉餡餅的命呢?所謂的「好命」,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同事們只看到了我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工作,但他們沒看到我把工作之外的幾乎所有時間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雖然那時候我沒有很多時間陪女兒,但我會盡量抓住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並充分利用,讓這每分每秒都變成增進親子感情的有效時間。比如,我每天都去送她上學,接她放學,家和學校之間的這段路程就是我們最好的聊天時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女兒在嘰嘰喳喳地說,我聽,我只是偶爾插一兩句。就在這聽和說的過程中,我已基本上把她不在我身邊時所發生的方方面面的事都瞭解清楚了。孩子所有的情況父母都瞭然於胸,才能夠有的放矢地投他所好,把自己本來就有限的工作之外的精力集中地投放到孩子看重而且感興趣的地方。有段時間月月特別喜歡集郵,我就利用哪怕是中午一點點吃飯的時間,也會去郵局幫她找她中意的郵票,出差或者應酬的時候也特別留意關於郵票的各種信息,幫她四處搜索她看上的稀缺郵票……這樣,即便我真正陪在她身邊的時間不多,女兒也會覺得媽媽是時刻在自己身邊的,因為她在意的事情,我真的做到了重視並且全情投入。

    當然,在愛孩子所愛這方面,我也是有遺憾的。月月初中時,特別特別喜歡動漫,簡直到了癡迷的地步。有時她希望我和她一起看,我也試著跟著看,但看過兩張盤之後,發現自己實在看不下去,只能作罷。還有《哈利·波特》的電影一上映,月月看完後自己去書店買了J·K·羅琳的系列小說來看。對於這套書她非常喜歡,經常要跟我討論這討論那。這套書我也試著看過,但是實在看不下去。這兩件事讓女兒感到遺憾,因為她曾經最最喜歡的兩件事,都不能和媽媽一起分享她的想法和快樂。現在我想起來也有些後悔,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或者讓我「穿越」回去,我一定會把她喜歡的漫畫和《哈利·波特》都看熟看透,那樣,我就會和女兒交流地更多,更深,親子關係也會更好。

    所以,如果我們把同樣的思路移植到你的身上,即便是工作真的很忙,但你完全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和女兒盡情分享關於小動物的一切。送她上學,可以一起觀察、討論路邊看到的小狗小貓,實在沒那麼多時間去動物園,可以在網上和她一起看她喜歡的動物視頻啊,哪怕只有十分鐘,孩子肯定也會開心;至於書,就更簡單了,可以在網上買,現在跟我們那個時候的最大區別就是,網絡可以提供很多便利,而且網上的信息極其豐富,不充分利用還真有點可惜了……

    父母在孩子身上用的心,投入的感情,不是單純憑物理時間疊加來衡量的,只要多增加和孩子一起相處的「有效時間」,利用每一個微小的工作間隙,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關注、感受到你投入的精力和愛,哪怕你們是再忙的爸爸媽媽,都沒關係的。

    如何成為聰明的、有效率的父母,是我們窮盡一生都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一門需要我們用心學習的藝術。

    3.成長不煩惱—陪孩子走過青春期

    在對待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問題上,西方父母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像大禹治水,不是一味的堵,而是疏—疏通,疏導。正視孩子這種特定階段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而不是動不動就把孩子綁在道德的恥辱柱上。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也是親子關係特別重要的一個時期,父母稍有不慎,青春期就有可能變成親子關係的危險期。

    女兒有很多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有女孩,也有男孩。我和這些孩子的家長也都比較熟悉。這其中有很多孩子在他們小時候很聽話,很乖,但到了青春期,他們的父母經常會向我抱怨:「孩子變了,大人說什麼頂什麼,不像小時候那麼溫順可愛了。他經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和行為,有時候還容易跟父母起衝突,明明不大的一件事,不知道為什麼到了他那裡就成了嚴重的問題。」厭學、離家出走、上網吧徹夜不歸……這都是我身邊曾經發生過的孩子叛逆的真實事件。

    從理論上來說,青春期是孩子從小孩向成人轉變的時期,這時候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從心理上來說,這是他們自我意識開始變得更加明確、更加強烈的階段,原來在兒童期對身為保護人的父母的那種依賴性開始漸漸減弱,反而變得渴望脫離父母,來證明自己的「自我」,獨立為一個個體。因為這樣的感覺很強烈,所以從行動上來說,通常表現得敏感而

    激烈。

    月月青春期的叛逆表現得不太明顯。因為女孩子本來就相對聽話,再加上她從小不是叛逆性強的孩子。青春期容易變化特別大的是男孩子。因為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同,他們的天性中有很強的攻擊性,到了青春期,因為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容易變得好動、求異、尋求刺激,這種攻擊性也就變得更為明顯。而我們國內普遍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壓抑男孩的這種攻擊性的。這就像壓抑了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壓抑得越嚴重,它最終噴發的猛烈程度也就越強。所以,青春期男孩的叛逆才容易表現得更加明顯,與父母師長間的對立才表現的更加嚴重。

    我一個同事的兒子,跟月月同齡,因為住在一棟樓上,所以他從小到大都經常來我們家玩。男孩小時候非常聽話,很有教養。每次來我們家都很注意時間,不管玩得多高興,一到下午6點,馬上起身告別:「我該回家了,阿姨再見。」我原來經常拿他作例子教育常常在外邊玩得忘了時間的女兒:看人家某某,多懂禮貌,多有規矩。後來孩子們上了初中,我這位同事因為工作去國外交流一年,假期兒子去看她。她提醒兒子別只顧著玩而忘了寫假期作業。兒子回了一句:媽媽你不要講了,這是我自己的事。聽到這句話同事立刻愣在那裡了,不知道如何應對。因為乖巧溫順的兒子從來沒有跟她說過這樣的話。他們高中時,女兒有一次給我看這個男孩的博客,我看後也很受震動,不太敢把這個在文字中大談性的豪放男生和那個我記憶中溫文爾雅的小紳士聯繫到一起。但事實是:這就是他,處在青春期的他,有了變化的他。

    很多家長喜歡用「變壞了」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青春期的孩子。我不這麼認為。女兒到了美國之後,跟我討論過很多次這個方面的問題。青春期是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發生變化的階段,西方的孩子甚至表現得更加叛逆,但他們的父母卻輕易不會給孩子下什麼「變壞了」的結論。在美國,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異性間會相互吸引,他們也可以公開談論性,父母老師都不會把這件事當成洪水猛獸。

    女兒還跟我說過一件事,給我震動很大。美國的男生,包括像哈佛、耶魯這樣名校的學生,很多都吸食大麻。月月在宿舍熬夜寫論文的時候,經常被隔壁宿舍裡震天響的音樂和門縫中飄出的大麻味「騷擾」。美國政府也認為學生的這種做法不太好,但也並不會為此定罪,他們一般也不會認為這種行為和道德有什麼關係。在他們看來,這只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些刺激而已。女兒說,很多有這種行為的同學其實在其他方面都非常優秀:學習成績、活動能力、社會能力……像克林頓、奧巴馬,他們在大學期間也都抽過大麻,這是青春期的他們在尋求刺激,他們覺得這個很酷,可以證明他們是真正的男人。經過青春期這個階段之後,他們逐漸成熟開始自我調整,美國社會不會像我們一樣一聽「大麻」就認為這個人品行有問題。在他們眼中,青春期的萌動,與道德無關。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就應該完全效仿美國,對孩子青春期的性萌動和叛逆行為完全放縱,孩子有類似吸大麻的舉動也完全不管不問。我只是覺得在對待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問題上,西方社會的態度是值得中國家長借鑒的:就像大禹治水,遇到問題,他們不是一味的堵,而是疏—疏通,疏導。我們要正視孩子這種特定階段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而不是動不動就把孩子綁在道德的恥辱柱上。

    家長課堂

    跟孩子保持平等對話

    我的女兒13歲,初中女生,但已經叛逆得很厲害:她喜歡打扮,喜歡和同學們互相攀比衣服項鏈,還在網上寫諸如喜歡隔壁班的一個男生的文章……我說她,她卻是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我每次跟她談話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她既不辯解,也不順從。我現在幾乎無能為力了,可也不敢表現得太嚴厲,因為根據報紙電視上報道,這個年齡段出問題的女孩太多了。但我心裡真的著急。這段危險期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過去呢?

    其實在剛看到我的某同事的兒子博客上大段關於性的內容的時候,我也很吃驚。說實話,我們這代人,從來沒有接受過什麼青春期教育,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無法正視自己的青春期。包括我們自己的孩子,80後的這批人,其實也沒有接受過比較好的青春期教育。我的女兒在看到這個男孩的博客後,甚至也說「某某不是個好孩子」。我問:「為什麼不是?」她說:「你看他寫的……」

    後來我從理性的角度分析:這件事,是不是我們都看得過於嚴重了呢?青春期的孩子,第二性徵開始發育,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開始懵懂地知道自己和異性原來是不一樣的。而隨著他們自我意識和性別意識的逐漸成熟,自然也就想把這種不同強化得更加明顯。所以女孩開始變得注意自己的外表,男孩開始偷偷地關注性。而出於羞澀和自尊,這些萌動他們沒法跟周圍的人分享,更不能與父母交流,所以他們只能在博客上抒發出來,他們並沒有做出什麼其他過激或者出格的舉動。這些其實是無可厚非的。

    我認為,在孩子的青春期,父母需要做的是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跟孩子保持平等對話,這是比較適當的姿態。因為孩子在叛逆期特別反感別人「命令」他、「教育」他做什麼。這會與他那個正日益強大的自我發生衝突。所以,如果這時候父母還是以管教的姿態出現,肯定會適得其反。

    女兒告訴我,即便是對於她那些吸大麻的同學,他們的父母也不會過多干預。他們的態度是,「你已經是大人了,只要對你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就行了」。這樣反倒不會影響這些曾經迷途的孩子成長為優秀的人。而中國的父母則習慣於以「我是你父母,你到了80歲我也還是你的父母」的權威心態來管教孩子,並給孩子施加壓力。所以,如果這種理解和認識父母調整得不好,他們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往往就不可避免。

    4.需要時,和她一起「瘋」

    該當孩子的玩伴就當孩子的玩伴。如果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陪孩子一起「瘋」,一起玩鬧,讓孩子始終沒有缺乏夥伴的孤獨感的話,這不僅有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形成,對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也有決定性的幫助。

    和孩子一起瘋這件事,算不上我的經驗,其實倒有點像我的一點教訓。

    女兒天性活潑外向,小時候喜歡和爸爸一起瘋一起玩。而我則因為性格的原因,總是有一點放不開,再加上我的父母都是比較傳統的人,我小的時候,他們從沒有放下身段和我們兄弟姐妹們一起玩過,所以,月月童年時我徹底撲下身子跟她一起瘋玩瘋鬧的時候幾乎沒有,倒是先生,因為個性比較率真,所以經常能毫無架子地陪女兒瘋狂玩個夠。

    月月到美國後,寫過一篇作文,回憶自己小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的真實感受。她寫自己經常被問到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通常她會先回答「都喜歡」,然後再偷偷地趁爸爸在衛生間的時候趴在他耳朵邊告訴他:「其實我更喜歡你。」我看到這篇作文後笑著問她:「你真這麼說過嗎?」她說:「真的。」我問:「為什麼?」她回答:「因為小時候爸爸和我一起玩,一起瘋,一起鬧。所以,我就覺得他離我特別近,我就願意和他在一起……」

    其實,從女兒上小學開始,我就已經漸漸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為她總是回來跟我說誰誰誰的媽媽特別有意思,「(我的)媽媽特別沒意思」。我讓她講人家的媽媽如何有意思,她說他們一群同學到那個女孩家玩的時候,女孩的媽媽扮成狼外婆,和他們一起做遊戲,繪聲繪色地很投入,讓他們覺得特別好玩。然後,她還說到她自己的爸爸跟她玩的時候的一些小事兒,這些都讓我意識到:她其實很渴望我能像她同學的媽媽那樣,跟她瘋玩到一起。

    於是,我開始很注意放低身段,跟她一起玩,一起做遊戲,一起貧嘴開玩笑,陪她在網上聊天,還互相撒嬌……這麼做的效果特別明顯,慢慢地我深切感覺到女兒不再把我當成威嚴的媽媽對待了,她把我當成她最知心的朋友,有什麼話都願意跟我說,遇到事情願意跟我分享,聽我提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倆聊天,更像是朋友、閨蜜,尤其是現在,我們經常就一件事情發表各自不同的看法,有時候還爭論得不可開交。比如,她現在比較重視也很懂著裝,所以,會經常在這方面給我一些提示和建議,有時還會在這個方面調侃我一下……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作「水乳交融」的親子關係,我們母女間和諧融洽,毫無間隙。而這種良好關係的形成,我認為是我「和她一起瘋」的結果。

    在正統的中國教育裡,父母總是在極力維護「長輩」的威嚴,認為這樣才能在孩子面前保持具有震懾性和權威性的威信。所以大部分父母很容易在孩子面前「端著」,擺著父母架子,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容易疏遠你,怕你,躲著你,卻不太情願親近你,他們不願意把什麼話都告訴你,當然更談不上建立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了。

    對於現在的父母來說,我認為比較合適的做法是:該當孩子的玩伴就當孩子的玩伴。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孩子從小比較缺少同齡的小夥伴,只能自己跟自己玩,會很孤獨。這對孩子性格的健康發展其實沒有好處。所以才有那麼多孩子在青春期出問題,諸如戒不掉網癮,叛逆,性格上有缺陷等等。如果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陪孩子一起瘋,一起玩鬧,讓孩子始終沒有缺乏玩伴的孤獨感,那麼,這不僅有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形成,對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也有決定性的幫助。

    當然,和孩子一起瘋並不意味著父母徹底放下一切,對孩子毫無原則。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也會發生變化。父母不管如何做,目的都是為了和孩子保持良好有效的溝通。我見過一些很慈愛、也很能和自己處在中小學階段的孩子玩到一起、說到一起的媽媽們,但後來在孩子上了大學或者走入社會以後,因為這些媽媽們不太注意「與時俱進」,所以逐漸變得跟孩子無法溝通了。

    另外,除了關心孩子關心的一切,比如他的朋友、他的興趣之外,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孩子一起分享。如果孩子也開始關心父母的日常生活,那親子之間的對話就不會中斷。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可以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講給孩子聽,比如下班後,跟孩子聊天,把自己一天中遇到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跟他分享,如果孩子感到好奇,還可以進一步地告訴他更多。這樣不僅能讓孩子瞭解到自己世界以外的廣闊天地,還能讓他的人生閱歷更加豐富。

    所以,父母不但要能夠俯下身子跟孩子一起玩,一起瘋,還要跟著孩子一起長見識,跟上孩子世界的變化,同時,父母也要樂於讓孩子參與、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這樣,才能夠始終和孩子保持通暢的溝通,保持親密良好的親子關係。

    家長課堂

    和孩子一起「瘋」玩會喪失父母的權威嗎?

    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瘋玩,會不會喪失了父母的威信,孩子不把爸爸媽媽當回事兒了呢?

    這要看你對「威信」這兩個字如何理解。如果你覺得孩子對父母畢恭畢敬、言聽計從、謹言慎行是父母威信的最好表現,那可能趴在地上和孩子一起玩泥巴對你來說有點「掉架子」了。我覺得,父母的威信在孩子那裡應該是他在心裡真正尊敬你,信任你,認可你,一想到你他就覺得你是最溫暖踏實的依靠和港灣。孩子在你面前是放鬆的,愉悅的,自在的,願意跟你耳鬢廝磨、一起瘋一起玩的。

    這種親子關係,我相信是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會嚮往的。

    每個孩子都是極為聰明的小天使,他們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會遠遠超乎我們成人的想像。對於父母隨和、輕鬆和放任、嬌慣、毫無原則的區別,孩子都能敏銳地感受到。所以,如果你是胸有成竹的父母,能夠掌握好這中間「鬆緊」的尺度,孩子一定能感覺到你的原則和底線,他們非但不會不把你當回事兒,反而會更加尊重認可你。

    如果你還是不信,不妨一試。

    5.不殺生—孩子給我的生命教育

    孩子身上擁有許多人性深處正向、值得珍惜和留存的特質。父母在各自不同的成長環境和歲月蹉跎的磨礪下,已經將這些特質漸漸消磨或者掩埋了。是我們的孩子反過來教育和提醒著我們,原來人性深處,還有那麼多本真的美好。

    小學三年級時,女兒寫過一篇作文。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她在家裡養了一隻小雞,小雞可愛又伶俐,給她帶來了很多快樂的時光。但秋天到來的時候,長大了的小雞卻被媽媽殺掉,吃了……老師當時對這篇作文的評語是「傷感,動人」。我看到之後也被女兒行文間那股悲憫和感傷打動了,並且深感欣慰: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孩子已經懂得了對生命的愛惜和敬重。

    其實,我們家雖然養過小雞,不過後來因為得病而死。但月月為什麼會寫出這樣的作文,具體原因我沒問過她。根據我的觀察和判斷,她是因為看過我在家殺買回來準備吃的雞,有了感觸,所以憑借想像寫出了這樣一個養雞、殺雞的故事。其中的養育細節肯定是從書本和電視上學來的,但對於媽媽殺雞這個舉動的不忍與傷心,則是她真實的感受。

    從那次作文以後,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殺生的這種行為已經對孩子心靈造成了很大影響。我自己生長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小時候家裡孩子多,所以很早就在家裡幫著母親做家務。做飯時,殺雞這樣的活兒往往就讓身為老大的我干了,那時,從來沒有人給過我們關於生命的教育。我記得自己少年時甚至還殺過甲魚。那是一個感情粗糲的年代,沒有人會意識到這樣的舉動會給孩子的情感造成怎樣的影響。就連我們自己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雖然第一次殺雞時也害怕,但是知道害怕也沒用,照樣還得做,所以乾脆硬著心腸一刀下去……事後還覺得自己特有本事呢。

    但女兒跟我所處的時代不一樣,當今的家長其實是有條件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我堅信孩子的天性肯定是悲憫的、愛護和珍惜生命的,而父母做出的哪怕是殺雞、殺魚這樣的小小舉動,也有可能對孩子寶貴的天性造成衝擊,讓孩子產生父母無視生命的感覺。

    後來月月上初中時,回家給我講了一件事:生物實驗課上,老師解剖青蛙,有些女同學當場就哭了。這件事給我的震動非常大。可能有的父母會說:「膽小,沒骨氣,解剖個小小的青蛙都嚇哭了。」但我覺得這是孩子發自內心深處對生命的一種疼惜、敬畏與不忍,這是非常值得父母珍惜的部分。

    意識到這一點後,我在家裡就非常注意再也不做類似於殺雞這樣的事了。雞鴨魚我們都是在菜市場讓人幫著處理好再拿回家。我要保護好女兒對生命纖細、善良、悲憫的感情,同時,也給自己補了一堂生命之課。

    這,是女兒給我的教育。

    在月月成長的過程中,我在不斷地體會,也在不斷地感慨:其實,有時候父母在孩子身上學到的東西要遠比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東西多。孩子身上擁有許多人性深處正向、值得珍惜和留存的特質。父母在各自不同的成長環境和歲月蹉跎的磨礪下,已經將這些特質漸漸消磨或者掩埋了。是我們的孩子反過來教育和提醒著我們,原來人性深處還有那麼多本真的美好。但如果父母不懂得反思,不懂得把孩子當作一面鏡子,那也不會進步。

    家長課堂

    幫助孩子瞭解和認識自然生命

    兒子還不懂得「殺生」,但是偶爾在市場看到賣東西的人殺雞、殺魚都會哇哇哭。不光這樣,他在小區的花園看到蜻蜓、瓢蟲這樣的小昆蟲也會被嚇得哭。孩子這麼膽小,也是因為他對生命的悲憫嗎?怎麼樣才能讓兒子不害怕這些小生靈呢?

    月月小時候膽子挺大的,看到這些動物沒被嚇哭過,但我見過我的親戚的孩子被蝸牛嚇得哭過。我想,孩子之所以對這些東西害怕,其實和大人世界中的恐懼原因是一樣的,應該都是源於不瞭解。他不知道這些奇怪的東西是什麼,不確定它們會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所以會有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是這種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讓孩子哭了。

    哄好孩子以後,你可以跟孩子一起看關於昆蟲的圖文書,告訴孩子,這些生物並不可怕,它們跟人一樣也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它們和小朋友一樣,也有自己的爸爸媽媽,也會吃飯睡覺,挨打了也會感到疼;它們大多數都不會對人類造成傷害,所以我們也不要輕易地去傷害它們。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除了人類,地球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生物,它們的生命,都很珍貴。

    孩子對於生命的珍惜和悲憫,我相信是天生的。他們之所以恐懼只是因為不瞭解,在懂得了關於昆蟲的知識之後,相信孩子肯定不再會害怕它們了,沒準兒還會對它們產生更多的興趣和好奇,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要做到有問必應,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擴展孩子知識面的好機會。

    6.父母的信任—讓孩子更獨立

    父母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在適當的年齡、適當的時候能夠面對、承擔、處理一些事情。得到父母的信任,孩子也會懂得尊重自己,知道什麼是行為的界限。

    月月讀初三時,15歲,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說話利落,行事乾脆,從來不拖泥帶水。但有一天她放學回來,跟我說話突然扭扭捏捏起來:

    「媽媽……我想跟幾個同學一起出去玩。」

    「行啊,沒問題。」

    「我們……去郊遊。」

    「去唄。」

    「要是……要是住一夜行嗎?」

    「可以啊。」

    「……那……有男生一起行嗎?」

    「可以。有男生更好一些,有什麼事情更容易解決。」

    對話結束了,除了回答的這些,我沒有多說一句,沒有多問一句。女兒好像一下子釋然了,她很輕鬆地回房間了。

    看著她輕快的背影,我也微微地笑了。

    其實她平時說話從來不會像那天那樣吞吞吐吐的,那天她之所以扭捏,我知道她擔心什麼:幾個女孩子單獨出去,還要過夜,還有男生一起……也許在準備回家來提這個要求的時候,她心裡頭已經作好被拒絕的準備了。但是,我沒有拒絕她,不是因為不忍心打擊孩子,而是我真的覺得這件事情沒什麼。

    過了幾天,月月一臉沮喪地回來告訴我:郊遊取消了。她說:「因為除了你,沒有一個同學的父母同意,他們說不放心。」

    關於這件事,事後女兒沒有再跟我說過什麼,但有一次在姥姥家她跟我媽說了,最後還很由衷地說了一句:我覺得我媽很開明,這挺難得的。

    我媽後來把這句話轉述給了我。女兒能認可我,我當然高興,但是我真的不覺得自己難得。我始終覺得父母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信任他們在適當的年齡、適當的時候能夠面對、承擔、處理一些事情。比如這次郊遊,孩子都十五六歲了,一些能夠預見的情況他們肯定有能力處理。而且,孩子們沒有那麼「笨」,在有了性別意識以後,他們會有本能的意識,知道一些事情應該迴避,應該保護好自己。再說,她一起出去的好朋友,我也都很瞭解,相信也是很正派的。

    信任孩子,信任他處理問題的能力,信任他選擇朋友的能力,信任他保護自己的能力。如果還是不確定,可以教給他遇到什麼事可以怎樣處理,但最好不要徹底斬斷孩子去體驗的機會。

    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孩子也會懂得尊重自己,知道什麼是行為的界限。父母在平時的所作所為中已經給了他榜樣,他當然知道你希望他做什麼,不希望他做什麼。

    我曾經在《讀者》上讀到過一個故事:一個在教育孩子方面頗有心得的媽媽,一直對女兒施行「賞識教育」。對孩子的一切行為舉止,媽媽都是以誇獎和鼓勵為主。但是女兒高考完之後,發生了一件事,十幾個女孩想出去狂歡一夜,徹底放鬆一下。但這個媽媽斷然拒絕了,而且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女兒的很多同學輪番給她打電話求情,她就是不同意,理由是「女孩子絕對不能在外頭過夜」……看到這裡,我對這個媽媽的舉動有一些不理解:既然之前對女兒進行的都是賞識教育,那麼,一個你這麼賞識的孩子,為什麼到了這種事情上反而不信任她了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不是很贊成誇張地誇獎孩子。我認為對孩子的評價應該是由衷的,實事求是的。做得好就是好,不好的話可以適當鼓勵,但沒必要為了賞識而賞識,他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要誇,做得好的就誇得很誇張,不是很真誠。其實等孩子大一點了,父母真不真誠他們都能夠感覺得到。如果不是由衷地誇獎,孩子也會不願意接受。

    要信任孩子,信任他有享受成功和喜悅的淡定,也信任他有承受失敗和失落的堅強。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民國時,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她們都在十五六歲的年紀,一個個被父母送到遙遠的美國獨自留學。那會兒天高地遠,通訊手段又不發達,坐船前往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但她們的父親宋查理並沒有因此而縮手縮腳,怕這怕那,把女兒放在身邊做平庸的大家閨秀。他選擇信任她們,給她們接受更先進、更多元教育的機會,給她們走向更加精彩的人生的機會。結果,三姐妹在後來的人生道路上都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輝煌,她們對20世紀的中國產生巨大的影響,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而這一切的發生,是與父親宋查理最初的選擇密不可分的。100多年前的宋查理能做到,為什麼更自由、更方便的今天,作為父母的我們做不到呢?當然能。

    在有些事情上,父母首先放開了,孩子也會漸漸習以為常。月月剛到美國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很苦悶,她經常在博客上寫自己的失落和沮喪。尤其是第一次在美國過生日的時候,她寫:「難道我的18歲生日就要在異國他鄉孤獨地度過嗎?」我看到了這些,會給她打個電話安慰一下,但不會過分的詢問她、嬌慣她。因為我很清楚這是每一個初到國外的孩子都必須面臨的坎兒。結果她很快就調整過來了。生日那天,她會主動跟同學說:「請大家祝我生日快樂!」很多認識的不認識的同學,都會跟她說「生日快樂」;好幾個男生組成的樂隊組合,還跑到她樓底下給她唱生日歌……我相信女兒不會在大洋彼岸獨自沮喪,而她也就真的收穫了很多。

    家長課堂

    孩子的處事能力並非天生

    孩子對事情的處理能力是不是和天分有關?

    我覺得孩子長大後應對事情的能力有天性的成分,也有教育的成分。我小時候就不太會應對一些突發狀況,容易發慌。還記得10歲的時候,我經常早晨起來送弟弟去幼兒園。在路上遇到一個陌生人我都會慌張得要命。那時候父母也沒有給我們這方面的教育和訓練。所以有了女兒之後,我便有意識地從小鍛煉她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有很多事情我們不會過度保護她,也不會替她處理,她自己能做的,就放手讓她去做。這樣做她反而好像能發揮得更好一些,從小就比較能夠想辦法讓自己擺脫困境。

    上小學的時候,她因為丟三落四(這是她天性中始終難以改變的特點),經常晚上忘了寫作業,第二天一早起來才發現要交的作業一點沒寫。這時候我通常不會著急上火,我告訴她要自己想辦法處理,只是不要向老師撒謊。於是,她就在第一節課課代表收作業本的時候交上去,下課時再到講台上把作業本抽出來,利用課間寫點,第二節下課再寫點,等到第三節下課,她就寫完了,然後她便將作業本放回去。既沒耽誤老師批改作業,也沒有向老師同學撒謊,更沒受到老師的批評……諸如此類的很多事,她都能想辦法應對,等到她長大了,我們就更加完全信任她,我們相信月月可以處理更多更大的事情。

    所以,要給孩子更多的訓練和指導。即便他天性不是那麼善於處理各種狀況的孩子,他也會在實踐中「熟能生巧」,經歷的事情多了,孩子自然也就會最大限度地彌補和規避天性中這方面的不足。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