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恩·凱普蘭(BrianCaplen)英國《銀行家》雜誌主編
銀行的生存之本是儲戶的信任和有效的監管
銀行要贏得儲戶的信任,第一,要公正對待所有的儲戶。英國銀行推出的很多金融產品中,銀行考慮的只是短期利益,而不是與儲戶的長期關係。第二,在銀行內部還需要實行很好的監管,銀行的員工要意識到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維持整個機構的公正,而不是只關注短期利益。最近引起關注的一件事就是,與銀行脫節的銀行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他們瞭解銀行業務,但缺乏危機意識。因此需要確保銀行董事會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質詢與監管執行總裁或主席關於銀行的經營策略,加強銀行的危機管理。
外部專家不應該對銀行業務產生較大影響,他們不應該考慮銀行是更多地向抵押貸款業務發展還是向儲蓄銀行發展,這些是管理人員的任務。他們需要監控戰略,需要評出哪些是穩定的業務戰略,或者評估增長是不是太快。因為銀行在危機爆發之前往往會發展過快。他們應該向銀行員工詢問他們的獎金如何,比如他們的獎勵是不是基於短期利益而不是長期利益考慮。
很多人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認為,銀行沒有受到很好的監管,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但銀行體系始終都是有監管的,銀行業在整個經濟中比其他領域的監管總是要多,比如汽車製造業、農業以及其他領域。銀行業的監管總是最多的,這出於很多原因,或許人們並不希望銀行擴展太快、陷入困境。然而在世界經濟中,銀行業的危機通常都與流動性過剩有關。在此輪危機之前,就出現了過剩的資金流動,特別是亞洲很多資金都流向美國債券市場。
銀行喜歡用其資金進行風險投資,建立不同的投資組合,或許它們並不完全瞭解具體情況如何,也不完全瞭解這些投資組合,實際上監管機構也不瞭解銀行。在金融領域,很多新的技術都沒有在銀行和監管機構身上得到應用,因此不幸的是,我們只有在遇到困難之後才學到經驗,導致銀行業出現很多問題。現在監管機構正在進行重組,英國改變了監管的結構,改變了銀行可以持有的資產結構,改變了流動性監管。
從歷史上來說,銀行發展遇到困境是很常見的。比如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的銀行危機,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及俄羅斯危機等。英國和其他國家都要確保的一件事就是存款的穩定性,政府需要保證銀行擁有一定量的存款儲備金,它們始終要作好有人提取存款的準備。
但不需要儲備100%的存款準備金。一個銀行需要用儲戶的資金來作一些投資,儲戶也需要考慮該銀行是否能夠可靠地存儲資金。政府也面臨一些問題,要為儲蓄提供擔保。但它也不想失去資金,因此,政府需要制定一定的監管規則,以避免銀行陷入危機。現在英國以及歐洲很多機構就得到政府的資助,因為如果沒有這些資金,它們就無法生存。
由於發生了一兩次危機,英國的金融機構現在又處於英格蘭央行的監管之下。因為如果銀行陷入困境,英國央行就要拯救,同時它也是銀行的監管機構。此前它們是分開的,但現在又整合到一起。
為確保儲戶存款的安全,銀行需要支付儲蓄保險。如果某個商業銀行出了問題,那麼所有其他接收儲蓄的同類銀行就需要救助這個處於困境中的銀行。當然,在危機之中,很多銀行同時出現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問題就更加嚴重了。在監管框架的討論中,監管機構關注的是個體銀行,卻沒有看到整個體系中積累的問題。因此,英國央行制定的新的監管措施中就有一個新的內容,即有一類監管機構主要關注銀行業積累的問題。歐洲和美國都在採取這樣的做法。
利率自由化是一柄雙刃劍
如果控制利息,那麼普通儲戶就會有損失,而銀行則可以從利差中獲得收入。中國目前採用的就是這種利率制度。
而在英國,利率是自由變動的。也就是說,利率主要是由英格蘭銀行制定,但卻可以根據市場不斷調整。在儲蓄利息和貸款利率方面,銀行在市場上可以自由競爭。但這有一個負面效應,就是在最近幾年,這方面的競爭變得過於激烈。因此在危機之前,人們認為銀行業缺乏競爭是問題所在,而實際上競爭卻過於激烈,導致銀行所提供的抵押貸款根本無法獲得收益。
現在銀行業的純利差也很低,因此從這方面來看,銀行業的收益不高。在銀行業利益受損的情況下,消費者卻處於比較有益的位置。
大多數的經濟問題都是一把雙刃劍,有人損失就有人受益。英國銀行還需要將所獲得的收益支付給股東,因此銀行需要盡量提高貸款利率,使得收益最大化。但這又會讓銀行陷入困境,銀行往往喜歡冒較大的風險,因為風險收益高。而如果一家銀行為國有的話,就沒有這些擔憂,但國有銀行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它受到政府的控制,必須要為紡織業、汽車業提供貸款,而如果這些行業出現問題,也會給銀行帶來麻煩。
因此沒有一種完美的體系。很多人都說將國有銀行和私人銀行體系結合起來比較好,比如巴西有一些較大的國有銀行,也有一些穩健的私人銀行。如果遇到危機,國有銀行就能夠申請政府刺激措施,私人銀行就做不到。但不管怎麼說,國有銀行不會實行壟斷,不會讓市場扭曲。
英國的利率自由化與英國自由市場的發展有關,並且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在整個金融危機期間所有的行業都證明,市場上的利率、匯率、價格和工資都盡量要自由化。
現在大家又在重新思索,市場能否始終做出正確的決策?人們都認為不能。如果這樣的話,則沒有達到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