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性的秘密:徐兆壽性文化隨筆 第40章 在今天還要不要門當戶對
    我的一個學生給我寫來一封信,我把這封信的內容拿到課堂上讓大家來共同討論:

    我身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和我從小玩到大的姐姐,出生在城市,大學畢業後在一個鄉村小學教書,其間認識了一個男教師並與其相戀,到了討論結婚的時候,姐姐的母親強烈反對,原因:

    1.這個男教師出生在農村,家庭特別不富裕。

    2.這個男教師沒什麼社會背景(應該不會有什麼希望調到城市的學校工作)。

    3.姐姐的家有一定社會背景(應該會有希望在近幾年調到城市的學校工作)。

    姐姐為此哭,絕食,阿姨就是不同意……

    拖了幾個月還是分手了。

    去年姐姐的工作調到了城關小學,阿姨找人給她介紹了一個政府職員,不用說,這人的條件十分符合阿姨的要求,而且對姐姐也確實很好,姐姐也很喜歡他。房子已經買了,大概明年結婚,看起來挺幸福的。

    老師,以你的人生經驗看,婚姻需要門當戶對嗎?

    大概有十三四位同學都簡短地發表了他們的觀點,他們絕大多數人都贊成門當戶對。意見不同的只有兩三個同學。他們的意見大概如此:

    一、今天的門當戶對應該指的是知識層次方面的,而不應該單指他的家庭。比如,一位女同學說,她來自農村,如果她喜歡一位城市籍的男生,他們的學業等各個方面是一致的,難道非要她放棄而找一個農村籍的男生嗎?她認為在今天不應該追求單純的門當戶對,而應該看兩人是否在學業、知識層次、人生信仰等方面的一致。

    二、有幾個同學涉及到愛情與婚姻的本質問題,他們認為愛情是不講門當戶對的,但婚姻一定要講。一個學生說,婚姻是將愛情轉化為親情的一個過程。另一個學生直接說,他不相信人世間有愛情這種東西。等等。很多人都相信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三、只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吞吞吐吐地表達他與眾不同的觀念。他認為,愛情才是人一生要追求的本質,婚姻一定要有愛情,如果沒有愛情,這種婚姻就是悲劇,所以他堅決反對門當戶對的觀念。

    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在反對門當戶對的大學生中,農村籍的大學生佔了絕大多數。這與他們的出身和這個社會不平等的觀念有關。

    我的回答如下:

    也許我的回答會讓你們完全失望,因為門當戶對是一個功利社會的世俗法則,古來如此,它告訴我們,如果門不當,戶不對,那麼婚姻在這個世俗社會裡必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生活習慣方面的差別、在日常生活中因為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不平衡會造成的心理差距等等,總之,婚姻會出現危機。反之,如果婚姻在處於一種門當戶對之中,它必然會減少磨擦,日常生活也會在這種世俗的洪流中穩步向前。

    但問題是,為什麼我們會熱愛古往今來的那些愛情悲劇?如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中的牛郎織女和梁山伯與祝英台。他們門不當戶不對,所以會有悲劇。這兩個悲劇從反面告訴我們,婚姻一定要門當戶對。但為什麼我們還會那樣悲傷?

    我們熱愛、悲傷、同情那些生活在悲劇中的主人公的唯一理由是人類崇高價值的喪失。這就是愛情的毀滅。

    事實上,人類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世俗的悲劇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在世俗的法則面前,他們漸漸地為親人、為世俗、為自身的功利目的而放棄了曾經信誓旦旦的價值承諾。這就是人類的背叛。人類的背叛就在於與日常世俗的合流。

    當我們放棄了價值的追求時,婚姻也就僅僅成為一種慾望的合作者,於是,此前所追求的愛情在這種婚姻中被殺害,婚姻便成了愛情的墳墓。當然,在這種價值死亡、慾望唱著喜劇的歌謠時,生活仍然是甜蜜的。這種甜蜜來自於自我背叛。因此,我敢斷言,這世人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悲劇之中,生活在渾渾噩噩之中,生活在毫無價值的時間中。

    為什麼呢?因為人類在約定婚姻的那一刻,有一種崇高的道德便產生了,那就是同情弱者,給那些弱者也配上性夥伴,給予他們婚姻。這種同情心就是人類的智慧,是動物絕對沒有的。這是人類從動物界走出來的第一刻。然而,就在這種偉大的道德產生的同時,人類的悲劇也同時產生了,即為那些可能根本沒有愛的人們確立婚姻。事實上,人類確立婚姻的原始法則,是為人類傳衍子嗣,而不是為人類傳遞愛情。這就是世俗的法則。這就是人類的悲劇。從古至今,一脈相承。然而,在這種悲劇中,愛誕生並成為人類確立婚姻的最高價值。凡是在愛情之上再建立婚姻者,我們便認為是價值的實現,不管他們是不是門當戶對,相反,凡是沒有愛情就建立婚姻者,即便是門當戶對,我們仍然認為是價值的毀滅。那麼,那些為愛情而不屈不撓鬥爭甚至獻身的人便被我們認為是價值的承載者。梁祝的悲劇也便成為千古悲劇。

    當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對愛情的認識是不同的。我們現在所接受的往往是一種基督教文化下的愛情觀,而且是一種很流行的膚淺的愛情觀。之所以說它膚淺不僅僅是指它在基督教文化下是膚淺的,而且指在東方文化特別是在中國文化下它仍然是膚淺的。人們並不懂得愛,所以也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愛的本質。這也是人們生活在悲劇中的原因之一。

    在愛情與婚姻中,假使有人背叛愛情而選擇婚姻,價值便破滅了。即使是門當戶對,物質生活也很充裕,但他(她)肯定會在某個晚上或是某個情景下黯然神傷。那個時刻,也就是他(她)為自我背叛而懺悔或不知所措的時刻。那一刻,價值甦醒了。但生活的洪流不允許他(她)再為這一刻而返航。

    但假使有人為愛情而選擇婚姻,他即使流離失所,傷痕纍纍,也仍然會為這種悲劇般的生活鼓起生活的勇氣,除非他們中的一方背叛了這種價值。

    在人類的物質生活中,凡是有價值的生活往往是悲劇性的生活,凡是價值,它就一定會遭遇物慾的追殺。那些英雄,那些悲劇中的主人公,那些至死而不渝的愛的勇士,在最初(很可能是始終)一定會遭到世俗的嘲笑。

    這就是人類生活的本質。一種始終在悲劇中徘徊、猶豫而最後往往選擇背叛的生活。這是人類的本性之一。也因為如此,生活往往顯得虛無、迷茫。所以,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門當戶對只是一種世俗生活的法則,它並非價值的法則。價值的法則是愛情,而不是將愛情棄之不顧的婚姻。所以,在價值與門當戶對這樣一種概念下,若是只討論門當戶對,便是對價值的背叛,也就是本末倒置。

    所以,如果要讓我贊同什麼人的觀念的話,我會贊同最後那個發言的同學,那個沒有自心信、聲音哆嗦的同學。這是一種價值的聲音,雖然只是1%的聲音,雖然這聲音是被強大的嘲笑聲壓得近乎哭泣與憤怒的聲音。

    我們永遠要討論的應該是價值如何被毀滅,而不是討論如何同流於世俗的法則,更不要去討論如何更好地運用世俗的法則。

    我要對各位說聲對不起了。你們沒得到你們預期的答案,相反,我也許批判了各位。但這就是我的觀點。

    後續討論:

    我以為我批評了大家,這樣的回答定然是無人喝彩,沒想到學生們給予我熱烈的掌聲。好多次,當我下課的時候,總是能得到這樣的掌聲。我覺得這是一種無價的鼓勵。

    等我把多媒體設備關掉,走出教室時,有幾個學生在那兒等我。有一個學生問我:

    老師,你怎麼看待過去的陳世美。

    很簡單,陳世美是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但我知道,在當世,在所謂的愛情的名義下,陳世美正受到讚揚。這是人類正義的失敗、美德的失敗。

    可是,如果他繼續和前妻生活,肯定是一種沒有愛情的生活啊。

    在那樣一個社會裡,本身就難以說有愛情。但是,在婚姻這種神聖的關係下,陳世美首先背叛了自我,然後又背叛了他們的婚姻。古人講恩情,今人認為那不是愛情。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恩情意味著能同甘共苦。這是陳世美對愛的價值的否定。

    還有一個學生在樓下等我。他問了我另一個問題:

    老師,如果他們有共同的愛好、興趣、志向,也相愛,還門當戶對,你覺得他們的婚姻有價值嗎?

    我驚訝地說,當然有了,這是價值的實現。這是價值在世俗生活中的實現,這是我們人類追求的最終目標。我不是完全否定門當戶對,我只是說,在價值與世俗的法則之間,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價值是否實現。世俗的法則是不用去討論人們都會做的,但價值必然是我們努力才能實現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