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第二章我不強求你成功,只要你快樂
    孩子的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是耐心與耐力的考驗。你要讓他每一個百米都跑第一,跑不了第一就大呼失敗,是非常不理性的觀念。童年階段「跑」在前面的孩子,並不意味著後面的漫漫長路他就能一直領先;童年階段起跑晚、或者跑得沒那麼快的,也未必不會在人生的中程或者後程拔得頭籌。

    1.放手是一種智慧—讓孩子選擇適合他的路

    父母不是只用一種思路看待人、事的人,孩子才能有相對多元的思維。用更豐富的頭腦和格局與這個世界相處;父母有不走尋常路的勇氣和自信,孩子才能更容易走上一條更貼近他自己天性的自在之路。

    就像這個世界上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沒有哪兩個孩子的個性是完全相同的。

    對待不同性格的孩子,教育方法應該是不同的。舉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對於男孩和女孩,在教育這件事上家長的方式方法就很不同。

    在培養教育男孩子方面,我一直覺得韓寒的父母是可以讓許多父母學習的榜樣。雖然有的朋友會說,「韓寒多反叛。幸虧有點才氣,可以寫書養活自己,否則憑他那種個性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不會反駁,但會在心裡悄悄地說:人家寫書的才氣也是父母盡力守護住的。正是因為父母努力為他保留住了他性格中最為突出獨特的部分,韓寒才能夠成為今天的韓寒—優秀的暢銷書作家,個性十足的賽車手,始終站在社會清醒面的公共知識分子,發出許多獨特的聲音,啟發大家對身邊的一切有另一種角度的

    思考……

    我欣賞韓寒,也經常在想,如果月月是個男孩,我不一定非得讓孩子去走一條傳統的路。當然,月月今天所有的一切,在有著傳統教育思路的父母看來,「很主流,很優秀,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她一樣,從小到大學習好,課外活動優秀,成功地申請到國外名校的獎學金,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但這一切,並不是我們強迫著孩子為了貼近主流教育思路而拚命搏來的結果,而是依據她本身的個性特點進行因勢利導、揚長避短的引導的結果—她並不是那種不走尋常路的孩子,相反,她可以在尋常路上走得很好,傳統主流的路比較適合她。

    從一上學開始,學習對月月來說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她不叛逆,不偏科,也不怎麼標新立異,上一個好學校對她來說很有吸引力。我曾經跟她交流過:我們要盡量讀一個好學校,這對你未來的發展會更有好處。這樣的想法她很認可,也願意為之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即便不去美國上耶魯,在國內讀個一流大學對她來說也沒有任何問題。

    但韓寒不同,他偏科,而且嚴重偏科,曾經因為七門成績不及格而留級。他適應不了學校的應試教育模式。如果非得強迫他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結果是可以想像的:未來社會上只會又多了一個應試教育的犧牲品,而少了一位特立獨行、頭腦清醒、眼光犀利的社會公民。

    韓寒的父親曾經說過,我們沒有培養韓寒,只是讓他自由發展。

    這句話我深以為然。如果孩子真的那麼叛逆,就是適應不了傳統的體制與價值觀,接受不了應試教育的束縛,那麼,放孩子一碼。他不一定要走大家都走的路,只要對他作好基本的道德教育,比如要誠信、正直、有責任感、有公益心……在具備這些基本品質的前提下,給孩子自由。

    如果我有一個男孩,我會非常注重培養他「闖社會」的能力和在各種環境下的生存能力。就像女兒那位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處理好申請美國留學的所有事情、進了耶魯一年後便不用家裡人承擔任何費用的男同學一樣,我相信他,即使沒有上大學,或者上的大學不是耶魯,他也會什麼事情都能獨立地處理,盡可能地不依賴父母,也會生存的很好。

    如果我有一個男孩,如果他的個性不適合應試教育我不會強迫他非得去上大學。我會考慮經常給他適當的鍛煉。比如在他十幾歲時,假期給他基本的生活費,給個充值的手機,「趕」他出去闖蕩10天半個月,讓他自己討生活。事實證明,「窮養男孩,富養女孩」的老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西方國家孩子很早就開始獨立,可以給我們一些借鑒。

    其實,在究竟什麼樣的路更適合孩子這個問題上,除了孩子本身,我覺得更重要的認識者和決策者是父母。現在許多父母都放不開,有時是不捨得,有時是不甘心,有時是覺得抹不開面子,所以即便孩子的個性不適合傳統教育體制,他們也接受不了孩子走一條不夠循規蹈矩的路。

    這反倒更加襯托出了韓寒父母的可貴之處—在給了韓寒基本品格教育的前提下,在韓寒實在很難適應應試教育的時候,他們放手了,讓孩子自己去闖。

    這關係到父母的素質和自我修養。只有父母不是那麼眼界狹窄的人,孩子的視野才能開闊;父母不是只用一種思路看待人、事的人,孩子才能有相對多元的思維,用更豐富的頭腦和格局和這個世界相處。父母有不走尋常路的勇氣和自信,孩子才能更容易走上一條更貼近他自己天性的自在之路。

    家長課堂

    選擇文理科的困惑

    我的兒子馬上要面臨選文理科的問題,為這個我們全家都跟著苦惱了很久。其實他的數學物理比較弱,文科強一點。但是他班裡的大部分男同學都選理科,「理科考大學好錄取,而且男生當然選理,只有娘娘腔才選文」,同學間的這種議論弄得孩子很苦惱。他不想太與眾不同,但如果真的選理,他在學習上又會面對更大壓力。您說我們該怎麼辦?

    月月在高中選文理科的時候,我們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她不怎麼偏科,但比較來說她的文科更好一些,而且她在寫作上很有優勢。我在選科之前就跟她說:不是大家都選理科你就要選理科,要選更適合你的。她點頭認同,但到了真正決定的時候她又變得非常猶豫,因為那時大家的普遍想法是「數理化特別不好的、理科讀不下去的才讀文科,文科不受重視,學習好的都在理科班」。而且當時文科班的現實情況是高手確實沒有理科班多,而月月正屬於那種「遇強則強」的孩子,必須得有很強的對手,才能激發出她更大的鬥志和幹勁兒。但我還是堅持鼓勵她選擇了文科,因為文科更適合她,這一點我看得很清楚。

    到了文科班以後,月月有一段時間比較失落,感覺沒有很強的對手,自己學得沒勁。我就一直在旁邊鼓勵她,用各種理性分析告訴她選擇文科對她來說利遠遠大於弊。後來,等她情緒慢慢平復了,也遇到了更強的對手,潛能都被激發了出來,如魚得水的時候,她悄悄地告訴我:媽媽,我們當初的堅持是正確的,也是值得的。

    我有個同事的孩子,也是在選科的時候,隨大溜選了理科,結果高考成績就不理想。他媽媽後來挺後悔地跟我說:當初真應該堅持讓孩子選文科,因為孩子化學物理不好,最終,高考丟分的也是這兩門。

    當然說到這裡,我不是鼓勵所有的孩子都去選擇文科,而是想提醒所有的父母:要給孩子一個啟髮式的多元選擇空間,讓他們明白,不能別人選什麼你也選什麼,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你,要選適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得相對優秀,相對快樂。

    2.人生是場馬拉松—輸在起跑線不可怕

    人生是場馬拉松,不能要求孩子在每個階段都跑第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如果孩子在某個方面不是特別擅長,父母著急也沒用。在孩子順其自然的成長中,慢慢發現他的特長和不足,因勢利導的幫助他們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或許更好。

    我去全國各地給家長和孩子做留學講座的時候,每次會場都座無虛席,而且都以家長為多。看著台下那一張張寫滿了殷切期盼的臉,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眷眷之心」。講座後接受家長咨詢時,除了正在進行留學準備的家長來和我交流各種問題,也有很多孩子還在小學甚至幼兒園的父母擠上來,一臉焦急地問:「我的孩子怎麼著都學習不好,怎麼辦呢?」「我女兒還在幼兒園識字數數就趕不上其他小朋友,以後我該做什麼?急人!」……

    每當聽到這樣的問題,我總是微微一笑:「急什麼呢?孩子現在不夠優秀,將來未必發展得不好……」一聽這個家長更急了:「一起跑就比人家慢,往後追起來不是更費力?!要是您的女兒也這樣,您試試?!」言下之意,是我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但我還真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月月小時候,真的是個比較普通的孩子,沒看出來她比其他孩子有明顯的突出,唯一相對突出一點的就是語言表達還不錯。但她數學很一般,我在前面也說過,她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偷偷看他們上課,她數數反應比很多小朋友都慢。這點連她的姥姥都忍不住提過:月月這孩子,算數挺慢的。我雖然一直很重視對孩子的培養,但那時候也沒有感到焦慮和慌張:人生是場馬拉松,為什麼要讓孩子在每一個階段都跑第一?為什麼要孩子的表現每一個階段都比別人強?大人都做不到的事,也沒有必要去要求孩子。那太累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如果孩子在某個方面不是特別擅長,父母著急也沒用。拔苗助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只是到了現實中往往就被急功近利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給迷惑了。在孩子順其自然的成長中,慢慢發現他的特長和不足,因勢利導地幫助他們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豈不是更好?

    孩子的特長和才能,即便父母不刻意地去找,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也會漸漸地顯現出來,只不過是花費的時間稍微長一些而已。在此期間,我們為什麼不能讓孩子稍微「平凡」一點兒?稍微「落後」一點兒呢?在有些時間裡,可能孩子不是拔尖的,但他或許在自由成長的過程中擁有了廣泛的興趣,而這為他以後的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以後,月月的數學表現一直都很一般。而我有個同事的孩子,從小就顯示出了非常強的計算天分,數學明顯比其他孩子好很多,這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天生就好。這讓很多當了父母的同事羨慕得不得了。儘管如此,我也沒有因為自己孩子沒有這樣好的數學思維而著急沮喪,只是覺得要在以後的教育過程中盡量幫女兒挖掘她的長處,不足的地方盡量補,但也不能要求一蹴而就,只要不太拉後腿就可以了。

    沒有哪個孩子是萬能的,面面俱到的。我的原則從來都是能幫到孩子的盡量幫—檢查作業、寫作文……但我也從來不要求她什麼方面都要得第一。英語不好不成,學琴不好不成,畫畫不好也不成……這類情況在我們家不會出現。月月學了一段時間電子琴,覺得沒有音樂天分,她也不是特別喜歡,我們果斷中止學琴。切記,要求過高或太急功近利,反而容易適得其反。

    喬布斯說過:放棄並不總意味著軟弱,有時反而是因為夠堅強,才能捨棄。把這句話和所有的父母共勉。

    家長課堂

    孩子在某階段表現平平並不意味著他以後平庸

    從幼兒園到小學,我好像一直沒有發現兒子有什麼過人之處。現在他都四年級了,還是成績平平,不上也不下,從課外我們也看不出他對什麼方面有特別的興趣。這些,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又不敢過分要求他、逼他,害怕激起他的逆反心理會更難辦。難道我就要一天天地看著他成長為一個平庸的人嗎?

    我想先說一句:當一個平凡的人有什麼不好嗎?有多少平淡的幸福和快樂是那些位高權重、有名有利的人所不能獲得和體會的。當然,同樣作為父母,你的這種心情我特別理解。每個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特別的存在,將來一定會有一番與眾不同的成就。但你的兒子才四年級,你就給他的一生下結論,是不是有些早?

    月月在耶魯有一個同學,也是她非常好的朋友。這個女孩現在在讀經濟,數學好得難以想像。一樣的考題,班裡大多數同學的分數都在四五十分的時候,她能考98分。還在本科時,她的數學就可以選修研究生的課程,並且成績遙遙領先。毫無疑問,這就是天賦。這個女孩說,她小時候沒有顯示出什麼過人之處,小學時成績平平,是到了初中以後,也不知道為什麼,她的數學一下子就好起來,她好像是突然開竅了。

    當然,這個女孩的天賦是非常非常突出的,但我想說的是:世界上什麼樣的孩子都有,某個階段表現平平並不意味著他以後沒有好的表現。看著我女兒長大的一些叔叔阿姨,現在聊起來,也說覺得月月好像是越來越好,小時候並沒有從她身上看出什麼特別優秀的特質。但是後來的發展,確實是一步步,越來越好。

    我認為這得益於月月所處的始終良性的被激發狀態。而這種狀態是因為周圍給她提供了始終良性的發展環境。不管是我們父母給她刻意創造的也好,還是她自己的運氣也罷,總之這個環境是有利於激發她潛質的環境,她有才華的那一面都被非常充分地激發出來了,並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和發揮。

    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孩子們沒有有能無能、有才無才之分,所有的孩子都毫無例外的是有能又有才的。應該在每個孩子身上找到他們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能力,並開發它、孕育它、培養它,使之充分顯露出來。」

    所以我覺得,與其感歎孩子的平凡,倒不如想想怎樣給他創造一個良性的激發和發展環境。這或許更為理性和現實。

    3.我不強求你成功—快樂比成功更重要

    女兒現在所走的這條路,是符合我的認可和期待的。她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那麼功利,不那麼短視,對人生和生活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和追求。這條路,可能不太符合很多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標準,但她自己認為充實而快樂,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女兒進了耶魯之後,雖然所學的專業是經濟學,但因為她的興趣是寫作,所以她也兼修了很多跟英語寫作有關的課程。她也經常往校刊投稿,談她對中美文化的一些比較和認識。

    她曾經在校刊上發表過一篇關於哈佛女孩的文章,在讀者中引起了不錯的反響。通過分析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成長求學經歷,女兒表達了她對中國學生到國外讀名校這種現象的觀察和看法。在她看來,現在中國人有意無意地在「玩」或者說「運行」一種規則,給孩子從小就確定一個「進國外名校」的目標,然後照著這個目標刻意地訓練打造孩子,直至把孩子送進名校的門檻。在這種遊戲中,名利雙收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所以,那些上了名校的中國學生,在大學畢業後絕大多數進了投行、世界五百強大公司,只要還想在大眾的「成功」標準體系中獲得認可,這是他們必然的選擇。

    進大公司,進大銀行,既可以滿足父母和自己在國內普遍的評判標準內的「成功」虛榮心,又能得名得利,「何樂而不為呢?」月月說,只是,這卻與外國名校當初錄取他們時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馳了。在這些名校的理念中,他們希望自己的學生在大眾中是一個有充分而完整的自我意識的人,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有自己的理想和理念,而不是大家追求什麼我就去追求什麼。他們想選擇非常有自我的人,但實際上選擇到的不是這樣的人,而是已經把他們錄取規則研究得很透徹,按照規則做針對性的準備,非常善於在「規則」內自我營銷的人。進入名校之後,他們又開始研究下一套規則,比如如何才能提高進入投行的可能性,如何才能獲得世界五百強公司的青睞,再作針對性的準備……這是一個循環,千篇一律的模式,而目的是在名利的金字塔上越爬越高。

    關於這種現象,女兒在文章中最後呈現的是一種反思的態度。她認為這並不是很好的現實和心態,在這種遊戲規則中,這些留學生實際上都是被相對功利和盲目的心態所驅使,越是名校,這個小圈子裡的人,目的性就越強,本真的東西就越少。他們或許非常善於包裝自己,營銷自己,但同時也失去了更多真正的自我。

    月月後來告訴我,當時這篇文章寫完之後,她還猶豫要不要發表,因為畢竟其中的有些觀點肯定對中國留學生來說有點「刺激」。但後來文章還是在教授的鼓勵下發表了,她也並沒有發現有多少中國學生給她反饋。針對這種情況,月月跟我分析說可能是中國同學即使看了,他們也不會向作者本人說什麼。他們的態度是「你愛寫什麼寫什麼,我只要得到我需要的東西就行了」。

    在這個問題上,我的看法是和女兒一致的。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教育正在進入一個圈子和模式,那就是「追求成功」。而究竟什麼才是一個孩子的成功呢?在人們的普遍認識中,當然是「學習好,進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要麼很有名,要麼很有錢,最好是又有名又有錢」。包括我自己的女兒月月在內,身邊認識她的人都認為她「特別成功」,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她走過的求學路正好符合很多人對孩子的期待。

    她決定去《大西洋》雜誌工作時,國內很多朋友都問我:這個工作是不是掙錢特別多?我說沒有,前期還需要我們補貼呢。聽到這話的人往往都會半信半疑地看著我:不是掙錢特別多,那幹嗎還要去啊?

    我也希望孩子成功,但這個「成功」的含義恐怕和很多朋友眼裡的「成功」有所區別。我也希望她上有名的學校,但那是為了能塑造她更優秀的人格,能讓她擁有更國際化的視野,讓她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會對她以後的發展有好處。而耶魯,確實在塑造她的人格、促進她心理的健康成長,以及加強她對社會的責任感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這個我很期待,可能其他家長也很期待。到大學畢業為止,可能我對學校給孩子帶來什麼的期待與其他家長是重合的。但是下面呢?就未必能重合了。

    月月找工作時,我不希望她被絕大多數人都在追逐的薪水、名聲、虛榮心所左右,我希望她能靜下心來問問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我希望她遵從自己的內心,有自己的追求,並且為這個追求付出努力。只要是基於內心的熱愛,不管她選擇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我都支持。如果她是因為喜歡而選擇投行,我肯定也支持。

    很多人也問過我,既然女兒那麼適應國外的學習生活,那為什麼她沒有像國內的很多人一樣本科畢業再繼續讀研究生?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月月沒想繼續做學問。在國外,如果大學本科畢業之後還會選擇繼續讀書的人,大部分都是想繼續做學術研究的。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就會本科畢業後直接工作,因為在工作中的學習一點都不亞於在學校裡。也有人在工作幾年之後選擇重新回到學校讀書的,那是他們在工作的實踐中意識到了自己需要在哪方面進行強化和補充。而女兒現在經濟學專業畢業,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優秀的記者,記者工作是需要大量實踐經驗的。所以她沒有選擇考研。這種做法不盲目,不是為了多拿一個學位而去讀書,而是我需要什麼再去讀什麼。

    在和很多朋友交流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也都會感慨:現在的孩子,如果拋卻名利這些外在的東西,你問他真正想要什麼,他未必能答得出來。

    我覺得這跟我們現在的大環境有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人去引導他們發掘自我。所謂的「好」都是外界給的一些肯定:成績、學校、面子、名氣……他們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就是向其他人證明自己,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整個社會的大趨勢都是如此,家長不由自主地被裹挾其中,孩子自然也會隨著家長的選擇走。否則可能會面對很多的不認同,很多的質疑和不理解。

    女兒現在所走的這條路,是符合我的認可和期待的。她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那麼功利,不那麼短視,對人生和生活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和追求。這樣一個結果的產生,應該是父母從小就開始影響和培養的,一路走來,我覺得不容易,也不輕鬆。

    她很小的時候,我並沒有特別強烈地去影響和引導她,因為我覺得我沒有辦法要求孩子在那麼小的時候就完全脫離現實的大環境,走一條完全不同的路。況且她在應試體制裡好像適應的也還可以,所以我就盡量幫她選擇比較好的學校,包括她生活的環境、周圍的朋友,我們都很注意觀察和甄別,我們還要幫助她緩解應試教育帶來的巨大壓力,讓她在這種體制中保持相對優秀的位置,那樣她就會相對快樂。我們同時也注意培養她其他方面的素質,而不是一味只要求考試成績的優秀,幫她在一個從眾的環境中保持住盡量完整的自我。這樣才會有利於她以後做出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在她到了一定年齡,形成比較完整的自我意識以後,再鼓勵和支持她有自己的追求,對人生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更要有社會擔當,走一條適合自己的「成功」的路。

    家長課堂

    「內秀」是「優秀」的一部分

    讓孩子相對優秀,他就會相對快樂。我非常認可這種說法和做法。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養成「優秀的習慣」是不是也很重要呢?

    看到你提出「優秀的習慣」,讓我想起了一個關於「優秀的習慣」的故事。

    有一天,電視台在播出一檔當下比較熱的求職節目。節目中有一個前來求職的女孩,畢業於國內一所名牌大學的德語專業,她現在在一家很小的德國公司做總經理助理。女孩在自我介紹中強調:自己從小就是一個追求優秀的人,也是目標性很強的人。只要自己定下的目標,她一定會憑自己的努力實現。比如小學畢業時她想上一所很好的中學,就拚命學習,結果她的目標實現了;大學的時候她覺得自己應該不僅僅學習成績優秀,還應該在學生會活動方面有所作為,結果果然獲得很多獲獎證書。大學畢業後,她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有著很高的預期和追求,認為自己應該在所從事的行業裡盡快成為一個卓越的人,所以,她覺得目前的職位對她來說沒有足夠的施展空間,所以她想跳槽,便來求職節目找機會。

    在她的自我介紹中,有5個字反覆出現,那就是「優秀的習慣」。

    在節目的進行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向現場的招聘達人展示求職人目前的工作環境。這個女孩展示了一段視頻,那是她所在的那家德國公司的辦公室。只不過視頻中的辦公室空蕩蕩的,幾乎沒有人在工作。這時有招聘達人問她:你們老闆同意你這樣給人看工作場所嗎?女孩非常自得的回答:「老闆不知道拍攝這件事,我跟部門經理打了招呼,他同意了。」她此話一出,招聘達人的燈全滅了。

    女孩哭了,哭得很委屈。可能一直到最後,她也沒弄明白自己失敗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我看了這段節目之後也覺得很不舒服:如果這個女孩子真的有所謂的「優秀的習慣」的話,那她應該對曾經服務的公司有一種尊重,對於公司隱私的尊重,在老闆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拍攝辦公室,這其實是在利用別人對她的信任。如果她在這家公司可以這樣做,那去另外一家公司遇到類似的情況,她依然可能會這麼做。我想,在這個女孩從小到大「優秀的習慣」中,缺少了道德約束和底線這一課。

    讓孩子養成優秀的習慣,父母的這種想法我覺得無可厚非。但是這其中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不要只拿一些外在的東西來評價孩子是不是「優秀」:學習能考第幾名,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才藝,上一個多好的學校,能拿多少獲獎證書……我覺得父母更應該重視孩子的「優秀」部分,是「內秀」—孩子是不是正直,有沒有正確的自我約束與追求,內心對自己的行為界限有沒有道德的界定……如果孩子能夠在「內」、「外」兩方面都養成優秀的習慣的話,那才是父母真正的成功。

    4.理性叛逆沒那麼可怕

    有時候作一個與眾不同的選擇,孩子也會有壓力。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給他適當的指導和鼓勵,鼓勵孩子作自主的、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從眾的、不適合自己的選擇。

    我也是在看過一些教育孩子的書之後才知道,孩子在青春期能夠理性叛逆是件好事情。這表示孩子有獨立思考、質疑權威、不盲從的能力。而這個,恰恰是我們的傳統教育所缺乏的。

    一般來說,在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往往不能適應孩子的「不聽話」,「跟父母對著干」,所以對孩子的與眾不同的想法一律進行打壓。但其實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理性叛逆:「爸媽說的也不一定對。你可以提出你的想法,說說你的理由。咱們可以來辯論……」

    月月青春期時,我們從沒有特別地強迫她做什麼,都是比較平靜地跟她交流。凡是比較重要的選擇,我們會比較注意給她一些選擇的權利。比如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我和先生建議她選文科。她不理解:「為什麼?我的理科成績不是那麼差。大家都認為學習不好的學生才去文科班呢。」我們慢慢給她分析:「我們之所以建議你學文科,是因為你的興趣在文科,特長也在文科。你的理科成績雖然也可以,但再往上走,你不會是那種特別頂尖的學生,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出國,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另外,你喜歡社會活動,文科班壓力相對小,活動和學習比較容易兼顧……當然,如果你非要選理科,那也可以。但是你要承擔相應的後果,我們不替你承擔這個責任。」

    即便是經過了清楚的分析和權衡,最終選擇了文科班的女兒在剛去文科班的一段時間裡還是很不快樂的。因為有幾個和她一起去文科班的同學,待了兩個禮拜又回理科班了。這讓她覺得沒意思。她學習的時候喜歡有實力相當的對手彼此競爭,這樣能激發她的鬥志。而到了文科班後,她的對手比較少,所以她比較失落。當時的文科班裡有兩個比他成績好的同學,一個回理科班了,另外一個也開始動搖。女兒還跑去可憐巴巴地跟人家說:你可千萬別走,走了我更沒有夥伴了。

    其實她是需要競爭的夥伴,需要一名在同一戰壕裡戰鬥的戰友。

    有時候作一個與眾不同的選擇,孩子會有壓力。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給他適當的指導和鼓勵,鼓勵他作自主的、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從眾的、不適合自己的選擇。儘管這不是太容易。父母還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自己所能夠提供的一切幫助,為他的理性叛逆加油打氣。

    月月大學畢業選擇記者這個職業,也面臨過和文理分科很類似的情況。因為她的專業是經濟學,所以同學間在交流求職情況時說的最多的是「我被摩根士丹利錄取了」,「德意志銀行給了我offer」……這樣的結果,會在同學間得到讚美和羨慕;月月做出從事媒體工作這個最終的選擇,是很孤獨的。而且她也動搖過,彷徨過,因為在媒體行業求職也不是那麼容易。她也去參加過投行的招聘會,高盛銀行的考試她也參加過,但後來她告訴我們還是不行,因為她對那些沒有熱情,所以沒有辦法很投入地複習。

    這個時候,我也告訴她:我不希望你去投行,那個不適合你。

    當她的選擇得到了父母的鼓勵和認可,女兒很欣慰。覺得自己不孤獨了,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的背後,站著永遠支持她的爸爸媽媽。

    家長課堂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我的兒子4歲半,外向、活潑、性格很open,剛上幼兒園時幾乎沒有經歷過什麼適應期,和班裡的許多小朋友成了好朋友。但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他遇到了難題:他自己喜歡輪滑,但幾個和他關係很好的小夥伴都去學了畫畫。他不怎麼喜歡畫畫,但他告訴我他也想去繪畫班。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好朋友都在那裡,如果自己不去,大家就不跟他一起玩了。面對這樣的情況,該怎麼引導孩子「理性自主」呢?

    我記得從某本教育書上看過:從4歲左右起,孩子開始能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自我評價做出某些選擇。看來你們家小傢伙做出和小夥伴一起報繪畫班的選擇的原因是出自他「做什麼事情都和小朋友一起,小朋友才會和自己玩」的「經驗」。這種「經驗」是每天在幼兒園和小夥伴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的相處慣性給予他的。所以,雖然自己不怎麼喜歡畫畫,他也還是選擇繪畫班,目的是為了和小朋友在一起。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的經驗是:父母不必為了孩子的這種「盲目」選擇過度擔心,每個人作選擇的能力,都是在無數次或對或錯的選擇中累積起來的。只有在不斷地嘗試、體驗、判斷和選擇中,孩子才能學會如何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在我們的教育中,孩子往往從小就被放置在一個「隨大溜」的環境中,往往只有那些遵從大多數人選擇的孩子,才被視為「乖,聽話,規矩」。我每年都能遇到不少單位新招聘的大學生,和他們一起工作,有一個深刻的感受,就是我們培養出的孩子很少有良好的逆向思維的,大部分人的思維都被「從眾」心理捆綁著,工作中有發散性思維的時候很少,相對來說也缺乏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做圖書選題時很難做出比較出彩的東西。

    父母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創造獨立思考、獨立體驗和獨立選擇的機會。既然孩子做出了他的選擇,雖然父母從理性成熟的角度看認為這個選擇對孩子不合適,但也不要生硬地否定孩子。不妨同意他的選擇,然後讓他自己去實踐、體驗自己的選擇。也許因為和小朋友友誼的延續和滋養,你的兒子會在繪畫班中重拾對畫畫的興趣;也許過一陣子,他自己會發現和小朋友友誼的延續不一定需要通過和他們在一起學任何東西這種方式。他學輪滑,小朋友學畫畫,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他們的友誼仍然可以像過去一樣深厚;也許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受傷,或者是友誼的傷,或者是興趣的傷……但這些都沒關係,關鍵是我們讓孩子自己選擇了,而孩子也會在體驗自主選擇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到許多東西。對我們「把孩子培養成獨立自主、有主見、肯負責的人」的長遠目標來說,這個過程是必需的。

    我們鼓勵孩子理性叛逆,最終目的是什麼?

    第一,我只希望她將來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用越大越好。孩子將來能掙多少錢,社會地位有多高,這並不是我教育的終極目的。

    第二,我希望孩子做她喜歡的事情,她擅長的事情。有社會擔當,同時生活得快樂。

    5.父母也要「指手畫腳」—盡早幫孩子作好規劃

    大部分孩子都不能比較早地有自我意識,家長如果根據孩子的特點幫他作規劃,就能讓孩子盡可能地走上一條適合他的路,而且走得比較順。否則,在走過很多沒必要的彎路之後,很多事要在孩子和家長經歷了之後才明白,但為時已晚。

    幫孩子作規劃,是一件從孩子很小父母就應該做的事情。關注他的天性,觀察判斷他是何種個性的孩子,適合往哪個方面培養,因孩子的天性而利導。

    而到了青春期之後,這種規劃的「目的性」就要更強一些,許多關乎未來的事情都要在這時候做出選擇:他適合學文科還是理科,適合在國內上大學還是往國外發展,如果在應試體制裡,他的適應度、生存能力如何,他人生該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會更順暢一些……如果這個階段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孩子可能會失去一些機會。因為大部分孩子都不能比較早的有自我意識,家長如果根據孩子的特點幫他作規劃,就能讓孩子盡可能地走上一條適合他的路,而且走得比較順。

    月月還在讀初二時,我和先生就基本定下了讓她出國唸書的想法。因為從對她的觀察和判斷來看,她的個性可能還是更適合國外的教育體制,到了國外,她可能會比在國內發展得更好。但那時候,這也只是一個想法,至於什麼時候出國,去哪個國家,還不是特別清晰。因為從我們認識和接觸的人來看,去國外留學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研究生階段才出去的。直到我看了《哈佛女孩劉亦婷》那本書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還可以在國內直接申請國外的本科。

    哈佛女孩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月月去國外讀本科的想法也在我腦海裡越來越清晰。我把這個想法跟當時在上初中的她交流,她說挺好的,她願意出國,但她自己也沒有特別主動地去考慮這件事,因為覺得時間還早,再加上那時候的大環境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留學熱,本科能出去已經覺得是比較稀少的了。

    雖然關於出國留學的很多細節還沒有釐清,但從月月上初中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持續為這件事作準備了:她一直在上新東方的英語輔導班,一共上了十幾個,口語、新概念、托福……沒斷過。實事求是地說,這些班確實幫了我們很多忙。而且在學英語方面,我們從來沒給女兒定過硬性的指標—必須考多少分,必須考出多少級—從不給她設立目標,不讓這些東西給她沉重的負擔。只是想讓這些培訓班給她提供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上完一種課,能學到多少是多少。新東方有很多有趣的老師,上的課也不枯燥,所以她很願意去,每次回來都感想一大堆。另外,從小學到初中,我們一直給她請英語家教,一直給她報名參加英語夏令營和冬令營,但從來不讓她參加考試輔導型那種,因為學校的課業已經夠重了,這些只要保證在給她一個放鬆身心的基礎上,提供一個英語環境就可以了。

    後來,我在看過了一些關於去美洲或者歐洲讀書的書之後,又綜合了許多我們從國外的朋友那裡瞭解的信息,還是決定讓月月直接去美國讀書。因為她直率、單純、對陌生事物好奇和熱情的個性比較適合在美國學習、生活。而且,當時她在人大附中的一個師姐去了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還出了書,那書我也買來看了。看完後,更堅定了我讓她去美國讀書的決心和信心。

    至於後來,月月沒有按照原計劃去美國讀本科,而是直接去那裡讀了兩年高中,然後進入美國大學。這也證明了計劃和變化結合,才是成長和未來的精彩之處。

    父母幫孩子作好規劃非常重要。在中國,除了那些天生自主意識特別強的孩子,一般孩子都不能比較早的給自己作規劃。而父母是過來人,知道社會潮流,瞭解孩子的優、劣勢,所以應該根據孩子的特點幫他選一條適合他的路。

    孩子也跟大人一樣,有從眾的心理和趨勢。因為從眾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不會承受什麼環境或心理壓力。但我認為一到這樣的時候,父母應該站出來,為孩子把握好方向,避免他去走一條從眾但是並不適合他的路。

    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這都是重要且必要的事。

    家長課堂

    讓孩子愉悅地接受父母的規劃

    該如何處理孩子的自主性和父母替他規劃之間的矛盾呢?因為有時候我們給兒子提建議,他總是不願意接受。

    其實在中國,大部分孩子的自主意識出現得都不是那麼早,在應該為許多關於未來的事情作選擇判斷時,孩子往往自己還沒有這種能力,這時候就需要人生閱歷更為豐富、思維更為成熟理性的父母幫忙。

    如果孩子產生逆反,那也只是他心理上強調自我存在的脫離意識在作祟。我一直都習慣於理性地跟女兒對話,把每一件我們面臨的事情、可以作的幾種選擇都清清楚楚地跟她說明白,也把每一種選擇的利弊,對未來所起的作用全部都給她分析清楚。然後告訴她:爸爸媽媽並不是非要強迫她作某一種選擇,我們只是從更利於她發展的角度出發,給她一個建議。至於最後選擇哪條路,還是由她自己作決定。她只要真的決定了,我和她爸爸也不會反對,也會盡我們的全力幫助她。她只要承擔所有選擇導致的結果就好。

    我記得在原來的單位,我有個同事的孩子,從小到大成績一直很好,高考前他自己跟香港中文大學聯繫,說想去那邊讀書。那時候還不像現在,香港的大學還沒有開始來內地招生。香港中文大學很快給了他答覆:「沒有什麼別的要求,只要你在內地能考上北大,我們就要你。」結果這個男孩真的考上了北大,順利地上了香港中文大學。當時我就發現,這個孩子就屬於自主意識比較強,而且比較早熟的那種類型,他能夠在高中階段理智而清醒地為自己的將來作選擇。有這樣的孩子是父母的幸運,可以少操很多心。

    只是這樣的孩子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的孩子還是需要父母基於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綜合判斷給他做出規劃。為了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任何規劃父母最好以建議的形式提出,並且告訴孩子:最後的決定還是由你自己作。這樣他就不會覺得自己不受尊重、受父母擺佈了。任何事情,只要跟孩子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要相信孩子的判斷和選擇能力,他們往往會選我們希望他們選的那條路。

    6.同理心—學會處理孩子購買要求的藝術

    不要讓孩子覺得什麼要求都能滿足,也不能讓他感覺自己的要求總是被拒絕。這是一個需要父母學習並掌握的「度」的藝術。

    身為父母,肯定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琳琅滿目的商場裡,孩子看上了一件東西,無論如何不肯走,哭著喊著就是要買……此時的父母,只要是比較理性的,一般都會感到左右為難:買,這件東西未必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而且如果一味地滿足孩子這種隨意性的購物要求,他就知道了這種賴著要的方式可行,以後難免會故技重演;不買,強硬地把孩子拉走顯然不太合適,生硬的拒絕會影響孩子的情緒,也會影響親子關係。

    從小,月月提出買東西的要求時,我的態度都是比較中庸:不會先著急拒絕她,也不會太著急答應她,而是先問問她為什麼要買這件東西。「你是真的需要嗎?還是有什麼別的原因?」如果她真的需要,不管是學習的需要還是玩的需要,我一般不會在這方面作太嚴格的限制。一般就買給她了。

    只是,對於孩子的購物慾望,家長也不要不加限制的滿足。現在我周圍有很多親戚朋友,家裡經濟條件不錯,又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無論孩子要買什麼,都是無條件地立刻滿足。有時甚至孩子還沒要求,父母已經把無限多質量上乘價格也很上乘的物品堆到孩子面前了。他們總是覺得:我小時候沒穿過好看衣服、沒玩過好玩玩具的遺憾,絕對不能在我的孩子身上重演。

    但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我並不認為這樣做就是對孩子好,疼孩子。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小孩子也一樣。對孩子的慾望有限度地滿足,讓孩子慢慢懂得,並不是所有東西都唾手可得,要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調節對一件東西的渴望與能否得到間的平衡。這是孩子遲早都要上的人生一課,為什麼不從童年時就慢慢給他們熏陶呢?

    況且,有時候孩子買東西有他的盲目性。比如每個孩子可能都會有一個階段,特別特別迷戀某一樣東西。月月有段時間就特別喜歡芭比娃娃,有事沒事總拉著我去買娃娃。我會隔一段時間帶她去一次商場,有時買,有時不買。幾乎每一個娃娃買回來之後,她都會非常高興,給娃娃穿衣服梳頭,和娃娃說話,給娃娃佈置房子做飯洗澡,陪伴娃娃做遊戲……玩得津津有味;不買的時候,我一般是帶她去商場看過之後,告訴她:「媽媽知道你覺得娃娃是越多越好,可是我覺得這次的這些和家裡現在有的差不多,而且娃娃很貴,咱們不可能每次都買,只能過一段時間買一次。」因為她從小也是相對比較理性的孩子,所以每次我跟她這樣說的時候,她覺得能接受,也不會哭鬧。

    所以,怎麼對待孩子的購物要求,要根據家庭具體的經濟情況,還要看孩子的接受程度。我見過那種物質慾望不那麼強烈的孩子,跟爸媽說要一個什麼東西,父母要是不同意,就算了,他不會有特別強烈的反應。我也見過不給買就撒潑打滾誓不罷休的孩子,可能他覺得不給買是父母無視自己的興趣和情感需要。父母滿足還是拒絕孩子的要求?如果拒絕要如何拒絕?這是一個如何把握「度」的藝術。不要讓孩子覺得什麼要求都能滿足,也不能讓他感覺自己的要求總是被拒絕。拒絕的時候,父母要講出自己的道理,讓孩子能夠接受,讓他明白:父母不是萬能的,不是你所有的要求他們都能滿足,孩子要體諒大人。

    不要低估孩子的「理性」程度。一件事情,只要父母跟孩子把話講清楚,而且有道理有根據,孩子其實是可以接受的。並不一定只要遭到拒絕就肯定會大哭大鬧、耍賴,孩子的世界裡也有道理和秩序的概念,只不過這些對他們來說相對是懵懂的,是潛意識裡的,不像成人世界裡的那麼明顯而已。

    當然,讓孩子體諒父母的前提是父母也能體諒他。如果看到他對某件事物的興趣真的那麼強烈,父母要盡量跟他有同理心,換位思考下孩子的感受,然後再決定是滿足還是拒絕他。這樣即便是因為客觀原因拒絕孩子,相信你跟他陳述理由的時候,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站在他的角度的同理心,他會比較容易接受拒絕。而如果你基於同理心願意滿足他的要求時,孩子也會覺得更加快樂,會覺得父母把他的需求當回事兒,他得到的就不僅是物質方面的滿足感,更多是情感上的安全。

    每一次關於買東西的「鬥智鬥勇」,其實也是一次父母與孩子間獨一無二的情感互動。有心思的父母,不會錯過任何一次類似的機會。這是你和孩子間特有的寶貴財富,他長大後都會記得。而且互動過程越「精彩」,孩子會記得越清楚。如果父母處理的好,會讓孩子一生受益。

    不僅是芭比娃娃,對於女兒在成長中每個階段的興趣和關注點,只要是經濟條件允許,我們都會盡可能地滿足她。她上初中時有段時間非常喜歡集郵,我不但花了很多錢給她買郵票,還托關係或者自己到郵局去排隊幫她買一些比較少見的郵票。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她還有很多關於郵票的交流和探討,甚至慢慢連我自己都喜歡上集郵這件事了。

    這件事她後來也在作文裡寫過,謝謝媽媽曾經那麼投入地幫她集郵,很感激媽媽那麼關注、支持她的興趣。我讀過之後很感慨,我們用心為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他們都會記得。而他們和我們在其中獲得的愉悅和滿足,是花再多的錢都買不到的。

    家長課堂

    為孩子留一些溫暖的記憶吧

    我的女兒現在只有1歲半。關於教子,我也是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很多書上都說:孩子大概在三四歲的時候,記憶會有一次「清零」,她往後記得的都是4歲以後的事情。而且就算她的記憶不會發生清零,小孩子的世界裡要發生那麼多的事情,他們的興趣什麼的又變化得那麼快,她真的能記住大人在她小時候為她做的一切嗎?

    給你講個真實的故事吧。不是月月的,是我的。

    我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那個年代的小孩,都沒什麼玩具,讓父母買玩具更是不能輕易提的事情,只能自己想辦法找一些不需要花錢的娛樂方式。我一直到現在都清楚地記得自己小時候收集過糖紙,收集過煙盒,玩過豬和羊的腳骨頭—拐……我們把塑料的糖紙用水弄濕,想辦法壓平,一張張夾在書裡,特別好看。我們還把各種各樣的煙盒拆開,放在床褥子下面壓平,再找本大雜誌把它們夾起來,然後很多小夥伴在一起,互相翻著看,就像顯擺各自的「影集」。

    當時,我的姑姑在廣州工作,我在最迷戀收集煙盒的時候給她寫了一封信。大意是我現在在收集煙盒,您能不能幫我找點廣州的煙盒之類。其實本來寫這封信我沒抱太大希望。但兩個月後姑姑真的給我寄來一大包煙盒。我打開包裹的時候興奮極了!心裡對姑姑充滿了感激。那種感激不僅僅是因為她為我找了那麼多漂亮的北京見不到的煙盒,更重要的是,我覺得自己的需要在大人那裡得到了重視和尊重,這對孩子來說是天大的事。

    不要懷疑孩子的記憶力。所有讓他們感覺到溫暖的瞬間,都會留在他的記憶深處,真的。

    7.受歡迎的家教—給女兒一個學習的榜樣

    我堅持給孩子請家教的原因很簡單:給她一個學習的榜樣。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一直到初中,我一直堅持給女兒請家教,沒有中斷過。有的朋友和同事知道了,善意地提醒我,一直這麼給孩子請課外的老師會養成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惰性,容易讓孩子覺得如果課上學不會什麼東西也沒關係,反正不會的、沒注意聽講的、聽不懂的,都可以回家去問家教。很多家長也會給孩子請家教,但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成績,一旦短期內成績不能明顯提高,就放棄不請了。聽到這些我還是習慣地笑笑,不做聲,然後繼續堅持自己的做法。

    我是個固執己見、頑固不化的媽媽嗎?自認為不是。是我不懂得朋友們規勸的道理嗎?當然也不是。我之所以一直堅持自己的做法,是因為自己決定給孩子找一個家庭教師的初衷便不是讓他來監督、指導、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我另有目的。

    這個目的很簡單: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榜樣。

    因為原來在北大出版社工作的緣故,我有很多機會可以瞭解和接觸到北大的學生。從月月三年級的時候開始,我給她找的家庭教師幾乎都是北大的學生。能考進北大的孩子,擁有比較優秀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相信這是幾乎沒有人質疑的事實。我就是想給女兒找一個這樣的榜樣放在她身邊,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榜樣的力量要遠遠勝過父母的引導。想讓孩子變得優秀,就要想辦法讓她和優秀的人接觸、交往、交流。如果周圍沒有或者缺少這樣的人,想辦法給她創設這樣的環境。

    我還記得我們請家教最多的科目是英語和數學。在每一個老師來給月月上課之前,我都要事先把這個學生的基本情況瞭解清楚,然後講給月月聽:

    這個姐姐很厲害,曾經是哪個省的文科狀元;那個哥哥的英語非常好,曾經得過某某比賽的第一名……她聽了會很羨慕,還會表決心:「我也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這時我會適時地鼓勵她多跟這些哥哥姐姐交流,觀察他們的優點,向他們學習,爭取5年後的自己也可以像他們那樣優秀,甚至比他們更出色。

    這招對好強的女兒很管用。於是每次家教上完課之後,她都要興致勃勃地跟我交流半天,媽媽,這個姐姐什麼地方好,那個哥哥哪個方面的能力讓我很欣賞、很嚮往。她仰慕他們,由衷地想像他們那樣優秀,也就會很用心地上家教課,很用心地學。每次學完都會很愉快。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另外,我從來沒有給家教老師和女兒規定過上課的具體目標,從來不會告訴來上課的老師我的孩子哪個方面需要強化補習,也從不規定月月上完家教課之後成績必須提高多少分。第一個家教老師來家時我就告訴她:「我請一個姐姐來給你輔導英語,但是上課的內容不是課本,不是教科書,而是到書店,挑你自己感興趣的書,回來讓她和你一起讀,因為姐姐的英語很棒,所以能給你很大的幫助。」我們跟孩子明確:「爸爸媽媽非常希望有人跟你交流、聊天,但在英語方面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找一個人回來陪你交流,跟你聊天,你有不會的、不懂的還可以順便問她。」這樣一來,本來就喜歡和人交流的月月就非常樂意接受。

    於是,雖然我們請家教的初衷不是為了提高女兒的學習成績,但對於有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意願的女兒來說,得到了父母這樣的幫助,而且不帶任何嚴格的成績要求,這反倒會對她的學習起到正向的促進作用。同時,她之所以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排斥家教,是因為她不厭惡學習。不厭惡學習的原因,是她在學習方面一直處在相對優秀的位置。這和我們一直堅持的「相對優秀,相對快樂」的培養目標是相輔相成的。

    漸漸地,女兒非常習慣並且非常享受每週兩次的家教時光了。到了初中的時候,她還會經常對我評價,哪個哥哥很會教,方法很靈活;哪個姐姐用有趣的故事來促進她對英語單詞詞源的瞭解,讓她很感興趣等等。我還記得曾經有一個女孩主動跟我說:「阿姨,我覺得月月已經不需要再教了。」我去徵求女兒的意見,她想了想,說:「還是請吧,我已經習慣了。」

    她把這些優秀的哥哥姐姐當成了海闊天空地聊天、互相交換思想的朋友,當成了可以學習的榜樣。我最想看到的結果,果真在女兒身上發生了!

    家長課堂

    孩子反感請家教該怎麼辦?

    我也想給女兒請一個家教,但一提這個事她就非常敏感和反感。我該怎麼說服她呢?

    孩子對請家教這件事情反不反感,可能還是和家長請家教的目的有關係。如果你請家教的目的就是想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那家教老師的教課內容自然是和學校教育如出一轍,無非就是對孩子學習科目的不斷強化和補充,孩子在學校面對的是這些,回到家還是這些,他自然會產生被不斷重複的課業壓迫的感覺,會害怕,會厭煩。

    我一向不反對給孩子壓力,但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給他適度的壓力。這就像拍皮球比賽,如果在合適的範圍內向下拍時多用點力,那皮球自然會彈起得更高,而且不會脫離你的控制範圍。但如果向下拍的力氣過大,那皮球很有可能就會脫離你的控制。可能會彈得很高、很遠,但比賽,你輸了。

    所以,首先家長自己要明確對於請家教這件事寄予的期望和目標,如果你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成績和考試排名,那不妨跟孩子說清楚,沒有回家後繼續被人監督責令學習的壓力,我想孩子是很願意多一個在聊天中就可以學習很多東西的朋友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