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性的秘密:徐兆壽性文化隨筆 第49章 當下中國性教育的尷尬與誤區
    中國人都說,性是人的本能,無師自通,何須教育,所以都反對性教育。以前我也如此以為。2002年秋,當我在上海與劉達臨教授交談時,他給我說了一件事使我大吃一驚。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他接受過一對化學系的研究生夫婦的咨詢。那對夫婦結婚幾年了一直不能生育,到醫院去檢查,兩人都沒有問題,沒辦法,就來找劉教授。劉教授也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想到了他們的房事,便問起這事。結果,這一對夫婦說,他們晚上睡下後,就手握著手,想著對方的分子與自己的分子會結合產生化學反應,就會生一個孩子出來。那時候沒有這方面的教科書,他們無師可教,於是便出了這樣尷尬的事。從那一年起,我開始贊同性教育。也是在那一年,我接受了新浪網的邀請,成為中國第一個在網上開設大學生性心理咨詢熱線的「專家」,算是在網上進行性教育吧,實際上是學習。很多大學生問的問題我也不懂,於是便去學習,一年下來,我在醫學方面、心理學方面和性學方面都學了不少知識。

    有幾件事讓我很感慨。一個大學生在QQ上留言,說有十萬火急的事。我沒有看到,不知她怎麼知道了我的手機,給我發來了短信。說她坐了男朋友宿舍的馬桶,問我這樣會不會懷孕。更有甚者,問我接吻會不會生孩子?我在大學裡開設性文化課後,有很多同事和網友在網上罵我,說我是在教唆好孩子做壞事。他們的理論是,你去瞧瞧,連動物都會,人怎麼不會呢?

    後來我也想,絕大多數人的確是無師自通的,但為什麼偏偏有一些人就不通呢?他們為什麼還不如動物呢?後來我才發現,說這些話的人也是被蒙蔽了。動物為什麼「天生」都會?原因很簡單,動物的教育關係是開放的。動物間沒有多少性道德,所以動物間的交配是當著大家面的,跟吃飯、打架差不多。不交配的動物對此視而不見,沒有一點兒驚奇。人不一樣。以前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對動物的交配很感興趣,他們是從動物身上學會了性行為。動物成了人的老師。不僅如此,人對人類的性行為也很好奇。說來說去,就是《聖經》裡講的那樣,人有了智慧。這智慧便是知道了羞恥,也開始掩飾自己的性行為。一句話,人與動物的不同就是,人穿上了褲子。

    穿起褲子的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這種行為既成全了人類的繁衍與發展,也遮蔽了人類性,使人類對性開始盲目起來。宗教、道德的作用就是給人又穿上了一套內心的衣裳。這樣,裡外都有衣服了,人類似乎是文明了,但也被蒙蔽了。

    人類的這些文明方式使人類的性與動物發生了質的區別。這也就是人類倫理的誕生、道德的誕生,以及婚姻、家庭的誕生。這是人類對自身性行為的合理分配而獲得的。否則,人類與動物一樣,既不可能如此強大,而且可能與猴子一樣,弱者永遠得不到異性,只能在同性進行雞姦。

    敘述到此時,我們便可輕易得出一個結論,人類非常需要性教育。一方面,人類需要傳播性行為方式,這是人類的生存所必須的;另一方面,人類需要傳播愛,這包括因為性的分配而誕生的愛情、親情、友情,以及與此相關的哲學、宗教。現在,我們已經很難看到最原始的動物的交配,能看到的,更多的是網絡或影視中的人類的交媾。這便是學習,但是,這種學習是不正當的、盲目的,而且大多內容是變態的、不健康的,使青年很容易沾染不健康的、異常的性行為和性心理。這是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有一個人將我們把這種思考引向深入,他就是弗洛伊德。他認為,人類的所有行為都與性心理相關,比如,幼童時期的不當教育與習慣會形成不雅的、變態的性格。自他開始,這項研究不斷深入。人們的確發現,童年時期的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如家庭對性別的態度、父母間的情感關係、父母對性的態度、父母的性格、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以及家庭親戚朋友的情感婚姻歷程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性心理的發展。這種研究雖然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有了,但始終沒有得到社會的完全重視,尤其是家庭。這就使得人類雖然開始重視性教育,但這種教育還僅限於學校。

    相比之下,中國就落後得讓人不可理解。「五四」時期,張競生、魯迅、周作人等都曾大力提倡過性教育,兩性平等教育、愛情觀念都漸入人心。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婚姻法》可以說從法律的高度鞏固了這一成果。但是,隨著「反右」運動和「文革」開始,這條線又被無情地斬斷了。改革開放以來,劉達臨、李銀河、潘綏銘等一些學者和社會人士投身於此,開始整理中國性文化歷史,並大量介紹國外性文化和教育科學知識,使中國人的兩性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提到性教育,社會還是在搖頭。直到進入新世紀,部分地區的中小學才開始有了性教育課,但社會的阻力仍然不小。家庭也不認同它。一直到大學生同居問題、大學生在校期間是否可以結婚等問題越來越明顯,教育界才慢慢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一些大學也開展了這方面的教育。

    然而,這仍然是一些「花邊新聞」式的教育,90%以上的中小學和大學並沒有自覺地開展性教育。性教育在中國仍然是一件非常艱難的心事,只能想想,不能公開地進行。問題是,在近20年來,中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方人的生活態度與行為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青少年,曾經洶湧一時的「性革命」浪潮也席捲到了中國。離婚率高、大學生同居現象、同性戀等等已經成為現在青年人很時髦的話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但是,我們缺乏的恰恰是調整和抑制這股浪潮的性教育。這就出現了一個真空狀態。一方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開放;另一方面,人們的意識又停留在傳統層面上,或處於矛盾之中,不知誰是誰非,性倫理道德幾乎崩潰。對於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認識和處理這方面的問題,於是,災難就面臨了。如果我們認真地統計一下,在省屬重點大學以上的大學裡,幾乎每年都有一至幾個大學生自殺,而他們自殺的原因深究起來,都與性心理相關。我們的教育似乎是寧肯看著自己的學生自殺,也不願意臨危救難。

    痛哉!哀哉!

    另一方面,那些已經開展的教育也顯出一些「醜態」。當老師把性器官放給大學生或中學生看時,他們笑了,說這些東西早在網上看過了。教室裡空空蕩蕩。性教育內容面臨著挑戰。

    這種挑戰仍然來自於教育者認識的局限。他們仍然認為,性就是一種生理的運動,是一種簡單的心理活動,所以,無論是中小學的教材和大學教材,都基本一致,除了性心理知識外,便是預防措施,各種簡單的知識。似乎沒有人把性看得高深一些、深刻一些。這樣一來,中國的性教育便非常單調,難分年齡。還是把青少年當傻瓜一樣對待。

    其實,性是所有學科中最高深的學問。性不單單是生理的,而是心理的、文化的、哲學的甚至宗教的。如果這個社會的性亂了,也就完了。相反,一個社會的性治理好了,社會就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性便是最高政治。

    如果我們再把性廣泛一些理解,理解得更形而上一些,性其實就是愛,而愛是人類從古至今唯一的哲學命題。性愛誕生了生命、愛情、婚姻、家庭、社會,也誕生了愛、善、永恆以及恨、惡、死亡等。與性最近的是愛情,而愛情是一門哲學。柏拉圖、尼采、叔本華、馬克思、恩格斯、羅素、弗洛伊德、榮格、弗洛姆等都曾就此問題發表過自己的哲學見解,歌德、莎士比亞、托爾斯泰、曹雪芹等也從藝術的角度給予過一些解釋。歷代詩人更是從自己的體驗出發,將愛情描摹得充滿了神秘、傳奇色彩。但很少有人能說清楚愛情是什麼。

    所以,我提出一個命題:愛是需要學習的。在我們的一生中,愛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內容。它包括性的內容。比如,在我們小的時候,是性讓我們擁有了家庭、父母、兄弟,同樣,他們也擁有我們。我們如何相處,便也是性教育的內容。後來,我們能給予別人和社會愛,擁有了愛人、家庭,此時,我們更需要去學習如何處理這些性的關係。到我們老年時,就更要去學習,因為此時我們最孤獨、最虛弱。

    所以,在我看來,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的性教育太褊狹,整個人類的性教育都是無視心靈和信仰的。把性僅僅當成一種醫學的常識來教育未免太幼稚。性教育一定要包括兩個大的內容:一個是身體的,也就是生理的,它使我們知道身體的奧秘;另一個便是心靈的,也就是愛,它是我們人類之所以擁有自尊、高尚信念的源泉。相比前一部分,後一部分更為重要。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