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巴曙松
歐元區是區域金融整合的一個有勇氣的探索
歐元區包括歐盟的成立都是區域金融整合的一個很有勇氣的探索,直接推動力就是歐洲固有的歷史,它是從戰爭的鮮血裡作出的反思。歐洲經濟過去整合得不夠,所以導致戰爭非常頻繁,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非常大。通過適當的整合來形成一個有競爭力的經濟體,對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有利的,所以這是一個很有勇氣的探索。從經濟角度來講,支持它的很重要的一個理論是所謂的最適貨幣區理論。按照該理論,歐元區是一個比較適度的貨幣區,整合之後對每個成員國的發展都有利。從國家環境來看,當時以美國為代表的新型經濟體的崛起,使歐洲的重要性在不斷地降低。所以,通過貨幣上的整合,而不是原來的以個體單獨去與美元競爭,可以產生更具有影響力的貨幣。
比如對於較強的經濟體德國、法國,歐盟的成立為它們開拓了一個交易成本更低的大市場。而對於一些較弱的經濟體,它們能夠通過市場的整合在很多方面獲得便利。如果單獨在國際市場上發展,以其自身的信用和貨幣信用,交易成本會很高。但是在一個統一的歐元區之下,它們就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籌集資金發展本國的經濟。當然這也是目前歐元本身產生問題的一個導火索,即這些相對弱勢的國家如果缺乏約束的話,它們會大量舉債。原來的借債成本很高,現在成本有所降低,它們的負債率就會顯著增加。這樣就埋下了今天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隱患。
從統一的訴求來看,歐盟或者歐元區的整合,不可能像美國、中國這樣的大國統一的訴求強。但歐洲的信仰差異不大,文化傳統差異也不很明顯,這就減輕了整合的難度。當然,經濟上的整合帶來的好處是歐洲統一的主要動因,但其文化上的相似性也是推動它能夠走到今天的很重要的原因。歐盟目前的問題總體上還是發展中的問題,這也是事先預想到的,比如發展不平衡會威脅到歐元的穩定,但它畢竟是人類貨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個探索,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很正常。
央行的獨立性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圍繞貨幣的權力之爭
現在的經濟依托著整個金融體系、貨幣體系、金融市場在運作,所以金融體系的起伏直接影響到實體經濟。在金融界有一句玩笑話,被「貨幣」這兩個字欺騙的人比被「愛情」這兩個字欺騙的人要多得多。比如,在金融市場作投資,包括企業經營等,其業績的好和壞,可能往往被歸結為經營得好和壞,但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貨幣是一個很重要的推動力量。
如果把整個經濟體比作一輛汽車,那麼經濟運行要通過各種指標來顯現,通過儀表盤上的速度、耗油量、溫度等。貨幣政策就是其中的一個調控系統,它能夠調整經濟運行的速度,在遇到上坡的時候加一些油,在經濟跑快的時候適當地減速。所以貨幣政策就是一系列調控的目標或工具。像加息、減息、利率、匯率、準備金這些工具,是一攬子的調控系統。說到貨幣政策的引入還是離不開凱恩斯。如果經濟自身的金融體系能實現自我平衡,就不用去干預它,就不需要貨幣政策這樣一個人為的調控系統。但凱恩斯認為,經濟很難靠自己的力量達到平衡,或者像車子一樣能夠勻速平穩地運行。路況在變,車況也在變,這需要一個調控者來及時地進行調整,使它恢復到一個平衡狀態。所以,凱恩斯是在引入宏觀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方面的一個有代表性的學者。
貨幣政策與央行有著莫大的關係,圍繞貨幣的發行權展開的權力之爭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鬥爭的結果之一就是獨立的中央銀行的出現。央行的獨立性,是發達的經濟體在遇到經濟發展的挫折之後經過反思提出來的。「一戰」、「二戰」時期,一些惡性通脹最後歸結原因,就是央行缺乏獨立性。通過比較世界上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發現,從長期的情況來看,擁有獨立央行的國家,其物價水平、幣值的穩定性、經濟發展的情況,普遍要比沒有獨立央行的國家強很多。這之後又興起了很多理論研究,比如政治週期理論,指在每輪選舉之前政治家總是希望有政策刺激一下經濟,以利於自己的當選。
那麼,要怎樣刺激經濟發展呢?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總是有約束的,不可能無限地擴張,所以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通過貨幣政策大量發行貨幣。而這往往就犧牲了物價的穩定。當下,為了應對美國的次貸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央行都不同程度地採取了注入流動性的措施。可以說,這樣做就是為了應對危機,對短期內經濟的穩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有一派卻很堅定地認為,這樣做最終肯定要付出通脹的代價。因為在應對危機這一點上央行的確發揮了作用,但是在很多方面其實也有意無意地迎合了這些政治家的訴求。
因為各種惡性的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的發生,大家都開始關心央行的獨立性,所以開始有一些界定。比如,什麼叫央行的獨立性?所謂央行獨立性,一個是目標獨立,一個就是它的程序或者決策的相對獨立。目標如何獨立?重點就是跟財政開支的相對隔離。不能用發鈔票去填財政的缺口,這一點現在主要的經濟體都基本達到了,比如在中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就嚴格禁止通過央行的貨幣發行去支持財政開支。所以,在目標上基本體現了央行的獨立性。在決策的獨立上,就是指在主要的政策決策的制定上得相對獨立,比如匯率的決定、貨幣信貸投放的目標等。當然,也有一些人對央行的獨立性持批評態度,主要觀點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是調控宏觀經濟的兩大宏觀政策,如果貨幣政策獨立,如何保證它和財政政策的配合能夠協調?但是總體來看,保持央行的獨立性有利於維持貨幣的穩定和一個國家經濟的中長期發展,這在各國的貨幣實踐中都已經被反覆證明了。
幣值穩定關乎個人、企業和國家的利益
央行就是為穩定貨幣而生的,因為它具有發行貨幣的職能。貨幣具有支付手段、交換媒介、融資載體的功能,最後一種功能也可以稱為購買力的暫時儲藏所。如果幣值不穩定,對居民來說,購買力出現波動,相當於在經濟生活裡被搶劫了。大家比較關注的是每天新聞媒體報道的持刀或持槍搶劫案,其實世界上絕大部分搶劫行為都不是用刀槍來作案的,而是用筆來進行的。如果貨幣的發行量超出經濟的實際需求,導致幣值不穩定,實際上就形成了對貨幣購買力的侵蝕。美國現在廣受詬病,原因就在於美國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完全不考慮全球範圍內持有美元的其他國家、個人、金融機構的利益。大量的貨幣發行,其實是在利用全球其他地區持有美元的人群的利益來稀釋危機帶來的成本。實際上這是一個危機轉嫁機制。
曾經有一篇研究報告說,在貨幣發行波動比較大的時期,幣值不穩定,交易者就會自覺地找一些更穩定的標地,比如參照當時的黃金價格。所以,穩定的幣值會使得交易更容易進行。比如,大家都非常關注香港的匯率制度—聯繫匯率制,它的波幅就很小。依照常理,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匯率的波動應該更靈活,以調節這個經濟體的經濟變化。那香港為什麼堅持用這樣一種匯率制度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使交易更容易進行。現在持有港幣,一年、兩年之後還是同樣一個匯率水平。從更宏觀的國家經濟運行層面來看,如果幣值不穩定,就容易導致資源的錯配,把貨幣分配到一些沒有效率的領域,結果給整個經濟運行帶來很大的成本。所以央行是為穩定貨幣而生的。實際上央行本身也是一個主要的貨幣發行的閘門,它要為自己生產的產品承擔質量責任。貨幣的穩定,是評價央行的一個主要標誌。
順應經濟週期的規律做好資產配置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這樣的經濟週期的起伏,跟天氣的變化一樣很難避免。曾經有一個研究人員同一個大國的央行行長進行討論,研究人員評價這位央行行長的調控很有成效,通脹壓力減輕,經濟增長速度也比較快,問央行行長能不能做得再好一點兒,把通貨膨脹消除掉。央行行長回答說不行,理由是人性使然,即樂觀是不斷傳遞的,傳遞導致投資消費的擴張,進而物價壓力上升;悲觀也是不斷傳遞的,本來可能歐洲經濟危機已經觸底了,但大家覺得還會更壞,進而物價可能會不斷下降,這是一個起伏的過程。
所以應該正視物價的起伏,它就是一個規律,我們要接受它。在不同的階段,安置好自己的資產,其實很多大的投資機會、經營機遇都是在這樣的起伏裡。
所以我們說,無論通貨膨脹也好,通貨緊縮也好,經濟週期的起伏其實帶來的是個人資產配置的轉換。在通貨膨脹時期,對債權人有利,對手裡有資產的人有利;在物價下跌的通貨緊縮時期,對債務人有利,應該持有更多現金。在金融研究上有一個所謂的投資時鐘,它指在不同的階段,一個人應持有什麼樣的資產,像一個時鐘一樣週而復始。經濟開始復甦時,儘管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還沒有明顯好轉,但是大家看到了好轉的跡象,這個時候表現最好的應該是股票。等到經濟熱起來的時候,通貨膨脹的壓力也開始出現了,表現為對一些大的商品、資源的需求。經濟過熱之後,政府踩剎車,政策從緊,經濟開始收縮和回落。緊縮後通脹壓力減小了,經濟還在回落,政府在這個時候可能還會採取適當寬鬆的政策來防止經濟回落過快。這個時候持有債券比較好。這些是從美國和歐洲資本市場三四十年的週期性變化中得出的結論。從復甦、經濟起步、通脹壓力大到過熱、緊縮、回落,這些不同的階段就像四季的變化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順應它的變化規律,配置好自己的資產。
一國貨幣成為世界貨幣的必要條件
國際貨幣和國內貨幣相比,適用範圍更廣泛,使用人群也更廣泛。這就要求作為價值臨時儲藏所的國際貨幣要保持穩定。其次要可信,持有貨幣的人要可以及時、準確、透明地掌握貨幣的相關信息,對貨幣決策人有足夠的信心。此外,還要有文化上的認同感和軟實力。有很多研究貨幣的專家指出,日本在經濟最強盛的時候,已經符合教科書上說的貨幣國際化的條件,經濟實力夠強,出口額高,對外投資也很多,也為國際化作了很多努力。但由於它在亞洲發動了不正義的戰爭,就使得亞洲很多國家和人民對它有牴觸情緒。所以要成為世界貨幣,不但要靠本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決策體系的健全,還需要金融貨幣文化被更廣泛地認可、傳播和接受。
以美元為例,美元取代英鎊成為國際貨幣,兩個關鍵事件發揮了作用。一個就是在爭論國際貨幣體系何去何從時,美國提出了懷特計劃,即依托黃金(當時美國幾乎支配了全世界70%~80%的黃金)確立了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而當時英國的影響力在不斷下降,儘管它提出了凱恩斯計劃,但是在爭論過程中,懷特計劃獲勝,凱恩斯計劃沒有得到採納。這是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標誌性事件之一。另外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二戰」之後美國提出的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借助馬歇爾計劃,每年大量的美元流入歐洲參與歐洲重建,美元的影響力顯著提升。所以,如果說懷特計劃確立了美元制度上的地位,馬歇爾計劃就是實質性地完成了美元替代英鎊成為世界貨幣的轉變。
貨幣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基本上是「二戰」以後確立下來的格局。然而現在,全球經濟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新型經濟體的崛起,全球化的推進,金融市場的長足發展,金融創新的發展,這些使得既有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架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太適應目前的環境了。如何在現有的架構裡體現新興市場的聲音,就成為一個問題。尤其,一些經濟發達國家近年先後出現了金融危機,表明現有的架構,已不適應全球化市場。但是,目前改革的目標和方向似乎還不是太明朗,這是目前金融動盪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比如,很多歐洲小國,它們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國際影響力還不如中國的廣東省,結果它所佔的投票權的比重比中國還多很多,那肯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如何順應金融市場全球化的新趨勢,以及未來網絡的發展可能帶來的金融新形勢,都是國際貨幣體系今後調整要考慮的因素。無論貨幣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未來貨幣發展的大方向肯定是有利於經濟的運行,有利於日常更加便捷的使用,更加切合我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