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筠著名學者
約翰·洛克與他的權力制約思想
約翰·洛克的思想奠定了現代國家代議制民主的基礎。他既是哲學家,又是教育家,還學過自然科學,所以他是典型的文藝復興時代的全才。他的著作《政府論》奠定了現代政治學的基礎。
美國的政治制度受洛克的影響非常大,雖然洛克是英國人,但是他的思想在美國體現得更徹底。在美國制定憲法、成立美利堅合眾國的過程中,洛克的思想被當作根本原則。納稅人是主體,政府統治者則不是。納稅人花錢讓政府辦事,所以無代表不納稅。當時美國還受英王的統治,英國君主帶有傳統的專制觀念,他們認為制定一個徵稅的制度,納稅人就必須納稅。美國公民沒有話語權,都在被動地接受賦稅,所以美國人最後揭竿而起,決定通過鬥爭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
洛克的設計包含兩權分立的概念,他認為立法和執行要分權。現在美國是三權分立,即行政、司法和立法分權。
英國勳爵阿克頓曾說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就要產生絕對的腐敗。如果權力不受限制,每一個人擁有一定權力之後就都會有濫用權力的衝動,這是人固有的弱點,不能夠指望好人政治。選一個道德特別高尚的人,指望他可以不濫用權力的,這是不可能的。
什麼政府可以倒閉,什麼政府不可以?
中國人對於國家的概念,首先認為國家就是根,生於斯長於斯,祖祖輩輩都在這,這就是我的國家,相當於英文中的「country」。它只是一個鄉土的概念,不是政治上國家的概念。國家的第二個概念,即英文「nation」,是按民族來劃分,但在美國很少有這樣的國家概念。在美國,國家就是一部憲法,用憲法來治國,所以用「state」表示國家政治統治的概念。於是,就會有這樣一種情況—如果說愛國,到底「國」指什麼?如果我非常愛我的鄉土,我的祖祖輩輩都生長在這個地方,我對一草一木都有感情,那麼這就可以稱得上愛國。還有一個說法,愛國不等於愛政府。政府本身就是選出來為人民服務的,如果人民覺得哪個政府領導人不好,就不再投他的票,讓他不能再尸位素餐,這樣的制度使得這些人不會永遠佔據政府的角色。
此外,如果各種權力已經分散,大家各司其職,政府存在與否就沒有很大關係。比利時就有一段時間都沒有政府,那裡的人們照樣安居樂業,所以有時政府存不存在關係不大。但是像美國政府卻非常重要,是因為它的對外義務太繁雜,它要「領導」全世界,什麼事都要管。所以美國政府從前是弱勢政府,「二戰」以後就變成了強勢政府。總的來說,一個民主國家的政府本身應該處於弱勢,即使一段時間政府缺席都沒有多大關係,這才是一個健康的國家。這其實也就是所謂的小政府大社會。
市場經濟既需要法律也需要自制精神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律的地位尤其重要,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法律。從根本上講這是為了保護私有財產。在產出越來越多的時候,你的財產靠什麼來保護?財產不管是以貨幣方式出現,或以房產的方式出現,都需要得到保護。比如在一個正常的法治國家,政府是沒有權力可以隨時剝奪個人財產的,而這需要法律來保證。還比如互相之間做生意,在中國過去常常是靠口頭信譽,但是在一個發達的工業社會,人們的經濟來往如此複雜的情況下,僅靠熟人的信譽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大家都追求利潤最大化,如果沒有一個剛性的約束,每一個人都會有不擇手段來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衝動。所以,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經濟就不可能正常運轉。
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社會,或者在越來越複雜的社會關係和越來越高級的工業化社會,只能靠非常細緻、完備和剛性的法律來約束每一個人的行為。而且這個法律要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因為如果大家都按章法行事,對大家都有好處。所以法律孤立地看對人有約束作用,但是從整體看它能保障每一個人的自由,所以法律非常重要。而且法律是在政府和政府官員之上的,也就是說,法律必須是剛性的。
英國的《五月花號契約》體現的不僅僅是法律,還有自製精神。一群人自願地組織起來,不需要國王,自己管自己,離開英國來到美國,建立了一個自製體。這種自製精神貫穿在契約裡,每個人都參與討論,一旦大家同意了,都必須執行。當然,這和英國自《自由大憲章》以來沿襲的傳統也不無關係。《自由大憲章》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制約君主的權力。君王在法律之下,通過議會和法律來限制國王的權力。但是貫徹這個精神並不容易,後來國王不願意繼續受約束,所以要經過不懈地努力,甚至流血犧牲,才能夠最終貫徹。
教育、法律、醫療與教育不應該資本化
醫療、新聞、法律、教育不應該資本化。正如索羅斯所說,教育、法律、新聞、醫療不應該進入資本市場,因為索羅斯認為這些都屬於人的基本權利,不可以拿到市場上交換。教育屬於人的基本權利這一點並不是索羅斯首先提出的,更早時候,比如卡內基、洛克菲勒,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了。他們最主張在機會平等的基礎上競爭。公平競爭的前提下,一個人要是發財了,那說明他的能力強、聰明、勤奮;一個人要是受窮了,那只能表明不夠努力或資質平平。
英國人乘著五月花號來到美國,就是為了尋找人人平等的機會,但是後來有兩件事情造成了不平等現象,由此機會也就不平等了。一個是教育不平等現象。對於第二代移民,有的人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有的人因為家裡太窮,沒有機會受到很好的教育,這樣就產生了不平等的現象。還有一個是醫療狀況不平等。人的健康程度如果不一樣,競爭機會就會有失公允,如一個病人跟一個健康人就很難競爭。所以要平等地競爭必須要有平等的教育條件和平等的健康醫療,在這種情況下這兩個方面就變成了人的基本權利,也就不屬於資本化的範圍。後來索羅斯又提出法律和新聞不應該資本化。他認為律師現在的收入如此之高,本身就不對。因為這樣會使得在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有人打得起官司,有人打不起官司,所以現在有很多法律援助、政府指定律師之類的補救辦法。除此之外,不能資本化的還有新聞。索羅斯不贊成用廣告來養新聞,他認為新聞應該是一個福利事業,屬於公益性質,大家都應該投錢來發展新聞事業。
當然,這些很難做到。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它特別相信人和人的能力有差別,因此它覺得產生貧富差距不應該是個問題,只要競爭的條件是公平的。但是在競爭條件不公平的情況下,貧富差距就成了問題。把醫療、新聞、法律、教育放到市場上去自生自滅,在美國被認為是不符合人的基本權利的。人有四大基本權利,即信仰、言論、出版、結社,在現代社會,很多國家又增加了教育和醫療兩項。
中國的教育產業化導致目前教育公平的缺失,從這種意義上講,是政策的嚴重失誤。現在中國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課題制本身就是把學術和教育貨幣化,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現在教授的評審機制也出了大問題,它的標準不是看教授的教書水平以及學生的評價,而是發表了多少文章,而這本身也是用課題來控制的。所以這就等於將學術貨幣化。
鼓勵創新的制度是美國經濟的一大引擎
很多人對美元抱有比較大的信心,對美國經濟發展持樂觀態度。主要有幾個原因,創新是其中之一,另外法制和糾錯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國的創新一直走在世界前面,因為它有一個專利權制度:一個發明創造變成產品,從實驗室到工廠的過程比其他國家都短得多。而且,一旦出現法律問題,糾錯的可能性比其他國家更大。
科技本身不等同於生產力,它必須要應用到工廠才能夠變成生產力,所以,從實驗室到工廠的轉化過程顯得尤為重要。相較美國而言,歐洲有些國家的官僚程序比較多,所以創新方面的競爭力較差。
另外,美國的教育制度也在鼓勵創新,鼓勵個性的發展。它尊重每一個兒童個性化的發展過程,它的教育本身也是按照這樣的理念來開展的: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只要你讓他盡情地發展下去,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變成非常優秀的人。這種教育理念旨在讓人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中國現在的教育在鼓勵創新和個性發展方面還做得不夠好。
歐盟的成立是人類歷史上的創舉
歐洲的文藝復興,從思想上來講,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幾乎所有的新思想都出現在歐洲,儘管有一些沒有在那裡實現,卻在美國或其他地方實現了。比如,洛克的民主政府思想,實際上是在美國最完整地實現的,但根源卻在歐洲。歐洲確實是一個出思想的地方。
歐洲本來有很多民族,它們之間打來打去,打到後來基本上融合得差不多,於是就基本上以民族劃分國家邊界。不同的民族爭鬥到一定程度之後,又有了實現歐洲大聯盟的理想,這個理想在雨果的時代就已經很嚮往了。歐盟代表的是歐洲人幾百年的一個希望—嚮往永久和平的世界。但是,他們實現的關鍵是德法之間的世仇得到化解,而這兩個國家恰恰是歐盟的真正核心。
成立歐盟還有一個條件是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差不大。要是細分起來,歐洲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都不一樣,但是總的來說,應該在同一個發展階段。此外,觀念、思想、信仰或者價值觀等方面,基本上也趨於一致。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成立一個像歐盟這樣的大聯盟。當然這個聯盟的建立也不是一帆風順,經歷了幾十年的討價還價,要解決的問題牽涉方方面面,大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差別,小到個人的工資、福利水平。
歐盟的成立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重要的探索,有很多經驗教訓供後人參考,至少從此以後歐洲不會再有戰爭。從人類政治制度的發展歷史來看,這也是一個創舉。雖然歐元區可能會有倒退或者其他問題,但成立歐盟這個觀念是不會倒退回原始狀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