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解 第35章 清靜 (2)
    一切你所能夠做的只是從外在來判斷。當你看到一個情景,你的頭腦就會立刻開始編織,一點時間差都沒有,你的頭腦會開始編織,然後創造出一個解釋,你的解釋並不是真相。你是不真實的,你的解釋怎麼能夠是真實的呢?來自一個不真實的人只能夠有不真實的解釋。你要放棄所有的解釋、所有的判斷。如果你想要知道一個真實的、有覺知的人、一個佛或是一個基督,那麼你就要拋棄所有的判斷。

    要拋棄判斷非常非常困難,要停留在不判斷的情況下而只是看、只是讓事情按照它們自己的路線去發展,這樣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如果你不這樣做,那麼老子所說的情況就會發生。

    老子說:

    最高的完美看起來好像不完美。

    對你來講當然是這樣。如果你去到一個完美的人那裡,他將會看起來好像不完美,為什麼呢?這個事情非常微妙,但是你試著去瞭解它。一個真正完美的人從來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一點必須加以瞭解——一個完美主義者從來不會是一個完美的人。一個完美的人是全然的,而一個完美主義者是片片斷斷的,一個完美主義者已經選擇了一種生命形態,而他繼續使它變得越來越有修養、越來越精煉,他可以變得越來越完美,但是他將保持不完美,因為他避開了很多事情,而那些事情必須被加進來,否則生命就無法完美,唯有一個完整的生命才可能完美。

    比方說有一個人,他一直試圖不犯任何罪,而他也沒有犯任何罪,他過著一種純粹的、道德的生活,這樣的一個人,不管他是多麼地完美,他也是不完美的,因為他不知道罪惡。罪惡必須攙雜一部分在完美裡,它也具有一些實用上的需要,否則它就不會存在。魔鬼是來服務神的,否則根本就不需要他,魔鬼的作為或許違背神,但那也是整齣戲的一部分,魔鬼必須被加進來。如果你拒絕它,你裡面的一部分也就被拒絕了,而它是你裡面的一半。

    比方說,如果你拒絕憤怒、拒絕恨,你就拒絕了一切道德家認為錯誤的東西,如果你拒絕了那些東西,那麼你一半的存在就被拒絕了——那個夜晚的部分,那個黑暗的部分被拒絕了,你只接受白天,但晚上也是存在的,不管你接受與否,它都是存在的,它將會停留在無意識裡,被壓抑在那裡。

    聖人總是在夢想罪惡,不要只看聖人的表面,而要去洞察他的夢,你將會發現有罪人隱藏在那裡,那些一直試圖成為禁慾者的人一直都夢到性,他們必須如此,要不然那些試圖只用白天來駕馭他們的生活的人要將他們黑夜的部分放在哪裡呢?你無法只是將它摧毀。在存在裡面,沒有一樣東西是可以被摧毀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永恆的,它必須被吸收,它必須被做成你較大和諧的一部分。

    如果你過著一種當然的生活,你裡面將不會有任何鹽份,你將會是無味的;如果你過著罪人的生活,你將會只是鹽,不能吃;如果你過著一種全然的生活,聖人和罪人會合在一起,在你裡面互相擁抱,白天和夜晚會合在一起、混合在一起而變成一體,就像它們所應該的那樣,那麼就會有第三種類型的存在產生:和諧的、寧靜的、平衡的,它跟白天和黑夜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它是第三種,它來自兩個極端的會合。

    當氫和氧會合在一起,水就產生出來了。水與氫和氧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一個新的存在,它是一樣新的東西進入了存在。如果你口渴,氧氣無法替你解渴,氫氣也無法替你解渴,因為水的品質不在氫氣裡面,也不在氧氣裡面,水的品質是一種新的品質,是一種和諧。當氫和氧以某一特定的比例結合在一起,能夠止渴的品質就產生了。

    整個瑜伽、道、以及諸如此類的宗教藝術就是白天和黑夜必須以某一特定的比例結合在一起;就是如何在魔鬼和神性之間、在生和死之間取得和諧;就是如何在它們裡面創造出一個和諧,使得能夠產生出第三種品質——那就是梵天、那就是道。

    在英文裡面沒有對等的字。你們有神、魔鬼、天堂和地獄等字,但是你們沒有跟莫克夏、梵天,或道相等的字,因為基督徒、猶太教教徒、和回教徒都過著一種完美主義者的生活,而不是完美的生活。他們試圖切掉那些較低的、摧毀那些較低的,而只停留在較高的,這是全然的愚蠢,它就好像你摧毀了那個基礎,而你想要那個建築物較高的部分保留下來;它就好像你將腳切斷,而你想要那個人真正活著,而且又能夠走路。

    較低的是必要的,較低的是基礎。

    注意看生命的節約經濟。較低的沒有較高的能夠存在,但是較高的沒有較低的不能夠存在,那就是為什麼它是較高的,我並不是在談論似是而非的東西,事實上這個道理很簡單:建築物的地基不需要有建築物也能夠存在,但是建藥物如果沒有地基就無法存在。一個人可以存在於黑暗裡,但是一個人無法只存在於光裡面;一個人可以過著罪人的生活,因為它是比較低的,但是一個人不能夠只是過著聖人的生活。較高的需要較低的,而它之所以較低是因為它能夠不必有較高的而存在——較高的對它來講並不是必要的,但是較高的不能夠沒有較低的而存在。樹根能夠沒有樹木而存在,那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砍斷一棵樹,它的根還在,它還可以發芽而長出新的樹,但是如果你將根砍掉,它將不會長出新的根。較低的是必要的,較高的是一種奢侈;它唯有當較低的被滿足之後才會出現;唯有當較低的被超越,而不是被摧毀,較高的才可能出現。

    一個完整的人會讓較低的存在,因為那是讓較高的也存在的唯一方式,這樣的話,他就能夠在較低的和較高的之間取得一個和諧。在那個和諧當中,較低的就不再是較低的,較高的也不再是較高的,它們就變成「一」、變成一個統一,但是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個完整的人,你將會認為他是不完美的,因為你將會在他身上看到很多你不喜歡的東西。在一個完整的人裡面,有時候你會看到憤怒,當然他的憤怒具有一種完全不同的品質,但那是你無法瞭解的,他的憤怒具有一種慈悲的品質。你也會有憤怒,但是你的憤怒根本就沒有慈悲的品質,你的憤怒是暴力的。

    一個完整的人也有憤怒,因為那個較低的也存在,但是那個較高的也同時存在。如此一來,那個較高的會籠罩著那個較低的,會圍繞著那個較低的。一個基督也會生氣,但是他的憤怒是愛,他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他真的非常愛你。人們常常問我說為什麼他們從來沒有看過佛陀或馬哈維亞生氣,但是他們曾經看過耶穌生氣,他是不是比他們還不夠進化?

    不,他不是比他們還不夠進化,事實上,他顯得更完整,他沒有像馬哈維亞那麼完美,但是他比他們更完整,而且他愛你更多,因為他非常愛你們,所以有時候如果需要的話,他就會生氣。馬哈維亞並沒有愛你們,他只是非暴力的,試著去瞭解這一點,馬哈維亞並沒有愛你們,也沒有恨你們,他對你們是漠不關心的。耶穌愛你們,而且愛你們愛得很深。基督教在世界上變成那麼有生命的一個力量,而耆那教並沒有什麼大的發展,那是不值得驚訝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因為耶穌有愛,因為他的愛非常大,所以他並不害怕生氣,他知道你們會瞭解。如果一個父親在生氣,而他真的很愛他的小孩,那麼他的小孩將會瞭解而不會覺得受傷,事實上,情形剛好相反:如果父親從來不對孩子生氣,他將會覺得受傷,因為父親太冷淡了,他將永遠不會原諒這樣的父親或這樣的母親。

    在你的人生當中每天都常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時侯人們來到我這裡……就在前幾天,有一個年輕人說,他是由繼母養大的,而他仍然覺得對她非常非常生氣,他無法原諒她,他無法忘掉她,除非那個衝突得到解決,否則他無法進入靜心,因為即使在靜心當中,他也會想到他的繼母,以及她如何地虐待他,而他又如何地仍然深深覺得受傷。他帶著一個創傷,他問我要如何治癒這個創傷。

    我一直都感到很驚訝,這種事每次都發生在一個人跟繼母之間,但是我從來沒有看到任何繼母比其它的親生母親來得更生氣,親生的母親甚至比繼母來得更生氣,而且親生的母親打孩子的情形也比繼母來得更多,她們經得起這樣的情況。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有一個不同,親生的母親會同時愛她的孩子,那個愛能夠改變生氣的品質。如果她生氣打他,小孩子會知道說她同時也是愛他的。事實上小孩子會漸漸知道,她是因為愛之深而責之切。當一個繼母打她的孩子或羞辱她的孩子,他會傷得很深,孩子終身都會覺得有那個創傷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繼母的侮辱和憤怒是冷淡的,她並沒有愛。只有地基存在,那個建築物並不存在。

    愛能夠蛻變成恨、憤怒,以及每一樣東西。慈悲能夠變成一支雨傘,它能夠改變每一樣來到它裡面的東西。

    你會認為一個道德家、一個清教徒、一個按照規則來生活而且嚴格執行的人是完美的,因為你將永遠不會在他身上看到任何憤怒,你將永遠不會在他身上看到任何你對你自己譴責的東西,他非常純,但是那個純顯得很抽像,只是一個觀念,他只是一個空氣的泡沫,沒有實質,因為他沒有基礎,事實上他是不好的,他只是「看起來好好的」。要真的好的話,要實質上很好的話,相反之物是需要的,完整性是需要的。

    木拉那斯魯丁在一家公司服務,有一次老闆給他一瓶白蘭地,他等了兩、三天,看木拉都沒有反應,甚至連一個感謝都沒有,因此他就問說:我給你的那一瓶白蘭地怎麼樣?好喝嗎?木拉那斯魯丁說:不錯。老闆說:你說「不錯」到底是怎麼個不錯法?木拉說:剛好。老闆說:我不瞭解。你說「不錯」或「剛好」是什麼意思?木拉說:如果它再好一點的話,你就不會將它送給我了,而如果它再差一點的話,我就送給別人了,所以我說它剛好、還不錯。

    剛好並不算什麼,它是非常平凡的頭腦狀態。所有你們所謂的師父幾乎總是完美主義者,但是他們對你有吸引力,因為你無法看得很清楚。任何你對你自己譴責的東西在他身上都找不到,他們是熱的氣泡,在他們的生命中沒有實質、沒有基礎。他們只是一半,他們是不完整的,他們是不全然的。他們拒絕了很多,而他們所拒絕的東西仍然停留在他們的潛意識或無意識裡面,在那裡面掙扎得很厲害,想要跑出來。

    那就是為什麼你們的聖人,你們所謂的聖人一直都在顫抖,他們一直都在害怕他們所沒有犯過的罪惡,這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想一想,罪人並不害怕他所犯下的罪惡,但是聖人卻非常害怕他所沒有犯過的罪惡,因為那些罪惡從內在在敲他們的門,叫聖人把門打開,讓它們出來。聖人總是在害怕,因此他們常常搬出城市或脫離社會而跑到喜馬拉雅山上或修道院去。

    修道院(monastery)這個字很美,它來自一個希臘的字根,那個字根的意思是「成為單獨的」,它跟獨佔(monopoly),一夫一妻制(monogamy)和單調(monotony)等字來自同樣的字根,那個mon變成monk(和尚)和尚意味著一個想要單獨生活的人。修道院是一個人們單獨生活的地方,即使有人在,每一個人也都是單獨生活在他自己的小房間裡。

    為什麼要那麼害怕世界呢?對世界的害怕就是對無意識的害怕,因為如果你生活在市井之間,誰曉得,任何片刻,那個誘惑可能會變得太大,但是如果你去到遠方喜馬拉雅山上的修道院,即使對女人的幻想打擾著你,你也不能夠怎麼樣,因為那裡沒有女人,等到你再回到普那(奧修大師在印度的社區),那個幻想已經消失了,你就會再回到控制之中。

    脫離世界就是在真正的世界和你想像的世界之間創造出一個距離,因為如果你待在市井之間,而那個幻想接管了,你將會控制不了。

    所有的完美主義者都會變成逃避主義者,他們必須如此,但是你能夠在他們裡面看到完美。他們不是真實的花,他們是塑料花,他們可能很完美,但是他們沒有芬芳,芬芳永遠都屬於那些完整而且活生生的人,它屬於一個吸收了生命所給予的每一樣東西的人,它屬於一個蛻變過他的整個存在,而沒有拒絕任何部分的人,但是這樣的話,他對你而言看起來就不是那麼完美。

    那就是老子所說的意思,他說:最高的完美看起來好像不完美。那個完美的程度越高,你就越不能夠看出它,那個完美的程度越低,你就越能夠看出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